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fraidw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候诊案例
  【案例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片段
  在教师讲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之后,学生当堂进行了自我评价。
  (幻灯)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1)铁丝生锈;(2)水的三态变化;(3)蜡烛燃烧;(4)光合作用;(5)呼吸作用;(6)海水晒盐;(7)轮胎爆炸;(8)火药爆炸;(9)酒精挥发;(10)番茄腐烂。
  在教师收集信息和做出矫正的教学环节中,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三位教师共使用了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
  教师1:按内容次序逐个提问学生,对每个学生的答案做出评价。
  教师2:按内容次序逐个提问学生,学生回答,答案的对错让其他同学做出判断。
  教师3:按内容次序逐个提问学生并让其说出得出这个答案的理由,再让其他同学做出判断。
  【案例二】《金属材料》公开课教学片段
  在一次以《金属材料》为课题的公开课比赛中,几位教师不约而同地在课的结尾处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摘录如下部分教学片段: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金属材料不断被发现,金属材料的用途也将被不断扩大。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生1:我觉得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科学,例如我们利用化学材料制的“人造骨”“形状记忆合金”等。化学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生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科,它不断向前发展,化学新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生3:今天这节课开阔了我的视野,我觉得化学很有意思,我很喜欢它。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诊断分析
  从课堂的实施效果来看,案例一中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程度最低,信息收集不全面,耗时也最长。在教师对学生答案评价矫正的时候,下面有的同学会走神,解决问题的针对性较差。第二位教师和第三位教师的方法注意到吸引其他同学的参与,其中第三位教师还注意到了学生参与的深刻性:答案后面再问“为什么”,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不够。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评论”,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补充与完善,反映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重“答案结果”,轻“思维过程”的思想以及对学生能力的怀疑。
  案例二这样的课堂流程和模式是很流行,很普遍的(也许公开课“打磨”得更加精致),看上去真是“一帆风顺”,既有自评,又有互评,学生的回答一马平川,到下课时教学内容也圆满完成了。但是,这样的课总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也许,一节课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问题。新课程强调: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是好课。为什么不让学生再谈谈:我的困惑呢?给学生几分钟自由思考质疑的时间,也许这样的自评会更加全面,这样的课堂才更加真实有效。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平实、真实的课堂上出有效率、常态性的课才是一种高境界的课。
  借鉴案例
  【案例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片段
  教学情境同案例一。
  在教师收集信息和做出矫正的教学环节中,课堂观察发现,有两位教师分别使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教师1:呈现某个学生的全部答案,在粗略统计每个答案“同意”与“不同意”的情况下,两派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2: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先自我反馈:同桌之间互对答案,互相订正。再组内交流,同学互助,自我矫正。然后呈现一个小组的全部答案,判断评价。
  【案例四】《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片段
  教师在讲解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后,请学生自学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设计了探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
  师:请同学们将已学过的几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出来。
  (学生一边回忆一边思考,试着写出已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有意识地将一些同学的书写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出来,名字隐去)现在,我们一起来评价这些作业。(学生踊跃讨论发言,指出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师生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气氛十分活跃。)
  师:同学们能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很好!我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教师根据课堂反馈再布置练习,学生准确率提高。)
  【案例五】《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片段
  这是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课。化学的新奇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当教师要学生自己举出身边与化学有关的实例时,一些同学列举了大量“化学”产生的污染、中毒等事例。难道化学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就是这样的“阴暗”吗?教师以辩论赛的形式,让课堂“动”了起来,在教师导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互动中巧妙地解决了学生的认识误区。
  师:化学技术的大量使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学生举手分成两大组辩论。当一位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举例证明时,其他同学都会专心倾听,随时进行反驳,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个别学生间争论十分激烈。)
  ……
  生:其实,我觉得化学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关键看我们如何合理利用。
  师:你很有辩证的思想!其实,化学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用好它。去年夏天,蓝藻暴发,太湖水受到严重污染,这正是人类没有学好化学、用好化学的结果。今天,我们利用化学,使无锡天更蓝,水更清!(音乐图片展示。)
  ……
  专家建议
  在案例三中,课堂集体评价的重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上来。“以学生为中心”的集体评价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评价,还包括生生之间的评价。其中生生之间的评价由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两种形式构成。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师生问答的环节上,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现在,不论是方法1还是方法2,学生反馈的信息都比较全面,而学生相互矫正,又较好地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充分思考、讨论、碰撞和评价中,学生不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在案例四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教师是否应该在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之前就按部就班、十分详细地讲授正确的书写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学生出错,不是教学的失败,而是将学生在阅读自学过程中思维深层次的缺陷暴露了出来,学生自评的结果又为课堂提供了集体评价的学习材料,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一步激发出来,此时,教师没有马上解释学生出错的原因,而是有意识地将一些同学的书写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出来,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互相观察、比较、评价,最终让学生在互评中自我感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在案例五中,教师以辩论赛的形式让课堂“动”了起来,在教师导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方位评价中巧妙地解决了学生对于化学“很阴暗”的认识误区。在教师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自我表现越来越好,学生之间的争论也越来越精彩,其实,“我觉得化学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关键看我们如何合理利用。”学生的这种辩证的思想正是在自评与集体评价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我反思。
  新课程把学生的自评和集体评价作为重要的评价机制引入了课堂,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凸显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不仅把合作学习推向了深入,也使得学生学习的主人意识得以增强,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感受学习的乐趣。那么,课堂上如何有效组织好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呢?
  1.形成和谐、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评价兴趣。长期以来,由于课堂评价权的使用不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已经养成了习惯性的等待和听从,课堂气氛是比较沉闷的。因此,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切实实施并开展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的前提,形成这种环境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教师本身开始,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下决心将课堂还给学生,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其次,从学生方面着手,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要善于引导,因材施教,对于积极的学生,引导其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对于相对消极的学生,则给予更多的机会,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次,学生开展互评时,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以命令者、管理者等居高临下的姿态强行加入,不要轻易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随便地评价学生们的学习行为。比如,在案例六中,教师是组织者、倾听者,在学生说出“其实,我觉得化学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关键看我们如何合理利用”时,适时地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去,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肯定与表扬,还引出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2.选择适当内容与时机,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评价。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情境,活化教材资源,组织不同形式的有效的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活动,加大学生课堂自主活动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目前的化学教材之中,直接适宜开展学生自评与集体评价的教学内容还是不少的,比如“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塑料利弊谈”“自制净水器”“调查报告”等,同时,我们还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之上,积极合理地处理、活化现行教材,找准适宜评价探究的“研究点”,使学生能深入教学内容之中,为开展这种评价式探究提供坚实的材料支撑。例如案例四中以学生自学自评的结果——一些同学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投影为研究点,案例五中以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为研究点,当学生的思维被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阻碍时,学生的内心往往会产生最大程度的学习与交流的需要,这无疑是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评价的最佳时机。
  3.教给学生正确评价方法,增强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首先,教师要将正确的人生观和认识观教给学生,对于课堂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要善于引导学生不能片面、偏激地看待问题,要辩证看问题,既看到优点,又看到不够完善的地方,明确集体性的互评过程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不是打击报复的过程。在案例二中假如能够让学生谈谈“我的困惑”,这样的自评也许会更加全面,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起到“课虽止,思未停”的效果,让教学评价的过程自然地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其次,在教师组织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评价的内容要宽泛,不仅包括化学知识,还包括人的情感因素、学习者个体特点的因素、学习策略的因素以及其
  他各种和学生学习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因素,让学生立足于集体环境中,通过比较取长补短,开拓视野,自我激励,不断进步和成长。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认真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尊重别人,欢迎其他人和自己进行交流,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语言对其他人进行赞许或诚恳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当然,尊重他人并不是一味地人云亦云,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据理力争,大胆质疑。
其他文献
候诊案例    【案例一】《最后一课》教学片段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领会课文中小弗郎士这一人物形象。讨论正热烈进行中。)  生:我认为韩麦尔先生对小弗郎士的思想影响是很大的。  师:韩麦尔老师这个人物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片刻愕然后,急忙翻书。)  生1:我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位好老师,因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  生2:我认为他不是个好老师,因为他常常让学生丢下功课去替他浇花,他去钓鱼的时候就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散步》教学片段  师:“我”的一家究竟上演了一幕怎样动人的散步图呢?下面请每一大组分别推选四个演员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作好评判工作,然后评选最佳演员。  于是,每一大组各推选四名学生,有的演“我”, 有的演“我”的妻子,有的演“我”的儿子,有的演“我”的母亲,然后一组组上去,煞有介事地表演一番,因为动作、表情等方面的原因,搅得底下的学生发出一阵阵笑声。一时,教室里人头晃动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赫耳墨斯与雕像者》教学片段  师:课文第一句写道:“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赫耳墨斯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沉默,全班学生无不流露出困惑的神情,有的则把头埋得很低。)  师一边重复上面的问题,一边用期盼的目光搜寻着大家。  (生继续沉默)  (教师有些着急起来,便指名叫几名学生来回答,但个个都支支吾吾答
期刊
【编者按】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的经验、特点,从学生知识、能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制订教学方案的活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备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教学设计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学科内容及其结构、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被称为教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乘着歌声的翅膀》综合性学习  一、播放流行音乐,唤起学生兴趣  二、穿行音乐天空,了解中外经典  (一)走进民族音乐  1.说说你接触过的民乐曲目。  2.根据音乐风格猜猜它所产生的地域。  (欣赏《信天游》《好一朵茉莉花》《珠穆朗玛》《月光下的凤尾竹》)  3.说说你知道的民族乐器和用它们演奏的优秀曲目。  4.利用视听播放器,欣赏音乐,要求学生猜演奏音乐的乐器。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片段  1.引入课题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光的直线传播。  教师随即展示多媒体课件的几幅彩色图片:  图片1:夜色阑珊的城市夜晚,几束彩色光柱划破夜空,交相辉映。  图片2:两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研究,一束红色激光贯穿了大部分画面。  图片3:海底世界中,一位潜水员头盔上的灯发出一束光,射向远处。  2.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片段  学生利用投影仪做手影游戏,教师请同学们边做边解说。分别做出小狗、小鸟、青蛙、孔雀等的手影(还配有动作)。  师(讨论l):看了手影表演后,同学们想提出什么问题来一起研究?  学生提出的问题:(1)手是肉色的,为什么影子是黑色的?(2)影子是怎样形成的?(3)所有的物体都有影子吗?……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好多想要知道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都很好。
期刊
【编者按】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以及客观现实条件所创设的一种引起学生情感和心理反应的、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的氛围和环境。就物理学科而言,物理学的概念、规律是人们在大量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科学归纳抽象而成,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样会给学生的学习设置较大的障碍。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无疑是帮助学生解决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片段  为了突出元旦的节日气氛,在教室中悬挂节日用的彩灯。  教师问:“有谁能告诉我,这串小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探究一)  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教师站在讲台前,请学生相互讨论。)  学生经过相互讨论后,教师点一名学生说答案(并动手操作):拿掉一个灯泡,观察其他灯是不是亮的。若发现余下的灯是暗的,则说明余下的灯与去掉的灯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功》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三幅图:  ① 人沿水平方向推小车,并使小车移动了一段距离。  ② 叉车把一个物体举起。  ③ 马拉木头沿斜面走了一段路。  师:这三幅图各自说的是什么事情?  生:人推车,走了一段路;叉车把一个物体举起来;马拉木头沿斜面走了一段路。  师:第一幅图中小车受到了——  生1:人推它的力。  师:是的。你还能从其他方面进行表述吗?  生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