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辣者说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酸苦辣咸五味中,我最嗜辣。
  记得刚读初中时,我就开始尝辣。一天,母亲做汤时,随手切了几根辣椒丝放入,我一吃便呛得涕泪皆流,一口汤全吐出。虽说是浅尝辄止,倒也领教了辣的味道。以后,尝辣次数渐多,便由怕到喜,渐渐上瘾,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辣民。
  后来,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生活了20多年,几乎天天和辣味打交道。有道是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四川人辣不怕。江西能在全国嗜辣省份排行榜中名列第几尚不得知,但只举一例就可知江西老表食辣者之多。文革中的那年,数百名当地民工在我厂附近开山筑路修水库。一眼望去,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大军,一边是一排排矮树上高高低低悬挂着的一只只小瓶。我好奇地打开其中一只,一股浓浓的辣味扑鼻而来,原来瓶中是他们自带的下饭菜——橘子皮剁碎与红辣椒同腌。可知在最贫困的日子里,辣椒始终是平民大众的首选。那时,我厂食堂若有炒辣椒供应,小窗口前必是人头攒动。买一小碟炒得碧绿生青的辣椒丝佐食,足可诱使你再吃下一大碗饭。吃罢,辣得满头大汗还连呼“痛快”。
  再后来,偶尔从报章杂志中读到毛泽东在求学时代也极爱吃辣,直到全国解放后入住中南海,还对苦瓜炒辣椒情有独钟。又知鲁迅冬夜写作时,常吃辣椒御寒。有这两位伟人成为嗜辣先辈,更添我等芸芸众生无限豪情。
  那些年冬季来临时,上海滩有一家商店生意特别红火,那就是西藏路福州路口的川湘土特产商店。专卖自炒的各色辣酱,排队购买的有老叟、有绅士、有淑女、有老外……我也曾是该店的老顾客。此店的辣酱辣虽辣,却无鲜味。我吃过的最鲜最辣的当数霉豆腐,是用老豆腐、红辣椒、熟黄豆混合,密封后任其自然发酵发霉成为辣味腐乳。那年冬天,同事见我胃口欠佳,送我三五小块这霉豆腐,一尝之下,奇鲜无比,真是打耳光也不肯放手。随后就闻辣寻主人,竟冒着大雪连夜找到同事住所,让他的妻子将半罐子霉豆腐连汤带水全都倒给我。过几天带回上海,妻子女儿一尝,皆啧啧称鲜。我吃过最辣的是小舅子从贵州带回的一小瓶腌青椒,现在叫野山椒,每只仅一公分长,咬一口直辣得你唇舌发麻,小小一只就可使你吃下一大碗泡饭。
  眼下在我周围的人群中,嗜辣者正逐年增多。过去食物匮乏的年代,人们不得不以辣当菜。如今是吃厌了鸡鸭鱼肉时令蔬菜又想吃些辣来调剂口味,这本身就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富足。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口味的不断追求,小小一只辣椒,还会“辣”出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来。
其他文献
上海城隍庙旧校场路69号有家“睦邻阁”,是上海“老邻居饭香”的旗舰店。  它家的葱油蚕豆、老上海熏鱼都是上海老味道。土灶烧甲鱼,有点农家菜味道,由于是在土灶上慢慢收汁而成,非常入味。茶香凤尾虾,基围虾开片而留尾,下油锅炸熟后,赋以基本咸鲜味,并有铁观音茶汁留其中,故鲜香去腻,创意不错。至于外婆红烧肉更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糯软酥香。娃娃菜肉圆砂锅在三九严寒的上海,可是最受欢迎的了,因为加了草菇、甜
期刊
在《食品与生活》中连续发表了多篇关于中国岁时风俗的文章,于是也“老生常谈”到中国古代术数对岁时节日所起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术数把一、三、五、七、九奇数称之“阳数”,二、四、六、八偶数称之“阴数”,而“九”之数又是“阳”之极,九月九日则是月逢阳和日逢阳,古人称之“重阳”,即两个阳重叠的意思。重阳有节,就叫做“重阳节”。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活动是登高、吃重阳糕,这在以前的文章中作了介绍,今略。现在介绍重
期刊
人们常把瞎折腾称为“抓瞎”,都这么写了,也就约定俗成了。其实原来这个词应该写成“抓虾”,你要是不信,把活虾放在水里抓它一回就什么都明白了。  如果用专业术语来描述它,应该写成这样:“虾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的动物,身体大而侧扁,外骨骼薄而透明,前端额剑侧扁,具齿,腿细长,腹部发达……。”不过如果这样写,读到一半你可能就会睡着了。  其实人们只关心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虾才算是好虾
期刊
有个故事,虽然真假难辨却意味深长。  传说演奏家帕格尼尼有个仇人,那仇人十分嫉妒帕格尼尼高超的小提琴演奏技艺,便意欲出出帕格尼尼的洋相。在一次盛况空前的演奏会上,帕格尼尼刚演奏完一曲,人们的掌声便海水涨潮似地响了起来,于是帕格尼尼放下琴,举起双手向人们致谢,可也就在此时,他的琴被人偷换了,但他并没心慌意乱,而是极其从容地说了一句话:“朋友们,我将用我的琴声证明,音乐并不在乐器上,而是在演奏者的心里
期刊
宫保甲鱼    阳光明媚的双休日, 接婆婆来家里住两天。婆婆虽然和大多数老人一样,一问到她的身体,便有很多不爽要告诉你,听到耳朵里便也染到许多不爽,可是看到她老人家说归说,仍然能够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包一鼓作气爬上6楼,我们做儿女的不敢吱声,心下窃喜,赶快好吃好喝的端上来,请她入座。  小菜是我早起下楼买好的,老公这会儿捋起袖子又洗又刷开始忙成不可开交状。婆婆喝着茶,看宝贝儿子做家务,表情有些特别。“
期刊
行家感言:  张维聪,从事餐饮业45年,现任上海餐饮行业协会徐汇区代表处秘书长,全国《酒家酒店业》国家级等级评定、注册评审员。  上海小吃的独特风味,是伴随着上海城市的演变而发展起来的 ;是在本地传统品种基础上,荟集各地小吃精华,结合本地的口味习惯而逐步形成的,这也是上海海纳百川的特点。上海小吃以品种繁多、兼具南北风味为其显著特色;上海小吃因时而变,节令感强;上海小吃选料讲究,制作精细;上海小吃供
期刊
听说上海证大丽笙酒店新上任的经理方兴先生是一位管理五星级宾馆的高手,尤其是他的“身在哪,心在哪,就是哪个国家人”的入乡随俗理念,使得我对这位“世界公民”产生了敬意和采访兴趣。  丽笙坐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新博览中心附近的时尚新天地“大拇指广场”上,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由全球酒店业的翘楚——卡尔森环球酒店集团负责管理。丽笙是全球领先的高水准、提供全面服务的酒店品牌,在63个国家有着超过413家酒店。  酒
期刊
1287、冯玉祥1936年居南京时,请千家驹讲“中国财经问题”,并认真做笔记,后又向千要去了讲稿,在《冯玉祥在南京》书后作为附录,署名“千家驹先生讲,冯玉祥笔记”。还送给千家驹一大车西瓜,来人告诉千,这是冯先生自己种的,作为讲课的酬劳。  1288、王国维爱吃红烧肉,但必须是夫人制作。  1289、袁克定(袁世凯长子)抗战后住颐和园,生活困难。张伯驹见他吃饭时,只是以窝窝头切片夹上咸菜而已,但依然
期刊
金风送爽,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又到了一年一度菱角上市的时候。“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前人所描绘的,正是三秋时节江南所见的那种鲜菱嫩藕上市的景象。  菱角,古人称之为芰,常见的品种有元宝菱、和尚菱、白菱、水红菱、乌菱、刺菱等多种品种。在这些菱中,尤以嘉兴南湖所产的无角菱最负盛名。这种果、蔬、粮兼而备之的佳品,有很高的食疗价值。祖国医学认为它性平味甘,生食有清暑解热作用,熟食则有益气健脾功效。另外
期刊
百家粮油名企将推行退市召回制  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主持下,全国百家骨干粮油企业9月2日向全社会发出的承诺包括,建立并严格执行产品退市召回制度,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主动召回产品,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这次发起粮油安全承诺的百家粮油企业大多数是“中国名牌”获得者,其中有大米加工企业40家,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