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达的金融业是一个区域经济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当前要促进长吉图先导区加速发展必须依靠区域金融政策倾斜促进这一地区的金融聚集。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针对金融聚集动因,建议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管理两方面进行倾斜政策,先行先试,促进这一地区加速金融聚集。
关键词:金融聚集;政策倾斜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发达的金融业是一个区域经济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金融业的资本形成能力和经济结构调整功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目前,国家批准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要把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成为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但是,这一地区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产业布局以基础产业为主。而且作为先导区前沿的延龙图地区属于边疆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较小。因此,要促进这一地区加速发展必须促进金融聚集,以金融聚集促进这一地区的资本形成和产业布局调整。根据长吉图地区的经济水平和金融业发展现状,单纯依靠自然渐进模式必定是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倾斜、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促进金融聚集。
一、金融聚集的动因
为什么要进行金融聚集?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从微观角度较好地解释了金融聚集的现象。金德尔伯格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Davis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各种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Gehrig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无论对信息是否敏感的金融交易,都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聚集。我国学者黄解宇、杨再斌著《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對金融聚集动因、机制等理论做了系统的、中国化的阐释。
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解释金融聚集现象。韩国学者认为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某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冯德连、葛文静均认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例如,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成本和风险降低等等。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风起云涌。例如,北京云集了国内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证券、保险和外汇交易市场及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深圳通过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珠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金融聚集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同时,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金融政策倾斜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形成与产出能力给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省区层面上,如陈莹、黄湘雄、曹廷求分别对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李红慈等对东北区域金融阶段性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都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程度的金融约束来达到金融深化的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存贷款利率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和稳定的宏观政策等一整套区域金融政策为金融部门和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得它们采取有社会效益的行为,弥补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及市场本身的缺陷,实现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表明,地理性、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陶硕在《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指出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李钊在《金融聚集理论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中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
三、促进长吉图先导区金融聚集的建议
长吉图地区是我国参与圈们江合作开发项目的核心地区,与俄、朝接壤,在与东北亚各国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吉图地区是中国面向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重要载体,是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沿边对外开发开放、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是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区位优势和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是吸引金融聚集的根本因素,也是金融政策倾斜的经济基础。如何通过金融政策倾斜加速金融机构聚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1.金融机构设置
(1)建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股份制银行业务发展方向应以支持长吉图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社会发展与经济开发为主要目标,其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应是长吉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有利于这一地区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此外,就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重点吸收境外、韩国、日本、俄罗斯资金,在成熟时,应将业务和分支机构延伸至国外特别是东北亚国家,使之成为一家国际性银行。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应该尽可能多元化,多元化体现在行业、地域(包括境内外)、所有制成分(包括自然人)等方面,多元化的好处是分散风险、保障资本金的长效稳定,并且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为今后引资多元化奠定基础。资本金可以采取阶段性扩充办法,在建设初期可以考虑只吸收境内资金,后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针对长吉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银行应该承担起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融资或担保的责任,通过争取国家给予的倾斜政策,例如开办股权抵押贷款,一方面避免与其他银行业务同质化,同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机会,彼此形成合作关系,以利于资本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有差别地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完整的金融产业链,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可以创造市场机会和分散市场风险。因此,必须 发展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结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约束较少,可以通过专业投资方式改变社会资金结构,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企业或项目。当前,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多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以适应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改造某些准金融机构为信贷机构,加快步伐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对这些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效的资金配置。
2.金融业务管理
(1)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根据规划纲要,长吉图地区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各类开发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全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八大新型工业基地。对资金投向民吉图地区上述产业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财政补贴等予以优惠,同时,允许贷款利率适当浮动。
(2)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政策。根据金融服务与产业的原则,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放宽利率浮动等措施促进资金及金融机构向长吉图地区聚集。对于长吉图地区的金融机构允许其以低于全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开展业务,这样有助于该区域的金融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吸纳来自全国的资金,促进资金向这一地区的重点产业流动。同时,可以将长吉图地区列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点区域,允许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存贷利率,或者对本地区以外的金融机构向长吉图地区的贷款提供利差补贴及地方政府担保,以保障重点产业的资金来源。
(3)增加政策性银行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资金投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层次,在金融政策及资金层面应尽早落实。因此在资金额度分配方面,跳出西部大開发的限制,从东北亚区域处于多层次发展战略交汇点考虑,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者增加原来的额度,根据长吉图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为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对政策性银行贷放的专项资金所需的配套资金实行差异化待遇,例如,对来自长吉图本土金融机构的部分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利差及地方政府担保的双重优惠政策,带动商业金融机构资金流向长吉图地区。
金融政策倾斜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色彩,对于金融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经济起步有着刺激作用。但是,政策倾斜往往以牺牲国家或地方财政为代价,并有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因此,金融政策倾斜应该考虑时效性,防止微观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过分依赖。并且,金融机构积聚、资本流动最终取决于市场因素。因此,金融倾斜政策应着眼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设施、为微观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于金融产业积聚的金融生态环境,使长吉图地区成为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动活跃的热土。
关键词:金融聚集;政策倾斜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发达的金融业是一个区域经济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金融业的资本形成能力和经济结构调整功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目前,国家批准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要把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成为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但是,这一地区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产业布局以基础产业为主。而且作为先导区前沿的延龙图地区属于边疆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较小。因此,要促进这一地区加速发展必须促进金融聚集,以金融聚集促进这一地区的资本形成和产业布局调整。根据长吉图地区的经济水平和金融业发展现状,单纯依靠自然渐进模式必定是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倾斜、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促进金融聚集。
一、金融聚集的动因
为什么要进行金融聚集?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从微观角度较好地解释了金融聚集的现象。金德尔伯格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Davis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各种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Gehrig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无论对信息是否敏感的金融交易,都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聚集。我国学者黄解宇、杨再斌著《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對金融聚集动因、机制等理论做了系统的、中国化的阐释。
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解释金融聚集现象。韩国学者认为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某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冯德连、葛文静均认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例如,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成本和风险降低等等。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风起云涌。例如,北京云集了国内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证券、保险和外汇交易市场及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深圳通过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珠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金融聚集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同时,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金融政策倾斜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形成与产出能力给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省区层面上,如陈莹、黄湘雄、曹廷求分别对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李红慈等对东北区域金融阶段性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都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程度的金融约束来达到金融深化的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存贷款利率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和稳定的宏观政策等一整套区域金融政策为金融部门和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得它们采取有社会效益的行为,弥补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及市场本身的缺陷,实现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表明,地理性、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陶硕在《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指出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李钊在《金融聚集理论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中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
三、促进长吉图先导区金融聚集的建议
长吉图地区是我国参与圈们江合作开发项目的核心地区,与俄、朝接壤,在与东北亚各国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吉图地区是中国面向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重要载体,是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沿边对外开发开放、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是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区位优势和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是吸引金融聚集的根本因素,也是金融政策倾斜的经济基础。如何通过金融政策倾斜加速金融机构聚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1.金融机构设置
(1)建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股份制银行业务发展方向应以支持长吉图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社会发展与经济开发为主要目标,其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应是长吉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有利于这一地区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此外,就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重点吸收境外、韩国、日本、俄罗斯资金,在成熟时,应将业务和分支机构延伸至国外特别是东北亚国家,使之成为一家国际性银行。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应该尽可能多元化,多元化体现在行业、地域(包括境内外)、所有制成分(包括自然人)等方面,多元化的好处是分散风险、保障资本金的长效稳定,并且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为今后引资多元化奠定基础。资本金可以采取阶段性扩充办法,在建设初期可以考虑只吸收境内资金,后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针对长吉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银行应该承担起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融资或担保的责任,通过争取国家给予的倾斜政策,例如开办股权抵押贷款,一方面避免与其他银行业务同质化,同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机会,彼此形成合作关系,以利于资本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有差别地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完整的金融产业链,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可以创造市场机会和分散市场风险。因此,必须 发展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结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约束较少,可以通过专业投资方式改变社会资金结构,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企业或项目。当前,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多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以适应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改造某些准金融机构为信贷机构,加快步伐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对这些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效的资金配置。
2.金融业务管理
(1)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根据规划纲要,长吉图地区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各类开发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全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八大新型工业基地。对资金投向民吉图地区上述产业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财政补贴等予以优惠,同时,允许贷款利率适当浮动。
(2)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政策。根据金融服务与产业的原则,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放宽利率浮动等措施促进资金及金融机构向长吉图地区聚集。对于长吉图地区的金融机构允许其以低于全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开展业务,这样有助于该区域的金融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吸纳来自全国的资金,促进资金向这一地区的重点产业流动。同时,可以将长吉图地区列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点区域,允许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存贷利率,或者对本地区以外的金融机构向长吉图地区的贷款提供利差补贴及地方政府担保,以保障重点产业的资金来源。
(3)增加政策性银行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资金投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层次,在金融政策及资金层面应尽早落实。因此在资金额度分配方面,跳出西部大開发的限制,从东北亚区域处于多层次发展战略交汇点考虑,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者增加原来的额度,根据长吉图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为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对政策性银行贷放的专项资金所需的配套资金实行差异化待遇,例如,对来自长吉图本土金融机构的部分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利差及地方政府担保的双重优惠政策,带动商业金融机构资金流向长吉图地区。
金融政策倾斜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色彩,对于金融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经济起步有着刺激作用。但是,政策倾斜往往以牺牲国家或地方财政为代价,并有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因此,金融政策倾斜应该考虑时效性,防止微观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过分依赖。并且,金融机构积聚、资本流动最终取决于市场因素。因此,金融倾斜政策应着眼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设施、为微观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于金融产业积聚的金融生态环境,使长吉图地区成为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动活跃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