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困生”的奏鸣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ng_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数学教师,每年带的班级中总会有一些“数学学困生”,所谓“数学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在班级中学习态度、方法及过程及结果均有困难的学生。具体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课堂上无精打采,在课后不做或少做作业,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数学综合素养较差。如何转化“学困生”也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发现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交往可以看作是一首“奏鸣曲”,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套曲,亦称“奏鸣曲套曲”,由三、四个乐章构成。那么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奏鸣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乐章一:关注
  在平凡而又忙碌的的教学生活中,面对自己的学生时,不知何时就会变得武断与冷漠;会少了些宽容与爱心,只看到学生的不听话,简单地认为学生不写作业就是偷懒,任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武断。在这种浮躁与冷漠之中,是无法真正倾听到学生的内心,关注和理解学生的。如果说平等对话为师生交往构筑了一个平台,那么关注学困生,注意与学困生的沟通,则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一条爱的桥梁,使师生拥有共同的世界。
  【案例】在前年教的孩子中有一个孩子,课堂上易走神,爱做小动作,作业还乱糟糟的,我平时因为不喜欢他的样子,从不给他的好脸色,又因他的表现,我从未与他真正交流过,在我经常声色厉疾地鞭策下,他才勉强能完成课内作业。于是我很生气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作业呢?”他慢吞吞地站起来,嗫嚅着,却没有说出原因,“才看到你有了进步,又不做作业了,你怎么这么懒?老毛病又犯了?下课给我补上!”我很生气。
  课间课代表带着他进了办公室,说:“李老师,我们刚才问过他了,他说昨天把数学书忘在课桌里了,他没法写作业,但是他让他妈妈出题给他做的。”我很惊讶:“是这样吗?你为什么不说?”“昨天放学时,忘记放进书包了。……“我怕你生气,不敢说。”听了他的话,在原本有歉意的内心又添了许多内疚,是呀,看着老师的怒容,有几个学生敢说话,敢辩解呢?……、
  上述案例中的事件经常引起我的反思的回答,让我陷入沉思,是不是“学困生”一出现这样的情况,不问情由,就认为他们是偷懒没写呢。从没有耐心听他说完整个事情的过程,即使听了,对他也缺少信任。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却也暴露了我们平时,对一部分学困生真的存在很大的偏见,很少有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真正地去关注他们,漠视了他们也很想得到教师认可的心理,认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偷懒”“不可救药”。
  乐章二:赏识
  【案例】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判断题:两个非0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按照老惯例,大家思考后就轻轻地趴在课桌上,额头放在胳膊上。我说:“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请举手。”以了解学生们对此题的理解程度,我发现有许多学生的手犹豫着,还有几位学生没有举手,我让大家抬起头来:“谁来说一说这题目错在哪里?”没人举手,看来没举手的那几位学生对此题不理解,于是我改变了问法:“那谁来说一说正确的理由呢?”许多小手举起来了,我叫了张扬起来回答,他认真的说:“因为这两个非0自然数的乘积一定能被这两个数整除。”大家一愣,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挠挠头,笑眯眯地坐下了,很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样子。
  这个问题对于别的学生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张扬是我们班的“特殊”分子,说他特殊,是因为他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过,学习习惯很不好,同时他还是班中的捣蛋分子,在班中乱拿别人东西,不做作业,上课乱扔纸团等等诸事有他,颇让我伤脑筋,开学初,我三番五次找他谈话,向他说起他爷爷奶奶的辛苦,他身上诸多毛病的坏处,我也特别留意他的动向,看他有哪些进步,及时表扬他,激励他。渐渐地他在课堂上有了进步,我却又发现这些都是他做给我看的,不在我视线之内时,他又故态复萌,就连课堂上的表现也是虚假的,他的手举得高高的,一旦我提问他了,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做作业时,当我看着他时,他做得很快,不看时,他就开始东张西望,和别人悄声讲话,做小动作。面对他的这种现象,我有些生气与着急,是呀,希望他上课认真听讲,我就抓住他表现好的时候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来及时的关注与表扬,可是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开始反思,得出结论:一来他太需要别人的关爱与赏识了,急于得到我的欣赏与肯定,这是他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二来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养成的,总得需要一段时间吧,他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想,我心里明朗了许多,我开始寻找对策: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来帮助,监督他,一个学习小组六人组成,有他的伙伴督促他平时的行为,有负责为他讲解习题的“小老师”,一星期100分,有进步奖励,犯错误扣分,每星期向我汇报一次,我根据情况或勉励或警告,一个月累计算分,如果进步明显,可以向我提个愿望(当然是我能力范围的)果然,他有了明显进步,近来作业正确率提高了,字迹明显工整认真了,今天课堂上的发言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开始思考了,开始主动了。
  看来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奖分,扣分这一方法值得在班里推广,赏识不能只是我一个人的事,不能只靠我来赏识孩子们,也需要孩子们自己的赏识,互相的常识,以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参与与期待,来让我和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
  乐章三:等待
  【案例】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学困生转变的曲折和反复, 当学困生的转变出现反复时,我们老师不能急躁、气馁,应多作一些“冷处理”,让“学困生”多点自我反省的机会,要多设些台阶,让学困生多一点循序渐进的机会。同时应找出反复的原因,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帮助,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耐心等待“学困生”的转变。
  前年我教到的孩子中,有一个孩子由于父母离异,在爷爷奶奶处生活,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乱扔纸团,东张西望,扰乱课堂纪律等等,开学初,我三番五次找他谈话,说起他身上诸多毛病的坏处,我也特别留意他的动向,看到他有哪些进步,及时表扬他,激励他。渐渐地他在课堂上有了进步,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又发现这些是表面现象,是他做给我看的:不在我视线之内时,他又故态复萌,在课堂上,他的手举得高高的,一旦我提问他了,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做作业时,当我在他的旁边看着他时,他做得很快,不看时,他就开始东张西望,和别人悄声讲话,做小动作。面对他的这种现象,我又气又恼,是呀,希望他上课认真听讲,我就抓住他表现好的时候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及时的关注与表扬,可是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开始反思,得出两点结论:一来他太需要别人的关爱与赏识了,急于得到我的欣赏与肯定,这是他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二来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养成的,总得需要一段时间吧,他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想,我心里明朗了许多。我开始寻找对策:首先由我开始,我对他表面上冷淡下来,不再象以前那样动不动就表扬他,同时开始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来帮助,监督他,一个学习小组六人组成,有他的伙伴督促他平时的行为,有负责为他讲解习题的“小老师”,慢慢地他有了明显进步,作业正确率提高了,字迹明显工整认真了。
  教师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时刻温暖着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学困生”就像一棵被种进
   了阴湿的盐碱地里的花,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我们做老师的,要提供条件,耐下心来,等待他们灿然开放的那一天。
  乐章四:因材施教
  陶行知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因材施教是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永远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在学困生身上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心思。对于“学困生”的要求时不能急于求成和“一刀切”。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可以采取减缓坡度增加台阶,小步子前进的策略,使学困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逐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
  如果把班级里的学生看作是一群正在登山的人,那么“学困生”是处于低谷中的孩子,既然是在低谷就没有后退的余地了,那么我们只有鼓励他们前进,不断向上攀登,好像爬山一样,但不一定要到山顶,因为半山腰的风景也同样的美丽,当别的学生登上山顶,欣赏优美的风光时,“学困生”同样也可在半山腰休息、欣赏那别样美丽的风景。
  转化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都希望学生都不再是学困生,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付出更多的真爱。
  一粒种子,只要有阳光普照,雨水滋润,就会拼尽气力,开出一树的繁华,教师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时刻温暖着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班级中的有些孩子就像一棵被种进了阴湿的盐碱地里的花,日常的一些缺点掩盖了他的光芒,因为得不到阳光,没有得到好好成长的机会,他的健康被损坏了。我们要走进他们的内心,关心他,及时赏识他,激发他们看到自身的优点,让他们得到阳光的照耀,健康成长,从而带动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进取心。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我们做老师的,要提供条件,耐下心来,等待他们灿然开放的那一天。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因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是教育面临的时代任务,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
摘要:化学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学效益的提升。化学教学要获得理想的效果,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有效的教学理念,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化学教学活动在备课、讲授、实验、思维训练等方面要充分凸显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 化学 有效     新课程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要求“化学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
近年来,英语课堂教学虽已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研讨教学模式,但目前所谓的课堂无非是让学生听听、说说、做做,一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可待到要求学生写时就错误百出,所以迫切需要我们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崭新的教育观念,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还应有高度的创新激情和毅力,有一种不断进取、永不停滞的创新精神,不为教而教,不为教材和教案所奴役,敢破敢立,舍同求异,将课堂教学真正变为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     
【摘 要】歌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并不是张开口就唱,因此要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去指导我们的歌唱,并通过实践生活,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歌唱才会有价值。  【关键词】歌唱 艺术 表现    从音乐起源至今,音乐可谓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事实证明,那些涤荡历史尘埃、历久弥芳的音乐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存在的。歌唱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真实的人性、抒发真实的人情。世界上一切
摘要: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才能使中职学生学好音乐。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投入;探索     音乐作为一门情感艺术,通过特殊的表现手段集中地寄予了表现者的情感与思想,把它们传递给观众和听众,以引起情感共鸣。也就是说音乐教学如果偏离教学这条主线,就会
【摘 要】本文结合作文教学经验,通过对记叙文题目的题眼、行文前后照应、观察方法指导、仿写、合理讲评五个方面的探讨,以期对提升记叙文写作训练策略探索有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写记叙文力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前后一贯、首尾一致,培养学生记叙的能力,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然而,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
摘要:高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理解能力的增强,学生逐渐对美术欣赏活动产生了很大兴趣。这种兴趣对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是十分有利的因素。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个人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以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和理解能力的增强而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成为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法国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   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良好的师生
通过10年物理教育教学实践,初中物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所以从初三的物理教育教学开始,首先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打开初中物理的大门,其次是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物理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高。我对提高物理课堂教育教学建议有这样几点想法。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具有基础性地位。初中物理课的难点有二:第一,概念难度、内涵外延的把握,如
摘要:“授之以鱼,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益”。会学永远比学会重要,未来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 自学    一、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能力,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特殊能力。自学能力包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观察和独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