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一词,高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每一条都可以找到传统的影子。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科技,又不断在挑战传统:手机支付大大代替了现金流通,“金银细软”已经成为了书中的修辞;越来越大规模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拼,“父母在,不远游”已经缺少了强大的说服力。与其说传统就是一成不变,不如说传统是保留着能安抚慰藉世人的内在,在新技术的裹挟下,探索前行。
美文
很多传统到了现代社会,早已时移世易,如果不经鉴别,一味因循守旧,反而是对传统的不尊重。
抱孙(节选)
◎老舍
收生婆已经守了七天七夜,压根儿生不下来。偏方儿,丸药,子孙娘娘的香灰,吃多了;全不灵验。
到第八天头上,少奶奶连鸡汤都顾不得喝了,疼得满地打滚。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还是不中用。一直闹到半夜,小孩算是露出头发来。收生婆施展了绝技,除了把少奶奶的下部全抓破了别无成绩。小孩一定不肯出来。长似一年的一分钟,竟自过了五六十来分,还是只见头发不见孩子。
有人说,少奶奶得上医院。上医院?王老太太不能这么办。好吗,上医院去开肠破肚不自自然然的产出来,硬由肚子里往外掏!洋鬼子,二毛子,能那么办;王家要“养”下来的孙子,不要“掏”出来的。娘家妈也发了言,养小孩还能快了吗?小鸡生个蛋也得到了时候呀!况且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
又耗了一点钟,孩子依然很固执。少奶奶直翻白眼。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媳妇死了,再娶一个;孩子更要紧。她翻白眼呀,正好一狠心把孩子拉出来。找奶妈养着一样的好,假如媳妇死了的话。告诉了收生婆,拉!娘家妈可不干了呢,眼看着女儿翻了两点钟的白眼!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别等念完催生咒了;谁知道尼姑们念的是什么呢,假如不是催生咒,岂不坏了事?把尼姑打发了。婆婆还是不答应;“掏”,行不開!婆婆不赞成,娘家妈还真没主意。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活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鬼呀。两亲家彼此瞪着,恨不能咬下谁一块肉才解气。
又过了半点多钟,孩子依然不动声色,干脆就是不肯出来。收生婆见事不好,抓了一个空儿溜了。她一溜,王老太太有点拿不住劲儿了。娘家妈的话立刻增加了许多分量:“收生婆都跑了,不上医院还等什么呢?等小孩死在胎里哪!”“死”和“小孩”并举,打动了王太太的心。可是“掏”到底是行不开的。
“上医院去生产的多了,不是个个都掏。”娘家妈力争,虽然不一定信自己的话。
王老太太当然不信这个;上医院没有不掏的。
幸而娘家爹也赶到了。娘家妈的声势立刻浩大起来。娘家爹也主张上医院。他既然也这样说,只好去吧。无论怎说,他到底是个男人。虽然生小孩是女人的事,可是在这生死关头,男人的主意多少有些力量。
两亲家,王少奶奶,和只露着头发的孙子,一同坐汽车上了医院。刚露了头发就坐汽车,真可怜的慌,两亲家不住的落泪。
一到医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怎么,还得挂号?什么叫挂号呀?生小孩子来了,又不是买官米打粥,按哪门子号头呀?王老太太气坏了,孙子可以不要了,不能挂这个号。可是继而一看,若是不挂号,人家大有不叫进去的意思。这口气难咽,可是还得咽;为孙子什么也得忍受。设若自己的老爷还活着,不立刻把医院拆个土平才怪;寡妇不行,有钱也得受人家的欺侮。没工夫细想心中的委屈,赶快把孙子请出来要紧。挂了号,人家要预收五十块钱。王老太太可抓住了:“五十?五百也行,老太太有钱!干脆要钱就结了,挂哪门子浪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
医生来了。一见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男大夫!男医生当收生婆?我的儿媳妇不能叫男子大汉给接生。这一阵还没炸完,又出来两个大汉,抬起儿媳妇就往床上放。老太太连耳朵都哆嗦开了!这是要造反呀,人家一个年青青的孕妇,怎么一群大汉来动手脚的?“放下,你们这儿有懂人事的没有?要是有的话,叫几个女的来!不然,我们走!”恰巧遇上个顶和气的医生,他发了话:“放下,叫她们走吧!”
王老太太咽了口凉气,咽下去砸得心中怪热的,要不是为孙子,至少得打大夫几个最响的嘴巴!现官不如现管,谁叫孙子故意闹脾气呢。抬吧,不用说废话。两个大汉刚把儿媳妇放在帆布床上,看!大夫用两只手在她肚子上这一阵按!王老太太闭上了眼,心中骂亲家母:你的女儿,叫男子这么按,你连一声也不发,德行!刚要骂出来,想起孙子;十来个月的没受过一点委屈,现在被大夫用手乱杵,嫩皮嫩骨的,受得住吗?她睁开了眼,想警告大夫。哪知道大夫反倒先问下来了:“孕妇净吃什么来着?这么大的肚子!你们这些人没办法,什么也给孕妇吃,吃得小孩这么肥大。平日也不来检验,产不下来才找我们!”他没等王老太太回答,向两个大汉说:“抬走!”
王老太太一辈子没受过这个。“老太太”到哪儿不是圣人,今天竟自听了一顿教训!这还不提,话总得说得近情近理呀;孕妇不多吃点滋养品,怎能生小孩呢,小孩怎会生长呢?难道大夫在胎里的时候专喝西北风?西医全是二毛子!不便和二毛子辩驳;拿娘家妈杀气吧,瞪着她!娘家妈没有意思挨瞪,跟着女儿就往里走。王老太太一看,也忙赶上前去。那位和气生财的大夫转过身来:“这儿等着!”
两亲家的眼都红了。怎么着,不叫进去看看?我们知道你把儿媳妇抬到哪儿去啊?是杀了,还是剐了啊?大夫走了。王老太太把一肚子邪气全照顾了娘家妈:“你说不掏,看,连进去看看都不行!掏?还许大切八块呢!宰了你的女儿活该!万一要把我的孙子——我的老命不要了。跟你拼了吧!”
娘家妈心中打了鼓,真要把女儿切了,可怎办?大切八块不是没有的事呀,那回医学堂开会不是大玻璃箱里装着人腿人腔子吗?没办法!事已至此,跟女儿的婆婆干吧!“你倒怨我?是谁一天到晚填我的女儿来着?没听大夫说吗?老叫儿媳妇的嘴不闲着,吃出毛病来没有?我见人见多了,就没看见一个像你这样的婆婆!” “我给她吃?她在你们家的时候吃过饱饭吗?”王太太反攻。
“在我们家里没吃过饱饭,所以每次看女儿去得带八个食盒!”
“可是呀,八个食盒,我填她,你没有?”
两亲家混战一番,全不示弱,骂得也很具风格。
大夫又回来了。果不出王老太太所料,得用手术。手术二字虽听着耳生,可是猜也猜着了,手要是竖起来,还不是开刀问斩?大夫说:用手术,大人小孩或者都能保全。不然,全有生命的危险。小孩已经误了三小时,而且决不能产下来,孩子太大。不过,要施手术,得有亲族的签字。王老太太一个字没听见。掏是行不开的。
“怎样?快决定!”大夫十分的着急。
“掏是行不开的!”
“愿意签字不?快着!”大夫又紧了一板。
“我的孙子得养出来!”
娘家妈急了:“我签字行不行?”
王老太太对亲家母的话似乎特别的注意:“我的儿媳妇!你算哪道?”
大夫真急了,在王老太太的耳根子上扯开脖子喊:“这可是两条人命的关系!”
“掏是不行的!”
“那么你不要孙子了?”大夫想用孙子打动她。
果然有效,她半天没言语。她的眼前来了许多鬼影,全似乎是向她说:“我们要个接续香烟的,掏出来的也行!”她投降了。祖宗当然是愿要孙子;掏吧!“可有一样,掏出来得是活的!”她既是听了祖宗的话,允许大夫给掏孙子,当然得说明了——要活的。掏出个死的来干吗用?只要掏出活孙子来,儿媳妇就是死了也没大关系。
娘家妈可是不放心女儿:“准能保大小都活着吗?”“少说话!”王老太太教训亲家太太。
“我相信没危险,”大夫急得直流汗,“可是小孩已经耽误了半天,难保没个意外;要不然请你签字干吗?”“不保准呀?乘早不用费这道手!”老太太对祖宗非常的负责任;好吗,掏了半天都再不会活着,对的起谁!“好吧,”大夫都气晕了,“请把她拉回去吧!你可记住了,两条人命!”
“两条三条吧,你又不保准,这不是瞎扯!”
大夫一声没出,抹头就走。
王老太太想起来了,试试也好。要不是大夫要走,她决想不起这一招儿来。“大夫,大夫!你回来呀,试试吧!”
大夫气得不知是哭好还是笑好。把单子念给她听,她画了个十字儿。
两亲家等了不晓得多么大的时候,眼看就天亮了,才掏了出來,好大的孙子,足分量十三磅!王老太太不晓得怎么笑好了,拉住亲家母的手一边笑一边刷刷的落泪。亲家母已不是仇人了,变成了老姐姐。大夫也不是二毛子了,是王家的恩人,马上赏给他一百块钱才合适。假如不是这一掏,叫这么胖的大孙子生生的憋死,怎对祖宗呀?恨不能跪下就磕一阵头,可惜医院里没供着子孙娘娘。
(选自《老舍幽默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书目
一器一卷,都有传统之美。
《长物志》
(明)文震亨 著
李瑞豪 编著 中华书局
“长物”,取“身外余物”之意,长物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远实用、近审美。《长物志》共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香茗十二卷。从书画器具到衣饰舟茗,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优劣标准和使用规矩。看到书中的描述,能感受到古人“停下来欣赏”的那份气定神闲。翻《长物志》,不会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好像在翻看传统审美的教科书。
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口口相传的文化与社会现实。
《马桥词典》
韩少功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如果要讨论传统的载体,方言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漏掉的。《马桥词典》就是一本以词典形式写就的乡野民俗传统百科。马桥是湖南的一处乡野,也可能只存在于作者的文字中。马桥人特有的生活习俗,都在方言里展现得活灵活现。有些发音在普通话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词语,甚至马桥人也不知道该怎样写,但它们始终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从马桥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起居表象,一直到关于人类关于生命等许多终极问题,这本书带给读者的远不仅仅是猎奇。
不论名字与形式,我们只有一种文明,人类的文明。
《我的名字叫红》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著 沈志兴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尽管有着悬疑探案的故事情节,这本书的根本却不是探案推理,也不只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借由这种形式展示土耳其的历史和艺术风貌,所以书中充满了大量关于书画传统和传说的讨论。作者借细密画传统画法与法兰西“透视”画法的冲突,在讨论这样一个命题:文明的冲突。而作者身处的土耳其,也就是曾经的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帝国首都,奥斯曼帝国首都,也就是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伊斯兰文明交汇冲突之地,更能体味这一冲突。而帕慕克的答案其实在书的中章便显露无疑,他借着真主安拉的话说:“东方西方都是我的。”而用熊培云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只有一个文明,那就是人类文明。” 作者凭《我的名字叫红》获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
影视
寿司之神
导演: 大卫·贾柏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时间: 2011年
现年86岁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被称为“寿司之神”。他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跟学徒,观察客人的用餐状况微调寿司,确保客人享受到究极美味,甚至为了保护创造寿司的双手,不工作时永远带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
他的寿司店远近驰名,从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间,每个步骤都经过缜密的计算。这间隐身东京办公大楼地下室的小店面,曾连续两年荣获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三颗星最高评鉴,被誉为值得花一辈子排队等待的美味。在这部片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高度尊重,也能窥见日本传统文化在饮食中的体现。
推手
导演: 李安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台湾
上映时间: 1991年
已经到知天命年纪的父亲,被儿子从北京接到美国后,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性上诸多差异,不仅没有“享清福”,反而过得很不舒坦。影片从开场就矛盾凸现:美国媳妇和她的中国老公公如何相处?养儿防老、天伦之乐的中国传统观念与西方的敬老院文化如何协调?年迈的父亲出于无奈离家出走,满是寒酸地到酒店洗盘子为生;与酒店老板发生冲突,使出太极拳功夫坚决不走,捍卫自己仅存的尊严……李安以此深深叩问每一个观影人的内心:如果你是儿子,是父亲,将如何选择?
我在故宫修文物
导演: 叶君 萧寒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首播时间: 2016年
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各个领域都有稀世文物,听上去枯燥的文物修复工作,被讲得回味无穷。片子既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也近距离展现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既完整梳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也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
美文
很多传统到了现代社会,早已时移世易,如果不经鉴别,一味因循守旧,反而是对传统的不尊重。
抱孙(节选)
◎老舍
收生婆已经守了七天七夜,压根儿生不下来。偏方儿,丸药,子孙娘娘的香灰,吃多了;全不灵验。
到第八天头上,少奶奶连鸡汤都顾不得喝了,疼得满地打滚。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还是不中用。一直闹到半夜,小孩算是露出头发来。收生婆施展了绝技,除了把少奶奶的下部全抓破了别无成绩。小孩一定不肯出来。长似一年的一分钟,竟自过了五六十来分,还是只见头发不见孩子。
有人说,少奶奶得上医院。上医院?王老太太不能这么办。好吗,上医院去开肠破肚不自自然然的产出来,硬由肚子里往外掏!洋鬼子,二毛子,能那么办;王家要“养”下来的孙子,不要“掏”出来的。娘家妈也发了言,养小孩还能快了吗?小鸡生个蛋也得到了时候呀!况且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
又耗了一点钟,孩子依然很固执。少奶奶直翻白眼。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媳妇死了,再娶一个;孩子更要紧。她翻白眼呀,正好一狠心把孩子拉出来。找奶妈养着一样的好,假如媳妇死了的话。告诉了收生婆,拉!娘家妈可不干了呢,眼看着女儿翻了两点钟的白眼!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别等念完催生咒了;谁知道尼姑们念的是什么呢,假如不是催生咒,岂不坏了事?把尼姑打发了。婆婆还是不答应;“掏”,行不開!婆婆不赞成,娘家妈还真没主意。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活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鬼呀。两亲家彼此瞪着,恨不能咬下谁一块肉才解气。
又过了半点多钟,孩子依然不动声色,干脆就是不肯出来。收生婆见事不好,抓了一个空儿溜了。她一溜,王老太太有点拿不住劲儿了。娘家妈的话立刻增加了许多分量:“收生婆都跑了,不上医院还等什么呢?等小孩死在胎里哪!”“死”和“小孩”并举,打动了王太太的心。可是“掏”到底是行不开的。
“上医院去生产的多了,不是个个都掏。”娘家妈力争,虽然不一定信自己的话。
王老太太当然不信这个;上医院没有不掏的。
幸而娘家爹也赶到了。娘家妈的声势立刻浩大起来。娘家爹也主张上医院。他既然也这样说,只好去吧。无论怎说,他到底是个男人。虽然生小孩是女人的事,可是在这生死关头,男人的主意多少有些力量。
两亲家,王少奶奶,和只露着头发的孙子,一同坐汽车上了医院。刚露了头发就坐汽车,真可怜的慌,两亲家不住的落泪。
一到医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怎么,还得挂号?什么叫挂号呀?生小孩子来了,又不是买官米打粥,按哪门子号头呀?王老太太气坏了,孙子可以不要了,不能挂这个号。可是继而一看,若是不挂号,人家大有不叫进去的意思。这口气难咽,可是还得咽;为孙子什么也得忍受。设若自己的老爷还活着,不立刻把医院拆个土平才怪;寡妇不行,有钱也得受人家的欺侮。没工夫细想心中的委屈,赶快把孙子请出来要紧。挂了号,人家要预收五十块钱。王老太太可抓住了:“五十?五百也行,老太太有钱!干脆要钱就结了,挂哪门子浪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
医生来了。一见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男大夫!男医生当收生婆?我的儿媳妇不能叫男子大汉给接生。这一阵还没炸完,又出来两个大汉,抬起儿媳妇就往床上放。老太太连耳朵都哆嗦开了!这是要造反呀,人家一个年青青的孕妇,怎么一群大汉来动手脚的?“放下,你们这儿有懂人事的没有?要是有的话,叫几个女的来!不然,我们走!”恰巧遇上个顶和气的医生,他发了话:“放下,叫她们走吧!”
王老太太咽了口凉气,咽下去砸得心中怪热的,要不是为孙子,至少得打大夫几个最响的嘴巴!现官不如现管,谁叫孙子故意闹脾气呢。抬吧,不用说废话。两个大汉刚把儿媳妇放在帆布床上,看!大夫用两只手在她肚子上这一阵按!王老太太闭上了眼,心中骂亲家母:你的女儿,叫男子这么按,你连一声也不发,德行!刚要骂出来,想起孙子;十来个月的没受过一点委屈,现在被大夫用手乱杵,嫩皮嫩骨的,受得住吗?她睁开了眼,想警告大夫。哪知道大夫反倒先问下来了:“孕妇净吃什么来着?这么大的肚子!你们这些人没办法,什么也给孕妇吃,吃得小孩这么肥大。平日也不来检验,产不下来才找我们!”他没等王老太太回答,向两个大汉说:“抬走!”
王老太太一辈子没受过这个。“老太太”到哪儿不是圣人,今天竟自听了一顿教训!这还不提,话总得说得近情近理呀;孕妇不多吃点滋养品,怎能生小孩呢,小孩怎会生长呢?难道大夫在胎里的时候专喝西北风?西医全是二毛子!不便和二毛子辩驳;拿娘家妈杀气吧,瞪着她!娘家妈没有意思挨瞪,跟着女儿就往里走。王老太太一看,也忙赶上前去。那位和气生财的大夫转过身来:“这儿等着!”
两亲家的眼都红了。怎么着,不叫进去看看?我们知道你把儿媳妇抬到哪儿去啊?是杀了,还是剐了啊?大夫走了。王老太太把一肚子邪气全照顾了娘家妈:“你说不掏,看,连进去看看都不行!掏?还许大切八块呢!宰了你的女儿活该!万一要把我的孙子——我的老命不要了。跟你拼了吧!”
娘家妈心中打了鼓,真要把女儿切了,可怎办?大切八块不是没有的事呀,那回医学堂开会不是大玻璃箱里装着人腿人腔子吗?没办法!事已至此,跟女儿的婆婆干吧!“你倒怨我?是谁一天到晚填我的女儿来着?没听大夫说吗?老叫儿媳妇的嘴不闲着,吃出毛病来没有?我见人见多了,就没看见一个像你这样的婆婆!” “我给她吃?她在你们家的时候吃过饱饭吗?”王太太反攻。
“在我们家里没吃过饱饭,所以每次看女儿去得带八个食盒!”
“可是呀,八个食盒,我填她,你没有?”
两亲家混战一番,全不示弱,骂得也很具风格。
大夫又回来了。果不出王老太太所料,得用手术。手术二字虽听着耳生,可是猜也猜着了,手要是竖起来,还不是开刀问斩?大夫说:用手术,大人小孩或者都能保全。不然,全有生命的危险。小孩已经误了三小时,而且决不能产下来,孩子太大。不过,要施手术,得有亲族的签字。王老太太一个字没听见。掏是行不开的。
“怎样?快决定!”大夫十分的着急。
“掏是行不开的!”
“愿意签字不?快着!”大夫又紧了一板。
“我的孙子得养出来!”
娘家妈急了:“我签字行不行?”
王老太太对亲家母的话似乎特别的注意:“我的儿媳妇!你算哪道?”
大夫真急了,在王老太太的耳根子上扯开脖子喊:“这可是两条人命的关系!”
“掏是不行的!”
“那么你不要孙子了?”大夫想用孙子打动她。
果然有效,她半天没言语。她的眼前来了许多鬼影,全似乎是向她说:“我们要个接续香烟的,掏出来的也行!”她投降了。祖宗当然是愿要孙子;掏吧!“可有一样,掏出来得是活的!”她既是听了祖宗的话,允许大夫给掏孙子,当然得说明了——要活的。掏出个死的来干吗用?只要掏出活孙子来,儿媳妇就是死了也没大关系。
娘家妈可是不放心女儿:“准能保大小都活着吗?”“少说话!”王老太太教训亲家太太。
“我相信没危险,”大夫急得直流汗,“可是小孩已经耽误了半天,难保没个意外;要不然请你签字干吗?”“不保准呀?乘早不用费这道手!”老太太对祖宗非常的负责任;好吗,掏了半天都再不会活着,对的起谁!“好吧,”大夫都气晕了,“请把她拉回去吧!你可记住了,两条人命!”
“两条三条吧,你又不保准,这不是瞎扯!”
大夫一声没出,抹头就走。
王老太太想起来了,试试也好。要不是大夫要走,她决想不起这一招儿来。“大夫,大夫!你回来呀,试试吧!”
大夫气得不知是哭好还是笑好。把单子念给她听,她画了个十字儿。
两亲家等了不晓得多么大的时候,眼看就天亮了,才掏了出來,好大的孙子,足分量十三磅!王老太太不晓得怎么笑好了,拉住亲家母的手一边笑一边刷刷的落泪。亲家母已不是仇人了,变成了老姐姐。大夫也不是二毛子了,是王家的恩人,马上赏给他一百块钱才合适。假如不是这一掏,叫这么胖的大孙子生生的憋死,怎对祖宗呀?恨不能跪下就磕一阵头,可惜医院里没供着子孙娘娘。
(选自《老舍幽默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书目
一器一卷,都有传统之美。
《长物志》
(明)文震亨 著
李瑞豪 编著 中华书局
“长物”,取“身外余物”之意,长物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远实用、近审美。《长物志》共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香茗十二卷。从书画器具到衣饰舟茗,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优劣标准和使用规矩。看到书中的描述,能感受到古人“停下来欣赏”的那份气定神闲。翻《长物志》,不会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好像在翻看传统审美的教科书。
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口口相传的文化与社会现实。
《马桥词典》
韩少功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如果要讨论传统的载体,方言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漏掉的。《马桥词典》就是一本以词典形式写就的乡野民俗传统百科。马桥是湖南的一处乡野,也可能只存在于作者的文字中。马桥人特有的生活习俗,都在方言里展现得活灵活现。有些发音在普通话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词语,甚至马桥人也不知道该怎样写,但它们始终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从马桥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起居表象,一直到关于人类关于生命等许多终极问题,这本书带给读者的远不仅仅是猎奇。
不论名字与形式,我们只有一种文明,人类的文明。
《我的名字叫红》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著 沈志兴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尽管有着悬疑探案的故事情节,这本书的根本却不是探案推理,也不只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借由这种形式展示土耳其的历史和艺术风貌,所以书中充满了大量关于书画传统和传说的讨论。作者借细密画传统画法与法兰西“透视”画法的冲突,在讨论这样一个命题:文明的冲突。而作者身处的土耳其,也就是曾经的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帝国首都,奥斯曼帝国首都,也就是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伊斯兰文明交汇冲突之地,更能体味这一冲突。而帕慕克的答案其实在书的中章便显露无疑,他借着真主安拉的话说:“东方西方都是我的。”而用熊培云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只有一个文明,那就是人类文明。” 作者凭《我的名字叫红》获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
影视
寿司之神
导演: 大卫·贾柏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时间: 2011年
现年86岁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被称为“寿司之神”。他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跟学徒,观察客人的用餐状况微调寿司,确保客人享受到究极美味,甚至为了保护创造寿司的双手,不工作时永远带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
他的寿司店远近驰名,从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间,每个步骤都经过缜密的计算。这间隐身东京办公大楼地下室的小店面,曾连续两年荣获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三颗星最高评鉴,被誉为值得花一辈子排队等待的美味。在这部片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高度尊重,也能窥见日本传统文化在饮食中的体现。
推手
导演: 李安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台湾
上映时间: 1991年
已经到知天命年纪的父亲,被儿子从北京接到美国后,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性上诸多差异,不仅没有“享清福”,反而过得很不舒坦。影片从开场就矛盾凸现:美国媳妇和她的中国老公公如何相处?养儿防老、天伦之乐的中国传统观念与西方的敬老院文化如何协调?年迈的父亲出于无奈离家出走,满是寒酸地到酒店洗盘子为生;与酒店老板发生冲突,使出太极拳功夫坚决不走,捍卫自己仅存的尊严……李安以此深深叩问每一个观影人的内心:如果你是儿子,是父亲,将如何选择?
我在故宫修文物
导演: 叶君 萧寒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首播时间: 2016年
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各个领域都有稀世文物,听上去枯燥的文物修复工作,被讲得回味无穷。片子既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也近距离展现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既完整梳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也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