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chou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学生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在劳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劳动观点,提高技术素养和综合能力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
  一、深刻理解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开展劳动实践技术教育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
  (二)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普九的需要。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初中学校学生巩固率和毕业率。
  (三)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渠道,也是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亮点。
  (四)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设劳动实践场所,既可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又能形成初步的职能能力,为他们将来接受职业教育打好基础,是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最佳途径。
  (五)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通过开设劳动实践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生产实践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学习一些初步的劳动生产知识,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主要渠道
  以往的勤工俭学和小规模的学习实践已经不适应现代劳动实践的需要,必须创新理念,采用集约方式开拓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形成保障机制
  学校和地方联手,成立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管理的双重组织机构,将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纳入学校规划之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充分调动教学、后勤等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广大教师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并确保学生安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劳动实践行为。重点建立《劳动实践场所管理制度》、《学生劳动实践课备课上课制度》、《劳动实践课专业教师聘用制度》。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劳动实践场建设所需资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与当地政府、企业、乡村联合开发共同使用,互利互惠。场所建设应以技术含量高、规模适当的原则,避免重投入轻产出的情况发生。
  (二)挖掘资源,丰富活动载体
  结合当地资源情况,综合开发劳动实践场所建设项目。
  挖掘校内资源。部分学校原来有校办工厂的,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提高技术水平的方法,直接用于劳动实践活动基地。
  依托企业资源。一般的学校周边企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很多,需要我们去开发与利用。如农村的生态保护区、家禽饲养场、家作物深加工厂等,城市的各种企业和商业网点以及服务行业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也可以与这些单位签订实践合同,将其确定为学校的劳动实践场所。
  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解决教育人才问题。
  (三)精心组织,保证教育效果
  保证实践课程学时。学校要按有关规定,在各年级开足劳动技术课,为实践课开辟专用学时。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挖掘实践资源,全面测试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教学检查要将劳动技术课的备课、上课、测试等列为必查内容。
  合理安排实践课内容。按照地方特点,不同年级安排不同内容。共同课程可以选取环境教育、生态教育、管理技术科学、经营技术。专业课程方面,农村学校可以重点选择农业技术教育内容,如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定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场所进行劳动实践。城市学校可以选择手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网络工程技术、商业经营管理等内容,聘请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学校要有计划的利用教育科研手段,加强对劳动实践课程的研究。
  (四)科学管理,提升“三个效益”
  劳动实践场所本身就是教育基地,管理得当,使用得当,其育人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从社会效益看,发挥劳动实践场所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既为地方经济服务,也提高学校声誉,带来可观的办学效益。从经济效益看,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作用,可以直接为学校带来经济收入,解决办学经费问题,促进学校发展。劳动实践课程的开设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加强实践场建设的保障措施
  学校要有领导干部方抓此项工作,明确每学期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把劳动实践课程纳入常规管理,列入教师业绩考核系列,与评优、晋职挂钩,把劳动教育列为学生培养目标体系,列入对学生学业成绩和思品考核评定的重要内容。
  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充分发挥作用,是职业中学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优秀平台。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境“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脑子“动”起来,积极观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我把教材中一幅幅连环画做成了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生生的动画故事播放给他们看:阿福到服装店去做衣服,做衣服的师傅用扌乍细致地
期刊
一、《中学生职业教育课程》的定义及其开发的依据  职业指导,亦称职业咨询或就业指导,指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恰当地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  “你是什么性格?你性格上的弱点在哪些地方?你未来适合往哪个方向发展?你考虑到你周围的环境吗?”这些问题是在应试环境中成长起来
期刊
一、情感效应的分析  基于中职学校的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方面的素质比较低下,学习热情不高,学生时常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如果不对这种情况加以研究和分析,按部就班的去进行教学,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如果教师对于自己的课堂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这些感情来引导和带动学生的话,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除了对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有一种执着的爱以外,还必须重视对学生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认为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我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忙碌辛苦琐碎,但是同时又是那样的温暖快乐,纯真神圣。怎么样做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向上呢?现在把我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归纳如下:  一、轮换座位,亲近每一位学生  怎样才能让后面的孩子也和前面的孩子一样呢?让他们也坐到前面来。和班主任有近距离的接触?让每个孩子都有亲近老师的机会?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我行动了。开始
期刊
从事了近十二年的教学工作,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发现了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与他们谈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认为“生活没有意思,学习压力大,很累。”而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幸福就是物质生活丰富,不受约束,吃喝玩乐”,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模糊,对未来充满焦虑……。而且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还发现现在的学生交往技术差,因为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家庭住宿相对封闭养成了一种“自我中心”
期刊
在我谈到自我发展这个话题前,我想提一下我最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个人。这个人,是给我感触最深、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动力。  她叫宫术芹(真实姓名),是2010年,国培计划——“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教师远程培训舒兰的参培学员。这次培训,舒兰市共组织了300名小学班主任参加培训,并按着100名学员一个班的培训要求组建了三个班。作为舒兰二班的指导教师,我参与了这次国培工作。认识了作为学员的她。  在培训
期刊
一、用教师本身良好的师德师风、美好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  阳光的魅力在于普照大地,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俗话说,教师是学生最好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渗透德育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自身的形象、职业素质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我教过的学生曾经把我比喻为“百合花”,可以看出学生很关注老师的。在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的相处中
期刊
一、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下降  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严重。许多专业人士困惑和遗憾地指出:与我们最为密切相关的东西最易被我们忽视。只有等到这些东西会对我们构成生存危害时,人们才会猛然觉醒,原来一直不显眼的东西竟是如此重要,身体就是这样,平时人们想的最多和行动最多的是学习、工作,只有等到身体不堪追逐之负重时,才会想起没有身体便没有一切。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可是,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期刊
一、以宽容之心理解学生  对于问题学生,不能把它们归为不可救药的一类,不能给他们贴上标签,只盯着过去的错误不放。而应具体地给他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像治水一样,“疏而不堵”,给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他得的优点和点滴进步,适当地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用宽容之心理解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讽刺,不断地帮他们找回自尊,让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
期刊
延吉市烟集中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一)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  进入初中后,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是否感到不太适应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正如前面表格所反映的,虽然学习紧张,但是又不能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究其原因是学习太紧了,时时想放松一下。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学生自我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为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教师和家长要大力引导学生接受环境的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