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化学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apri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档案】
  李德前,江苏省特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31年。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初中化学中心组成员,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第三批人选。1999年参加化学优质课评比获省级一等奖,2012年参加中国化学会组织的现场赛课获全国一等奖。近10年来,主持和参与7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两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省内外开设讲座和示范课近30次,其中为“国培计划”讲座7次;在《江苏教育》《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
  30年前,我刚从事化学教学时就备加喜爱实验教学,当时虽然工作在偏僻的乡村学校,但我以化学实验为抓手,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化学成绩。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的浪潮滚滚而来,此时我参加了首批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在导师的指导下,认识到“实验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此,注重依托化学实验开展创新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在实验中引导学生享受,营造创新的氛围
  中学化学实验充满魅力,是学生发现化学美、体验真科学的大舞台。不管是欣赏奇妙的实验现象,还是感悟简洁的实验结论,或是体验成功的实验设计,都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愉悦,成为学生学好化学、渴望成功的动力。在每带一个新班级的第一堂化学课上,我都会设计简捷、有趣、神奇的小实验,比如用酚酞试液在白纸上写下几句顺口溜,写好后将其放在浓氨水瓶口,白纸上很快就出现了红字:“化学是个创造家,无中生有众人夸,点石成金是假话,变废为宝需要它。”或表演一个化学魔术,如滴水生烟、水火共容、自吹自擂、水往高处流、于无声处听惊雷等,实验现象常常让学生兴奋不已,因而点燃了学生期待学习化学、渴望学好化学的激情。
  化学教学要重视引领学生关注化学实验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停留于造型与声光色上,从而激发学生为巧妙的设计而折服,为出乎意料的现象而惊喜,为简明扼要的规律而赞叹,进而为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而愉悦。比如利用长柄V形玻璃管,将“火柴头爆炸”实验与“检验二氧化硫”实验组合,只要微热火柴头,火药就会爆燃,同时左边的橡皮塞被爆飞,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个巧妙的组合实验,体现了化学实验的内涵美和创造美。
  二、在实验中引领学生探究,把握创新的途径
  化学实验是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后,教师可以适时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通过真实直观的探究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领学生通过理论探讨、实验验证、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提升化学素养。例如在教学“碳酸钙”的内容时,可以做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
  问题情境: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正通过“宝成铁路”109号隧道的一列运送燃油的火车脱轨并燃起大火,救援人员历时两天终将大火扑灭。但是火烧水浇,严重破坏了原本坚固的隧道,造成这段铁路只好重新选线。
  提出问题:为什么火烧水浇会破坏石灰岩隧道呢?
  学生猜想:石灰石在煅烧、浇水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不再具有坚硬、难溶的性质。
  实验验证:(1)用锤子用力敲打一块石灰石,不易破碎;将这块石灰石投入水中,不溶。(2)再取一块与上述大小一样、质地相同的石灰石,将其在酒精喷灯上灼烧1~2分钟;冷却后用锤子轻轻敲打,立即变碎。(3)将敲碎的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又“粉身碎骨”;再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立即变红。
  拓展反思:(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利用火烧水浇的方法开渠、修路,如李冰修建都江堰、张九龄开凿梅岭古道等。请学生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传统的奇石加工,多采用机械凿磨的方法,这不仅费力劳神,且产品不易达到要求。若用氧炔焰灼烧石灰岩表面,则能随心所欲地将石头打造成理想的形状。这其中包含了哪些化学原理?
  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了实验能力,增强了探究意识。还可以将实验探究延伸到课外活动中,通过寻找实验替代品,指导学生设计并演练一些因地制宜、联系实际的探究活动,如检验地窖里二氧化碳的有害浓度、探究暖宝宝的成分、验证深水炸弹糖里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制作番茄电池等。
  三、在实验中倡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的思维
  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的“氧化说”,中国近代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等,无不起源于“疑问”。所以,质疑是除旧布新的桥梁,是发明创造的先导。
  每一个化学实验都包含仪器装置、实验原理、操作流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这些都是质疑的对象、问题的源头、创新的起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示范质疑,使学生愿意问;有目的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问;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倡导学生不迷信权威,大胆发表不同见解,使学生敢问;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实验中的疑问,使学生善问。
  在做“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6个问题:(1)实验前,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实验中,乳胶管上为什么要夹个弹簧夹?(3)红磷为什么要过量?(4)为什么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5)实验结束,为什么集气瓶里能吸入约占其容积1/5的水?(6)读数时,为什么集气瓶与烧杯里的水面必须持平?学生明晰了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摸清了这个实验的来龙去脉,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围绕化学实验的质疑,不仅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从身边“发现为什么”,如游泳池里的水为什么是蓝色的?铁制品锈蚀的速率为什么夏天比冬天快?烤羊肉串为什么使用木炭而不用煤炭或焦炭?银碗盛放马奶为什么不易腐坏?等等。只要学生的学习是在生疑和质疑的循环往复中,是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矛盾运动中,那么学生就会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追求创新。
  四、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创造,熟悉创新的技法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改进,要利用学生喜爱化学实验的心理,引导学生由观察现象到动手操作,进而上升为质疑创新。实验创新首先要从课题的选择开始。在完成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质疑,分析哪些实验不够合理需要改进,哪些仪器可以使用替代品,哪些地方还可以增加实验等。通过思维碰撞、信息搜集,从而捕捉实验创新的最佳课题。教师可以运用缺点列举法、组合法、移植法、替换法等,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创新活动。
  例如课本上“探究微粒运动”实验,就有如下明显的缺点:(1)用3个烧杯进行实验,装置不能固定,操作不方便。(2)氨水用量大,且氨气极易大量逸出。师生探讨,得出三次改进的思路。第一次:(1)将浓氨水装在细口瓶里,将酚酞试液固化(滴在纱布条上)后装入玻璃管。(2)用导气管将细口瓶和玻璃管连接起来,并在导气管上增加开关(内含玻璃球的软胶管),以控制氨气的运动。这样不仅操作方便,只要轻捏乳胶管内玻璃球,纱布条就会从下往上逐渐变红,而且绿色环保,便于连续使用。第二次采用缩小省略法改进:(1)把盛有浓氨水的细口瓶与盛有酚酞纱布条的玻璃管,压缩为一个广口瓶。(2)在广口瓶里盛适量的浓氨水,在单孔橡皮塞反面固定酚酞纱布条。(3)将上述实验用品上下组合。学生很快就能看到酚酞纱布条逐渐变红,从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这样操作更简洁。第三次:利用数字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性,将氧气(或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探头,放入敞口正立的充满氧气(或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数据采集器上就会直观显示氧气(或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下降,从而说明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这样也体现出实验走向了现代化的方向。
  鉴于中学生有限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教师在实验创新活动中应该采取边扶边放的策略,既适时指导和服务,又敢于放手,并注意及时倾听学生的意见,力争实验设计科学,装置组合简洁,实验操作简单。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 文章先阐述了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待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态度和看法,再结合自身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作了再思考:以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评价;发展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初中生都背负着中考的升学压力,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统考科目上。非统考科目由于课时少,结束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方法简单,效果不佳;学生心生恐惧,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作文教学现状堪忧。作文教学要通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让学生不再为作文而苦恼,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写作;策略  一、多渠道激发兴趣  “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起事情来就事半功倍,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
笔者认真研读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发现新课标在很多方面是针对200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旧课标)存在的问题和课改中出现的
通过两年试验研究结果分析,缩节胺化控对转基因抗虫棉比较敏感,过早高剂量使用缩节胺化控能严重抑制棉花营养生长,使植株生长缓慢,株型紧凑,株高比对照低28.1cm,皮棉产量比对照减产
[摘 要]在探索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通过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出一些有效的英语语法教学途径。常见的主要有:情境学习法、语境运用法、及时归纳法等。  [关键词] 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语法最终是为语言服务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语法的阐述,强调的决不是不教语法,也不是不强调语法的作用,而是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语法,要在语境中学习语法。  一、创设情境教语法  如我们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损失规避的性质探索”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于2009年1月立项,2011年12月完成,并于2014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
【摘 要】文本解读是实现文本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需要语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体味内中情味或情感,感悟文本背后的特殊意味、意蕴,最终获得对于文本的多元理解,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它应基于教学,具有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实现“两个走向”——从“解读”三维走向“教学”三维,从“平面”解读走向“立体”解读。  
【摘 要】本文从紧扣课标教材、凸显问题主线、贴近生活实际和聚焦实验现象四个方面,举例阐述了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中探究点选择的策略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点 思维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备受广大教师们的关注和青睐,而探究点的选择成为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从一个好的探究素材中选择适宜的探究点,就好比在一块玉石上进行裁剪、雕刻与打磨,使之变成精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英语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关键词]英语;教学;尊重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激励学生求新、求异,努力寻求个性的感受、认识、方法和体验,从而把学习
<正>【编者按】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创建于1926年,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人为本,立德为先,民主和谐,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该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