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内化科学知识学以致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简述】
  《怎样移动重物》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机械》中的第二课。本课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杠杆的原理,还应该知道相应的原理也存在于其他的装置上,从而向学生渗透浅显的机械科学知识,让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直观的探究活动获取科学知识,并且把知识转为个人的内化,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呢?
  【教学过程评析】
  1.用生活情境导入,为最终解决生活问题做铺垫
  【案例分析】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点小礼物,放在了这个金属盒里,下面就请大家不用任何工具,试试打开这个盒子吧!
  生:生交流感受。
  师:提问:打不开,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呢?生交流
  师:用工具打开了吗?跟刚刚相比,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如果老师现在想让你移动一块大石块,你又有什么简单的好办法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怎样移动重物》(板书课题)
  评析:在课的导入部分,我让学生两次尝试打开金属盒盖子,一次是空手,一次是使用螺丝刀撬,前后对比,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利用这种装置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和省力,利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模拟实验分析数据掌握科学知识,为知识的内化打好基础
  【案例分析】
  师提问:我们刚刚开金属盒的时候有使用到杠杆吗?你能给大家找出杠杆的三个点吗?
  生:小组讨论交流
  【评析:在揭示定义后,我又让学生重新来回顾我们的撬开金属盒时是否使用到杠杆这样的工具,其实也是对学生学习科学概念性知识的检测,让学生马上联系实际进行剖析核心概念,联系实际加以巩固。】
  【案例分析】
  师谈话:难道杠杆真的能省力吗?科学是讲究证据的,如果我们能清晰地罗列数据证明用力点的力小于阻力点的力就更具有说服力了。
  师介绍杠杆尺:为了方便大家研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实验器材:这个叫作杠杆尺,你能指出它的支点在哪里吗?为了今天实验的统一,我们一起规定下,支点左边的各个位置就是阻力点,支点右边就是用力点。
  师:如果我在距离支点2格的阻力点上挂重物2个钩码,会出现什么情况?生猜测后演示。
  师:真的是这样吗?那你有什么办法让杠杆尺重新保持平衡,如果使用2个钩码,应该在哪一个用力点上挂上去呢?
  生:小组讨论
  生:交流:先板书,后演示验证。我们省力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小结:我们在用力点用了2个钩码的力平衡了阻力点2个钩码,此时用力点的力小所以我们就叫省力。
  【评析:在杠杆平衡实验时我先采用演示实验,做出统一规定,支点左边是阻力点,右边是用力点,而且通过演示实验进行受力情况分析,进而分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杠杆。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是省力什么情况是费力,什么是不省力也不费力,这样为后面的学生实验就打好基础。】
  3.联系课前活动,巩固应用内化科学知识
  【案例分析】
  回顾课前活动:既然找到了奥秘,那你现在能给大家解释下为什么刚刚开金属盒使用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吗?生演示解释
  【评析:我出示了课前活动撬开金属盒示意图,让学生马上分析是属于哪一种杠杆,马上解决生活问题,可以说这是点睛之笔,金属盒到这里完美落幕,从一开始的打开到认识使用的是杠杆工具,到揭示杠杆原理的应用,可谓是层层递进,贯穿于整节课堂。】
  1.师: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工具呢?(出示先前研究的几个杠杆工具)
  请小组讨论并交流。
  2.小结:同学们今天研究得真棒!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人们掌握了杠杆的规律,有的时候我们要做成省力杠杆,有的时候为了方便工作,还要做成费力杠杆。它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不是单一的一根棍子。
  【评析:由于杠杆内容的特殊性,所以要使学生比较好地理解它,必须多分析生活中的杠杆工具,可惜因为课堂时间不允许,最终我现在只用了两种,一种是省力的剪刀,一种是费力的镊子。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时为了方便也会要需要费力杠杆的存在,而且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
  【教学反思】
  章鼎儿老师提出,要让“学生在经历一系列活動的同时,也经历一系列的科学思维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根据这一思想,我设计了本课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生活中处处涉及科学知识,这里我采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打开罐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利用模拟实验优化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教学过程中通常要经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这实际上是将科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对抽象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关系,通过两者的有机统一而掌握内化科学知识。
  3.联系生活内化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探究式教学中需要充分抓住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探询,去感悟,去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在学生模拟实验得出结论后,呼应课前疑问,联系生活解决问题——撬金属罐时是哪一种杠杆?让学生把刚刚总结的杠杆原理马上应用。
  我要教给学生的就是内化科学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可以用知识破译生活,理解生活现象;可以用知识指导生活,解决常规问题,最终可以用科学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要用科学让知识,成为避险的盾牌。
  【 作者单位: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以哲学分析方法和文献资料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对体育技术形态形成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历史角度发现体育与技术根源的一致性、从内在逻辑发现体育与技术都要求
抓好综合治理,促进电视繁荣王景涛广播电视事业是党的宣传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一条重要而艰苦的战线。十几年来,随着全国改革的大好形势,江苏省广活电视事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为了保证电视台的安全和有效的运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广大人民服务,做好电视自的综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球类游戏不仅富有浓厚的趣味性与娱乐
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之所以我们要创设自然角是希望能让孩子更进一步接触到自然,从小小的缩影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幼儿园里每个班级都有创设的自然角,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千篇一律地摆放了各种植物、小金鱼、小乌龟,自然角的创设仅仅是为了向孩子展示一些比较常见的植物、动物吗?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下,这是孩子们想要的吗?虽然只有方寸之地,怎样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效应呢?总结以往积累的经验,简单阐述班级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而探究是科学活动的基本方式,怎样根据幼儿的需要选择探究内容?怎样使科学探究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怎样让家园协作,共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在生活中挖掘适合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科学
汽机房的通风不仅要满足在夏季能排除余热和余湿,还要保证冬季汽机房的室内设计温度。以昆山协鑫蓝天天然气项目为例,针对汽机房通风方案作了详细介绍,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理论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参照前期教学实验结果,构建了运动项目自然强化理论的框架:阐述了自然强化的概念及产生机制,论述了自然强化的特点和作用,并对自然强化理论在实践中
固体复合推进剂连续混合工艺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了。美国在6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连续混合设备。锡奥科尔公司的螺杆连续混合机产量544kg/h,曾用于“潘兴”导弹发动机装药;航空
一、问题的提出  课题《“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的实践研究》,以《纲要》《指南》精神为指导,基于四大关注(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以“玩中学”为核心,以“科学项目活动”为课程组织形式。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持续性探究的科学活动。旨在使幼儿爱玩的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顺应,在自由、愉悦的心态中主动建构科学知识与经验,形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创设有效的物质和心理游戏环境让幼儿对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有些“感觉”,让游戏环境成为幼儿数学发展的支点。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数学发展的物质环境  幼儿是生活在社会和物质的世界中,周围环境中的形形色色的物体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