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诗学气象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立冬日期为11月7日,时间为北京时间19点31分39秒,此时太阳移到了黄经225°的位置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古人常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然而,从气象的角度来看,立冬节气之时,中国仅仅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真正进入了冬季,南岭以南附近地区要到12月初才入冬,更南地区如海南甚至长夏无冬。借着立冬之际,我们聊聊中国冬季的气候特征。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气温低,天气寒冷,是中国冬季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立冬节气以后,冷空气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强,气温逐日走低。在中国,天气最冷时期,是在大寒。此时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我们来看看古人眼中的大寒天气。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
  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
  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
  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
  言语不能吐。
  诗的大意是:前些日子下的雪还没有来得及融化消逝,新下的雪又封门闭户;台阶上冻结了一层冰,看上去如银色的床铺,屋檐边的冰挂就像是倒悬的钟乳石;清冷的冬阳失去了温暖的光辉,肆虐的北风在狂呼怒号;人们的舌头也仿佛要被冻住了,说不出话来。
  诗中提及的雪、冰冻、冰挂,都是天气严寒的象征。冰冻是指水由于冷却而冻成冰,如雪下到地面后,白天有一个气温上升过程,雪融化成水,又未能及时被太阳蒸发,在夜晚气温降到0℃后,就冻结成冰。结冰与冰冻有一定的区别,但它们形成的物理原理是一样的。结冰是指露天水面冻结成冰的一种天气现象。冰挂是指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0℃的物体表面凝固而形成的,需要潮湿冰冷的天气才能形成。
  小时候,冬天极冷时,小溪、池塘等就会结冰,一旦爷爷家后院小蜡树叶片上冻结着一层冰的时候,屋檐下往往就会挂着长短不一的冰挂。因为气候变暖,岳阳下雪的强度、频率都比20世纪80—90年代小了很多,冰挂更是难得一见了。在欣赏久负盛名的九寨沟和黄河壶口冰挂时,长期蛰居广东的我,虽然不至于冷得“言语不能吐”,却也被冻得直打寒战。
  《世说新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王司州尝乘雪往王螭许。司州言气少有牾逆于螭,便作色不夷。司州觉恶,便舆床就之,持其臂曰:“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螭拨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
  意思是说:司州刺史王胡之有一次冒雪前去他的堂弟王螭府上。王胡之说话时的言谈、态度稍微冒犯了王螭,王螭便生气不高兴。王胡之觉得冒犯了他,就把坐床挪近王螭身边,拉着他的手臂说:“你难道为这些便和老兄我计较!”王螭拨开他的手说:“冷得像鬼手一样,还硬要来拉人家的胳膊!”
  这让我想起上小学的时候,数九寒天,手脚冰冷,小伙伴们常在课间休息时一齐跺脚取暖,或者突然将冰冷的手指伸入对方脖子后面,冷得对方哇哇大叫,以此相互逗乐。巧合的是,我们岳阳人也喜欢将冰冷的手称作“鬼手”或者“鬼爪子”。

郁郁苍苍千嶂里,犯寒犹着一蝉嘶


  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中国冬季气温的地理分布特征。以中国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例,0℃等温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该线以北的气温在0℃以下,越往北气温越低,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气温在-30℃以下,为中国最低气温;该线以南的气温则在0℃以上,其中南岭山脉一线,气温为8℃左右,而海南三亚的气温则在20℃以上。
  为什么中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如此巨大呢?这是因为,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少,同时中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北方与南方太阳高度差别显著。另外,中国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吹来,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南方因东西向高大山脉如秦岭、南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隔,冷空气影响时势力已大大减弱,且南方还常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因此更加剧了南北气温的差距。
  冬季天气寒冷,往往是一次次寒潮入侵的结果。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中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暴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寒潮入侵中国的主要路径有三条: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此为西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此为中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此为东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便是寒潮从西路入侵产生大风降温降雪的结果。
  中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50℃以上,在古诗词中亦可窥见一斑。下面以初冬为例,感受一下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河梁歌
  (先秦)无名氏
  度河梁兮渡河梁。
  举兵所伐攻秦王。
  孟冬十月多雪霜。
  隆寒道路诚难当。
  陈兵未济秦师降。
  诸侯怖惧皆恐惶。   声传海内威远邦。
  称霸穆桓齐楚庄。
  天下安宁寿考长。
  悲去归兮河无梁。
  《河梁歌》是一首先秦时期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火的控诉。《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灭吴国之后,北渡江淮,与齐国、晋国的國君会盟于徐州,发布号令要求齐国、楚国、秦国、晋国都服从王室,但秦桓公不愿意听勾践的,勾践威胁要渡过黄河去攻打秦国,生长在江南的越国士兵内心十分畏惧,唯恐北方寒冬难挨,正好秦国也不想与越国为敌,自行退让了,越王勾践便取消了攻秦的计划,越国士兵欢欣喜悦,作了这首《河梁歌》。“孟冬十月多雪霜”,说明中国黄河流域在初冬季节便已霜繁雪重了。
  丙寅十月游南华
  (宋)朱翌
  五年四转入曹溪,
  飞盖干霄日为低。
  人定忽闻钟不嗄,
  饮香休问水流西。
  桄榔子熟旒珠重,
  豆蔻丛深扇羽齐。
  郁郁苍苍千嶂里,
  犯寒犹着一蝉嘶。
  南华即南华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千米的曹溪之畔,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为中国佛教名寺之一。 桄榔是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一种常绿乔木,喜高温多湿,不耐寒,年平均温度在20~30℃生长良好,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豆蔻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喜高温,不耐寒,主要分布在五岭以南地区。“郁郁苍苍千嶂里,犯寒犹着一蝉嘶”,已是十月(农历),岭南依旧层峦叠嶂,郁郁葱葱,而且还有蝉的嘶叫声,尚在夏秋之交。

  农历十月(大概与公历11月相当),从气象意义上划分四季来说,黄河流域基本都已进入冬季,偏北的地区更是已进入隆冬。如西安常年入冬平均时间为11月8日,哈尔滨在10月4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处秋意最浓之际,如杭州在11月28日入冬;岭南才刚进入秋季,依旧山青水绿、温暖宜人,如广州10月29日入秋,海口11月24日入秋,而且没有气象意义上的冬季,秋季刚刚过去,春季便接踵
  而来。
  “我在南方吃雪糕,你在东北穿棉袄”,可以说是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的形象写照。
  (责任编辑/刘京
其他文献
受伤之后,一定要先将伤口消毒,杀死可能入侵的细菌,否则伤口会受到感染而导致病情恶化。这个卫生常识可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由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在19世纪第一次提出。  那时,外科手术的死亡率非常高,几乎每两位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中就有1人死亡。  英国人李斯特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对此感到非常内疚。多年的经验使他认识到,若不解决伤口化脓和感染等问题,就无法阻止死神降临。但伤口感染的祸首是空气本身,还是
孟子在《尽心上》,有这样一段话:“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翻译过来,就是:“用春秋时晋国六卿中的韩、魏两家大臣的财富来增强他,如果他并不自满,这样的人就远远超出一般人。”  这就是所谓“视盈若虚”,盛满中能保持虚静谦卑,是一个人很了不起的品质。可惜的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是非常缺乏的。多的是自以为是、自矜功伐、自吹自擂、自高自大的人。其实,在道家,对这些骄傲自满的家伙
随着技术的日益发达,电视频道的数量越来越多。虽然,这对小朋友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也带来了不少烦恼。  你想想,每次换台时,要从近百个频道中找到喜欢的电视节目,这可不简单。  怎么才能又快又准地找到想看的电视频道呢?我想利用语音识别芯片,发明一个声控调台器。  人们只要发出声音,如“转到湖南卫视”,电视机里的声音传感器接收到此信号,就把信号传递到声音识别器,经过声音识别后,再传输到电视遥控,这
迈克做了保险推销员以后,才知道这个在别人看来很轻松的行业其实并不轻松。他做推销员已经半个月了,可是却连一张保险单也没做成,尽管他已经非常努力了。    迈克很沮丧。那天,他又奔波了一整天可仍是一无所获。天已经黑了,刮着冷风,空中还飘着雪星子。他的身上只有5美元了,这是他最后的5美元。“再不卖出保单就要饿肚子了!”迈克摸摸口袋里的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还是去工厂上班吧!干一天就会有一天的工资。” 
当夜总会的侍者上班的时候,他听到顶楼传来了呼叫声。他奔到顶楼,发现管理员的腰部束了一根绳子吊在顶梁上。  管理员对侍者说:“快点把我放下来,去叫警察,我们被抢劫了。”  管理员把经过情形告诉了警察:“昨夜停止营业以后,两个强盗进来把钱全部抢走了,然后把我带到顶楼,用绳子将我吊在梁上。”  警察对此深信不疑,因为顶楼房里空无一人,他无法把自己吊在那么高的梁上,那里也没有垫脚之物。有一部梯子曾被这伙盗
故事是小学生爱不释听的形式。教师如果把小故事巧妙地借给科学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地掌握知识点。  因此,教师应该在科学教学中多讲故事,让故事点靓科学课堂。  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故事导入法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就可以用小故事吸引学生,打破科学课堂的沉寂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位富婆在拍卖会上买下了一个珍贵的花瓶。这个花瓶是她梦寐以求的,终于拥有了它,她欢喜得不得了。回到家后,她把花瓶放在了卧室。她觉得,必须与花瓶相伴,她才能入眠。但是,她发现卧室的颜色与花瓶的颜色极不相称,她决定把卧室的颜色也漆成花瓶的颜色。  于是她请来了油漆匠。油漆匠按照富婆的意思努力调出与花瓶相配的底色,但是,偏执的富婆总是觉得不满意。就这样,油漆匠换了一拨又一拨,结果却总不能令富婆满意。  
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个差役押送一个和尚。差役知道自己贪杯,行前特意将随身的东西编成口诀:“包裹、伞、枷、文书、和尚、我。”每到一地,差役都按口诀清点行装。眼看到目的地了,差役就多喝了几杯,然后睡着了。和尚趁机把枷戴到差役身上,把差役的头发剪光,跑了。差役醒来,发现枷在自己身上,非常奇怪,就按口诀找起来。其他都在,只是和尚不在,摸摸脑袋,原来自己是和尚,于是押着自己继续赶路。  生活毕竟不是笑话,可是
立春那天,民间有个习俗,就是咬春。春天怎么咬?当然与吃有关。以前,人们都会咬一口萝卜,现在,咬春的对象变成了春卷。  春卷又叫春饼,呈长条形,制作方法比粽子和年糕简单:用烙熟的椭圆形薄面皮裹馅,将其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即成,馅可荤可素,可咸可甜。炸春卷是后世改良的,一开始,人们只是将面皮熥熟,裹上蔬菜或者猪肉、羊肉、牛肉而食。  关于春卷的发明,有人说发明者是蔡复一的妻子。  蔡复一文武兼备,清
很多人耗尽半生,往往也没弄清楚,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到底是啥玩意儿?  多数时候,我们过日子的方式可归纳为三个字:凑热闹。不管是年少青葱的岁月,还是看似沉稳的成熟外表下,我们都是喜欢热闹的。满腔热血,都倾泻在喧哗与热闹中。吃饭、看电影或者其他应酬,无不是绞尽脑汁,使劲往人堆里扎。  总要等到某些时候,我们才会惊觉,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着,看似缤纷绚丽,但若把水分蒸干后,值得自己记住的实在太少。多数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