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威胁

来源 :个人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9年《个人电脑》杂志开始介绍无线局域网产品(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以来,六年的时间里整个市场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技术标准方面,802.11,802.11b,802.11a,802.11g先后亮相并走向成熟,网络速度从最初的2Mbps攀升到现在的54Mbps,而借助多入多出天线(MIMD)等增强技术,某些产品甚至可以达到108Mbps这一足以与主流有线局域网媲美的速度。
  在应用方面,经过数年的铺垫,2003年英特尔公司的迅驰移动计算平台出现并且迅速推广普及,进一步促成了无线局域网产品的爆炸性增长。现在,不管是企业、家庭,还是机场、酒店这样的公共区域,都可以看到各类无线局域网设备的身影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实际应用。
  
  然而,在整个无线局域网市场方兴未艾的背后,不论是生产厂商还是服务运营商,不论是企业用户还是普通家庭用户,都要面对诸多潜在的问题和威胁。由于各类媒体关注并广泛报道,人们的目光普遍集中在了较为明显的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问题上。现在,不仅安全标准,加密技术和机制不断完善,用户在应用中也都能够根据自身环境的实际情况,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如关闭SSID广播,建立访问控制列表,启用加密设置,等等。相比几年前用户毫无这方面的保护意识来说,情况已经大为好转。
  
  安全性不是仅有的威胁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有了良好的加密技术和安全机制,有了正确的使用习惯,这样一来我们的网络运转就能够通畅自如,高枕无忧了。但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除了安全性问题,我们还需要面对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另一大隐患—互操作性问题,即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产品能否相互连接,协同工作。
  由于近几年的蓬勃发展,不仅涉足无线局域网市场的品牌达到了数十种之多,而且每家厂商都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需要推出了全系列的产品,同时,无线局域网技术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出现在访问点、路由器和PC卡这类设备中,采用802.11b/g/a技术的嵌入式客户端、CF接口网卡、笔记本内置网卡、USB网卡、打印机、打印服务器也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无形中使得相关设备的互操作性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和棘手。
  在用户这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得企业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甚至企业内部的层次结构也可能颇为复杂;不仅是不同技术标准的产品要协同工作,不同品牌的产品也会同时并存。这些,都可能变成产生互操作性问题的根源。
  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上多种标准同时并存,并且新技术、新功能层出不穷,越早进入无线世界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就越大,因为较晚才引入无线产品的企业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最新的技术和刚推出的产品上。而前者为了防止互操作性问题的出现,必须要考虑到与现有设备的兼容问题,这样一来他们所要考察的技术标准,品牌,甚至产品系列都要更为庞杂。而且,由于可能已经将无线技术引入许多关键应用中,所以在考察设备互操作性时所要涉及的因素和问题也就更多。
  显然,如果不能意识到,正确地认识并最终解决或避免无线局域网产品的互操作性问题,不仅会阻碍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而且同样不利于主流产品应用领域的扩大。因为,不论是家庭用户还是企业用户,不论其企业规模的大小和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现状如何,都会因相关设备存在互操作性问题的困扰而降低采用或进一步扩大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范围的信心和决心。
  
  Wi-Fi认证的作用
  
  实际上,从无线局域网技术问世之初,业界就已经注意到了互操作性问题并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来解决和避免这一难题。Wi-Fi联盟(Wi-Fi Alliance)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实现相应的目标,到目前为止,该联盟建立并从2000年4月开始实施的认证—Wi-Fi Certification也是保证产品之间具备良好的互操作能力的最佳手段。对于生产各类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厂商,均可为自己的产品申请这一认证。对于这些申请认证的产品,Wi-Fi联盟将由其指定的实验室或测试机构执行严格的互操作性测试,只有通过这些测试项目的产品才能最终获得带有“Wi-Fi Certificated”字样的标志。对于用户而言,只要是拥有这一标志的产品,无论它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技术标准,无论它们是否出自不同的产品系列甚至出自不同的品牌,在实际应用中基本可以不用为它们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担忧。
  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和产品的迅猛发展远远超出了Wi-Fi联盟成立之初的预估。与此同时,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功能的丰富,也使得厂商在自身产品设计中避免出现互操作性问题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在Wi-Fi联盟网站公布的技术白皮书中,我们可以发现申请认证的新产品的一次通过率越来越低,而且越是采用新技术,越是功能复杂(如同时支持802.11a/b/g三种标准)的产品,出现问题的比例就越高(见图“Wi-Fi认证初次测试问题出现比例”)。虽然这些产品在Wi-Fi的帮助下大多能够找到并解决问题,最终通过Wi-Fi的认证测试,但是正如Wi-Fi联盟在其白皮书中描述的那样,“对于那些没有申请认证的产品,用户只会在自己的实际使用中才会发现它们存在互操作问题,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网络性能下降,而最终吞下这一苦果的,通常只能是用户了。”
  在中国市场,这一问题的影响恐怕要更为严重。一方面Wi-Fi在中国的宣传远没有全球其它地区尤其是欧美地区力度大,另一方面国人对于这一国际标准的认识和认知程度并不高,相当多的用户可能还是因为去年WAPI标准之争才对Wi-Fi联盟开始有所了解,但由于这种争论的重心在于安全标准的制定上,因此互操作性问题并没有吸引多少用户的目光。在我们进行的一项非正式调查中,知道Wi-Fi联盟和认证的比例不到35%,而了解Wi-Fi认证作用和意义的甚至不到17%。
  与此同时,由于无线局域网技术门槛的降低和应用方式的丰富,国内类似设备的品牌、品种也极大丰富,但其中有大量的产品并没有通过Wi-Fi认证。虽然我们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正式调查数据,但根据我们日常对市场的观察,这个比例绝不在少数,而且通常来说价格越便宜的产品这个比例就越高。这与Wi-Fi联盟会员费用和认证费用相对较高有着一定的关系。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经过Wi-Fi认证的产品就一定存在互操作性问题,但这类产品出现麻烦的比例往往更大。为了帮助大家有效避免由此带来的尴尬,在下面我们给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解决办法
  
  首先,在购买无线局域网产品时,在相同价格水平的条件下,通过Wi-Fi认证的产品自然应当是优先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通过认证的无线路由器、无线访问点、无线网卡,都会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的明显位置打上Wi-Fi认证的图案。对于其它设备而言,如具备无线局域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打印机或打印服务器,则不一定带有相应的标志,而前面提到的三类产品也可能因为上市日期早于认证日期,而没有在包装上印刷Wi-Fi认证标志。因此,最可靠的办法,是通过如下网址http://www.wi-fi.org/certified_products来了解自己使用的设备是否已经通过了Wi-Fi认证。在这个页面中,我们可以按照品牌、产品类型、通信标准、加密技术、安全机制来进行查询。此外,访问地址http://www.wi-fi.org/OpenSection/members.asp?TID=2,还可以了解到有哪些公司已经加入了Wi-Fi联盟,作为联盟的成员,在设计产品时将能够得到有益的帮助来有效避免兼容性问题的困扰,在这个页面,你会看到华为、中兴这些国内耳熟能详的品牌也在其成员之列。
  如果准备购买的产品,或者现有的产品并没有申请获得Wi-Fi认证,也可以根据自身实力的大小以及手头资源的多少,通过测试来部分或全面地验证它们之间的互操作性情况。而这也正是我们组织本次专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只要进行关联能力的验证并保证稳定的流量和速度即可,并不需要借助专业的测试工具和手段。对于企业用户,依照自身的业务需要和实际网络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互操作性测试是比较有效的解决手段。虽然整个过程可能比较繁琐,但对于保证企业无线网络未来的顺畅运行,将具有重大意义。在下面一节和插文“基准测试”中,我们将对本次评测的具体方法,以及可能需要的软硬件资源进行详细的讲解。
  
  关于本次测试
  
  本次专题评测是由CNET(中国)评测中心·《个人电脑》实验室联合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泰尔实验室)共同组织并实施的。我们参考了Wi-Fi联盟的相关测试方法和体系,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当前中国市场六个最重要的无线局域网产品品牌—Buffalo,D-Link,Linksys,NETGEAR,TP-LINK,ZyXEL的访问点/路由器和无线网卡产品进行了互操作性测试。为了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同时覆盖当前已有的应用环境,我们还在测试中加入了中兴802.11a/b/g Wireless Cardbus Adapter,PROXIM IEEE 802.11a/b/g Combocard,IBM 11a/b/g Wireless LAN mini PCI Adapter II四种无线网卡和中兴ZXR10 W800A,PROXIM AP-2000 Access Point,CISCO Air-AP1231G-A-K9 Access Point三种访问点作为参考测试设备,以扩大互操作性测试验证的范围—参加本次测试的6个品牌的12个产品均针对SOHO市场,而三种参考测试设备则针对企业级用户和应用而设计。
  本次评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到并理解无线局域网产品互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广大用户了解并掌握互操作性验证的过程,当企业面临这方面的困扰时,既可以求助于专业的测试机构(如我们此次专题的合作伙伴泰尔实验室)来排忧解难,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力因地制宜地自行验证和解决。
其他文献
想在浪漫的日子里给你的另一半送上一份惊喜?有什么能比亲手制作的礼物更有纪念意义呢?也许你们在过去的日子里留下了大量浪漫的合影,那么不妨自己动手做一个电子相框,把美好的回忆都装在里面。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最近读了一本畅销书,名字叫做《Don’t Make Me Think》,内容是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注重用户体验,不要让用户思考,提高可用性。其实这些原则不但对网站建设和网页设计有指导意义,我想对所有的产品设计来说都有价值。  当IT产品主要还是被专业用户独享的时代,似乎用户体验不是大问题。完成产品的功能是第一位的,麻烦一点儿,需要一些培训时间都可以接受,毕竟只有少数人使用它们,而且这些人是专业用
期刊
有谁能拥有1.4亿IP地址作为资源平台  又有谁会调用百名编辑×365天的时间  来穿透22类软硬件网络产品市场的迷雾  大胆求证并首次隆重公布预测2007年  二十年IT市场里数据灰色茫茫不堪回首  第三次ZDC调查报告又见阳光笑看今朝    当我第一次阅读本年度ZDC报告时,我问编辑们:  “这次ZDC调研报告是在多少IP地址的基础上得出的?”  “1.4亿。”  编辑们平静地回答,同时也看到
期刊
市场状况    回顾几年前PC市场上那种百家争鸣的景象,如今早已不复存在,在两次全球性的重大收购之后,外来品牌中只有DELL和HP这两家厂商还在努力地开拓中国PC市场(Compaq和IBM这两个品牌则已消失),并且在高端商用PC市场占据了领导位置;能够和他们在高端领域相抗衡的国内品牌只有联想,收购了IBM PC事业部的联想国际不仅巩固了自己在国内PC市场的龙头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向DEL
期刊
英特尔在移动计算领域的实力不言而喻,从第一代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到最新一代的迅驰移动处理器技术,这个IT业界巨头掀起了一股以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为主的移动计算大潮。从我们每年测试的产品数量和类型来看,采用英特尔架构的笔记本电脑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到了另一个奋斗的身影,这就是AMD。    在其他媒体纷纷邀请基于Santa Rosa平台的笔记本电脑来制作评测专题时,我们邀请了各个笔记
期刊
当各大数码相机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机身的外形及厚度、液晶屏尺寸、电池续航力、高性能MPEG-4拍摄能力和镜头变焦比方面大做文章之际,宾得一面“从众”,推出了多款时尚大屏机型,另一面则独辟蹊径,在其他厂商还在以生活防水、可加装防水罩为卖点时,宾得最新推出的Optio WP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防水相机,可以在水深1.5米内连续使用30分钟。  从外观上观察Optio WP,似乎看不到为防水而做
期刊
高考结束一般可以看作是暑假来临的标志,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原本是为了让考生避开酷暑的煎熬,但是今年天公并不作美——北京的天气从6月初就早早进入了盛夏时节。与高温天气相呼应的是,IT消费领域的暑期购买高峰也已经来临,PC厂商纷纷祭出促销法宝,新一轮的暑促大战已经全面打响。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市场行情、选购适合个人需求的产品,《个人电脑》一如既往地在这个时间安排了家用电脑的导购评测。通观各品牌暑促机型的特点
期刊
随着暑期的到来,笔记本领域即将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在品牌众多、型号复杂、架构各异的大量产品中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款,无疑是令每个消费者都感到头疼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也不断接到读者们的电话以及电子邮件,大部分都在询问价格低于15000元的产品该如何选择,从多方面来看,价格高于15000元的产品往往不是定位在高端个人用户,就是通过渠道在大客户方面进行销售,而大多数普通消费者都将目光集中在这个价格临界点
期刊
Gordon Laing为《个人电脑》海外资深专栏撰稿人,他从接触Sinclair ZX80之时便成为了一个硬件娱乐设备的狂热爱好者。Gordon过去一直是英国著名IT杂志PCW的专职编辑,成为专业撰稿人也已经长达十个年头。    对于一段冗长无味的旅程来说,打发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看电影。各大航空公司也深谙其中真谛,液晶屏幕几乎已经成为飞机上的标准配置,供旅客观看影片;而有的公司则更具远见,甚至为
期刊
我们也绝不敢保证所有技术动向都在掌握之中,在“新闻时效”的起跑线上,我们和所有读者完全相同。  看到这个题目请不要以为我会讨论MP3播放器或者卡片式数码相机这类“时尚”产品,我想说的是,现在的IT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另类的时尚圈。各种IT新概念的流行速度就像时尚风潮一样,千变万化而且难以捉摸,即使专业人士也会被层出不穷而且很快就没用的英文缩写搞得头晕脑胀。IT产业已经变得如此包罗万象,这让身在其中,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