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重返文言文课堂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goalu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族智慧。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文言文教学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学生谈“文言”色变,唉声一片,教师也是望“文言”兴叹,苦不堪言,费时不少,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与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不无关系。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硬是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台上老师口干舌燥,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又或者,有的教师过多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使学生只了解文章大意,连最基本的语句和常识用法都无法掌握,难以真正从课文中提高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引导学生重返文言文课堂呢?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学一线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实践与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言文教学,努力创设情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示文章的艺术魅力,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文章意境,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比如教授《鸿门宴》一课,利用多媒体课件链接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在“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的感染声中,学生能迅速沉浸在悠悠思古的情怀之中,为上好文言文创造一种浓厚的氛围。与此同时,又用课件展示出项羽有名的《垓下歌》,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和思索,进而把学生带入了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自然而然地进行课文的分析与品读。又如,在教授《兰亭集序》一些课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图像,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阅读课文,为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文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突破常规,共同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在“活”、“新”上下工夫。教师应力求打破“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第一,让学生轮流翻译课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连续背诵竞赛,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选取难易适中的篇目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过把“教师瘾”,尽管难免有错讲、漏讲的地方,还需老师来纠正和补充,但实践证明,效果颇佳,因为备课者和听课者都全神贯注投入其中,教学内容都能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并记得较牢;第三,选取一些故事情节比较强、对话富有个性的文章,进行文本再现,即排练课本剧。通过扮演文中的角色,表演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加深课文内容的目的。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故事内容,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寓教于乐,可谓一举多得。
  
  三、设疑启智,引发思索
  
  文言文课堂必须要跨越语言障碍,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如《石钟山记》一文,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探求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便成为了该课的切入口,学生们纷纷顺着这个入口引出了整篇文章,自然而然完成了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再如在教授《鸿门宴》过程中,我提出问题:“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有人说,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有人说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对此你有何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们正在对课文中人物作出理性的思考和评价。
  
  四、巧借故事,提纲挈领
  
  在教学时,利用文言文中的成语典故,将课文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的课文篇目故事性较强,不防先简述一下故事梗概,激发学生认真读原文的兴趣,如教学《勾践灭吴》,先从范蠡携西施经商的故事入手导入课文,然后再让学生查找并讲解卧薪尝胆、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等成语故事。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听完了这些故事之后,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和勾践的性格也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让学生来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则可以对全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教《劝学》一课则可撷取其中的一些成语,指出这些成语就来源于这篇课文,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像《逍遥游》这样比较难懂的文章,还可以由庄子的寓言故事入手,化深奥的道理为有趣的思考和讨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五、典范诵读,增强语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熟读,反复体味,才能读懂,才能增强文言语感,获得能力。起初,教师要先进行示范诵读,教会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参照书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再反复朗读,其他同学可以从字词的读音、句读和感情的表达上挑出毛病,提出见解和建议。长期坚持,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会明显增强,读得既准确流畅,又满含表情,同时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课文内容不同经常变换朗读方式。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鼓励学生分角色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文字浅显易懂且抒情色彩浓重的散文,基本可以不讲,通过学生朗读去领悟,教师只作适当点拨与小结,如《与妻书》、《祭妹文》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年级或班级范围内举行小型朗读比赛,既促进了学生朗读,增强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其他文献
经典文学影响了很多人的一生。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源于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类的核心价值。许多的经典文学所承载的核心价值不仅具有永恒性,而且能深深吸引读者,能重重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令人久久地回味。它更大的魅力还在于它永远的常读常新。文章试以本人不同时期解读《朝花夕拾》的不同感悟,谈谈经典文学常读常新的魅力。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他的小说深刻而浑厚,他所描写的文学典型具有深广复杂的内涵
简述了国外高速钢复合轧辊的研究进程及其在轧钢行业的应用现状,介绍阵外高速风 复合轧辊的制造方法,并对各种制造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通过总结国外高速复合轧辊的经验,作为借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道出了书籍之于人类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正是阅读传承着人类的历史。滋养着千千万万的生命。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随着时代的变迁。引领着学生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曲折前行。    阅读教学之请君入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外乎是以教学参考或标准答案为依据,一步步地带着学生准确地寻找出预设问题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要求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导语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一、教具辅助,力求新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
许多教师认为语文课堂就是“教学大纲+语文教材”,教语文就是教语文教材,而具体表现为一篇篇的语文课文,所以语文教科书也就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代名词。这一传统观念,不仅使广大语文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教学,也使得语文课程内容的开发缺乏充足的动力。笔者认为,课文并不算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语文事实、语文知识、语文方法等。课文只不过是汉语言以及“听说读写”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表现和
联苯乙酸为非甾体抗炎药,对治疗关节疾病和肌肉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已发表的合成联苯乙酸的合成路线加以归纳。
很多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都把目光聚焦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如:课后词语、背诵课文、古文注释的抄写、古诗文的默写等。学生每天都在机械的抄写中,这样的作业不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些教学中的弊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一、让不同的菜单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语文课程
介绍了碱土硅铁及其与稀土硅铁的复合孕育剂对含铅,砷,锡铸铁力学性能,铸造性能和金相组织的改善作用。通过孕育处理,铸铁的组织和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分析认为,用0.3%碱土硅铁和稀土
研究了Cu-复合孕育对可锻铸铁石墨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单独加Bi孕育相比, 事孕育剂中含0.2%Cu时,可明显缩短第一和第二阶段和石墨化时间,经Cu-Bi复合孕育后,组织致密,石墨形态好,力学性能超过KTH350-10。
以三种学徒制比较入手,阐述学徒制的特点,结合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展开分析,就学徒制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