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培养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有很多研究者把眼光著重放在了以下几方面:培养高中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能力;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本文着重从众多能力中的培养高中生积累文言文实虚词的能力入手,立足于高中生文言文的学习基础,结合现行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做好文言文实虚词的积累。通过相关文言文实虚词学习方法的介绍,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和学习好文言文。
【关键词】高中生 文言文 实虚词
高考《考试大纲》对文言文实虚词有这样的学习要求,即能够“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这里面要注意两点:一是“常见文言实虚词”,主要是考试大纲重点规定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二是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具体语境下做具体分析,有很多文言文实虚词含义丰富,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切勿张冠李戴。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不要对实虚词进行死记硬背。
文言实词是历年来高考语文古文阅读考查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准确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除此之外,实词与虚词相比较,实词较虚词数量要多一些,学习起来要复杂一些。而且,在实际运用中,实词的存在位置也较虚词要稍灵活一些。因此,对于实词的把握,也较虚词困难一些。
要想准确掌握文言实词,就要做到从实词所在的整句话或者是整句话的前后语句的大体释义中来推测和揣摩实词的意思。近年来,辽宁语文高考试卷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以数量为一篇的课外文章的形式出现。下面设四道小题,三道客观选择题和一道主观翻译题。其中有一道客观选择题和那道主观翻译题是有关文言实虚词的考查。被考查的文言实词是语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利用被考查实词所在句子的大体释义,在具体语境的辅助下,便可推断文言实词应该具有的意义。如果推断出的实词意义能符合上下文甚至全文语境色彩,且能使句子翻译顺畅,同时,还能符合上下文的发展脉络,那么,这个意义就应该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客观选择题,把推断出的意义与选项中的解释进行比对,然后就可以作出判断。当然,对于主观翻译题,使用的方法和客观选择题也是大同小异的。例如,荀子《劝学》中有言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水”字为何意,可以利用整个句子的大意加以推测。“水”本意就是源源不断地流水,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个实在的水。而在这里它被放在了情态动词“能”的后面,放在“能”后就有了动词的词性,因此,“水”这里就由名词做了动词。而它的意思则需要它所在的句子的前后句来推断。根据前后语句的大意,可知“水”在这里是“游水”“游泳”之意。例如,《新唐书》中有一段是主人公王珪与皇帝的对话,王珪借助齐桓公之例来说明问题:“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其中的“之”是代词、助词还是动词,也可以依靠前后语言的大意来疏通。如果是代词,前面应该出现几个“郭”的名称,“郭”应该指普通意义上的城郭,这时“之”可以翻译成“这”“这些”,指代前面所提到的各个城郭,但是“郭”就代表一地一名,所以,“之”代词词性不存在。如果“之”是结构助词“的”,那就变成了“郭”问“父老”,这样从语意说不合逻辑。所以,“之”也并非此种词性。如果是动词“到、去、往”之意,那么,根据前后语境都符合,就是指齐桓公到郭地去,这样,“之”字翻译正确,有了它实词的意思。
综观近几年辽宁的语文高考试卷,从总体来看,有关文言虚词的考查和文言实词的考查都在同一题中,这就使辨析实虚词的过程增加了一些难度。根据新课标考纲的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18个,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其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在高考卷中出现的频率较多。而要想准确把握这些文言虚词,结合语境靠前后语句大意来推断的方法依然适用。一般情况下,需要把握的文言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一样可以根据上下文来进行推断。例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其中的“乃”,它的含义丰富,有“于是、就、才、你、你们、竟、竟然”等很多释义,如何正确选择它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可以根据它所在语句的前后语境来判断。如果选择“于是、就”,那么前后没有很明显的顺承关系。如果选择“才”,而前后两句间也不需要这样的条件关系。如果选择“你、你们”,那么前后语意将会变得混乱。最后,根据前后文意,我们选择“竟、竟然”之意。再例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中,“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和“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这两个句子中的“以”既可以作实词,又可以作虚词。而对考生的要求是,既要分清它是一个实词,又要懂得它是一个虚词。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名骑兵仓皇而逃的话,必会招致匈奴大军的追杀而全军覆没,所以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它的意思是“率领、带领”。而第二句中的“以”放在了名词“钟磬”前,后面又有动词“置”紧跟其后,这样,“钟磬”就做了介词“以”的宾语,两者组成介宾短语,共同修饰动词“置”,“以”就可以翻译成“把”。很明显地,此题中的两个“以”词性有别,一实一虚,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结合语境,根据翻译推断文言实虚词,这样的做法避免了高中生做题过程中的机械化记忆和应用方式,便于灵活掌握文言实虚词的用法,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学好文言文。
参考文献:
[1]刘海萍,《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科技资讯》,2010年07期。
[2]陆云霞,《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文学教育》,2010年第3期。
[3]钱芳,《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点滴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32期。
[4]黄丽明,《新课改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考试周刊》,2010年第17期。
[5]杨冬梅,《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浅探》,《科海故事博览 科教创新》,2010年第02期。
[6]齐莹莹、余雯,《文言文教学与社会意识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06期。
[7]宋国平,《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考试周刊》,2011年第1期。
【关键词】高中生 文言文 实虚词
高考《考试大纲》对文言文实虚词有这样的学习要求,即能够“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这里面要注意两点:一是“常见文言实虚词”,主要是考试大纲重点规定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二是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具体语境下做具体分析,有很多文言文实虚词含义丰富,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切勿张冠李戴。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不要对实虚词进行死记硬背。
文言实词是历年来高考语文古文阅读考查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准确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除此之外,实词与虚词相比较,实词较虚词数量要多一些,学习起来要复杂一些。而且,在实际运用中,实词的存在位置也较虚词要稍灵活一些。因此,对于实词的把握,也较虚词困难一些。
要想准确掌握文言实词,就要做到从实词所在的整句话或者是整句话的前后语句的大体释义中来推测和揣摩实词的意思。近年来,辽宁语文高考试卷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以数量为一篇的课外文章的形式出现。下面设四道小题,三道客观选择题和一道主观翻译题。其中有一道客观选择题和那道主观翻译题是有关文言实虚词的考查。被考查的文言实词是语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利用被考查实词所在句子的大体释义,在具体语境的辅助下,便可推断文言实词应该具有的意义。如果推断出的实词意义能符合上下文甚至全文语境色彩,且能使句子翻译顺畅,同时,还能符合上下文的发展脉络,那么,这个意义就应该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客观选择题,把推断出的意义与选项中的解释进行比对,然后就可以作出判断。当然,对于主观翻译题,使用的方法和客观选择题也是大同小异的。例如,荀子《劝学》中有言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水”字为何意,可以利用整个句子的大意加以推测。“水”本意就是源源不断地流水,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个实在的水。而在这里它被放在了情态动词“能”的后面,放在“能”后就有了动词的词性,因此,“水”这里就由名词做了动词。而它的意思则需要它所在的句子的前后句来推断。根据前后语句的大意,可知“水”在这里是“游水”“游泳”之意。例如,《新唐书》中有一段是主人公王珪与皇帝的对话,王珪借助齐桓公之例来说明问题:“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其中的“之”是代词、助词还是动词,也可以依靠前后语言的大意来疏通。如果是代词,前面应该出现几个“郭”的名称,“郭”应该指普通意义上的城郭,这时“之”可以翻译成“这”“这些”,指代前面所提到的各个城郭,但是“郭”就代表一地一名,所以,“之”代词词性不存在。如果“之”是结构助词“的”,那就变成了“郭”问“父老”,这样从语意说不合逻辑。所以,“之”也并非此种词性。如果是动词“到、去、往”之意,那么,根据前后语境都符合,就是指齐桓公到郭地去,这样,“之”字翻译正确,有了它实词的意思。
综观近几年辽宁的语文高考试卷,从总体来看,有关文言虚词的考查和文言实词的考查都在同一题中,这就使辨析实虚词的过程增加了一些难度。根据新课标考纲的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18个,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其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在高考卷中出现的频率较多。而要想准确把握这些文言虚词,结合语境靠前后语句大意来推断的方法依然适用。一般情况下,需要把握的文言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一样可以根据上下文来进行推断。例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其中的“乃”,它的含义丰富,有“于是、就、才、你、你们、竟、竟然”等很多释义,如何正确选择它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可以根据它所在语句的前后语境来判断。如果选择“于是、就”,那么前后没有很明显的顺承关系。如果选择“才”,而前后两句间也不需要这样的条件关系。如果选择“你、你们”,那么前后语意将会变得混乱。最后,根据前后文意,我们选择“竟、竟然”之意。再例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中,“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和“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这两个句子中的“以”既可以作实词,又可以作虚词。而对考生的要求是,既要分清它是一个实词,又要懂得它是一个虚词。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名骑兵仓皇而逃的话,必会招致匈奴大军的追杀而全军覆没,所以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它的意思是“率领、带领”。而第二句中的“以”放在了名词“钟磬”前,后面又有动词“置”紧跟其后,这样,“钟磬”就做了介词“以”的宾语,两者组成介宾短语,共同修饰动词“置”,“以”就可以翻译成“把”。很明显地,此题中的两个“以”词性有别,一实一虚,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结合语境,根据翻译推断文言实虚词,这样的做法避免了高中生做题过程中的机械化记忆和应用方式,便于灵活掌握文言实虚词的用法,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学好文言文。
参考文献:
[1]刘海萍,《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科技资讯》,2010年07期。
[2]陆云霞,《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文学教育》,2010年第3期。
[3]钱芳,《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点滴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32期。
[4]黄丽明,《新课改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考试周刊》,2010年第17期。
[5]杨冬梅,《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浅探》,《科海故事博览 科教创新》,2010年第02期。
[6]齐莹莹、余雯,《文言文教学与社会意识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06期。
[7]宋国平,《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考试周刊》,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