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同步辐射确定晶体缺陷空间方位的方法

来源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76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利用同步辐射白光,采用异向入射成像技术,计算晶体缺陷空间方位的新方法。运用此方法研究了金刚石中的晶体缺陷,计算了位错的走向,确定了位错的类型和位错的三维分布特点。
其他文献
确定了Co/Cu多层膜的第一和第二反铁磁耦合对应的非磁层(Cu)的厚度,对相同厚度铁磁层(Co)制备了第一与第二反铁磁耦合的Co/Cu多层膜,利用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
对91.1-01.3GeV正负电子湮没带电强子多重数的负二项式分布的适用性及其有关参数,多重数前后关联,集团模型参数,半单举快度分布和反映喷注横动量特点的海鸥图的结果进行了报道。
相对论组态混合效应对重子共振态的纵向跃迁振幅S1/2(Q^20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研究了表明这种组态混合效应会对纵向跃迁振幅S1/2(Q^2)起着明显的作用。
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漫散射实验站的五圆衍射仪,建立了掠入射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对Si表面生长的Ge/Si量子点及其在Si表层产生的应变进行了成功测量,表明此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取表面层的微
对喷注的“圆锥判定法”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给出了两种利用末态粒子动量判断喷注是否存在的判定方法。利用LUND-PYTHIA强子-强子碰撞蒙特卡洛产生器产生的数据样本对这两种判定法进行了检验
近年来,在太阳大耀斑期间,由地面中子记录装置及地下不同深度μ子记录器记录以宇宙线粒子的短期增长(GLE)现象,其能量范围已达几百GeV,甚至可达TeV能区,本文讨论TeV能区的增长现象可能是银河宇宙
112MeV Ar离子在50K以下的低温辐照Si到8×10^14/cm^2剂量,室温下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分析了由辐射引起的缺陷产生及其退火行为。结果表明:Ar离子辐照在Si中引起了中性四空位(Si-P3心)、带正电荷的〈100〉劈裂的
We analyze the effects of hyperfine mixing in b → c semileptonic decays of doubly heavy baryons.We qualitatively confirm the results by W.Roberts and M.Pervin
分析了目前在线同位素分离器改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介绍了激光多步共振电离原理和激光源原理,具体分析了热毛细管式激光离子源元素选择性的及其影响的因素,描述了所使用的激光器
给出理想条件下聚光镜焦平面上单个μ子大气契仑柯夫光像的理论结果简要地介绍在标定第二代大气契仑柯夫光成像望远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