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数学教师,每年带的班级中总会有一些“数学学困生”,所谓“数学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在班级中学习态度、方法及过程及结果均有困难的学生。具体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课堂上无精打采,在课后不做或少做作业,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数学综合素养较差。如何转化“学困生”也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发现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交往可以看作是一首“奏鸣曲”,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套曲,亦称“奏鸣曲套曲”,由三、四个乐章构成。那么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奏鸣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乐章一:关注
在平凡而又忙碌的的教学生活中,面对自己的学生时,不知何时就会变得武断与冷漠;会少了些宽容与爱心,只看到学生的不听话,简单地认为学生不写作业就是偷懒,任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武断。在这种浮躁与冷漠之中,是无法真正倾听到学生的内心,关注和理解学生的。如果说平等对话为师生交往构筑了一个平台,那么关注学困生,注意与学困生的沟通,则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一条爱的桥梁,使师生拥有共同的世界。
【案例】在前年教的孩子中有一个孩子,课堂上易走神,爱做小动作,作业还乱糟糟的,我平时因为不喜欢他的样子,从不给他的好脸色,又因他的表现,我从未与他真正交流过,在我经常声色厉疾地鞭策下,他才勉强能完成课内作业。于是我很生气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作业呢?”他慢吞吞地站起来,嗫嚅着,却没有说出原因,“才看到你有了进步,又不做作业了,你怎么这么懒?老毛病又犯了?下课给我补上!”我很生气。
课间课代表带着他进了办公室,说:“李老师,我们刚才问过他了,他说昨天把数学书忘在课桌里了,他没法写作业,但是他让他妈妈出题给他做的。”我很惊讶:“是这样吗?你为什么不说?”“昨天放学时,忘记放进书包了。……“我怕你生气,不敢说。”听了他的话,在原本有歉意的内心又添了许多内疚,是呀,看着老师的怒容,有几个学生敢说话,敢辩解呢?……、
上述案例中的事件经常引起我的反思的回答,让我陷入沉思,是不是“学困生”一出现这样的情况,不问情由,就认为他们是偷懒没写呢。从没有耐心听他说完整个事情的过程,即使听了,对他也缺少信任。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却也暴露了我们平时,对一部分学困生真的存在很大的偏见,很少有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真正地去关注他们,漠视了他们也很想得到教师认可的心理,认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偷懒”“不可救药”。
乐章二:赏识
【案例】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判断题:两个非0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按照老惯例,大家思考后就轻轻地趴在课桌上,额头放在胳膊上。我说:“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请举手。”以了解学生们对此题的理解程度,我发现有许多学生的手犹豫着,还有几位学生没有举手,我让大家抬起头来:“谁来说一说这题目错在哪里?”没人举手,看来没举手的那几位学生对此题不理解,于是我改变了问法:“那谁来说一说正确的理由呢?”许多小手举起来了,我叫了张扬起来回答,他认真的说:“因为这两个非0自然数的乘积一定能被这两个数整除。”大家一愣,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挠挠头,笑眯眯地坐下了,很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样子。
这个问题对于别的学生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张扬是我们班的“特殊”分子,说他特殊,是因为他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过,学习习惯很不好,同时他还是班中的捣蛋分子,在班中乱拿别人东西,不做作业,上课乱扔纸团等等诸事有他,颇让我伤脑筋,开学初,我三番五次找他谈话,向他说起他爷爷奶奶的辛苦,他身上诸多毛病的坏处,我也特别留意他的动向,看他有哪些进步,及时表扬他,激励他。渐渐地他在课堂上有了进步,我却又发现这些都是他做给我看的,不在我视线之内时,他又故态复萌,就连课堂上的表现也是虚假的,他的手举得高高的,一旦我提问他了,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做作业时,当我看着他时,他做得很快,不看时,他就开始东张西望,和别人悄声讲话,做小动作。面对他的这种现象,我有些生气与着急,是呀,希望他上课认真听讲,我就抓住他表现好的时候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来及时的关注与表扬,可是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开始反思,得出结论:一来他太需要别人的关爱与赏识了,急于得到我的欣赏与肯定,这是他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二来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养成的,总得需要一段时间吧,他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想,我心里明朗了许多,我开始寻找对策: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来帮助,监督他,一个学习小组六人组成,有他的伙伴督促他平时的行为,有负责为他讲解习题的“小老师”,一星期100分,有进步奖励,犯错误扣分,每星期向我汇报一次,我根据情况或勉励或警告,一个月累计算分,如果进步明显,可以向我提个愿望(当然是我能力范围的)果然,他有了明显进步,近来作业正确率提高了,字迹明显工整认真了,今天课堂上的发言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开始思考了,开始主动了。
看来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奖分,扣分这一方法值得在班里推广,赏识不能只是我一个人的事,不能只靠我来赏识孩子们,也需要孩子们自己的赏识,互相的常识,以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参与与期待,来让我和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
乐章三:等待
【案例】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学困生转变的曲折和反复, 当学困生的转变出现反复时,我们老师不能急躁、气馁,应多作一些“冷处理”,让“学困生”多点自我反省的机会,要多设些台阶,让学困生多一点循序渐进的机会。同时应找出反复的原因,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帮助,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耐心等待“学困生”的转变。
前年我教到的孩子中,有一个孩子由于父母离异,在爷爷奶奶处生活,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乱扔纸团,东张西望,扰乱课堂纪律等等,开学初,我三番五次找他谈话,说起他身上诸多毛病的坏处,我也特别留意他的动向,看到他有哪些进步,及时表扬他,激励他。渐渐地他在课堂上有了进步,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又发现这些是表面现象,是他做给我看的:不在我视线之内时,他又故态复萌,在课堂上,他的手举得高高的,一旦我提问他了,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做作业时,当我在他的旁边看着他时,他做得很快,不看时,他就开始东张西望,和别人悄声讲话,做小动作。面对他的这种现象,我又气又恼,是呀,希望他上课认真听讲,我就抓住他表现好的时候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及时的关注与表扬,可是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开始反思,得出两点结论:一来他太需要别人的关爱与赏识了,急于得到我的欣赏与肯定,这是他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二来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养成的,总得需要一段时间吧,他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想,我心里明朗了许多。我开始寻找对策:首先由我开始,我对他表面上冷淡下来,不再象以前那样动不动就表扬他,同时开始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来帮助,监督他,一个学习小组六人组成,有他的伙伴督促他平时的行为,有负责为他讲解习题的“小老师”,慢慢地他有了明显进步,作业正确率提高了,字迹明显工整认真了。
教师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时刻温暖着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学困生”就像一棵被种进
了阴湿的盐碱地里的花,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我们做老师的,要提供条件,耐下心来,等待他们灿然开放的那一天。
乐章四:因材施教
陶行知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因材施教是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永远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在学困生身上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心思。对于“学困生”的要求时不能急于求成和“一刀切”。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可以采取减缓坡度增加台阶,小步子前进的策略,使学困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逐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
如果把班级里的学生看作是一群正在登山的人,那么“学困生”是处于低谷中的孩子,既然是在低谷就没有后退的余地了,那么我们只有鼓励他们前进,不断向上攀登,好像爬山一样,但不一定要到山顶,因为半山腰的风景也同样的美丽,当别的学生登上山顶,欣赏优美的风光时,“学困生”同样也可在半山腰休息、欣赏那别样美丽的风景。
转化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都希望学生都不再是学困生,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付出更多的真爱。
一粒种子,只要有阳光普照,雨水滋润,就会拼尽气力,开出一树的繁华,教师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时刻温暖着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班级中的有些孩子就像一棵被种进了阴湿的盐碱地里的花,日常的一些缺点掩盖了他的光芒,因为得不到阳光,没有得到好好成长的机会,他的健康被损坏了。我们要走进他们的内心,关心他,及时赏识他,激发他们看到自身的优点,让他们得到阳光的照耀,健康成长,从而带动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进取心。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我们做老师的,要提供条件,耐下心来,等待他们灿然开放的那一天。
乐章一:关注
在平凡而又忙碌的的教学生活中,面对自己的学生时,不知何时就会变得武断与冷漠;会少了些宽容与爱心,只看到学生的不听话,简单地认为学生不写作业就是偷懒,任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武断。在这种浮躁与冷漠之中,是无法真正倾听到学生的内心,关注和理解学生的。如果说平等对话为师生交往构筑了一个平台,那么关注学困生,注意与学困生的沟通,则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一条爱的桥梁,使师生拥有共同的世界。
【案例】在前年教的孩子中有一个孩子,课堂上易走神,爱做小动作,作业还乱糟糟的,我平时因为不喜欢他的样子,从不给他的好脸色,又因他的表现,我从未与他真正交流过,在我经常声色厉疾地鞭策下,他才勉强能完成课内作业。于是我很生气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作业呢?”他慢吞吞地站起来,嗫嚅着,却没有说出原因,“才看到你有了进步,又不做作业了,你怎么这么懒?老毛病又犯了?下课给我补上!”我很生气。
课间课代表带着他进了办公室,说:“李老师,我们刚才问过他了,他说昨天把数学书忘在课桌里了,他没法写作业,但是他让他妈妈出题给他做的。”我很惊讶:“是这样吗?你为什么不说?”“昨天放学时,忘记放进书包了。……“我怕你生气,不敢说。”听了他的话,在原本有歉意的内心又添了许多内疚,是呀,看着老师的怒容,有几个学生敢说话,敢辩解呢?……、
上述案例中的事件经常引起我的反思的回答,让我陷入沉思,是不是“学困生”一出现这样的情况,不问情由,就认为他们是偷懒没写呢。从没有耐心听他说完整个事情的过程,即使听了,对他也缺少信任。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却也暴露了我们平时,对一部分学困生真的存在很大的偏见,很少有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真正地去关注他们,漠视了他们也很想得到教师认可的心理,认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偷懒”“不可救药”。
乐章二:赏识
【案例】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判断题:两个非0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按照老惯例,大家思考后就轻轻地趴在课桌上,额头放在胳膊上。我说:“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请举手。”以了解学生们对此题的理解程度,我发现有许多学生的手犹豫着,还有几位学生没有举手,我让大家抬起头来:“谁来说一说这题目错在哪里?”没人举手,看来没举手的那几位学生对此题不理解,于是我改变了问法:“那谁来说一说正确的理由呢?”许多小手举起来了,我叫了张扬起来回答,他认真的说:“因为这两个非0自然数的乘积一定能被这两个数整除。”大家一愣,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挠挠头,笑眯眯地坐下了,很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样子。
这个问题对于别的学生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张扬是我们班的“特殊”分子,说他特殊,是因为他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过,学习习惯很不好,同时他还是班中的捣蛋分子,在班中乱拿别人东西,不做作业,上课乱扔纸团等等诸事有他,颇让我伤脑筋,开学初,我三番五次找他谈话,向他说起他爷爷奶奶的辛苦,他身上诸多毛病的坏处,我也特别留意他的动向,看他有哪些进步,及时表扬他,激励他。渐渐地他在课堂上有了进步,我却又发现这些都是他做给我看的,不在我视线之内时,他又故态复萌,就连课堂上的表现也是虚假的,他的手举得高高的,一旦我提问他了,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做作业时,当我看着他时,他做得很快,不看时,他就开始东张西望,和别人悄声讲话,做小动作。面对他的这种现象,我有些生气与着急,是呀,希望他上课认真听讲,我就抓住他表现好的时候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来及时的关注与表扬,可是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开始反思,得出结论:一来他太需要别人的关爱与赏识了,急于得到我的欣赏与肯定,这是他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二来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养成的,总得需要一段时间吧,他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想,我心里明朗了许多,我开始寻找对策: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来帮助,监督他,一个学习小组六人组成,有他的伙伴督促他平时的行为,有负责为他讲解习题的“小老师”,一星期100分,有进步奖励,犯错误扣分,每星期向我汇报一次,我根据情况或勉励或警告,一个月累计算分,如果进步明显,可以向我提个愿望(当然是我能力范围的)果然,他有了明显进步,近来作业正确率提高了,字迹明显工整认真了,今天课堂上的发言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开始思考了,开始主动了。
看来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奖分,扣分这一方法值得在班里推广,赏识不能只是我一个人的事,不能只靠我来赏识孩子们,也需要孩子们自己的赏识,互相的常识,以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参与与期待,来让我和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
乐章三:等待
【案例】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学困生转变的曲折和反复, 当学困生的转变出现反复时,我们老师不能急躁、气馁,应多作一些“冷处理”,让“学困生”多点自我反省的机会,要多设些台阶,让学困生多一点循序渐进的机会。同时应找出反复的原因,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帮助,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耐心等待“学困生”的转变。
前年我教到的孩子中,有一个孩子由于父母离异,在爷爷奶奶处生活,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乱扔纸团,东张西望,扰乱课堂纪律等等,开学初,我三番五次找他谈话,说起他身上诸多毛病的坏处,我也特别留意他的动向,看到他有哪些进步,及时表扬他,激励他。渐渐地他在课堂上有了进步,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又发现这些是表面现象,是他做给我看的:不在我视线之内时,他又故态复萌,在课堂上,他的手举得高高的,一旦我提问他了,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做作业时,当我在他的旁边看着他时,他做得很快,不看时,他就开始东张西望,和别人悄声讲话,做小动作。面对他的这种现象,我又气又恼,是呀,希望他上课认真听讲,我就抓住他表现好的时候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及时的关注与表扬,可是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开始反思,得出两点结论:一来他太需要别人的关爱与赏识了,急于得到我的欣赏与肯定,这是他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二来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养成的,总得需要一段时间吧,他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想,我心里明朗了许多。我开始寻找对策:首先由我开始,我对他表面上冷淡下来,不再象以前那样动不动就表扬他,同时开始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来帮助,监督他,一个学习小组六人组成,有他的伙伴督促他平时的行为,有负责为他讲解习题的“小老师”,慢慢地他有了明显进步,作业正确率提高了,字迹明显工整认真了。
教师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时刻温暖着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学困生”就像一棵被种进
了阴湿的盐碱地里的花,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我们做老师的,要提供条件,耐下心来,等待他们灿然开放的那一天。
乐章四:因材施教
陶行知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因材施教是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永远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在学困生身上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心思。对于“学困生”的要求时不能急于求成和“一刀切”。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可以采取减缓坡度增加台阶,小步子前进的策略,使学困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逐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
如果把班级里的学生看作是一群正在登山的人,那么“学困生”是处于低谷中的孩子,既然是在低谷就没有后退的余地了,那么我们只有鼓励他们前进,不断向上攀登,好像爬山一样,但不一定要到山顶,因为半山腰的风景也同样的美丽,当别的学生登上山顶,欣赏优美的风光时,“学困生”同样也可在半山腰休息、欣赏那别样美丽的风景。
转化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都希望学生都不再是学困生,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付出更多的真爱。
一粒种子,只要有阳光普照,雨水滋润,就会拼尽气力,开出一树的繁华,教师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时刻温暖着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班级中的有些孩子就像一棵被种进了阴湿的盐碱地里的花,日常的一些缺点掩盖了他的光芒,因为得不到阳光,没有得到好好成长的机会,他的健康被损坏了。我们要走进他们的内心,关心他,及时赏识他,激发他们看到自身的优点,让他们得到阳光的照耀,健康成长,从而带动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进取心。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我们做老师的,要提供条件,耐下心来,等待他们灿然开放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