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卒中患者病死率和转归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8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确定韩国卒中患者转归和病死率的性别差异,韩国翰林大学圣心医院神经内科的0b等对韩国18364例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危险因素、院内病死率、出院时的功能转归以及5年问的全因病死率进行了分析,并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确定累积病死率以阐明卒中转归的性别差异。

其他文献
为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交流神经科领域进展,提高头痛、眩晕疾病的诊疗水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医院拟于2010年9月17日至9月18日在南京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头痛、眩晕诊疗进展》学习班。
瑞典于默奥大学医院的Asplund等在MORGAM项目框架内,按人群、性别和年龄对传统卒中危险因素的影响变化进行分析。收集8个欧洲国家18个人群43个队列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随访资料。在19~77岁并且基线无严重心血管病的93695名受试者中,观察的总年数为1234252年,分析的卒中事件数为3t42次。应用Cox回归分析计算风险比。
目前,只有极少数药物被证实能常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三七可能就是一种可能的药物,其通过各种机制发挥作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的Chen等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旨在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30d内三七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可刺激造血祖细胞(hemopoietic progenitor cell,HPC)增殖、分化和成熟并从骨髓向外周转移,诱导多种细胞增殖和分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M—CSF在抗凋亡、诱导神经元分化和血管生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是缺血
卒中后长时间降压治疗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另外,在高危患者中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降低随后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卒中)的发生率。然而,卒中后早期开始使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降低血压的效果尚不确定。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口健康研究院的Yusuf等对卒中后早期开始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后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的上野等应用大鼠慢性低灌注模型,验证了依达拉奉对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WML)和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假说。
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血肿周围脑水肿极其常见,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特别是高血压在脑水肿形成中的可能机制,以及脑水肿的治疗靶点做了综述。
根据以往研究,在到达急诊科后,女性卒中患者在诊断检查方面延误的时间可能较男性更长。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流行病学系的Gargano等推测,发病症状的差异可对这些延误做出解释。
为推动华东六省一市神经病学专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各省神经病学同行的合作、交流,华东六省一市神经病学协作委员会将于2009年11月26至29日在苏州市举办第十八届华东六省一市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会议将围绕神经病学各个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新进展、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届时将邀请有关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很高,目前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措施和药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微环境诱导下具有向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而且已在不同微环境条件下将其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心肌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等,为脑出血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