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核心力量训练在现阶段体育竞技及体育健身等实践中被广泛重视,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力量训练方式。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上世纪进入到我国竞技体育领域,随着训练方法,训练效果的日益改善,有力助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本文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加以分析,对其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具体实践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核心力量训练 实质 作用 实践
核心力量,也即Core Strength,是通过对人体髋关节、脊柱、骨盆等部位的肌肉加以调动,使肌肉群收缩而生成的力量。借助核心力量训练,能够使力量传递、肌肉协调、肌群运动更加稳定,辅助竞技运动员在参与训练及比赛时,保持其重心控制及调节能力。
一、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分析
人体的核心部位指的是人体脊柱、人体骨盆及人体髋关节连接的位置,在人体上肢与人体下肢有机结合中起到承接作用。相应地,核心力量训练即是通过对人体的核心部位的肌肉组织加以调动,募集,使人体上下肢运动能够寻找到一个稳定的支点,从而确保在体育训练及比赛过程中,人体可以实现力量发起、力量传递及力量控制的最佳状态(见图1)。从实质上看,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控制下,对核心区的肌肉加以激活,使之稳定持续发力的过程。
图1 核心稳定性的生理机制模型示意图
二、核心力量训练基于竞技体育的意义及作用
运动员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其意义及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力量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人体力量分散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中,借助核心力量训练,能够针对性地提高身体核心区的力量,从而可使运动员集中身体躯干力量,在最佳的时机及状态下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而神经系统对肌肉群的协调及调整能力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反复锻炼,使竞技动作更加流畅规范。
(二)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人体核心区的肌群一直处于一种紧张及兴奋的状态中,肌肉群所释放的力量可以汇聚成一个类似圆柱状的结构体,通过这一稳定的结构体,可以为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成形及转换提供力量及平衡支撑。在此过程中,人体的上肢及下肢的反应速度会加快,肌肉群间的能量利用效率会得以强化,有助于竞技成绩的稳步提升。
(三)在运动员力量调用中,髋部及膝部的肌肉较为脆弱,其需要在稳定的运动模式中才能发挥出其力量,竞技体育中涉及多种多样的动作形式,在身体落地及身体下蹲过程中,髋部及膝部的肌肉运动模式极易受阻,由此加大了运动损伤的几率。而通过核心力量训练,人体的韧带、关节等部位的稳定性会提高,易损伤部位的荷载会更加均匀,有助于竞技体育运动员免受或少受运动损伤侵扰。
三、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一)初始阶段
核心力量训练上世纪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引入并初步采用,如在我国举重运动、体操项目、柔道运动、网球训练、游泳队等诸多领域都开始尝试应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核心力量训练应用的初始阶段,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教练员及训练员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意义尚无法完全领会,在训练的方法上没有进行科学规划,核心力量训练的针对性不强,在对身体核心区力量的唤醒、募集、传递、组合及调控上没有与具体的竞技项目特点相结合。此外,在核心力量训练人员的配备及国内外交流中,也没有制定完善的计划,各种因素导致初始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收效不大。
(二)发展阶段
在进入2006年后,我國竞技体育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及训练方法有了大幅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目的、原则、手段等更加明确,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践过程中,开始将其充分融入到训练计划安排中,从而达到了常规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共同促进,协同发展的效果。其次,在核心力量训练人员的配备及国内外交流上,资源及信息更加丰富,训练程序更加完备。例如,在我国游泳队及柔道队备战训练中,教练员将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贯穿于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在2007年墨尔本游泳世锦赛中,郭晶晶在3米板跳水项目摘金,在其备战过程中,核心力量训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普及阶段
随着核心力量训练模式的日渐完善,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覆盖的项目更加广泛,不仅在国家队的日常训练中,在各省市的运动队中,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教练员的普遍重视,以此训练指导,我国竞技体育成绩逐年攀升。例如,在2009年柔道法国站大满贯赛中,中国选手佟文获得女子78公斤级柔道冠军;在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中,林丹斩获男单冠军,其教练李永波在体能训练中主抓核心力量训练,所起到的效果显而易见。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凭借其针对性及目的性强,实效性突出的优势,在日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四、结语
竞技运动成绩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娴熟程度,而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做出又需要身体力量的协调配合,核心力量训练可以通过对人体核心区肌肉群的调动及控制,使运动员的力量使用及能量传递更加快速高效,从而辅助运动员取得更为优异的竞技成绩。
参考文献:
[1] 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等.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5):112-116.
[2] 李月,米靖.核心力量训练在力量训练课中安排顺序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6):94-99.
[3] 魏小芳,刘勰,姜宏斌等.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探析——科学训练方法新视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8):47-51.
摘 要 核心力量训练在现阶段体育竞技及体育健身等实践中被广泛重视,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力量训练方式。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上世纪进入到我国竞技体育领域,随着训练方法,训练效果的日益改善,有力助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本文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加以分析,对其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具体实践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核心力量训练 实质 作用 实践
核心力量,也即Core Strength,是通过对人体髋关节、脊柱、骨盆等部位的肌肉加以调动,使肌肉群收缩而生成的力量。借助核心力量训练,能够使力量传递、肌肉协调、肌群运动更加稳定,辅助竞技运动员在参与训练及比赛时,保持其重心控制及调节能力。
一、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分析
人体的核心部位指的是人体脊柱、人体骨盆及人体髋关节连接的位置,在人体上肢与人体下肢有机结合中起到承接作用。相应地,核心力量训练即是通过对人体的核心部位的肌肉组织加以调动,募集,使人体上下肢运动能够寻找到一个稳定的支点,从而确保在体育训练及比赛过程中,人体可以实现力量发起、力量传递及力量控制的最佳状态(见图1)。从实质上看,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控制下,对核心区的肌肉加以激活,使之稳定持续发力的过程。
图1 核心稳定性的生理机制模型示意图
二、核心力量训练基于竞技体育的意义及作用
运动员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其意义及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力量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人体力量分散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中,借助核心力量训练,能够针对性地提高身体核心区的力量,从而可使运动员集中身体躯干力量,在最佳的时机及状态下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而神经系统对肌肉群的协调及调整能力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反复锻炼,使竞技动作更加流畅规范。
(二)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人体核心区的肌群一直处于一种紧张及兴奋的状态中,肌肉群所释放的力量可以汇聚成一个类似圆柱状的结构体,通过这一稳定的结构体,可以为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成形及转换提供力量及平衡支撑。在此过程中,人体的上肢及下肢的反应速度会加快,肌肉群间的能量利用效率会得以强化,有助于竞技成绩的稳步提升。
(三)在运动员力量调用中,髋部及膝部的肌肉较为脆弱,其需要在稳定的运动模式中才能发挥出其力量,竞技体育中涉及多种多样的动作形式,在身体落地及身体下蹲过程中,髋部及膝部的肌肉运动模式极易受阻,由此加大了运动损伤的几率。而通过核心力量训练,人体的韧带、关节等部位的稳定性会提高,易损伤部位的荷载会更加均匀,有助于竞技体育运动员免受或少受运动损伤侵扰。
三、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一)初始阶段
核心力量训练上世纪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引入并初步采用,如在我国举重运动、体操项目、柔道运动、网球训练、游泳队等诸多领域都开始尝试应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核心力量训练应用的初始阶段,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教练员及训练员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意义尚无法完全领会,在训练的方法上没有进行科学规划,核心力量训练的针对性不强,在对身体核心区力量的唤醒、募集、传递、组合及调控上没有与具体的竞技项目特点相结合。此外,在核心力量训练人员的配备及国内外交流中,也没有制定完善的计划,各种因素导致初始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收效不大。
(二)发展阶段
在进入2006年后,我國竞技体育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及训练方法有了大幅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目的、原则、手段等更加明确,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践过程中,开始将其充分融入到训练计划安排中,从而达到了常规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共同促进,协同发展的效果。其次,在核心力量训练人员的配备及国内外交流上,资源及信息更加丰富,训练程序更加完备。例如,在我国游泳队及柔道队备战训练中,教练员将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贯穿于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在2007年墨尔本游泳世锦赛中,郭晶晶在3米板跳水项目摘金,在其备战过程中,核心力量训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普及阶段
随着核心力量训练模式的日渐完善,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覆盖的项目更加广泛,不仅在国家队的日常训练中,在各省市的运动队中,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教练员的普遍重视,以此训练指导,我国竞技体育成绩逐年攀升。例如,在2009年柔道法国站大满贯赛中,中国选手佟文获得女子78公斤级柔道冠军;在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中,林丹斩获男单冠军,其教练李永波在体能训练中主抓核心力量训练,所起到的效果显而易见。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凭借其针对性及目的性强,实效性突出的优势,在日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四、结语
竞技运动成绩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娴熟程度,而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做出又需要身体力量的协调配合,核心力量训练可以通过对人体核心区肌肉群的调动及控制,使运动员的力量使用及能量传递更加快速高效,从而辅助运动员取得更为优异的竞技成绩。
参考文献:
[1] 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等.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5):112-116.
[2] 李月,米靖.核心力量训练在力量训练课中安排顺序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6):94-99.
[3] 魏小芳,刘勰,姜宏斌等.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探析——科学训练方法新视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8):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