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全世界对两次大战巨大灾难的反思,形成了维护人权、弘扬人道精神的共识。苏联国内政治趋于开明,苏共中央提出“一切为了人”的党纲,社会趋向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由此,苏霍姆林斯基做出社会进入“人的时代”的基本判断,并在教育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人学”即教育哲学,主要观点有:人具有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人性具有向善与尚美倾向,人的潜能无穷无尽;教育是“生产人”,“教育学是人学”;学生应是“有权感到自豪的人”;教师应成为杰出的“人学家”;学校应成为“复杂的人道主义实验室”;“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等等。
关键词:人的时代;人学;教育哲学;苏霍姆林斯基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03-05
教育哲学的功能在于设计人的发展的蓝图并提出依据。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就是他提出并实施的培养人的人性依据、总体构思和行动纲领,亦即他的教育哲学纲要。
一、“人的时代”:对时代特征的本质把握
任何教育哲学都离不开它的时代背景。苏霍姆林斯基参加的卫国战争胜利结束后,全世界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灾难痛定思痛,形成了维护人权、弘扬人道精神的共识。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国发起成立联合国,相继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和《儿童权利宣言》,宣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人类有责任给儿童以必须给予的最好待遇,使其能在健康、自由与尊严的条件下,得到身体、心智、道德、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在苏联国内,卫国战争期间“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逐步演变成“一切为了人”。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当局开始挣脱某些教条与专制束缚,努力营造民主气氛。1961年,苏共将“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作为党的纲领性目标。面对这些深刻变化,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己所处时代概括为“人的时代”。他几次指出:“人们时刻听到,今天是数学时代、电子学时代、宇宙时代。这些话都不错,但它并没有反映出我们时代发生的各种事物的全部实质。世界正进入人的时代,这才是最主要的。”[1]
“人的时代”的判断形成于苏联战后恢复和发展的辉煌时期,其源头则可追溯到战前苏霍姆林斯基对苏联人民社会地位变化的感受。作为一名农民之子、农奴之孙,他深切体会到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人民群众真正成了社会的主人,以主人翁姿态投入自由劳动,社会涌现出的众多劳动英雄,“就在我们中间,就在千百万‘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当中”[2]。在人际关系上,旧时代的主仆关系正在变成主体间分工协作关系,人与人开始走向平等、互信、互助、互利和相互尊重。在文化上,苏联政府花大气力普及了中等教育,使千百万工人农民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我国人民的文化修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新的思想、感情和情绪。”[3]他特别注意到:社会主义制度废除了生產资料私有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工作正在每日每时地进行着”[4];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电气化、自动化生产设备趋向普及,劳动者极大地减轻了体力劳动负担,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得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形成新的精神需求。苏霍姆林斯基发现自己身边不少公民,利用闲暇时间力求全面发挥自己的一切才能。他相信:“在这些人品格中已经有了未来人的不少特征。在工人和农庄庄员中,这样的人目前不占大多数,但是未来正是属于这样的人。”[5]他将眼光聚焦于“未来的人”。
二、对人的本性和潜能的哲学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从人与世界的全面关系中考察人,形成了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
1.人的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
苏霍姆林斯基坚信,“人曾是而且永远是大自然之子”[6]。人在原始时期,不懂得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只能在体力的必然王国里挣扎前行。经过漫长的艰难困苦的生存斗争,人类的智慧逐步丰富起来,“这颗小生命变成了世界和他自身命运的主宰”[7],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他将人的大脑视为自然界中最娇嫩、最精细和最敏感的物质。他写道:“婴儿降世时就带着数十亿能对环境作出精细反应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发挥思维功能的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他的意识的物质基础。”[8]“在每一个心理上健康的孩子的头脑中,已为创造性才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奠定了可能性。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能成为创造者。”[9]他还发现:“自然本身就为教育孩子划出一段他们神经系统的一个幼年期;这个时期—旦错过,日后便无法弥补。”[10]人体及其发育过程蕴涵着自然的巨大奥秘,揭示这些奥秘对人的教育具有非凡意义。
关于人的社会属性,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如果我们说:人是有天赋才能的生物,这是指人具有积极认识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11]“人之所以具有人的特征,只是因为他一生下来就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社会本质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关系之中。当婴儿在认识世界和了解到自己是世界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并开始与人们发生旨在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时,他便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12]人的品质是在人出生以后,靠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人之所以能上升到动物界之上,那是由于人的各种情感通过特殊的素养、人的认识、劳动和多种社会关系而使人变得高尚。”[13]他认为,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一过程,合称“个性的社会化”。
苏霍姆林斯基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属性。他一方面强调精神与肉体之不可分,另一方面指出了精神的相对独立性:“人就是一种精神力量。”[14]人的精神本性的核心是主体性。“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15]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某一个领域里成为主宰者,不能通过取得若干成就确立自己的地位,没有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尊感,不能自豪地抬起头走路,那么,“所谓的人就是不可思议的”[16]。 2.人性向善与尚美的倾向性
苏霍姆林斯基并不否认人性中包含着兽性,不过他更相信人性中善良美好的成分,甚至认为“残暴行为从来就不是人类天性所固有的特征”[17]。例如某些学生“怀有戒心,甚至抱着怨恨、冷酷、仇恨的态度,所有这些东西的产生,都是因为有人用粗暴的甚至往往是污秽的手摧残过他们敏感而嫩弱的心,使它变得粗糙”[18]。他坚信一个学生即使因某种客观因素变得“不可救药”,但“他身上总会有一些善良的东西。一个真正的教育者要坚持去发掘这善良的、人性的东西”[19]。
尚美是人性的另一重要倾向。“自从出现了人类,从人对晚霞的绮丽美景看得出神的那一瞬间起,他就开始审视自己本身。美——这是人性的深刻体现。”[20]尚美与向善有内在一致:“人性之美恰恰就在于人能自觉地使自己变得高尚,在于人总是有志于向上,努力使自己的品德趋于完美。”[21]苏霍姆林斯基还发现生理因素是人本性的物质基础。他注意到女孩子一般比男孩子善良、富于同情心、温柔,也比男孩子更爱美。他分析:这“大概是由于她从幼年起就已经带有一种尚未意识到的母性本能的缘故。在她成为新生命的创造者之前,爱护生命的情感早已在她的心灵中确立了。善的根源在于奠定、缔造、创立生命和美。善与美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22]
3.“人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越深入研究,苏霍姆林斯基便越发现人性的深邃与复杂。他多次感叹:“在人体发育的长期性中蕴涵着自然的巨大奥秘。”[23]除了难以穷尽的共性之外,人的个性更是无限复杂和丰富的。“大脑皮层的细胞作为思维过程的物质基础,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就像每个人的肌肉,每个人的心肌都各不相同一样。”[24]就教育实践而论,“对学生身上的人性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说学生“身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是我所不知的了”[25]。他特别寄语未来教师:“要记住,人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26]。人的潜能既能通过教育、劳动等多种途径得到充分开发,也将在其中获得新的发展,其可能的前景是无限的,人的完善的可能性永无止境。人的本性在历史进程中日趋美好。“在人的身上经常地表现出越来越新的高尚品质,体验这些品质使人得到美感的快乐,而精神交往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才是人的本性的诗情画意。”[27]
三、苏霍姆林斯基人学的基本观点
1.教育是“生产人”,“教育学就是人学”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生产人——这是一项艰巨的活动,也是一种幸福和磨难并存的复杂劳动,用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和更新的词来说,这便是教育。”[28]这里的生产并非生理上的生育,不是“种的繁衍”,而是对生物人的文化再造,是“把大自然提供的这些人的毛坯全都造就成真正的人”[29]。人生下来只是能够成人的生物,不是完美的人。完美的人是造就出来的。“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创造。”[30]
“教育的最高目的就在于人的本身”[31],“人的力量的充分发挥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和真正的自由王国”[32]。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目的观。他认为教育不应仅仅培养某种职业的劳动者,而应着力塑造人的心灵。“不管学生将来成为什么人,是学者,是农民,抑或是石匠,……(都应)怀着巨大的内心力量和一个真正的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可遏止的意愿,步入我们的时代。”[33]“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应有登上高尚道德精神高峰的决心,应有自己的飞腾、自己的高度激情,应有一颗像丹柯那样火热的心。使每个人拥有这一切,便是教育的意义所在。”[34]与此同时,只有“人”才能“生产人”。这意味着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普遍而重要的关系——此乃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过程观。他援引乌申斯基的话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性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35]这样的教育过程理所当然地需要贯彻“人的原则”,“人的原则就是要以人的眼光来看待人”[36],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基于以上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学就是人学”[37]。这是他教育生涯的基本信念,他的理论基础,他的实践原则。
2.学生应当是“有权感到自豪的人”
在帕夫雷什中学,老师总是用“您”称呼自己的学生。这个细节反映了该校教师的学生观。苏霍姆林斯基解释说:“我们用这个简单而有礼貌的‘您’的称呼,表示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发展的前景;我们使少年懂得并体会到,我们尊重他首先因为他是一个苏联公民,未来的孩子们的父亲或母亲,未来的能工巧匠、詩人,一个有权感到自豪的人。”[38]
自豪感是每个学生的天赋人权。苏霍姆林斯基坚信:“任何一个人,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适宜的教育,都能显露出自己出类拔萃的独特才华来。等待我们为他们塑造心灵的500名受教育者,就是500名独特的天才人物。”[39]这里的关键在于教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教育,“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一条‘含金的矿脉’”[40],发掘每个人身上那种一经发挥就能给他带来创造欢乐的宝贵素质和才能。学生的自豪感建筑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上,教师要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让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苏霍姆林斯基常常提醒说:要像害怕火灾一样害怕学生的智力劳动一无所获!自豪感的天敌是自卑感。摒弃自卑才能走向自豪。应当使教育能帮助每一个学生强化自己的自豪感,千万不要“掩埋掉他身上作为人的精髓”[41]。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在于他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人,这是头等重要的事”[42]。
3.教师应当成为杰出的“人学家”
“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在人的身上经常能发现新的东西,对新的东西感到惊奇,能看到形成过程中的人”[43]。苏霍姆林斯基期待每一位教师都“做一个人学家”[44]。 作为人学家,“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45]。这种爱就是对人的信心。“只有认为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可能成为伟大人物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称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46]教师应当热爱所有的、包括有缺点的学生,甚至要“尊重孩子的无知”,这是“人学的最高智谋”[47]。同时,只有在深入细致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因材施教,才能在每个人的身上找到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使其大放光彩。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相同,“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条这样的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工作的艰巨性和崇高性也恰恰就在这里”[48]。
作为人学家,教师需要比一般的技术专家有更高的理想和更多的责任感。“所谓教育就是使人得到升华,这是一个经常、细致、艰难而愉快的工作。”[49]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当您在自己学生的理智和心灵面前塑造出道德美好、品质高尚的鲜明形象时,他的眼睛在迸发出兴奋激动的火花,他的心儿在急剧地跳动,他的思想在向往未来”,“对于我这个教师而言,这种精神状态永远是我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理想”[50]。学生这种精神状态的频频出现,是教师成长为人学家的重要标志。
4.学校应当成为“复杂的人道主义实验室”
在帕夫雷什中学这个“复杂的人道主义实验室”[51]里,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最细致微妙的劳动”,“进行人学方面的主要检验”[52]。他写道:“学校,按其天性而言应是仁慈和人道的圣地,是修身养性与充满最微妙、最高尚的人类情感的圣殿。”[53]学校里应当充满一种尊重人、相信人的气氛,师生相互信任,高度默契,教学相长,互助共生。这是他孜孜以求的理想学校的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学校这个教育实验室里,学生并非教师的实验对象,而和教师一样是实验主体,是研究者。“少年不仅研究自然界各种现象与规律,而且也研究道德真理,研究人。他们特别注意研究教师。……少年会发现您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您思想的一些细枝末节就会清晰地呈现在他们面前。”[54]苏霍姆林斯基极力主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会正确地认识人,认识人性之美,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之美;同时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把兴趣的中心放在做人上”[55]。为此,要让学生掌握关于人的知识,将“人学”列为重要课程。这样的课程应包括:一是使学生了解人的解剖生理现象与人的健康方面的内容,让“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本人的医生,每一个人都与自己的不良嗜好作斗争”[56]。二是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发展自己的记忆力”[57]。三是使学生在确立自尊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经常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中的重大问题。四是培养同情心,特别要学会心中有人,学会理解、同情、体谅和怜悯他人,不断增强用自己的心灵去体贴别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的能力。
5.“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
“劳动”是苏霍姆林斯基人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他看来,培养真正的人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劳动(广义的,包括脑力劳动):“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58]如果“没有劳动,人就会退化,变成卑鄙可恶的生物”[59]。因此,“如果试图对教育的真正哲理下定义的话,按我的看法,即: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60]。在劳动创造人的理论背景下,他具体探讨了“思维和劳动创造了人脑”“劳动创造智慧”“劳动使人逐渐成熟”等问题。他用全面发展揭示了劳动造就人的功能和机制。他认为:“劳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它可以揭示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创造精神”[61];“这里既有劳其心智,乏其肌肤的努力,也有意志和精神的紧张,并在此过程中展露个性,确立自我”[62]。总之,劳动“是一个广泛的、多面的概念。它集中了体力的、精神的、意念的和道德的力量,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表现自己、确立自己的意向”[63]。简言之,人在劳动中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创造了自己本身,使自己“不仅成为有意识地安排自己生活的理智的生物,而且成为有个性的人”[64]。
参考文献:
[1][2][6][8][11][13][17][20][22][23][32][38][42][44][45][47][52][54][56][64]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3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80-881.861.18.57-58.563.719-720.475.918.76.57.623.640.882.25.15.104.25.529-530.508.622-623.
[3][5][27](苏)苏霍姆林斯基.论爱情[M]. 李元立,关怀,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138-139.105.80.
[4][24][25][26][28][33][39][41][48][49][50][53][62]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46.305.425.412-413.877.759.115.544.122.617.698.511-512.647.
[7][10][18][19][21][29][57]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752.11.780-781.780.752.752.367.
[9][15][34][35][43][51][55][59]蔡汀,等.蘇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6.611.173.714.535.827. 207.786.
[12][16][40][58][61]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1.95-96.237.624.624. [14](蘇)瓦·阿·苏霍姆林斯基.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M].肖辉,晨楠,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29.
[30][31](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9.203.
[36][60][63](苏)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M].杜志英,等,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33.241.210.
[37]吴盘生.追寻的脚步:结缘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9.
[46](苏)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M].汪彭庚,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23.
责任编辑:杨孝如
An Exploration of Suchomlinsk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UN Kong-yi
(Jiangsu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Nanjing 210013, China)
Abstract: Reflections on the catastrophes caused by the two World Wars after the former Soviet Patriotic Wars have promoted formation of the consensus on maintaining human rights and carrying forward humanitarian spirits. Whe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had increasingly liberal politics at hom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oposed the party program of “All is for humans”, indicating that the tendency of society was conducive to human’s well-rounded development. Therefore, Suchomlinsky judged that the society had entered the era of person, and in practice he formulated his own science on humans, that 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e important views of which are as follows: humans have the attributes of nature, society and spirit, humanity has the tendency of virtue and beauty, and human’s potentials are endless; education is to produce humans, and pedagogy is a science on humans; 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right of feeling proud; teachers should become the outstanding experts on humans; schools should become the lab of the complex humanism; and humans breed humans and labor can make humans be a true person.
Key words: era of pers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uchomllinsky
关键词:人的时代;人学;教育哲学;苏霍姆林斯基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03-05
教育哲学的功能在于设计人的发展的蓝图并提出依据。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就是他提出并实施的培养人的人性依据、总体构思和行动纲领,亦即他的教育哲学纲要。
一、“人的时代”:对时代特征的本质把握
任何教育哲学都离不开它的时代背景。苏霍姆林斯基参加的卫国战争胜利结束后,全世界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灾难痛定思痛,形成了维护人权、弘扬人道精神的共识。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国发起成立联合国,相继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和《儿童权利宣言》,宣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人类有责任给儿童以必须给予的最好待遇,使其能在健康、自由与尊严的条件下,得到身体、心智、道德、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在苏联国内,卫国战争期间“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逐步演变成“一切为了人”。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当局开始挣脱某些教条与专制束缚,努力营造民主气氛。1961年,苏共将“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作为党的纲领性目标。面对这些深刻变化,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己所处时代概括为“人的时代”。他几次指出:“人们时刻听到,今天是数学时代、电子学时代、宇宙时代。这些话都不错,但它并没有反映出我们时代发生的各种事物的全部实质。世界正进入人的时代,这才是最主要的。”[1]
“人的时代”的判断形成于苏联战后恢复和发展的辉煌时期,其源头则可追溯到战前苏霍姆林斯基对苏联人民社会地位变化的感受。作为一名农民之子、农奴之孙,他深切体会到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人民群众真正成了社会的主人,以主人翁姿态投入自由劳动,社会涌现出的众多劳动英雄,“就在我们中间,就在千百万‘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当中”[2]。在人际关系上,旧时代的主仆关系正在变成主体间分工协作关系,人与人开始走向平等、互信、互助、互利和相互尊重。在文化上,苏联政府花大气力普及了中等教育,使千百万工人农民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我国人民的文化修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新的思想、感情和情绪。”[3]他特别注意到:社会主义制度废除了生產资料私有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工作正在每日每时地进行着”[4];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电气化、自动化生产设备趋向普及,劳动者极大地减轻了体力劳动负担,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得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形成新的精神需求。苏霍姆林斯基发现自己身边不少公民,利用闲暇时间力求全面发挥自己的一切才能。他相信:“在这些人品格中已经有了未来人的不少特征。在工人和农庄庄员中,这样的人目前不占大多数,但是未来正是属于这样的人。”[5]他将眼光聚焦于“未来的人”。
二、对人的本性和潜能的哲学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从人与世界的全面关系中考察人,形成了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
1.人的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
苏霍姆林斯基坚信,“人曾是而且永远是大自然之子”[6]。人在原始时期,不懂得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只能在体力的必然王国里挣扎前行。经过漫长的艰难困苦的生存斗争,人类的智慧逐步丰富起来,“这颗小生命变成了世界和他自身命运的主宰”[7],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他将人的大脑视为自然界中最娇嫩、最精细和最敏感的物质。他写道:“婴儿降世时就带着数十亿能对环境作出精细反应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发挥思维功能的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他的意识的物质基础。”[8]“在每一个心理上健康的孩子的头脑中,已为创造性才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奠定了可能性。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能成为创造者。”[9]他还发现:“自然本身就为教育孩子划出一段他们神经系统的一个幼年期;这个时期—旦错过,日后便无法弥补。”[10]人体及其发育过程蕴涵着自然的巨大奥秘,揭示这些奥秘对人的教育具有非凡意义。
关于人的社会属性,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如果我们说:人是有天赋才能的生物,这是指人具有积极认识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11]“人之所以具有人的特征,只是因为他一生下来就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社会本质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关系之中。当婴儿在认识世界和了解到自己是世界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并开始与人们发生旨在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时,他便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12]人的品质是在人出生以后,靠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人之所以能上升到动物界之上,那是由于人的各种情感通过特殊的素养、人的认识、劳动和多种社会关系而使人变得高尚。”[13]他认为,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一过程,合称“个性的社会化”。
苏霍姆林斯基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属性。他一方面强调精神与肉体之不可分,另一方面指出了精神的相对独立性:“人就是一种精神力量。”[14]人的精神本性的核心是主体性。“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15]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某一个领域里成为主宰者,不能通过取得若干成就确立自己的地位,没有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尊感,不能自豪地抬起头走路,那么,“所谓的人就是不可思议的”[16]。 2.人性向善与尚美的倾向性
苏霍姆林斯基并不否认人性中包含着兽性,不过他更相信人性中善良美好的成分,甚至认为“残暴行为从来就不是人类天性所固有的特征”[17]。例如某些学生“怀有戒心,甚至抱着怨恨、冷酷、仇恨的态度,所有这些东西的产生,都是因为有人用粗暴的甚至往往是污秽的手摧残过他们敏感而嫩弱的心,使它变得粗糙”[18]。他坚信一个学生即使因某种客观因素变得“不可救药”,但“他身上总会有一些善良的东西。一个真正的教育者要坚持去发掘这善良的、人性的东西”[19]。
尚美是人性的另一重要倾向。“自从出现了人类,从人对晚霞的绮丽美景看得出神的那一瞬间起,他就开始审视自己本身。美——这是人性的深刻体现。”[20]尚美与向善有内在一致:“人性之美恰恰就在于人能自觉地使自己变得高尚,在于人总是有志于向上,努力使自己的品德趋于完美。”[21]苏霍姆林斯基还发现生理因素是人本性的物质基础。他注意到女孩子一般比男孩子善良、富于同情心、温柔,也比男孩子更爱美。他分析:这“大概是由于她从幼年起就已经带有一种尚未意识到的母性本能的缘故。在她成为新生命的创造者之前,爱护生命的情感早已在她的心灵中确立了。善的根源在于奠定、缔造、创立生命和美。善与美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22]
3.“人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越深入研究,苏霍姆林斯基便越发现人性的深邃与复杂。他多次感叹:“在人体发育的长期性中蕴涵着自然的巨大奥秘。”[23]除了难以穷尽的共性之外,人的个性更是无限复杂和丰富的。“大脑皮层的细胞作为思维过程的物质基础,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就像每个人的肌肉,每个人的心肌都各不相同一样。”[24]就教育实践而论,“对学生身上的人性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说学生“身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是我所不知的了”[25]。他特别寄语未来教师:“要记住,人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26]。人的潜能既能通过教育、劳动等多种途径得到充分开发,也将在其中获得新的发展,其可能的前景是无限的,人的完善的可能性永无止境。人的本性在历史进程中日趋美好。“在人的身上经常地表现出越来越新的高尚品质,体验这些品质使人得到美感的快乐,而精神交往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才是人的本性的诗情画意。”[27]
三、苏霍姆林斯基人学的基本观点
1.教育是“生产人”,“教育学就是人学”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生产人——这是一项艰巨的活动,也是一种幸福和磨难并存的复杂劳动,用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和更新的词来说,这便是教育。”[28]这里的生产并非生理上的生育,不是“种的繁衍”,而是对生物人的文化再造,是“把大自然提供的这些人的毛坯全都造就成真正的人”[29]。人生下来只是能够成人的生物,不是完美的人。完美的人是造就出来的。“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创造。”[30]
“教育的最高目的就在于人的本身”[31],“人的力量的充分发挥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和真正的自由王国”[32]。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目的观。他认为教育不应仅仅培养某种职业的劳动者,而应着力塑造人的心灵。“不管学生将来成为什么人,是学者,是农民,抑或是石匠,……(都应)怀着巨大的内心力量和一个真正的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可遏止的意愿,步入我们的时代。”[33]“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应有登上高尚道德精神高峰的决心,应有自己的飞腾、自己的高度激情,应有一颗像丹柯那样火热的心。使每个人拥有这一切,便是教育的意义所在。”[34]与此同时,只有“人”才能“生产人”。这意味着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普遍而重要的关系——此乃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过程观。他援引乌申斯基的话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性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35]这样的教育过程理所当然地需要贯彻“人的原则”,“人的原则就是要以人的眼光来看待人”[36],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基于以上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学就是人学”[37]。这是他教育生涯的基本信念,他的理论基础,他的实践原则。
2.学生应当是“有权感到自豪的人”
在帕夫雷什中学,老师总是用“您”称呼自己的学生。这个细节反映了该校教师的学生观。苏霍姆林斯基解释说:“我们用这个简单而有礼貌的‘您’的称呼,表示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发展的前景;我们使少年懂得并体会到,我们尊重他首先因为他是一个苏联公民,未来的孩子们的父亲或母亲,未来的能工巧匠、詩人,一个有权感到自豪的人。”[38]
自豪感是每个学生的天赋人权。苏霍姆林斯基坚信:“任何一个人,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适宜的教育,都能显露出自己出类拔萃的独特才华来。等待我们为他们塑造心灵的500名受教育者,就是500名独特的天才人物。”[39]这里的关键在于教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教育,“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一条‘含金的矿脉’”[40],发掘每个人身上那种一经发挥就能给他带来创造欢乐的宝贵素质和才能。学生的自豪感建筑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上,教师要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让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苏霍姆林斯基常常提醒说:要像害怕火灾一样害怕学生的智力劳动一无所获!自豪感的天敌是自卑感。摒弃自卑才能走向自豪。应当使教育能帮助每一个学生强化自己的自豪感,千万不要“掩埋掉他身上作为人的精髓”[41]。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在于他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人,这是头等重要的事”[42]。
3.教师应当成为杰出的“人学家”
“教师的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在人的身上经常能发现新的东西,对新的东西感到惊奇,能看到形成过程中的人”[43]。苏霍姆林斯基期待每一位教师都“做一个人学家”[44]。 作为人学家,“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45]。这种爱就是对人的信心。“只有认为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可能成为伟大人物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称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46]教师应当热爱所有的、包括有缺点的学生,甚至要“尊重孩子的无知”,这是“人学的最高智谋”[47]。同时,只有在深入细致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因材施教,才能在每个人的身上找到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使其大放光彩。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相同,“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条这样的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工作的艰巨性和崇高性也恰恰就在这里”[48]。
作为人学家,教师需要比一般的技术专家有更高的理想和更多的责任感。“所谓教育就是使人得到升华,这是一个经常、细致、艰难而愉快的工作。”[49]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当您在自己学生的理智和心灵面前塑造出道德美好、品质高尚的鲜明形象时,他的眼睛在迸发出兴奋激动的火花,他的心儿在急剧地跳动,他的思想在向往未来”,“对于我这个教师而言,这种精神状态永远是我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理想”[50]。学生这种精神状态的频频出现,是教师成长为人学家的重要标志。
4.学校应当成为“复杂的人道主义实验室”
在帕夫雷什中学这个“复杂的人道主义实验室”[51]里,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最细致微妙的劳动”,“进行人学方面的主要检验”[52]。他写道:“学校,按其天性而言应是仁慈和人道的圣地,是修身养性与充满最微妙、最高尚的人类情感的圣殿。”[53]学校里应当充满一种尊重人、相信人的气氛,师生相互信任,高度默契,教学相长,互助共生。这是他孜孜以求的理想学校的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学校这个教育实验室里,学生并非教师的实验对象,而和教师一样是实验主体,是研究者。“少年不仅研究自然界各种现象与规律,而且也研究道德真理,研究人。他们特别注意研究教师。……少年会发现您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您思想的一些细枝末节就会清晰地呈现在他们面前。”[54]苏霍姆林斯基极力主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会正确地认识人,认识人性之美,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之美;同时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把兴趣的中心放在做人上”[55]。为此,要让学生掌握关于人的知识,将“人学”列为重要课程。这样的课程应包括:一是使学生了解人的解剖生理现象与人的健康方面的内容,让“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本人的医生,每一个人都与自己的不良嗜好作斗争”[56]。二是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发展自己的记忆力”[57]。三是使学生在确立自尊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经常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中的重大问题。四是培养同情心,特别要学会心中有人,学会理解、同情、体谅和怜悯他人,不断增强用自己的心灵去体贴别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的能力。
5.“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
“劳动”是苏霍姆林斯基人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他看来,培养真正的人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劳动(广义的,包括脑力劳动):“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58]如果“没有劳动,人就会退化,变成卑鄙可恶的生物”[59]。因此,“如果试图对教育的真正哲理下定义的话,按我的看法,即: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60]。在劳动创造人的理论背景下,他具体探讨了“思维和劳动创造了人脑”“劳动创造智慧”“劳动使人逐渐成熟”等问题。他用全面发展揭示了劳动造就人的功能和机制。他认为:“劳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它可以揭示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创造精神”[61];“这里既有劳其心智,乏其肌肤的努力,也有意志和精神的紧张,并在此过程中展露个性,确立自我”[62]。总之,劳动“是一个广泛的、多面的概念。它集中了体力的、精神的、意念的和道德的力量,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表现自己、确立自己的意向”[63]。简言之,人在劳动中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创造了自己本身,使自己“不仅成为有意识地安排自己生活的理智的生物,而且成为有个性的人”[64]。
参考文献:
[1][2][6][8][11][13][17][20][22][23][32][38][42][44][45][47][52][54][56][64]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3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80-881.861.18.57-58.563.719-720.475.918.76.57.623.640.882.25.15.104.25.529-530.508.622-623.
[3][5][27](苏)苏霍姆林斯基.论爱情[M]. 李元立,关怀,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138-139.105.80.
[4][24][25][26][28][33][39][41][48][49][50][53][62]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46.305.425.412-413.877.759.115.544.122.617.698.511-512.647.
[7][10][18][19][21][29][57]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752.11.780-781.780.752.752.367.
[9][15][34][35][43][51][55][59]蔡汀,等.蘇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6.611.173.714.535.827. 207.786.
[12][16][40][58][61]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1.95-96.237.624.624. [14](蘇)瓦·阿·苏霍姆林斯基.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M].肖辉,晨楠,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29.
[30][31](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9.203.
[36][60][63](苏)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M].杜志英,等,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33.241.210.
[37]吴盘生.追寻的脚步:结缘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9.
[46](苏)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M].汪彭庚,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23.
责任编辑:杨孝如
An Exploration of Suchomlinsk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UN Kong-yi
(Jiangsu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Nanjing 210013, China)
Abstract: Reflections on the catastrophes caused by the two World Wars after the former Soviet Patriotic Wars have promoted formation of the consensus on maintaining human rights and carrying forward humanitarian spirits. Whe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had increasingly liberal politics at hom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oposed the party program of “All is for humans”, indicating that the tendency of society was conducive to human’s well-rounded development. Therefore, Suchomlinsky judged that the society had entered the era of person, and in practice he formulated his own science on humans, that 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e important views of which are as follows: humans have the attributes of nature, society and spirit, humanity has the tendency of virtue and beauty, and human’s potentials are endless; education is to produce humans, and pedagogy is a science on humans; 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right of feeling proud; teachers should become the outstanding experts on humans; schools should become the lab of the complex humanism; and humans breed humans and labor can make humans be a true person.
Key words: era of pers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uchomllin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