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准确定位是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出发点,是高等农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文章指出了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必然性,以及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参与式办学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办学定位 参与式
[作者简介]侯晨曦(1962- ),男,内蒙古五原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26-03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开始实施五年一轮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其将“学校定位”列为评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之首。“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成为办学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一所高校能否较快地、卓有成效地发展,其先决条件是能否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类型、发展特色等,即准确地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高校办学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回归点。高等农业院校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应该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准确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高等农业院校究竟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求生存,如何以弱势的地位实现强势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位农业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新的课题。
本研究就是针对以上问题,从社会学、发展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案例研究、调查访谈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二、高等农业院校科学定位的必然性
(一)准确定位是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有力保障
我国农业要实现从自给型农业向商品型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化的伟大变革,客观上要求科技知识与信息越来越多地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一方面我国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仍然很低,在1972~1982年的农业产量增量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27%,“六五”期间上升到35%左右,“七五”时期以来保持在30%以上,“九五”期间达到42%。据农业部统计,近两年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达到4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还很低。另一方面,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还很低,据统计,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文盲和半文盲占40.3%,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同时我国的农业信息传播人员、农业推广人员非常少,大多数农科院毕业生毕业后并没有投身于农业。高等农业院校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为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二)准确定位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其任何一个单元功能的发挥,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运作,也会影响到系统内部协调统一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只有先找准自己在整个高等院校中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功能是什么,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只有方向正确,努力才有正确的目标。
(三)准确定位是高等农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逐渐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农业院校出现了非农化的特点,有些农业院校甚至出现了一味追求升格的现象。各个农业高校之间的办学模式趋同,没有自己的特色。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在宏观和微观系统中正确定位,不断进行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要求。只有准确定位,学校在制定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时才会符合学校的根本实际,才会使学校各项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功能。
(四)准确定位,才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过去在计划经济中,人才培养由国家统购统销。农业院校是为国营农场和农村人民公社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艺师的。进入市场经济后,人才培养方式打破了专业的限制,没有固定的模式,人才可以任意地流动,非农专业毕业的人才可以到农业相关部门就业,同样农业专业毕业的人才也可以到社会其他部门进行工作。市场经济竞争的自由化原则,也将农业院校带到了市场竞争的浪潮之中。农业院校也同样必须与其他高校一样,争生源、争优秀的教师、争就业市场,这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需要。高等农业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市场。特色的打造,客观上要求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只有找准了自己的方向,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稳定的办学特色。
三、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模糊化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业高校承担着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型、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似乎很少看到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身影,是什么原因呢?
从农业院校培养对象的角度看,我们在某一农业高校针对学农专业的学生,就升学志愿的填报、就读于农业高院校的原因、攻读专业的意愿和就业的意向四个方面做了调查。在所调查的50个样本量中,有76%的学生是自愿选择该高校进行就读。在对来农业院校就读的原因调查中,只有20%的学生是出于自己对该专业的喜爱,46%的学生是出于不得已的选择,14%学生是高考调剂的结果,另有20%是由于其他的原因。为了研究的深入,我们就“学生进入农科专业学习后是否会促进他们喜欢本专业”做了进一步的调查。但调查结果却显示:有62%的学生并不愿意继续所学的专业,只有38%的学生愿意继续所学的专业,也就是说,假使学生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更多的学生还是不愿意继续农业方面的学习。在针对就业意向的调查中,8%的学生选择到农业科研领域工作,6%的学生选择到农业信息传播领域,10%的学生选择到农业行政领导管理领域,而有36%的学生选择到与农业无关的其他行业,40%的学生并没有特定的意向,他们持一種消极的态度,认为哪里需要哪里去。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农业高校培养对象——学生在对自己的就业目标本身就处于模糊的状态。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还没有真正树立学农就是为了服务于农的思想。这是因为学生们都希望跳出“农门”,进入农业高校是他们被迫的选择。
从高校的角度看,我国的大多数农业院校是从原来的综合性大学中分离出来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一学科结构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纷纷申办新兴专业,拓展其办学空间。高等农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纷纷向计算机、外语、文秘、财政、金融、会计、行政管理等学科转化。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目标逐渐向非农化发展。似乎高等农业院校在发展中将综合性大学等同于全科性大学,将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事实上,综合性大学不等于全科性大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始终是高等农业院校根本任务,这一点不能忘记,在学科专业上不要贪“多”求“全”。那么,无论从教育实施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来说,还是从教育针对的对象——学生来说,都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地转变到学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的观念上来,造成“教”与“学”双方面目标的模糊化。
(二)办学理念、类型与层次不明晰
办学理念是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比较系统、成熟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大学的办学行为,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深远影响。在我国,办学类型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类。办学类型不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的社会功能则不同。办学层次主要指的是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大体包括: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以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培养专科生为主四类。
目前,部分高校出现了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的模糊化和虚化的现象。高校在确定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的时候,并没有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历史传统和办学条件来确定,而只停留在概念、纸面上,盲目追求高类型,提高教育的层次,不考虑学校自身实际,都将自身的办学类型定义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实际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同等重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三)盲目扩大规模,忽略质量
据统计,2000年我国拥有高等农业院校44所,到2005年74所,平均每年高等院校增长率达到13.6%。同时2000年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规模266778人,而到2005年在校生人数达到711164人,五年之间,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444386人,平均在校生人数年增长率达到33.3%。《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战略规模若干问题的思考》研究报告指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在校学生总数将达到73.6万人,由此可见其增长速度是惊人的。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不考虑客观条件,不遵循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带来诸如办学资源、办学条件紧张、师资短缺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高质量的人才,我国的农业科技才会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才能得到高水平的发展。因此,规模的发展一定要与质量相协调,才能保持其良性的运行。
(四)千校一面,特色不明显
为了调查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本研究采用等距离随机抽样的原则,从我国不同层次高等农业院校中选择20个农业院校进行调查,通过电话访谈和二手资料查阅的方法获得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20所农业院校中,6所院校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占到30%;9所院校认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农为特色,占到45%;5所院校当问及该学校的办学特色时,没有确切答案,同时从网上及相关资料中也无法查到该校的办学特色,占到25%。从调查结果上可以初步得出,事实上,更多的农业院校没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出现千校一面、特色不明显等显著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的构建
(一)办学定位的原则
1.系统性的原则。系统性的原则要求在定位中整体把握。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系统各部分之间应相互依存、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相互贯通,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等农业院校对自身进行定位的前提是首先明确自己在整个社会系统、教育系统中承担着怎么样的功能,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在定位时要考虑自身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要有全局观念,要把握学校内部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2.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原则。为了摆脱农业的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要大力依靠科技兴农。我国农业生产要具有后继能力,要求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向现代农业迈进;要求我国要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和高效利用。作为承担着为农业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农业院校来说,在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的同时,必须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科学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3.服务“三农”的原则。高等农业教育始终承担着为农业服务的功能。因此,服务“三农”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农业”是其定位的前提。要使其培养的人才能够为农业科技现代化服务,要使其推出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项目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要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4.民主集中的原则。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各自的看法,其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受个人价值观、能力和态度造成的偏见。因此,要积极地听取全校师生员工及外来专家的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增强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要多听听那些对高校比较有研究、比较了解的领导、专家和教师的意见。
5.发展的原则。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也是在不断地变化,高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因此,农业院校的定位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一种定位被确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地变化而进行不断的丰富与调整,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使自身处于卖方的市场。
(二)参与式办学定位模式研究
在农村发展中经过多次的实践与检验,发展学家总结出“发展的主体是农民自己”。本研究中将参与式这一理念引入到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中来,提出参与式办学定位的方法。目前更多学校的办学定位采用的是“领导决策型”定位的模式,下面就领导决策型与参与式办学定位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各方利益主体(stakeholder)积极地参与到办学定位的确定之中,更具有科学性,考虑问题会比较全面。这可以防止个别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片面性;比较客观地协调了评价各方之间意见不统一的矛盾;经过讨论、协商、考察各种具体情况而确定的方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合理性;参与的过程中更能够鼓励动力和责任。参与式办学定位的基本流程如下:
1.组成办学定位评价专家组。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学生、教学专家、农业专家及其他成员。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的,专家组的构成可以不同。
2.具体分析,把握时代背景,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准确地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对高等农业院校的要求;分析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取得的进展,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进展;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分析农业科技的前进方向;分析教育体系发生的变化;分析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态势等。
3.确定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按照系统性的原则,高等农业院校同样是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首先要明确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所承担的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
4.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差距,并对学校自身当前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首先评价专家组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同类学校、相关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扬长避短。同时对高校自身办学资源、教学与科研条件、师资队伍现状、管理模式与水平、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分析当地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注重“本土化”特色。
5.收集信息,全面比较,科学定位。这一步骤是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的关键,在这一步骤中,要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办学规模、服务面向进行具体的定义。在整个定位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事求是,做到因地、因时、因校制宜,切不可好高骛远,贪大求多。第二,正确处理好过去与现在、当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關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多学科与综合性的关系。第三,在确定类型的基础上,再确定办学的层次。第四,在服务面向的把握上,要与农村发展、农业需求相联系,注重社会效益。
6.综合评价本次定位的科学性。对本次定位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检验,提出改进意见。
7.一段时间后,按照发展的原则,综合诊断是否有必要对办学定位进行调整。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述上述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的过程,可见图1的阐释。
[参考文献]
[1]E.傅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3]储召生.15所名校调研报告:中国大学如何形成办学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3-07-30.
[4]王德蒇.大学定位的几个问题[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5-8.
[5]朱立军.对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4(6):17-19.
[6]陈国顺,等.“定位”:大学发展目标的理性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4):14-16.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办学定位 参与式
[作者简介]侯晨曦(1962- ),男,内蒙古五原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26-03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开始实施五年一轮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其将“学校定位”列为评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之首。“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成为办学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一所高校能否较快地、卓有成效地发展,其先决条件是能否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类型、发展特色等,即准确地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高校办学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回归点。高等农业院校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应该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准确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高等农业院校究竟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求生存,如何以弱势的地位实现强势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位农业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新的课题。
本研究就是针对以上问题,从社会学、发展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案例研究、调查访谈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二、高等农业院校科学定位的必然性
(一)准确定位是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有力保障
我国农业要实现从自给型农业向商品型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化的伟大变革,客观上要求科技知识与信息越来越多地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一方面我国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仍然很低,在1972~1982年的农业产量增量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27%,“六五”期间上升到35%左右,“七五”时期以来保持在30%以上,“九五”期间达到42%。据农业部统计,近两年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达到4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还很低。另一方面,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还很低,据统计,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文盲和半文盲占40.3%,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同时我国的农业信息传播人员、农业推广人员非常少,大多数农科院毕业生毕业后并没有投身于农业。高等农业院校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为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二)准确定位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其任何一个单元功能的发挥,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运作,也会影响到系统内部协调统一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只有先找准自己在整个高等院校中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功能是什么,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只有方向正确,努力才有正确的目标。
(三)准确定位是高等农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逐渐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农业院校出现了非农化的特点,有些农业院校甚至出现了一味追求升格的现象。各个农业高校之间的办学模式趋同,没有自己的特色。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在宏观和微观系统中正确定位,不断进行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要求。只有准确定位,学校在制定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时才会符合学校的根本实际,才会使学校各项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功能。
(四)准确定位,才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过去在计划经济中,人才培养由国家统购统销。农业院校是为国营农场和农村人民公社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艺师的。进入市场经济后,人才培养方式打破了专业的限制,没有固定的模式,人才可以任意地流动,非农专业毕业的人才可以到农业相关部门就业,同样农业专业毕业的人才也可以到社会其他部门进行工作。市场经济竞争的自由化原则,也将农业院校带到了市场竞争的浪潮之中。农业院校也同样必须与其他高校一样,争生源、争优秀的教师、争就业市场,这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需要。高等农业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市场。特色的打造,客观上要求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只有找准了自己的方向,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稳定的办学特色。
三、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模糊化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业高校承担着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型、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似乎很少看到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身影,是什么原因呢?
从农业院校培养对象的角度看,我们在某一农业高校针对学农专业的学生,就升学志愿的填报、就读于农业高院校的原因、攻读专业的意愿和就业的意向四个方面做了调查。在所调查的50个样本量中,有76%的学生是自愿选择该高校进行就读。在对来农业院校就读的原因调查中,只有20%的学生是出于自己对该专业的喜爱,46%的学生是出于不得已的选择,14%学生是高考调剂的结果,另有20%是由于其他的原因。为了研究的深入,我们就“学生进入农科专业学习后是否会促进他们喜欢本专业”做了进一步的调查。但调查结果却显示:有62%的学生并不愿意继续所学的专业,只有38%的学生愿意继续所学的专业,也就是说,假使学生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更多的学生还是不愿意继续农业方面的学习。在针对就业意向的调查中,8%的学生选择到农业科研领域工作,6%的学生选择到农业信息传播领域,10%的学生选择到农业行政领导管理领域,而有36%的学生选择到与农业无关的其他行业,40%的学生并没有特定的意向,他们持一種消极的态度,认为哪里需要哪里去。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农业高校培养对象——学生在对自己的就业目标本身就处于模糊的状态。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还没有真正树立学农就是为了服务于农的思想。这是因为学生们都希望跳出“农门”,进入农业高校是他们被迫的选择。
从高校的角度看,我国的大多数农业院校是从原来的综合性大学中分离出来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一学科结构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纷纷申办新兴专业,拓展其办学空间。高等农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纷纷向计算机、外语、文秘、财政、金融、会计、行政管理等学科转化。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目标逐渐向非农化发展。似乎高等农业院校在发展中将综合性大学等同于全科性大学,将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事实上,综合性大学不等于全科性大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始终是高等农业院校根本任务,这一点不能忘记,在学科专业上不要贪“多”求“全”。那么,无论从教育实施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来说,还是从教育针对的对象——学生来说,都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地转变到学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的观念上来,造成“教”与“学”双方面目标的模糊化。
(二)办学理念、类型与层次不明晰
办学理念是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比较系统、成熟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大学的办学行为,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深远影响。在我国,办学类型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类。办学类型不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的社会功能则不同。办学层次主要指的是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大体包括: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以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培养专科生为主四类。
目前,部分高校出现了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的模糊化和虚化的现象。高校在确定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的时候,并没有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历史传统和办学条件来确定,而只停留在概念、纸面上,盲目追求高类型,提高教育的层次,不考虑学校自身实际,都将自身的办学类型定义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实际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同等重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三)盲目扩大规模,忽略质量
据统计,2000年我国拥有高等农业院校44所,到2005年74所,平均每年高等院校增长率达到13.6%。同时2000年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规模266778人,而到2005年在校生人数达到711164人,五年之间,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444386人,平均在校生人数年增长率达到33.3%。《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战略规模若干问题的思考》研究报告指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在校学生总数将达到73.6万人,由此可见其增长速度是惊人的。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不考虑客观条件,不遵循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带来诸如办学资源、办学条件紧张、师资短缺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高质量的人才,我国的农业科技才会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才能得到高水平的发展。因此,规模的发展一定要与质量相协调,才能保持其良性的运行。
(四)千校一面,特色不明显
为了调查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本研究采用等距离随机抽样的原则,从我国不同层次高等农业院校中选择20个农业院校进行调查,通过电话访谈和二手资料查阅的方法获得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20所农业院校中,6所院校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占到30%;9所院校认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农为特色,占到45%;5所院校当问及该学校的办学特色时,没有确切答案,同时从网上及相关资料中也无法查到该校的办学特色,占到25%。从调查结果上可以初步得出,事实上,更多的农业院校没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出现千校一面、特色不明显等显著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的构建
(一)办学定位的原则
1.系统性的原则。系统性的原则要求在定位中整体把握。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系统各部分之间应相互依存、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相互贯通,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等农业院校对自身进行定位的前提是首先明确自己在整个社会系统、教育系统中承担着怎么样的功能,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在定位时要考虑自身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要有全局观念,要把握学校内部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2.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原则。为了摆脱农业的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要大力依靠科技兴农。我国农业生产要具有后继能力,要求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向现代农业迈进;要求我国要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和高效利用。作为承担着为农业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农业院校来说,在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的同时,必须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科学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3.服务“三农”的原则。高等农业教育始终承担着为农业服务的功能。因此,服务“三农”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农业”是其定位的前提。要使其培养的人才能够为农业科技现代化服务,要使其推出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项目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要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4.民主集中的原则。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各自的看法,其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受个人价值观、能力和态度造成的偏见。因此,要积极地听取全校师生员工及外来专家的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增强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要多听听那些对高校比较有研究、比较了解的领导、专家和教师的意见。
5.发展的原则。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也是在不断地变化,高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因此,农业院校的定位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一种定位被确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地变化而进行不断的丰富与调整,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使自身处于卖方的市场。
(二)参与式办学定位模式研究
在农村发展中经过多次的实践与检验,发展学家总结出“发展的主体是农民自己”。本研究中将参与式这一理念引入到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中来,提出参与式办学定位的方法。目前更多学校的办学定位采用的是“领导决策型”定位的模式,下面就领导决策型与参与式办学定位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各方利益主体(stakeholder)积极地参与到办学定位的确定之中,更具有科学性,考虑问题会比较全面。这可以防止个别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片面性;比较客观地协调了评价各方之间意见不统一的矛盾;经过讨论、协商、考察各种具体情况而确定的方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合理性;参与的过程中更能够鼓励动力和责任。参与式办学定位的基本流程如下:
1.组成办学定位评价专家组。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学生、教学专家、农业专家及其他成员。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的,专家组的构成可以不同。
2.具体分析,把握时代背景,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准确地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对高等农业院校的要求;分析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取得的进展,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进展;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分析农业科技的前进方向;分析教育体系发生的变化;分析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态势等。
3.确定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按照系统性的原则,高等农业院校同样是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首先要明确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所承担的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
4.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差距,并对学校自身当前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首先评价专家组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同类学校、相关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扬长避短。同时对高校自身办学资源、教学与科研条件、师资队伍现状、管理模式与水平、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分析当地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注重“本土化”特色。
5.收集信息,全面比较,科学定位。这一步骤是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的关键,在这一步骤中,要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办学规模、服务面向进行具体的定义。在整个定位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事求是,做到因地、因时、因校制宜,切不可好高骛远,贪大求多。第二,正确处理好过去与现在、当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關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多学科与综合性的关系。第三,在确定类型的基础上,再确定办学的层次。第四,在服务面向的把握上,要与农村发展、农业需求相联系,注重社会效益。
6.综合评价本次定位的科学性。对本次定位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检验,提出改进意见。
7.一段时间后,按照发展的原则,综合诊断是否有必要对办学定位进行调整。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述上述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的过程,可见图1的阐释。
[参考文献]
[1]E.傅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3]储召生.15所名校调研报告:中国大学如何形成办学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3-07-30.
[4]王德蒇.大学定位的几个问题[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5-8.
[5]朱立军.对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4(6):17-19.
[6]陈国顺,等.“定位”:大学发展目标的理性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