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宪民:让纪实摄影 “今天拍明天看”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j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新年第一天的一大早,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人头攒动,几百号摄影人士聚集于此,参加“人民形象,中国精神—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之朱宪民《百姓》摄影展”,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展出中国摄影家个展。
  表面看来,国家博物馆收藏朱宪民的摄影作品源于这次个展,但用国博收藏部张明研究员的话说:我们2009年就在关注朱宪民的作品,他在中国摄影史上的地位和他的作品都是我们关注的原因所在。他的“黄河母亲”、“老北京生活”、“知青生活”等系列反映了现代中国百姓现实生活的侧面,纪实性较高,符合国博的收藏体系要求。不仅如此,他作品的艺术风格也不容忽视。据了解,1月15日国博确定收藏的朱宪民作品内容非常丰富,数量上超过了朱宪民此次展出作品的总数。


  十几年前,朱宪民的作品就开始陆续被国家或省部级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机构收藏。朱宪民是中国摄影史中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家,他几十年关注中国百姓生活,记录中国社会的变迁,他的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确定为藏品并不意外。
  1985年5月朱宪民首次个人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其后的30多年,他在国内外举办的个人作品展近百余个,出版个人作品集几十种。他的作品先后被新华社“国家典藏”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辽宁省博物馆、河南省档案馆、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辽宁葫芦岛市博物馆,以及朱宪民的故乡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等多个机构收藏。
  不仅如此,在国际范围内,摄影发明地的重要博物馆和国际摄影界最重要摄影博物馆之一法国尼埃普斯博物馆,美国摄影收藏领域的重要美术馆休斯顿美术博物馆,以及欧洲老牌摄影基金会瑞士摄影基金会等机构,都收藏有朱宪民摄影作品多幅。更早在1996年5月,德国埃利森匹科特艺术博物馆就收藏了朱宪民摄影作品20幅。


  聊起国内各摄影收藏机构以及它们对自身作品的关注,朱宪民认为,在对影像的重视方面中国正在与国际相接轨,国家和社会愈加意识到了影像记录时代变革的独特优势。他认为自己的摄影创始终表现的是中国85%以上的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的作品才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不可复制的唯一的可准确代表时代特色的,而这正是他的作品被各收藏机构关注和收藏的主要原因所在。在他看来,新闻摄影是“今天拍今天看”,而纪实摄影就应该是“今天拍明天看”。把纪实摄影作品送进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留给更多的后人去观看,他表示有幸生活于中国这个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时代,有幸自己反映这个时代变迁的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从纪实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最应该关注的是生活。因为我们有幸生活在今天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和国际接轨的时代,就需要我们摄影家更多地思考和用影像表现这个变革的过程,这样才有价值。一个人的作品最终能不能走进博物馆和档案馆,就取决于你的影像能不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去为这个时代付出了。”说起年轻摄影人之于纪实摄影时,朱宪民如是说。

















其他文献
1月19日,由中国摄协主办、中国摄协理论研究部承办的中国摄影研讨会之“ 陈勃摄影七十周年”在京召开。陈勃夫人丁补天及家属代表,中国摄协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中国文联组联部副巡视员罗江华,中国摄协副主席张桐胜,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专家代表刘铁生、王秉伦、佟树珩、杨越峦、王保国、潘成、唐东平等,中国摄协机关及所属媒体有关负责人等参会。中国摄协理论研究部调研员陈瑾、《中国摄影》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晋永权
期刊
摄影,是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切分与控制,来生成的。它面对生活展开观看,面对变迁呼唤停留,在时间之流里凝冻瞬间,在现实空间的“场”里提炼“影像场”。影像的价值,是从其所记录内容和记录方式两个方面,由时间赋予的。影像在社会文化演进中,留得住留不住,传得远传不远,也是由社会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择取的。时间,在影像的生成、提炼和传播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决定性的线索和力量。所以,我们可以从时间的角度考察影像的价
期刊
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以至于我经常问自己,什么离我最近?结论当然是简单而直接的,海关!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职能管理部门,其中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了解和管理进出口企业,通过管理和监控企业进而了解和掌握进出口环境和生态,而作为海关工作人员同时又是摄影爱好者的我,结合工作需要,以影像记录企业的“生命状态”,自然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早些年,我的摄影兴趣
期刊
水下摄影比不了陆上摄影那样有充足的时间,每天的拍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小时,而且很多潜水点通常没有条件做充分的拍摄计划,多数情况下都是依靠现场发挥。还有,水下摄影对拍摄器材的要求很高,摄影师要在下水前对器材的性能有充分了解,要熟悉各种操作,否则会前功尽弃。前不久,我尝试着用索尼全画幅微单·进行了一次水下拍摄,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拍摄经验。  我总共用索尼全画幅微单·进行了4次潜水拍摄,分别是菲律宾及马
期刊
TIPA实验室BetterNet近期公布了飞思XF IQ3 100相机系统和索尼RX1R Ⅱ相机的测试结果,前者是世界上首款像素数量达到1亿级别的常规数码相机(系统),后者是一款采用背照式影像传感器的全画幅数码便携机。两款相机都以高像素见长,画质表现令人期待。  飞思XF IQ3 100  飞思XF是一个模块化的中画幅数码相机系统,此次测试的配套组合是XF机身、可更换的取景器、施耐德80mm f/
期刊
鑫吉海杯“我的医院 我的家”主题摄影大展由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中国摄影》杂志社、北京鑫吉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卫生摄影协会医学摄影与图像分会承办,已连续举办三届。大展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医护人员的良好风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全面深化医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本届大展设医院工作类、医院建筑类、自然风光类、社会风情类、艺术创意类、动物花草类六类进行征稿,最终在12700余幅(组)作
期刊
查干湖在蒙古语被称作“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查干湖的冬捕历史颇为悠久,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一万年前,古老的查干淖尔人就在这里以渔猎为生。历史记录可以追溯到辽代,据《辽史·营卫志》记载:“皇帝(辽帝圣达宗)……卓帐冰上,凿冰取鱼……春尽乃还。”  祭湖醒网  未申交替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345平方公里的查干湖早已被寒冰积雪尘封,却由此迸发出摄人心魄的灵性。冬捕活动,在冬至后一周左右开始,至正
期刊
如果家门口有一片海,那是幸运中的幸运;如果没有海,有条铁路从家门口穿过,也足够让人兴奋了。  北京大男孩王嵬,从小住在西直门火车站旁边,站房、火车、铁轨,熟悉得像自家的地盘。跟好多男孩一样,王嵬着魔似地喜欢上了火车,从记事起,就在纸片上涂鸦火车头。2002年,12岁的王嵬得到老爸送的一台相机,小小年纪开始拍照,但他对家人同学、风景动物一概视而不见,他只拍一个东西,就是火车。  从家门口到北京周边,
期刊
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国通信摄影协会、中国电信摄影协会主办,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5“天翼手机杯”全国摄影大展已于2015年岁末圆满落幕。  此大展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是颇受影友喜爱的摄影交流平台。2015年大展分设手机组和相机组,秉承一贯的主题,分组别征集反映身边的人文风情、生活百态、自然风光、城市掠影、艺术生活、人物写真、美好瞬间等类型的摄影作品。经过3个月的征稿,共收到作品近6万
期刊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由中国文联和澳门基金会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澳门举行,来自两岸四地的书法、美术、摄影界艺术家近百人围绕论坛主题“造型艺术与中华美学精神的育成”进行讨论。本次论坛设大会演讲、分论坛和圆桌对话,中摄协副主席、摄影理论委员会主任索久林代表摄影界作了题为《让中华文化中多感互通的艺术通感为摄影创作插上翅膀》的大会讲演。分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