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村:雕出刹那间的感动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j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传统雕刻技法,却不墨守成规,台湾木雕艺术家陈启村从一位贫穷的盐工孩子,在雕刻艺术领域闯出一片天。
  
  50岁,台湾木雕艺术家,将西方美学与传统木雕技法结合,擅长人物和佛像雕刻。
  
  一个富有磁性的男声从电话传来,带着不太平缓的气息声。参加台南某美术展开幕活动的陈启村刚刚回屋,没来得及喝口水便开始细细讲述起自己35年的木雕生涯。
  
  语言隔阂造就的木雕家
  “陈启村!为什么没有教作业?”小男孩低着头不说话,因为他听不懂普通话。没上过幼儿园、从小说闽南语的陈启村随父亲搬到台南,听不懂老师讲课,学习产生了障碍,他索性拿笔躲进了绘画的桃花源。
  “你不爱读书,喜欢画画,干脆去学门手艺,至少有口饭吃。”14岁那年,在父亲的教导下,陈启村到一家佛像雕刻店当学徒,住在师父家中,学习传统雕刻技法。颇具天分的陈启村仅用4年时间便出师了,成为一名粗胚师傅。佛像店对面是展览馆,不时有名家作品展出,令陈启村心生向往,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作品也能进入艺术殿堂。他开始到各个寺庙观摩佛像,久久站立不忍离去,甚至还曾引起寺庙工作人员警惕。
  20岁当兵那年,通过一位学艺术的朋友,陈启村第一次见到西方雕塑画册,知道了罗丹、米开朗基罗,见识了肌肉、人体结构比例,了解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美学的差异。“我不能沦为传统的匠人。”陈启村开始找模特,学习素描、油画和现代艺术雕塑。24岁那年建立自己的雕塑工作室,直到今日。
   兼具传统与现代感的木雕作品令人惊艳,耳目一新。传统工艺奖、奇美艺术奖、台湾工艺之家……几乎无人不知陈启村,他更被称为“台南之光”。那个听不懂国语的小男孩,终于在艺术创作上获得了掌声。
  
  我要跳出来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尊师重道、手艺靠师承的时代。师父怎么教,徒弟就怎么雕。
  已经接受西方美学理念洗礼的陈启村不再拘泥于传统雕刻,认为神像也应该有时代精神。他开始讲究人体结构比例,表现人物动态时肌肉的变化,把佛像和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
  当年木雕流行大头大脸、头重脚轻。于是当陈启村中西合璧的作品一亮相,木雕界仿佛被放了一把大火。“前辈们千里迢迢跑到我面前,指着我说‘你做得不对’。收藏神像和古董的藏家也不习惯新鲜的模样,没有一人购买。”最窘迫时,一家人只剩下500多台币维持生活。外界与家庭生活的压力不断触动陈启村那颗年轻的心,他有些动摇了,可一拿上錾子、木榔头,还是情不自禁地雕出自己梦想的模样。“我要跳出来。”陈启村不断地说服自己,“唐宋元明清,每个时期都有代表性风格的木雕作品,我要摆脱传统的窠臼,做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雕塑。”面对大众的批判,陈启村选择了坚持。
  凭着这股子倔劲,陈启村天不怕、地不怕地往前冲,第二年,25岁的他在第一届奇美艺术奖上一举夺魁,这成为陈启村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因为参加比赛的目的,就是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打响口碑,再树立作品的形象,让更多人知道传统雕刻并不仅仅局限于宗教,也可以是艺术品。“若不是当年破釜沉舟的憨劲,现在的我或许已经被时代淘汰,不做木雕了吧?”陈启村意味深长地说。
  多年扎实的传统雕刻技法是陈启村的杀手锏,一刀下去狠准快,否则雕坏了就毁了。但为了结合西方人体结构和骨骼等特征,他得“自废武功”,毕竟木雕是减法,不能填补。但传统雕刻技艺对陈启村来说不仅是吃饭工具,更是一种使命,能带他达到想要的境界。“传统让我成长,现代艺术给我养分,能更好地表现传统特色,我都不会放弃。”
  
  感动人才是好作品
  《新衣》是不同于传统神像雕刻的作品,主角是陈启村的女儿。这一系列多是以女儿5岁到10岁间的模样和形态为范本。他开玩笑说:“每次请模特太花钱了嘛,自己的女儿免费。”
  谈笑间,陈启村用记忆清晰地还原出《新衣》那个真实的场景。妈妈拿新衣让女儿试穿,陈启村一眼瞧见她稚气腼腆的面庞,既欣喜又害羞。于是内心紧紧抓住这个神韵,完美地表现在雕塑作品上。“但衣服不是这一件,艺术,不是纯粹的写实。”
  家人成为陈启村灵感的源泉,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肢体百态和纯真形象更是不可错失的好题材。
  一次逛街,一位母亲专心地为儿子挑衣服,小孩无聊地把脸紧紧贴着玻璃窗玩耍,好一幅幽默的画面。“这是三度空间的结合,让空间来做玻璃。”陈启村灵感大发,一个月时间,沉稳红褐色的樟木被生动地雕琢出那个孩童的姿态与肌理,脸颊与双手紧贴“玻璃”的姿势更显精彩。《窗》,成为陈启村最为人乐道的作品。“我要表现的,就是刹那间的感动。”陈启村认为,作品必须先感动自己,让观赏者读出故事,这比技术更重要。
  每年,他会固定雕刻三四件遵循自我、不受市场导向限制的现代作品,因为一个好的工艺家不会只擅长某一个主题,陈启村希望自己的作品表现得更加多元化,但所有的作品只有一个标准——感动人。“就算我到了70岁,还是这样的标准。”50~70岁被认为是艺术家最精华的阶段,艺术理念、经济能力和技艺倾于成熟,“我要珍惜这个时段,尤其做木雕,不同于书画家,七八十岁还能写会画,那时我的眼会花,体力会衰退,但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情感百态带进作品的理念不会变。”平和的语气中,透着陈启村30多年前那股子追求艺术的坚定。
其他文献
低胸长裙,薄纱外衣,云髻高耸,顶戴牡丹,唐仕女或漫步、或赏花、或扑蝶,雍容富态迎面而来;娥眉淡扫,低眉顺目,窄袖上襦,裙及围腰,宋仕女幽幽一站,便是仙风道骨;齐腰襦裙,披风便服,珠翠环绕,绣样精致,明仕女即便看着风筝,也是无比端庄温婉……  看惯了古装剧的胡乱穿着,见到陈润熙的这些复古照,一阵恍惚,好似灵魂幽幽飘过时空,成为端坐阁楼的闺秀,看姹紫嫣红开遍,哀时下断井颓垣。  不是老夫 是书生  在
健硕的身材,轮廓分明的脸庞,头上裹着一条艳丽的头巾,在添薪坊木雕工作室第一眼见到蔡杨吉,觉得只差一把吉它,就是一个粗犷又带着几分叛逆的摇滚歌手。然而,四周那些精致的木雕作品,又让人不得不相信眼前这位已经60多岁的“潮男”的确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木雕艺术家。  “创作上我回归传统,但生活中仍然喜欢一些新潮的东西。”蔡杨吉说。或许,正因为如此,使得他的木雕作品虽然大多表现传统题材,却能绽放出让人一见难忘的
自贡素以盛产井盐和技术先进闻名遐迩。在市中区,有一座地标性建筑——西秦会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就坐落于此。盐是什么?盐从哪里来?怎样得到这种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可触、可听、可感的答案。  说不尽的西秦会馆  300多年前,来自贡做盐业生意的陕籍商人逐渐发家,合计着建一座同乡会馆。乾隆元年(1736年),工程开工,一建就是16年。如今,龙风山麓,釜溪河畔,西秦会馆殿阁巍峨、雕梁画
11月27日晚上8点,深圳的夜空星光璀璨,第30届Elite世界精英模特大赛全球总决赛正在保利剧院上演,与入选总决赛的60位佳丽同样紧张而兴奋的还有独立设计师王紫珊(Skelly),因为她设计制作的衣服将由这些超模新星在大赛中演绎给全世界的观众。  这位年轻的华裔设计师,创立MICartsy女装品牌仅仅两年时间,却以匠心独运的设计与精美绝伦的手工制作,形成独树一帜的优雅气质,赢得了时尚界的青睐,幸
谈到古瓷器修复技艺,那绝对是高大上。但说到补碗这个行当,就乏人问津。然而年轻的卢成堆却端起补碗这个不起眼的活计,探索出了新的商机。  第一次见卢成堆,是在他的办公室,黑色西装配着白色衬衫,大方得体。走近才发现,他的眼镜、衣服、皮带上统一贴着“瓷爵士”的商标。尤其是手表,是在香港花了十几万元买的,回来后专门拆掉原商标换上了“瓷爵士”。“虽然有些疯狂,但是出去见客户的话,别人会很快记住我和瓷爵士。”年
古人郊游、做客时,常会将自己的茶杯装进小布袋里,随身携带使用。讲究之习,是今人所不及。今人也爱饮茶,尤其中意紫砂壶,但以紫砂杯品茗者却实为少见。  这款“一人茶”紫砂杯,由《中华手工》杂志与深耕茶器9年的琢樸堂联合出品,以宜兴丁山原矿陈腐老段泥制成。30目粗砂让此杯更有质感,养后温润如玉。杯壁手刻莲蓬,再以金墨勾勒,雅致高冷,限量100个。  用此紫砂杯喝茶能让口感更醇厚,适宜之茶较为宽广,普洱、
手艺:打络子、编花篮  等级:★★★★  若要评大观园第一巧手丫鬟,莺儿肯定能和晴雯PK一下冠军。  慧紫鹃,贤袭人,憨莺儿,莺儿经常脑袋短路,人情世故一概不懂,可她却打得一手好络子。如果说晴雯是“针巧”,那么莺儿就是“手巧”。  第三十五回,宝玉请莺儿帮忙打络子那段写得十分精彩:莺儿道:“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的,或是石青的才压的住颜色。”宝玉道:“松花色配什么?”莺儿道:“松花配桃红。”宝玉笑
不管是古熨斗还是“大铜勺”,对于卖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值钱的家伙,只有张世铎才当成宝贝。    张世铎  天津华山医院院长。喜爱收藏熨斗,目前收藏了一千多把,从汉唐到近现代,各种造型,各种材质,有熨衣服、衣领、袖口的,也有熨扇子、画布的,最重的18.3公斤,最小的长8厘米,宽0.2厘米。     熨斗,又称“金斗”、“火斗”。加了木炭或热水,熨斗就立刻变成“热心肠”,可熨平衣帛、扇面、画布。这
展览时间:3.21~5.10  展览地点:深圳南山区华·美术馆  Tokyo TDC(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世界字体设计年赛展是全球最受瞩目的字体设计赛事之一,成立于1987年,旨在表现字体设计中文字和语言之间的深刻关联,同时也关注艺术指导者与企业诉求的关系。每年,赛展会从世界各地收集优异的参赛作品,不断挑战排版的定义与形式、字形和字体的平面设计。本次展品共计175件(组),包括平面设计、字体设计、
“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这是桃花坞年画老艺人一辈子的制作口诀,至今仍在传递。  如今的桃花坞周边正在重建,早已见不到鼎盛时五十多家年画铺子连成一条街,家家户户赶制年画的热闹场景,就连唐寅故居也慢慢被青苔包覆。而离唐寅故居不远的朴园,不留神也就经过了。可推门而入,竟也想不到这里就是桃花坞年画博物馆。  门里院内,是另一番景象。一字排开的木桌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