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范例价值,引领想象发展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教材在中高年级段编选了大量具有想象意识的经典文本,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想象的故事,探索想象的秘密,最终形成想象的能力。依托统编教材的想象类文本,教师应该挖掘哪些有价值的想象资源,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把握特点


  对于学生的想象,很多教师一直都鼓励学生自由自在、大胆创新,这本身并没有错,想象的特质就在于大胆与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想象就可以无拘无束。遗憾的是,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没有经过教师指导的学生想象,大多都会陷入胡思乱想的尴尬境地,这些学生以标新立异为能事,导致想象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以《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为例,作者紧扣“变成了一棵树”这一中心展开想象。很多的想象都以生活中的树为基点,形成了相应的想象内容。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大树上有鸟窝,这是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体悟,以此作为想象的支点,就能够让想象落实在真实化的规范层面上。作者正是在这篇课文的想象中,由生活资源生发出全新而丰富的细节内容。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鸟窝都是住的鸟,这篇课文中的鸟窝却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与实际生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这就体现了想象具有规范的同时,又兼具自由创新的特质。
  再比如这篇课文中,作者将口水想象成了牛奶、撒的尿、眼泪等一系列相关的事物,这些事物都与生活中的口水是液体这一本质相关,既形成了想象的丰富性,又凸显了想象的联系性,同时还契合想象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细化细节


  在教学中,学生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缺失,就是只能将想象停留在轮廓和线条的层次中,而无法将自身的思维细腻化,导致想象出来的内容,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学生现有学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让学生的想象意識呈现更为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资源,推动学生想象意识的不断发展。
  从《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的题目来看,作者所有的想象都应该基于“我成为一棵树”这一中心,所有想象的内容都应该以此为抓手。因此,从整篇课文的角度来看,作者并没有将所有的想象细节都局限在变成一棵树这一主线层面上,而是围绕这个中心对自身的思维进行了拓展,形成了更为丰富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与中心主线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这篇课文紧扣“我”变成了一棵树,将自己的想象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正是这种聚焦中心之后的逐层细化,使得整篇文章的想象内容依照叶脉式的方式进一步细化,才能使文章显得丰满而充满了独特的意味。因此,教师要利用这篇文章在想象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思维结构,推动学生想象意识不断发展。

三、语言呈现


  三年级学生在想象之后的语言表达中,一个共性的不足就是难以选择相应的语言内容,将自身的想象成果、想象意图展现出来。很多学生将想象的内容以“告诉”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缺乏对想象内容的具体化、细致化描写,从这个角度来关注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梳理好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思维从内容层面转向文本的言语形式,助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生长。
  比如《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在内容层面上,就是以“变成树”为抓手,而在具体组织语言时,就要将写作的关注点聚焦在“有意思”的维度上。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本中觉得写得“有意思”的语言进行深入洞察,感受作者描写人物言行细节的想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引导学生在洞察辨析的过程中提升内在的认知能力,在示范性的榜样作用下助推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发展。
  想象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捕捉相应的资源,从范例资源中获取力量和契机,提升想象品质和意识。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在通常意义的单元习作之外,还安排了小练笔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编者安排小练笔的方法,针对课文的写作特点,在开展相关写作知识与方法的学习指导中,组织学生进行以句段为主要表达形式的即兴写作,使学生有比较多的动手表达机会,为单元综合性写作打好基础。一、找准结合点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具有典范表达意义的范例所蕴含的写作方法,教师不可直接将其告诉学生,而是
期刊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张仲景虽然在医学上出了名,却仍虚心地为同行医病,并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  从前的一些郎中,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惆怅自
期刊
地震,是一个许多人闻之色变的词。地震的发生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有可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人们将地震列为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全球平均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地震约5万次,可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100次。  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地震产生的地震波是目前少量可以穿透整个地球的信号,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
期刊
世界上已知的能发电的鱼类达数十种,比如电鳐、电鲶、电鳗等。  1989年,在法国科学城举办了一次饶有趣味的“时钟”回顧展览,一座用带电鱼放出的电来驱动的时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种带电鱼放电十分有规律,电流的方向一分钟变换一次,因而被人称为“天然报时钟”。  原来,这种带电鱼就是电鳐,它是活的“发电机”,有海中“活电站”之称。电鳐可以放电,电压最高可达500伏,足以把附近的鱼、虾及其他的小动物
期刊
培养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阅读材料,实现课内外读写联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根据课内外阅读促使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互动,提升语文综合能力。一、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阅读是有选择的,我们要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开展阅读活动。基于此,统编教材针对不同学段
期刊
为了达成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统编教材编排模式突破了普通单元的内容安排,在两篇精读课文之后,安排的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再安排两篇习作例文,最后出现的是单元习作目标。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探索适合不同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围绕习作单元的专项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多层次的习作实践训练。一、发挥示范作用  教師引导学生学习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主要是从文本中寻找蕴含着习作单元专项写作目标的语段,通
期刊
这是一幅关于海底世界的画作,这些海洋生物造型各异,表情丰富,给人萌萌的感觉……画面内容丰富,色彩绚丽,构图多变,展现了小作者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期刊
思维导图凭借图形与线条及符号的连接,利用结构图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体系直观地呈现出来。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素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习质量。一、预习阶段  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入思维导图,用树状图形标出课文框架、中心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自学意识;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整合系统知识。从思维导图在课
期刊
统编教材对于每篇课文如何对接单元语文要求的学习目标,通常采用课后练习加以细化。也就是说,课后练习题比较全面地将语文要素整合在识字写字、阅读理解、表达积累等多领域的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后练习题,挖掘设计方法、過程以及态度等内容,设计多种支架,指导学生经历思考和实践,达成学习目标。一、设计学习支架  统编教材编者通过课后练习题的设置体现编者意图,因而课后练习题的内容决定了一篇课文教
期刊
低年级语文学习是从识字写字开始的,但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看,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足见识字写字教学是为学习词语服务的。而字词学习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统编教材在低年级也是以字词学习为中心安排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文本,把握编者意图,在组织学生学习字词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除了课文中出现的联系上下文、比较等常用方法外,还要不断探索提高学生词语学习效果的方法和路径。一、探寻词语的本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