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197671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5-25题)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万石君罗文①传
  苏轼
  罗文,歙人也。资质温润,缜密可喜,隐居自晦,有终焉之意。里人石工猎龙尾山,因窟入见,文块然居其间,熟视之,笑曰:“此所谓邦之彦也,岂得自弃于岩穴耶?”乃相与定交,磨砻成就之,使从诸生学,因得与士大夫游,见者咸爱重焉。
  武帝方向学,喜文翰,得毛颖②之后毛纯为中书舍人。纯一日奏曰:“臣幸得收录以备任使。然以臣之愚,不能独大用。今臣同事,皆小器顽滑,不足以置左右,愿得召臣友人罗文以相助。”诏使随计吏入贡。蒙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焉。使待诏中书,久之拜舍人。
  是时墨卿、楮先生③,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上尝叹曰:“是四人者,皆国宝也。”然重厚坚贞,行无瑕玷,自二千石至百石吏,皆无如文者。
  上得群才用之,诏书符檄礼文之事,皆文等预焉。上思其功,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
  文为人有廉隅,不可犯,然搏击非其任,喜与老成知书者游,常曰:“吾与儿辈处,每虑有玷缺之患。”其自爱如此,以是小人多轻疾之。或谗于上曰:“文性贪墨,无洁白称。”上曰:“吾用文掌书翰,取其便事耳。虽贪墨,吾固知,不如是亦何以见其才。”自是左右不敢复言。
  元狩中,诏举贤良方正。淮南王安举端紫④,与文并用事。紫虽乏文采,而令色尤可喜,以故常在左右,文浸不用。上幸甘泉,祠河东,巡朔方,紫常扈从,而文留守长安禁中。上还,见文尘垢面目,颇怜之。文因进曰:“陛下用人,诚如汲黯之言,后来者居上耳。”上曰:“吾非不念尔,以尔年老,不能无少圆缺故也。”左右闻之,以为上意不悦,因不复顾省。
  文乞骸骨伏地,上诏使驸马都尉金日殚翼起之。日殚,胡人,初不知书,素恶文所为,因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上悯之,令宦者瘗⑤于南山下。
  (选自《苏轼文集•三十九卷》,中华书局版)
  【注】①罗文:人名。有一种歙砚也名为罗文,产于婺源龙尾山。②毛颖:笔的别称,古时笔以兔毫制成,有锋颖,因此借作姓名为毛颖。韩愈有《毛颖传》。③墨卿、楮先生:墨与纸的别称。④端紫:指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⑤瘗:(y1)埋葬。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相与定交,磨砻成就之 成就:完成
  B.武帝方向学,喜文翰 方向:目标
  C.今臣同事,皆小器顽滑 小器:吝啬
  D.然搏击非其任 搏击:争斗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蒙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
  B.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
   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C.紫常扈从,文留守长安禁中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D.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文的一生有起有落,经历了成才、荐举、得幸、被谗、失宠等过程。他自重自爱,因而遭到小人的轻蔑嫉恨。
  B.汉武帝用人重视真才实学,尽管罗文有贪墨的缺点,但汉武帝仍然重用罗文;汉武帝用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后来者居上。
  C.罗文、毛纯、墨卿、楮先生共同协助汉武帝治理国家,四人同心同德,友爱互助,当时的人把他们称作“文苑四贵”。
  D.本文寓意丰富,能给读者很多启迪。从罗文成才的原因看,个人的禀赋固然重要,后天的学习与交往也很关键。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所谓邦之彦也,岂得自弃于岩穴耶?(3分)
  (2)紫虽乏文采,而令色尤可喜,以故常在左右,文浸不用。(4分)
  (3)文乞骸骨伏地,上诏使驸马都尉金日殚翼起之。(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 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 _______________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 _______________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6)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 。(《礼记•学记》)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草丛
  陈洪金
  没有谁比草丛更需要泥土与水分了。草丛在大地上卑微地生存着,它们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一片不起眼的泥土,微小的根须,总是把土地当成自己的母亲。无数个日夜,风不停息地吹,把浅浅地依附在泥土上的草丛使劲地往天空中撕扯,孱弱的草丛彼此紧紧地靠在一起,抓住土地上的每一粒沙石。存在,成为它们对生命最大的渴望。风雨过后,草丛长出一片绿色,承受阳光的抚慰,仰望蓝天,轻声歌唱。
  草丛狭长的叶子摇曳着,泉水顺着草根源源不断地涌上来,催生出细小的花朵。花朵的绽开,使草丛获得生命的延续。某一年春天,山坡上全成了草丛的家园,引来了蝴蝶、蜜蜂,编写着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寓言,使村庄优美,让人们感动。草丛没有把自己嵌进村庄的版图,它们沉默地把自己的命运慢慢地交给了倾斜的山坡,交给了幽深的峡谷,它们把天空中的温暖与湿润紧紧地攥在手里,静静地守着大地留给它们的一个简单而自在的家。也许,天老了的时候,村庄会渐渐忘记了草地的存在,人们都离开了峡谷,草丛还会把它们的土地紧紧抓住,所有的一切变化,都只与自己相关。
  草丛遥远的绿色吸引着村庄的一切。牛羊的蹄爪踩在湿润的草地上,草尖上闪着耀眼光芒的露珠纷纷落下来,打湿了那些青色的蹄子。傍晚,草丛啜饮着暮色里纷纷下落的晚露,送走了最后离开的一只黑色的山羊,在被牛羊啃食过的伤口里轻轻地挣扎着,慢慢地生长着另一片叶子,竭力守住身下的这片土地。草丛已经习惯了山野的沉默与峡谷的宁静,它们在沉默之中接受牛羊的到来。
  一个老人,跟在马匹的身后,终于找到了这一片草地。他蹲下来,挥动镰刀收割。草叶掩蔽了泥土和石头,鲜绿的汁液在草茎里流动,被镰刀一路割去,整个山坡上都弥漫着青草的味道。
  天上的风越来越紧,草丛被每一天的夕阳一点一点涂上了黄色。清澈的水声逐渐离开,草丛对蓝天的畅想与歌唱,只能通过整个冬天里的一场漫长的梦来实现。被镰刀割过的草丛,早已变成了深灰色的创口,直直地面对着天空中的寒冷。草丛不会因为树林的高深而把自己看作大地上最低矮的事物,它们的存在,却因为冬天的存在而被一颗颗心热切地惦记着,与众多注视的目光一起等待着另一段美好时光的到来。一样的守候,却只有草丛最先知道春天不知不觉的问候。
  一粒种子落在泥土里。草丛把身下的泥土让给了天空中坠落的种子,一声不响。老人走了,他穿着厚厚的棉衣躺在院子里的稻草垛上,接受一种没有生机的温暖,回忆着自己在所有山路上的身影,唯独没有想起他的镰刀曾经无数次探寻过的草丛。草丛是属于峡谷的,每一次被造访,每一次被忘却,草丛都只在乎它们对水分和阳光的渴求,那是它们最本质的生命旅途,在天空的飞舞,被马匹的亲吻,对村庄的凝望.都是它们分外的事。草丛把种子存放在身下的泥土里,峡谷就有了希望,从此,它们不会太多地留意村庄里的炊烟和屋檐,不会把村庄里的田地当成一种向往,让自己被自己折磨得失去了浓浓的绿色。同样,它们也会渐渐地忘记用尽一切力量抓住身下的土壤时的艰难。
  11.文章反复强调草丛“抓住土地”。草丛为什么要“抓住土地”?请结合全文作具体说明。(6分)
  12.结合表达特色,说说你对“在天空的飞舞,被马匹的亲吻,对村庄的凝望,都是它们分外的事”这句话的理解。(5分)
  13.文章两次描写了割草的老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14.为什么文章开头写草丛“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土地,结尾却说“它们也会渐渐地忘记用尽一切力量抓住身下的土壤时的艰难”?对此,请说说你的看法。(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廷杖”的美学
  “廷杖”,也就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大臣屁股,被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称为“明代特有之酷政”。这一“酷政”的创制者是明王朝的奠基人朱元璋。
  按现代人的想法,打屁股,总比杀头掉脑袋强多了,怎能算什么特别的酷政?这就是时代的差异了。昔日的读书人讲究“可杀不可辱”,即使犯法,白刃加颈,也比众目睽睽之下被公然羞辱强。这种旧士子的观念,讥其迂腐也好,说它是一种气节也罢,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包括专制君主在内的大多数人也是尊重这个客观存在的,所以中国法制史上有“刑不上大夫”之说。刘基曾经对朱元璋说,“古者公卿有罪,……诣请室自裁,未尝轻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体”。君主一般不对读书人动刑,可以说正是昔日特有的砥砺名节、蓄养士气的一种良法。
  可是朱元璋偏偏就喜欢折辱读书人,动不动就在大堂上杖责。朱元璋开了个先例,他的后代们虽然没有他治国的手腕,但羞辱读书人的爱好却一脉相承,嘉靖皇帝一次就可以杖死十几名大臣。
  朱元璋的爱杖责大臣,并不仅仅是性格暴虐使然,更是其过份敏感、极度自尊而又自卑的心理在作祟:没有受过诗书教育的朱皇帝就是要让心高气傲的读书人难堪。明代历史上大臣受杖责,多半是因为劝谏。劝上一两次,皇帝老儿就烦了,就要打你。可是居然就是有人不怕挨打,又接着劝谏,被打者一时前赴后继。
  从主体而言,打人者无疑是在享受征服和羞辱别人的快感。就客体来说,被打者一个接着一个,排队等着打,这又是为了什么?你可以说这是旧式士子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使命感,驱策着他们敢于批君王之逆鳞,敢于正视这淋漓的鲜血,但如果全部排除背后的心理因素,我是不信的。《明史》记载,万历年间大臣赵用贤因为批评张居正而被杖责,肉腐烂溃落,其妻把掉落的肉腌制以后精心收藏作为纪念。在这样奇特的纪念品中,难道没有蕴藏一种奇特的心理吗?“廷杖”,主体意在羞辱,而客体却偏能变羞辱为光荣,以至几块腐肉也成为具有独特美学意义的符号。这种心理还不仅仅是受杖者个人及家属的,史书明载,一个官员如果无辜被杖,就仿佛拥有了一页浓墨重彩的光荣史,终身令人倾慕,天下以为至荣。这样一种效果,惯施淫威的专制君主们可曾料及?
  延杖,杖出一种美学,这当然是一种病态的美学,也是病态社会下的一种病态心理。
  (文章有删改)
  15.依据文本,下列对“刑不上大夫”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不上大夫”是说封建君主一般不对读书人动用刑法,这个法律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都被采用,但在明代却被摧毁了。
  B.中国法制史上有“刑不上大夫”之说,它是砥砺名节、蓄养士气的良法,长期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因此形成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观念。
  C.文中强调“刑不上大夫”是客观存在,有力证明了“廷杖”是“明代特有之酷政”的观点,又为下文分析病态心理提供了依据。
  D.援引“刑不上大夫”之说,通过对照,批判“廷杖”的创制者朱元璋的暴虐与专制,暴露“廷杖”盛行的明代社会的病态现象。
  16.明代人如何看待遭受廷杖的事?作者认为明代大臣敢于前赴后继受廷杖的原因有哪些?(6分)
  17.文章结尾说廷杖“是病态社会下的一种病态心理”。请结合全文,说说主体的病态心理是什么,并分析客体病态心理的思想根源。(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7题。
  极速蓝光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视频节目分辨率做得越来越高,让我们在欣赏到更清晰的影视节目的同时,也使得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大大增加。传统DVD光盘的容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蓝光以及蓝光光盘适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新一代蓝光DVD存储技术采用全新的蓝色激光波段进行工作,并因此而得名。蓝光利用波长较短的蓝紫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越多的信息,因此,蓝光使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突破步伐迈得更大。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蓝光为什么可以读写密度更大的光盘呢?这要从激光谈起:读写用的激光,精确到极限,能读出这种激光波长一半长度的点。蓝光光盘使用波长约405纳米的蓝紫色激光,能够读写200纳米左右的点,而数码光盘(DVD)和普通(CD)光盘则分别使用波长约650纳米的红色激光和波长约780纳米的近红外激光,只能够读写325纳米和390纳米的点,所以同样的一张光盘,能读写的点多了,记录的信息自然也就多了。
  蓝光光盘的直径为12厘米,和CD、DVD光盘的尺寸一样。目前,一张单层蓝光光盘能够存储25GB的文件,足够刻录一部2小时的高清晰电影。双层更可以达到46~54GB的容量。同时,蓝光允许4.5~9MB/s的记录速度。是现在DVD的1-2倍。蓝光光盘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可以保护光盘里面重要的记录层,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和数据安全。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目前,蓝光技术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
  不仅如此,日立、三星、LG等业界的巨头还于2004年10月4日联合成立了蓝光联盟BDA,负责蓝光光盘标准制定及促进版权保护技术的完成。如今,BDA的成员已经达到90多个,在创造蓝光光盘发展机会方面作出很大贡献,促成了蓝光光盘的成功。
  (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蓝光光盘和分别使用红色激光、近红外激光的CD、DVD光盘的尺寸一样,而记录的信息量和速度却是CD、DVD光盘的1-2倍。
  B.蓝光光盘采用双层结构,不仅增大了容量,而且具备了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保护里面重要的记录层,保证存储质量和数据安全。
  C.通常来说,读写光盘使用的激光波长越短,读写的点就越小,精确度就越高,读写的密度就越大,光盘存储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D.蓝光联盟成功研制出蓝光光盘,负责制定了蓝光光盘标准,完成了相关的版权保护技术,为蓝光光盘提供了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16.标题中“极速”一诃有哪些含义?(6分)
  17.蓝光产品为什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请简要概括其自身原因。(6分)
  七、作文(70分)
   18.心灵的契约是我们每个人与自己或与他人在内心的约定。诚信、责任、理想、诺言、操守……支撑“人”的结构,体现契约精神。缺乏心灵契约,浮躁空虚,游离易变,犹如失去根系的大树,失去源头的大江,只能枯萎、干涸……
  请以“守住心灵的契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
  19.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
  20.《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它三部。(2分)
  2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孟子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政治主张。(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面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女神•炉中煤》中,郭沫若以深情的笔调自喻为正在炉中熊熊燃烧的煤,表达了对心中一直暗恋着的“年青的女郎——祖国”的倾慕之情:愿为她不惧牺牲,奉献一切。
  B.《明天》通过寡妇单四嫂子含辛茹苦抚养独子阿毛结果却痛失独子的故事,令人震悚的展示了一幅旧时代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C.“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边城》结尾以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D.《哈姆雷特》中众多人物的鲜明性格,都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来的。“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就充分刻画了哈姆雷特在叔父克劳狄斯跪地忏悔时紧张考虑“杀还是不杀”的犹豫矛盾心理。
  E.孤独贫困的老渔夫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从狮子身t-_~lR力量,与命运作不懈的抗争。贯穿《老人与海》始终的“狮子”这一意象,对塑造形象、深化主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23.简答题(10分)
  (1)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卞列情节相对应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姓名。(5分)
  ①怒鞭督邮②割须弃袍③单骑救主④辕门射戟⑤白衣渡江
  (2)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有何表现?”这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
  时下中国各地,到处都劲吹着滚滚“韩流”,另—方面,今天的韩国也到处涌动着滔滔“汉流”。“韩流”的核心部分是电视剧,而“汉流”的核心部分无疑首推汉语。
  某杂志2002年曾对韩国“汉语热”作过调查。称韩国人学汉语是为了“过上好日子”,甚至说是为了“望子成龙”和“盼女成凤”。中国人爱看韩剧,则似乎没有韩国人“汉流”的功利性目的,而主要是一种审美的接受和欣赏,没有实际利益的考量,只有审美层面的愉悦、情感层面的共鸣。而两国闯的这种不同,都是符合各自国情的。
  中国“韩流”劲吹的深层原因;’又和“汉流”即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的暂时缺失有关。中国人爱看韩剧,除了韩剧的人物和故事能够打动人心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观众从中看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周边国家的良好传承,并由此感叹本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和流失。正如韩国学者所指出的,“韩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中韩两国人民在感情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很相近,自然韩国的文化产品也就很容易打动中国人的心。”看来,“韩流”之所以会在中国劲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流”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韩流”的来势凶猛,或愤愤不平于“韩流”抢走观众,因为这股“韩流”所代表的,恰恰是“汉流”的回归。从历史上“汉流。” (儒家文化)对“韩流”(韩国文化)的影响,到今天“韩流”(韩国电视剧)向“汉流”(儒家文化)的回归,我们可以看到中韩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传承,以及彼此的互动与交流。
  24.从材料看,“韩流”、“汉流”涌动的原因有何不同?(6分)
  25.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面对“韩流”。(9分)
  
  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5-25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D(A项,成就:使……成才。B项,方向:方,正在;向,归向,向某个方向发展。C项,小器:才能低,气量狭小,不容人)
  6.(3分)A(A项,代词,第三人称。B项,介词,把;介词,带着。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项,介词,趁着;介词,通过)
  7.(3分)B(“后来者居上”是罗文抱怨的话,称其为“汉武帝用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原文没有依据)
  8.(1)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国家的俊才啊,(你)怎能把自己抛弃在山野呢?
  评分建议:①邦之彦:国家的俊才。(1分)②岂得:怎能。(1分)③自弃:把自己抛弃。(1分)
  (2)端紫虽然缺乏文才,但善于谄媚特别讨人喜欢,因此常常伴随在汉武帝的左右,罗文渐渐不被重用。
  评分建议:①文采:文才或才华。(1分)②令色:善于谄媚。(1分)③在:这里取语境义,可译为“伴随”“随侍”。(1分)④浸:逐渐。(1分)
  (3)罗文伏地叩拜恳请告老还乡,皇上命令驸马都尉金日殚从旁搀扶起罗文。
  评分建议:①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1分)②翼:名词作动词的状语,可译为“从旁”。(1分) ⑧句意通顺。(1分)
  
  附参考译文:
  罗文,歙县人。性情温润如玉,心思细密令人喜爱,(他)隐居韬晦,有终老山野之意。同乡石工到龙尾山采石,在山洞里发现了罗文,罗文孤独地坐在山洞里,石工仔细地审视他,笑着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国家的俊才啊,(你)怎能把自己抛弃在山野呢?”于是与他结交为友,(石工与他)切磋探讨促使罗文成才,(随后)让他跟从一些读书人学习,(罗文)趁此得以和士大夫交游,见到罗文的人都很喜爱并且敬重他。
  汉武帝正有志于求学,热衷于书札、笔墨之事,用毛颖的后人毛纯做中书舍人。一天毛纯启奏说:“我有幸被您录用得以供您的驱使。然而依我的愚钝,不能独自担当重任。如今我的同僚们,不仅才能都不高,度量都不大,又都愚妄奸猾,不足以侍奉在您的身边,希望能够征召我的朋友罗文来帮助你。”汉武帝诏令罗文随计吏荐举入朝。在文德殿被汉武帝召见,皇上看着罗文,大为惊奇。让罗文在中书省待命。不久授予罗文中书舍人的职位。
  此时,墨卿、楮先生,都因为擅长文墨而被宠幸,四人同心同德,意趣相投,相处非常愉快。当时人们称他们为文苑四贵。皇上曾慨叹:“这四个人,都是国宝啊。”然而(罗文在四人中尤其显得)持重敦厚、节操坚定、品行高洁,(本朝)从二千石到百石的官吏中,都没有比得上罗文的。
  汉武帝拥有各色人才并任用他们,各种书札公文笔墨之事,都有罗文等人参与。皇上考虑到他的功劳,就把歙县祁门的三百户分封给罗文,号称万石君。
  罗文为人方正,不可侵犯,然而与人争斗不是罗文所擅长的,(罗文)喜欢与老成持重知书达礼的人交往,(他)常常说:“我与年轻后生相处,往往担心有被污损的危险。”他自爱不苟且到这般境地,因此小人们大多对他怀有轻蔑痛恨之情。有人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说:“罗文天性贪墨,没有廉洁的美誉。”汉武帝说:“我用罗文掌管书札翰墨,图的是利于治国罢了。罗文虽然贪墨,我原本是了解的,但不这样又如何显现他的才能呢?”从此左右的人不敢再说什么了。
  元狩年中,汉武帝诏令天下举荐贤良方正之人。淮南王刘安推荐端紫,与罗文一起掌管文墨履行职责。端紫虽然缺乏文才,但善谄媚特别讨人喜欢,因此常常伴随在汉武帝的左右,罗文渐渐不被重用。皇上幸临甘泉,(到)河东祭祀,巡视朔方,端紫往往随奉左右,而罗文留守在长安的宫中。汉武帝出巡归来,见罗文蒙尘垢面,颇怜惜他。罗文借此进言道:“陛下用人,确实如汲黯所说,后来者居上啊。”皇上说:“我并非不挂念你,因为你年纪大,不能稍有变通的缘故啊。”左右侍从听了汉武帝的话,以为皇上心里不再喜欢(罗文),于是不再顾恤省视罗文了。
  罗文伏地叩拜恳请告老还乡,皇上命令驸马都尉金日殚从旁搀扶起罗文。金日殚,是胡人,起初不通文墨,一向憎恨罗文的作为,趁此(将罗文)挤摔在大殿的地上,(罗文)跌倒在地而亡。皇上深为罗文而忧伤,令宦官将罗文安葬在南山下。
  
  三、古诗鉴赏(10分)
  9.(1)①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②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③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④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⑤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⑥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评分建议:4分,答对四点即可,每点1分。
  (2)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②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③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评分建议:6分,三种手法答出两种即可。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各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惟吾德馨(2)无为在歧路(3)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舻千里横槊赋诗(5)钿头银篦击节碎 (6)则孤陋而寡闻
  评分建议: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11.(6分)①抓住土地,草丛得以生存;②抓住土地,草丛得以安身;③抓住土地,草丛得以疗伤;④抓住土地,草丛得以度过严寒,获得新生。
  评分建议:四点具体说明,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答对四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12.(5分)运用拟人与排比,形象地启示读者:渴求水分与阳光是草丛最本质的生命追求,为此它们可以忘却艰难,淡然面对一切。
  评分建议:拟人、排比,各1分;本质追求,2分;淡然面对一切,1分。
  13.(6分)①第一次以老人割草,将草丛所遭遇的艰难具体化;②第二次写老人忘却了自己对草丛的伤害,既表现了草丛的卑微,又为引出结尾的议论做铺垫;③前后照应,突出了草丛执着坚定的形象。
  评分建议:三个要点,每点2分。
  14.(6分)探究角度示例:
  ①意在表现草丛的默默奉献。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土地是草丛立命安身的需要,而当新的种子来临时,它们像功成身退的老人,让出脚下的土地,安然地面对曾经的苦守,体味成功的甘甜。
  ②意在表现草丛的自甘寂寞。曾经的苦守赢得了自由的生长,然而它们注定是寂寞的,自身经历的艰难与村庄的惦记、造访、忘却一样,都只是随风而逝的分外事。忘却艰难,意味着自甘卑微和平凡。
  ③意在表现草丛的乐观淡定。曾经的苦守让草丛拥有了峡谷、山坡,拥有了生命的家园。以淡定的心情回望曾经的艰难,品尝生命的超然。
  评分建议: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某一方面进行探究,论述,即可根据合理程度和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六、选做题:甲、论述类文本(15分)
  15.(3分)D(A项,误解内涵,“不对读书人动用刑法”有误,原文是“不对读书人动刑”;“法律制度”说法不妥。B项,倒因为果。C项,张冠李戴,“客观存在”在原文中指士“可杀不可辱”的观念。)
  16.(6分)第一问,光荣(至荣),令人倾慕;第二问,①旧式士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使命感的驱策;②变屈辱为光荣的病态心理的作用。
  评分建议: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每点2分。17.(6分)主体:以征服和羞辱别人为快。客体:①刚直中表现出的愚忠;②愚忠中透露出的奴性;③奴性中传递出的扭曲的名利观。
  评分建议: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答对两点即给4分。
  选做题:乙、实用类文本(15分)
  15.(3分)C(1A项,应为“分别使用近红外激光、红色激光的CD、DVD光盘”,文中只说蓝光光盘的记录速度是DVD光盘的1-2倍;B项,“蓝光光盘采用双层结构,不仅增大了容量,而且具备了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错;D项,“蓝光联盟成功研制出蓝光光盘”“为蓝光光盘提供了跳跃式发展的机会”错。)
  16.(6分)①“蓝光使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突破步伐迈得更大“或“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②“蓝光能够达到的记录速度非常快”或“蓝光允许4.5~9MB/S的记录速度,是现在DVD的1-2倍”。
  17.(6分)①光盘容量大,②记录速度快,③存储质量高,④数据安全;⑤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
  评分建议:前4点每点1分,第⑤点2分。
  七、作文(70分) 18.(略)
  
  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10分)
  19.(6分)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每处1分)
  20.(2分)《大学》《中庸》《论语》
  评分建议:写对一个不给分,写对两个给1分,写对三个给2分;不加书名号不给分。
  21.(2分)反对武力征伐,因为武力征伐只能让百姓面服;力倡施行仁义,只有施行仁义才能使百姓心服。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照抄原文语句不得分,如“不以力服人,要以德服人”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孟子说:“凭借武力假托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须具备大国的力量;依靠道德确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要有大国的力量一一商汤凭方圆七十里的地方,文王凭方圆百里的地方就称王了。靠武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够(反抗)罢了;靠道德使人服从,是心里高兴,真心服从,就像七十位弟子敬服孔子那样。《诗经》上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二、(15分)
  22.(5分)B D(B项,阿毛是《祝福》中祥林嫂与祥林所生的独子,寡妇单四嫂子的独子是宝儿。D项,“生存还是毁灭”的独自不是出现在叔父克劳狄斯跪地忏悔时)
  23.(5分)(1)①张飞②曹操③赵云④吕布⑤吕蒙
  评分建议:每写对一个给1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5分)(2)示例:园子里发现了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风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1 分)。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掀翻了自己的箱子,并顶撞了领头抄检的王善保家的(2分)。“身为下贱丫鬟的晴雯的这一惊人之举,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及其帮凶的蔑视和自尊自重,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刚烈)性格(2分)。
  三、(15分)
  24.(6分)“韩流”涌动的原因:①通过欣赏韩剧,可以获得审美愉悦,产生情感共鸣。(或:韩剧的人物和故事能够打动人心)②从韩剧中可以看到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周边国家的良好传承,并由此引发本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和流失的感叹。③历史上“汉流”对“韩流”的影响使两国人民在感情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很相近。“汉流”涌动的原因:韩国人学习汉语热,主要是基于实际利益的考量(或:受功利性目的的驱动)。
  评分建议:“韩流”“汉流”涌动的原因共四点,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4分。答对四点给6分。
  25.(9分)①面对“韩流”,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甚至愤愤不平,因为这股“韩流”所代表的,恰恰是“汉流”的回归。②面对“韩流”,应该变“感叹”为行动,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③在与他国的互动、交流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每点3分)
其他文献
(邮编225600、手机13773430395)  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中有一道解析几何题,题目如下:  如图,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M、N是椭圆右准线上的两个动点,且 .   (1)设C是以MN为直径的圆,试判断原点O与圆C的位置关系;  (2)设椭圆的离心率为 ,MN的最小值为 ,求椭圆方程.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圆、椭圆以
期刊
虚拟语气作为高考难点一直让许多学生头痛不已,非真实条件句中虚拟语气的考察更是重点.许多语法书上对虚拟的讲解总是涉及时态,笔者认为这极不利于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笔者在教学实践作了一些尝试,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抛开时态学虚拟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对虚拟语气的定义如下: 在表示一种纯然假想的情况或主观愿望时,动词需用一种特殊形式,成为虚拟语气. 时态与时间有密切关系,而虚拟语气实际是对真
期刊
名词性从句就是相当于名词的句子在句子中作从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因而可把名词性从句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关键词有: that, who, whom, whether, if, what, which, when, where, why, whatever, whoever, whichever, whenever, wherever 等。名词性从
期刊
必做题部分(满分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2.某教师出了一份共3道题的测试卷,每道题1分,全班得3分,2分,1分,0分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30%,40%,20%,10%,若全班30人,则全班同学的平均分是 分.  3.集合 , ,则.  4.=.  5.与曲线 共焦点并且与曲线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   6.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则它
期刊
必做题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设集合 ,则 =.  2.椭圆 的离心率是 ,则两准线间的距离是.  3.如图,在一个边长为3 cm的正方形内部画一个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向大正方形内随机投点,则所投的点落入小正方形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一组数据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6和4,则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5.已知向量a和b的夹
期刊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Do you let your kids travel alone?  —______!  A. Possibly notB. Absolutely not  C. Not reallyD. Not exactly  2. When you are dealing with so many patients, mist
期刊
(必做题部分)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命题“ , ”的否定是.  2.若椭圆 的离心率为 ,则实数 .   3.已知 ,且 为虚数单位,则 的最大值等于.  4.试写出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使得其解集 满足 ,则该不等式可以是.  5. 某班有48名学生,在一次月考中,单科成绩数学优秀者有30人,英语优秀者有24人,若
期刊
高考古诗鉴赏历来是个教学难点,我们要在复习中明确这道题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了解考查类型,掌握答题对策。    一、鉴赏语言类    1、解说语言的表层含义  一般问题:诗中某词或某句是什么意思?表达出什么情感?  答题对策:知道基本答题步骤:(1)字面意义(2)景象或情感。  例1、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
期刊
2009年,江苏卷将把附加题分值直接计入总分,文学名著题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而“名著阅读简答题”分值有10分之多,较之于多项选择题,难度有所提高。这一块内容到底考什么?怎么考?在复习和答题时要注意哪些要点?下面我们通过南通一模试卷当中的“名著阅读简答题”来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真题回放】    名著阅读简答题(10分)(2008 ~ 2009年南通市第一次调研试卷附加卷第23题)  (1
期刊
【试题特点】    2008年全国18套试卷中的语言运用题,细细研究,凸显了以下特点:  1.常规题型占据主阵地。试卷中常规题型有:扩展题、仿句题各3套,连贯题、图文转换题各5套,概括题6套。   2.题型设计贴近生活、开阔视野。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考卷走进“大语文”。全国卷Ⅱ第18题,欢迎嘉宾的开场白;福建卷第17题,填写“端午节晚会”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广东卷第22题,概括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