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了根基”。学校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是每所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学校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有所收获。
传统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学校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塑造思想、陶冶心灵、发展个性、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加强学校文化的建设,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促使学校文化深扎其根,实现健康发展、高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我校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诚毅”。“诚”即诚实、诚信;“毅”即坚毅,刚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言:“诚者自成也。”《论语·泰伯》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诚毅”为核心理念,体现了学校对师生德智并进、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与“诚以立身、毅以行远”的校训相辅相成。学校校风:“文行雅正,和搏日新,博爱善导,精研乐教。”《论语》有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礼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德育和智育并举,规范与人文并重。“博爱”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善导”则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方式和技巧。“精研乐教”,要求教师要有踏实的工作作风,潜心钻研,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事业来做,体现了教师对教育的无限忠诚。
以积极向上文化凝聚学校魄力
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办学过程中共同凝结的内驱力。学校紧紧围绕“诚毅”核心理念,践行校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思想的传播;结合本土人文资源,广泛开展以董永文化为主线的感恩孝心教育;进一步挖掘学校发展中形成的“二中精神”,让师生切实了解学校三十多年艰辛又辉煌的发展历程,增进爱校情感;同时以《弘毅》《教科研导刊》等刊物为载体,推进学校精神文化传播。发挥学校系列人文读本和科学读本等校本课程的作用,将孔子文化等传统文化知识和衍生的文化精神渗透到师生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增强师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开发校本课程学以致用
学校文化的服务主体是学生。因此,学校立足校情,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地方特色,把弘扬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开发校本课程为契机,找准切入点,整合现有的资源,在课程构建与实施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学校特别注意与学校“诚毅”教育思想的紧密融合,与“志坚有恒、多才博学、学以致用”的学生培养目标紧密联系,用体系性的课程建设思想来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在此思想指导下,制订了《博兴二中学校课程开发指南》,设计出“诚以立身,毅以行远”符合学校教育思想的校本课程体系;并根据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及学校文化特色与地方实际,从人文素养、学科拓展、文学艺术和生活技能四个领域,自主开发了诚毅文化、论语文化、象棋、剪纸等28门学校课程,编写了《圣师孔子》《董永与孝文化》《天然乐园麻大湖》等人文读本,把孔子文化、诚毅文化、董永文化、麻大湖文化等文化知识和衍生的文化精神,渗透到师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把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
在立德树人中传承
学校的“立德树人”工程,把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并把修己以敬、修身养性、克己复礼摆在“德”的首位。在此基础上,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紧紧围绕儒家文化中的诚信、坚毅思想,以“弘扬诚毅精神,铸造二中品牌”为主题,开展千人诵读论语精典名句、“诚信在我心中”主题班会、“诚毅伴我行”演讲比赛、“儒家诚信与现代中国”主题教育报告会,“诚信、坚毅让我们行的更远”主题征文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
打造书香校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流传了几千年的言论、著作、诗词曲赋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期和人格形成期的学生奠定美好人生的坚实基础,学校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先后开展读书分享会会、诗文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追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使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充满诗意。2018年,学校举办了第四届读书节暨“中华情·中国梦”经典诗文朗诵活动。整场活动分“古老民族的激扬”“春中国的奔放”“悠远文明的传唱”“美丽华夏的奏响”四个篇章,将那些曾经在中华民族成长历程中留下过深刻印记的艺术精品,那些先哲先贤历经沧桑所激发出来的艺术情思,化为或慷慨激昂、或似水缠绵的艺术音符,在学生心灵中引起巨大的共鸣。
教育学者朱永新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指出:教育应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中华优秀傳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中心。在当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学校要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落之珍珠,利用教育这根主线重新蒐集编织,实现代代传承,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与学校校风、校园文化的建设统一起来,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书香校园,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中学)
传统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学校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塑造思想、陶冶心灵、发展个性、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加强学校文化的建设,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促使学校文化深扎其根,实现健康发展、高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我校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诚毅”。“诚”即诚实、诚信;“毅”即坚毅,刚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言:“诚者自成也。”《论语·泰伯》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诚毅”为核心理念,体现了学校对师生德智并进、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与“诚以立身、毅以行远”的校训相辅相成。学校校风:“文行雅正,和搏日新,博爱善导,精研乐教。”《论语》有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礼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德育和智育并举,规范与人文并重。“博爱”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善导”则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方式和技巧。“精研乐教”,要求教师要有踏实的工作作风,潜心钻研,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事业来做,体现了教师对教育的无限忠诚。
以积极向上文化凝聚学校魄力
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办学过程中共同凝结的内驱力。学校紧紧围绕“诚毅”核心理念,践行校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思想的传播;结合本土人文资源,广泛开展以董永文化为主线的感恩孝心教育;进一步挖掘学校发展中形成的“二中精神”,让师生切实了解学校三十多年艰辛又辉煌的发展历程,增进爱校情感;同时以《弘毅》《教科研导刊》等刊物为载体,推进学校精神文化传播。发挥学校系列人文读本和科学读本等校本课程的作用,将孔子文化等传统文化知识和衍生的文化精神渗透到师生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增强师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开发校本课程学以致用
学校文化的服务主体是学生。因此,学校立足校情,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地方特色,把弘扬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开发校本课程为契机,找准切入点,整合现有的资源,在课程构建与实施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学校特别注意与学校“诚毅”教育思想的紧密融合,与“志坚有恒、多才博学、学以致用”的学生培养目标紧密联系,用体系性的课程建设思想来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在此思想指导下,制订了《博兴二中学校课程开发指南》,设计出“诚以立身,毅以行远”符合学校教育思想的校本课程体系;并根据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及学校文化特色与地方实际,从人文素养、学科拓展、文学艺术和生活技能四个领域,自主开发了诚毅文化、论语文化、象棋、剪纸等28门学校课程,编写了《圣师孔子》《董永与孝文化》《天然乐园麻大湖》等人文读本,把孔子文化、诚毅文化、董永文化、麻大湖文化等文化知识和衍生的文化精神,渗透到师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把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
在立德树人中传承
学校的“立德树人”工程,把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并把修己以敬、修身养性、克己复礼摆在“德”的首位。在此基础上,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紧紧围绕儒家文化中的诚信、坚毅思想,以“弘扬诚毅精神,铸造二中品牌”为主题,开展千人诵读论语精典名句、“诚信在我心中”主题班会、“诚毅伴我行”演讲比赛、“儒家诚信与现代中国”主题教育报告会,“诚信、坚毅让我们行的更远”主题征文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
打造书香校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流传了几千年的言论、著作、诗词曲赋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期和人格形成期的学生奠定美好人生的坚实基础,学校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先后开展读书分享会会、诗文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追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使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充满诗意。2018年,学校举办了第四届读书节暨“中华情·中国梦”经典诗文朗诵活动。整场活动分“古老民族的激扬”“春中国的奔放”“悠远文明的传唱”“美丽华夏的奏响”四个篇章,将那些曾经在中华民族成长历程中留下过深刻印记的艺术精品,那些先哲先贤历经沧桑所激发出来的艺术情思,化为或慷慨激昂、或似水缠绵的艺术音符,在学生心灵中引起巨大的共鸣。
教育学者朱永新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指出:教育应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中华优秀傳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中心。在当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学校要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落之珍珠,利用教育这根主线重新蒐集编织,实现代代传承,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与学校校风、校园文化的建设统一起来,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书香校园,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