推进“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研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6399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全球化,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理念更为将来图书馆跨界融合提供了无限可能,在理念、机制、模式创新上具有很大的潜力空间。本文阐述了“图书馆+”理念的含义和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的必要性,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在“图书馆+”理念下的实现形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理念;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
  十九大报告提出,公共图书馆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公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重要作用。因此,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其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公共图书馆要借助信息平台,推进“ 图书馆+”创新模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图书馆+”的理念概念、内涵
  “图书馆+”理念与公众相对熟知的“互联网+”理念有相似之处。通常来讲,“互联网+ ”是指“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即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自身行业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创造出在线理财、在线购物、在线出行等新的发展生态。
  二、“图书馆+”理念的特征
  “图书馆+”理念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跨界共享。“图书馆+”理念引导图书馆固有的场馆积极开展合作,实现了图书馆与其他平台( 组织、场所) 之间在空间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客户( 读者) 资源、管理人才等多个方面的共享,从而节约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
  二是创新驱动。“图书馆+”理念的本质是在读者多层次的需求下,图书馆自身主动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建立数据分析,真正做到想读者所想,构建良好的和读者互动的渠道。
  三是便捷灵活。公共图书馆受地理位置、场馆容量等因素的限制,服务半径范围有限,可容纳量、可承载量有限。“图书馆+”理念提倡图书馆与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咖啡厅及教育平台、在线阅读平台等合作,能够突破服务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为读者提供灵活的便捷服务。
  四是突出读者导向。“图书馆+”理念反映出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传播平台,坚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坚持服务读者的发展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地铁口、咖啡厅、商场、广场等有潜在读者的地方都可以通过建设图书角等形式成为图书馆的服务窗口。
  三、推进“图书馆+”理念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一)发展“图书馆+”理念对确保图书馆功能发挥有着重要作用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有三项重要内容[1]: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三是服务方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做好图书馆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而服务方式的创新程度对基础设施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功能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处于信息时代的当代读者,不再满足于大量的纸质书籍,更容易受到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和扰动,对图文信息、电子书籍、影视音像等更容易接受。同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读书的时间和空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碎片化阅读、全时阅读、随地读书应运而生。
  (二)发展“图书馆+”理念的公益性也是公共图书馆的一种具体体现
  公共图书馆具有公共性、社会教育性以及公益性。在互联网、物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分析商业环境变化、读者需求变化,从而创新服务方式手段是公共图书馆践行自身公益性、促进自身职能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图书馆+”理念倡导不以市场收益为导向,坚持从读者需求出发,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阅读服务。这是公共图书馆践行公益性服务的具体体现,符合图书馆“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提升社会形象,强化服务职能,增强社会影响力。
  四、推进“图书馆+”理念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实现形式
  近年来,按照文化事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我国在以图书馆新理念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领域有不少探索和实践,并展现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多样性多元化特征
  (一)“图书馆+”书院
  图书馆和书院都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在古代,我国图书馆主要具备文献存储和查阅的功能; 书院主要承担教育和宣传思想文化功能,规模大的书院一般都藏有数量可观的文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此外,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同时具备教育功能和研究功能,这与现代大型综合图书馆的功能相似。随着历史的发展,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渐趋弱小,但书院在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仍然有很大优势。“图书馆+ 书院”可以通过共建共享,一方面丰富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源储备,增强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借助图书馆的平台,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图书馆+”社区
  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知识信息资源中心,是提高公民文化水平的重要阵地。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不少社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完善建设文件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服务缺失。社区居民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之一,公共图书馆依托社区开展延伸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及专业指导,提升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素养。“公共图书馆+ 社区”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流动服务车、社区服务点等形式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报刊书籍借阅服务、组织各类讲座展览、提供信息咨询,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在繁荣社区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馆藏利用率,扩大了读者群,而且也免去图书馆租用场地、人员和设备的投入,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适应性。
  (三)“图书馆+”手机软件
  万物互联和移动终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突破原有服务的地理空间限制,与具备在线查询、在线阅读等功能的软件开发商合作,借助已有的手机软件平台或者打造新的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很有必要。当前,腾讯旗下的微信阅读、京东旗下的拇指阅读、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阅读、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阅读、华为研发的华为阅读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已经在打造网络图书馆领域崭露头角[2]。公共图书馆应当及早开展相关研究转型,以积极应对网络图书馆带来的巨大挑战。   五、推进“图书馆+”理念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实施要素分析
  自从互联网开始插上“+”的翅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等等各方面都开始悄然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圖书阅读也同样受到了影响,人们不再只限于图书馆、书店这样的地方。网上阅读,电子书等无不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全民阅读服务的主要阵地之一,也在这种趋势下,积极转变,寻求着跨界合作的新思路。
  (一)坚持开拓思路,不断创新服务
  公共图书馆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必须破除陈旧的观念,把握机遇不断推进服务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打造出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未来发展中赢得主动。以“图书馆+”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首先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改变以往的思想认识,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坚持开拓思路,以科学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市场的变化,积极谋划推动图书馆创新发展。
  (二)坚持部门主导,争取社会参与
  以“图书馆+”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需要图书馆自身的积极推动,争取在各部门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图书馆+”倡导公共图书馆和其他机构的合作,需要主动发挥多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争取学校、企业等的积极参与支持。文化服务和文化传播带有公益性,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也需要发挥文化志愿者、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等的重要作用,形成图书馆主导推动、各方积极参与支持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服务方式的转变和市场领域的开拓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图书馆+新理念需要图书馆从业人员在以往的日常工作之外,走出馆外与各行各业开展业务交流和项目合作,这就要求我们的馆员要有更高的职业素养,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甚至要有营销推广和经营管理的能力。以提升人员素质,以员工的提升来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四)遵循市场规律,不搞一刀切
  以“图书馆+”理念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要坚持遵循市场规律,顺应各地图书馆面临的市场环境,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避免出现一味求新而忽视图书馆传统主要经营服务业务、形象工程等问题。对于大型图书馆可以先选择一两个地方进行试点,在经验成熟的基础上再在面上展开。
  六、结束语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急需理念创新。推进“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是贯彻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体现。图书馆服务要不断创新,坚持部门主导,加强人员培训,遵循市场规律,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刘志伟,田进超.论社会转型期图书馆理念创新经验谈[J].北方文学旬刊,2017(33).
  [2]袁中.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理念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8(7):75-76.
  作者简介:王许滨(1984—),男,汉族,广东东莞人,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使书香伴我成长,让经典浸润人生。经典诵读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经典诵读“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陶冶学生的性情,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中小学;国学经典;实施方法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
期刊
摘 要:当前我们语文课的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指导学生学会一定的语文知识。而学生一旦具备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对于学好其他学科的以及未来在社会中生存都能起到关键性作用。而新课改想要真正在初中落实,教师和学生就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教师对于新课改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体现出来。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最难把握和落实。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语
期刊
摘 要:在当代各所大学的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由于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比例逐渐的增大,国家对于这一专业的学生的技能要求也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而提高。本文通过对于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模式的探究,从而为各大高校进行英语专业教师技能训练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更充分的基础。本文通过积极地研讨了这一模式的创新方案和策略,从而根据这一专业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一些专业的教学理念,进而为各大专业院校的英语师范生的教师
期刊
摘 要:我国民族地区院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人才的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要渠道。这门课应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的民族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民族法制教育;习惯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
期刊
摘 要:所谓的“任务教学法”,它指的是“以任务为中心,为学生们提供各种资料,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完成一项目标或任务的过程中,即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法”。尽管国家早就提出并多次强调,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英语的任务型英语教学法落实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寄希望于改革体制,但同时,还是先做好自己,改变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能改变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
期刊
摘 要:大学师生关系是现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师生关系功利化和冷漠化使得师生关系紧张,以关怀教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通过关怀教育,激发学生与教师的关怀的责任感,使关怀关系得以延续,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关键词:教师;学生;关系;关怀教育  20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报告是《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学会关心”主要解决的
期刊
摘 要:目的本文讨论的是智能化母婴产品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用户体验所起到的交互作用,在浏览分析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并考察当下我国智能化母婴产品设计的现状和问题之后,笔者认为智能产品的出现,对于母婴产品的设计来说,是一种质的飞跃,但也带来了新挑战。设计过程中只有透彻理解了母婴作为一个完整的用户群的感官、情感和行为等不同层面的真实需要,才能真正设计出适应新变革、活动市场美誉度的卓越产品。  关键词:智能产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之下,实现了“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成,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多元化学习方式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亲身实践和分享合作等。从教学策略角度来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不同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在本文中,阐述了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方式,探索了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里所提及的“旧经验”主要指的就是我们一般所说基础知识。据笔者观察、调研和总结,发现,当前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的衔接存在很大问题,笔者试图究其原因,并寻找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中生物;衔接  新课改三大基础理论之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学习就是学生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
期刊
摘 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人士之间进行的思想、感情、信息交流,是跨越两种不同文化的交际。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克服交际中的文化困难,跨文化交际是我们教学中的立足点也是落脚点。重要的是在文化教学中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文化交际;外语;文化教学  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语法失误和语用失误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