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偏差现象浅析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为了促进新中考与新课改的对接研究,学校开展了“打造有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笔者听了一些语文课,与部分语文教师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现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差现象谈谈认识。
  1.偏重生字词教学,忽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于老师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斑羚飞渡》一课时,在导入新课后,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那位学生的朗读很投入,也很有感情,听课者都不由自主地进入到课文情境之中,并对斑羚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感到震撼。笔者本以为接下来师生会一起分享这种感受,但教师却转身点击电脑,在大屏幕上投射出一些字词。教师要求学生读准加点字的音,并依次请学生逐个读。对于读不准的字,教师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校正发音。随着时间的流逝,刚才听学生朗读课文时萦绕在笔者心中的震撼渐渐淡去,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在辨认字词上。听读课文时充盈在他们心中的情感还有多少留存?
  学习新课时,先讲生字词,帮助学生读准字词,掌握词语含义,这也许是语文课的教学惯例。然而笔者关注的问题是:当生字词脱离了课文后,它们对于学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当与教师讨论这个问题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惊讶,接着给出了极其相似的理由:其一,各种考试都要考到一些生字词;其二,学生如果过了字词关,通读课文时就会少一些障碍。
  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很容易看到“整体感知”、“品读课文”之类的词语,这说明语文教师已经触及到新课程理念,但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还存在明显的界线。在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已经熟悉一些新话语,但远没有真正领会这些话语的内涵,以致教学中出现“老瓶装新酒”的现象。
  当字词从文章的整体中抽象出来时,语言的整体性就被粉碎和切割了。一位教育家说过: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只有在使用时语言的意义才会显现。如果脱离文章所描写的具体情境,词语对于学生而言就只是一个孤立的、干瘪的概念,没有任何意义。当教师把充满情感的文字作为生词从文章中抽离出来时,就割裂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学生本应在课文情境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也被淡化了。
  2.偏重知识性导读,忽视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任老师在执教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首先在大屏幕上投射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这些问题是:
  (1)罗布泊原来是什么样子?
  (2)今日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
  (3)从文中找出说明罗布泊消逝原因的语句,思考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4)罗布泊的消逝导致了什么恶果?
  (5)同样的悲剧还发生在哪里?
  其实,课文既生动描写了罗布泊昔日的繁荣景象,也用伤感的语言述说了罗布泊今日的苍凉。学生只要用心读课文,就会随着作者的语言经历罗布泊的沧桑。但是,教师可能不满足于学生无目标地读课文,力求突出对知识性内容的指导,于是精心设计了上述5个思考题。当时笔者环顾课堂,发现学生们都在一边读书,一边看屏幕上的问题,还一边用笔在书上作标记,以便回答教师的提问。
  对此,笔者不禁要问:学生在读书时,如此忙碌地寻找问题答案,还能感受到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吗?还能用心体会文章的意境吗?事实上,这篇课文作为报告文学,其主旨是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工业化在带来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吞噬着人们曾经像仙境一样美丽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发展的深深忧虑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无限眷恋。课文的内涵远不是教师给定的几个问题所能概括的。教师这种硬性的、带有很强技术化色彩的教学设计妨碍了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二
  上述课例只是许多语文课堂教学的缩影,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文看作是认识的对象,面对一篇课文,教师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怎样的人、事、情、景等,教师把课文分解成关于字词、知识性内容和文体写作等信息,但这仅仅是语文教学的表层。语文教学远需要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和体味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意义和所言说的故事。如果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忽视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体悟和意会,只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知识和概念,就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使学生形成对文学的感知力、想象力以及较高的母语运用能力。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寻觅并把握文本内容,让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意义。
  2.关注学生体验,让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面对作为课文的文学作品,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知识性地解读,而且要唤醒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走进作品所开启的生活世界。
  3.回到文本本身,让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性质。任何一篇课文都讲述了特定情景下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回到文本,要求教师把握文本的内容、情感和相关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凸显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其他文献
前几日,看到《素质教育,必须来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讨论》一文,感触颇深。  的确,在素质教育喊得响亮,可应试教育“固若金汤”的当下,多么需要一场真正的改革,可怎样改?改什么?作为一名教育的实践者和思索者,困惑的同时我也在苦苦地思索着。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太累了,尤其是学习优秀的学生更累,每天晚上挑灯夜战,严重的睡眠不足,可有什么办法。有个同事说的好,现在想要咱们的孩子有出息,就得好好学习。考上了清华、北
洛阳石化第一卷涤涤复合纤维(ITY)2012年7月中旬在长丝车间下线,产品各项指标良好。ITY复合丝是近两年来市场流行的一种全拉伸丝(FDY)+高速纺丝(POY)复合的差别化长丝,主要应用于纺织
传统教学,常以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教学,结果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倾向,导致课堂教学满堂灌,学生拼命死记硬背。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如果不改变原有的评价机制和
"营改增"政策方针的的实施,减轻了茶企业的纳税负担,助力于茶行业升级转型。与此同时,也对茶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里,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从计税、财务报表、财务管
供给侧改革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项政策方针,在经济结构性改革与全要素生产中起着重大作用。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茶叶行业生产经营发展了一定变化,对茶叶生产企业的经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小学科学教学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探索自然,理解社会,体会生命奥秘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机会。  一、结合科学学习活动及兴趣,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科学态度的培养可以通过科学教学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来实现。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对科学探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猜想与假设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与假设活动:  一、猜想与假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工形成一种假设结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活动实际上是学生利用已有
想像力的培养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幻想,培养想像力  幻想是创造想象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儿童的想象由于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带有较多的幻想的性质,在这种幻想中,常常把现实事物加以夸大或缩小,甚至可以使事物随意变化。在学生的想象中常常夹杂着幻想,特别是学前儿童。“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最直观、最重要的手段。下面就初中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谈几点看法:
历史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造成学生学习历史的某些特殊的心理障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