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劳动经济学视点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对一国的公平与福利产生直接的影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但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一个热门争论话题。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经济增长,而有些学者认为过度的社会保障不利于经济增长。本文将从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影响二者之间的因素、如何使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三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浅析。
  关键词:社会保障;经济增长;发展;关系
  1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理论基础
  1.1研究历史
  美国国会于1935年通过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从此“社会保障”一词诞生,它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探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理论,最早提出的是亚当斯密,他论述了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强调和证明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性和客观性。直至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是肯定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但是,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产生了部分反对政府干预的学者,他们对社会保障制度存对于经济增长影响做出了重新评价,从理论上强调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1.2理论基础
  (1)协调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可以通过完全竞争达到的,但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不能保证公平、有效率的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分配,所以,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对于再分配完全是不利的。
  (2)再分配强调的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社会保障不仅仅是对不同个体间在分配的体系,还是对人的一生的收入或者是个体在不同状况下的收入的再分配。因此,针对不同处境、不同类人群有相应的再分配标准。例如:养老保险金由年轻人交纳、失业保险金由在职者交纳等。
  (3)在讨论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中,当然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当市场缺陷暴露太多,政府便通过干预去创造一个保障高的社会环境,由于期望与现实相差大,因此产生了许多社会经济甚至是道德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越普遍,这个结果越明显。
  2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是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据统计,2010年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将达到15%左右。2030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超过日本,老龄人口总数将达到4.3亿,占总人口30%,大约三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中国将成为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风险的养老保险积累制度还没有建立之前,负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平台将受到严重冲击。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低收入人群,办理提前退休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抚养“两头夹击”的状况,必然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步扩大。预计我国在本世纪30年代进入老龄化高峰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社会抚养问题将更加突出,对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是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城镇化率已达49.68%,“十二五”期间将首次出现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拐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6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城乡、地区、行业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一些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的传统行业和农业受到较大冲击,结构性失业比较严重,加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与城镇新生劳动力、失业职工等交汇在一起,城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近年来随着经济成份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我国就业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兼职就业、家庭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不断出现,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在不断上升,其主要特征是劳动关系、就业岗位、工作时间、工资收入均不稳定,从而加大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难度。我国的劳动标准体系,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管理手段,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是收入分配不平衡和社会保障需求多样化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普遍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连续8年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相应缩小了一定的分配差距。但是,由于我国仍处在发展阶段,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机构改革、企业改制带来的收入差距又在增大,在今后一個时期,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等制度的快速推进,社会保障覆盖人群规模将迅速扩大,逐步实现“全民社保”。在实现“全民社保”后,人们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对服务的质量和品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应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挑战
  面临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应对,笔者认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和引领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者充分实现就业,充分实现从无业到从业的过渡;从简单的劳务到技能的过渡;从盲目创业到成熟创业的过渡。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全民就业拉动社会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增长,是应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挑战的唯一出路。
  3.1 帮扶
  一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积极实施国家“帮扶计划”,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和项目落实到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拓宽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自主创业和异地转移就业渠道,完善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走进社区、走进乡镇,帮扶退役士兵、零就业家庭、被征地农民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二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职能,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市场运行机制,扩展和完善服务功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日”、“企业招聘周”、“毕业生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愿望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   三是落实帮扶政策。各级政府应组建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咨询、创业培训、专家会诊等“一条龙”免费创业服务项目。积极组织召开创业成果展示会、创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推动创业局势不断扩大。设立创业扶持资金,为新兴产业、个体创业和初创期的企业在房屋租赁、机器设备购置、产品加盟等方面予以补贴。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的范围,降低反担保的门槛,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和帮扶更多的人群参与创业队伍。
  3.2 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积极开发技能人才。各级党政业务部门应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和管理权限,围绕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战略,培养造就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由此带动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育社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创新辈出。
  一是项目带动。围绕社会需求,积极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加快提升培训能力,着力建设培训示范基地和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
  二是突出重点。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目标,破解和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重大课题。依托技工院校、职业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构建以地市级规模为中心、以示范基地为龙头、定点培训机构为骨干、企业培训中心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网络。
  三是定向培训。将有就业愿望、无技能的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组织起来,纳入定向技能培训范围,促进就业能力的快速提高。针对培训人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情况,积极推广培训机构与社区、与乡村联合办班,即专业培训下社区、下乡村等模式,方便失业人员、农民工就地就近参加培训,提高技能,降低参训人员成本,创新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
  3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影响因素
  3.1资本与劳动因素
  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是人力方面资本投资的结果,社会保障体系在个人的人力资本产出最低的时候即劳动力水平较低的时候会继续增加他的产出,所以社会保障体系种程度上降低了劳动水平影响收入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改善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环境。因此,从这方面不难看出,社会保障体系对经济增长是属于正面影响,拉动经济增长。当然如果社会保障过度,效率就会受到损害,就会承受更多社会风险,不利于经济增长。
  3.2社会保障体系与个人储蓄的关系
  一般来说,过度的假定是强制性社会保障体系会减少个人储蓄,这种现象不一定对于每个人都公平。但这种说法是不完全的。虽然会减少储蓄是不争事实,但是政府仍旧会采取不同的措施來填补、平衡这种储蓄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要使经济增长应当在消费和储蓄之间保持着某种平衡,并不意味着储蓄越多越好,就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3.3社会保障体系直接作用
  改善了社会公平和福利条件,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营造了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良好环境,对经济增长有利。另一方面,过度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了公民自主支配能力,挫伤了公民积极性,使市场缺乏活力,不利于经济增长。
  4结束语
  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增长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增长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物质保障,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又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张东生《“十二五”社会保障发展的新挑战》2011年7月《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简介:
  王旭,32083119******3615。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形式仍然不容乐观,经济发展缓慢,但是世界整体经济还是处于复苏状态,刺激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减小,经济发展的基础基本稳固。纵观世界,美国经济增速加快,形势较去年有明显好转,日本仍呈现出低速增长的态势,但是欧元区的经济仍处于疲软状态,经济负增长的现状难以扭转。  关键词:全球经济;现状;走势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逐渐恢复,但是存在的威胁还是不容忽视的。国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发明显,各种经济波动所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影响下相互之间的协同性也越来越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受到外来经济刺激的影响,其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也在发生着不小的改变,这种改变表现为与发达国家的协同性呈现上升趋势,而与发展中的国家则出现下降的态势。本文简要论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  关键词:经济周期;
期刊
摘 要:服务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发展呈现出金融手段信息化、金融发展自由化等特征,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监管的核心要解决好两大关系,即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中国传统金融监管与当前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借鉴国外服务经济先行国家金融监管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中国服务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构建国内金融监管制度和先行试点。  关键词:服务经济;金融监管;制度  1服
期刊
摘 要:市场经济就有风险,风险是伴随市场经济的。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体量越来越大,它的影响力也发生着潜意默化的变化,当然金融风险的也是伴随着的,它对经济的威胁性也越来越大,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将对整个国家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多次的金融风暴已经证实了此说法。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有良好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金融经济;风险;预防;类型  1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  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任
期刊
摘 要:当前,国际间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势头迅猛,资本全球化已成为大趋势,但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巨大的金融风险,局部地区的金融危机可能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并从金融业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深刻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加强金融经济风险管理十分必要,笔者通过分析查找我国金融业的风险源,研究防范风险的对策,以降低金融风险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防范;经济全球化;对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针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历史展开必要的描述,指出世界经济格局曾经两次变化,而后对中国经济发展对于世界格局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从浅层面预测了未来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影响  1.中国的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呈现长期、持续的增长趋势,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首先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资源及区位优势。同时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金融与经济是相互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现状,论述了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发展;世界经济体系;影响  1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这个概念逐渐凸显,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状态,区域之间的联系很弱,基本不存在世界经济的概念
期刊
摘 要:金融套利行为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金融市场中的常见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升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具有促进作用,利于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但是若监管不力,也可能会为金融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其双重作用,给与有效的监管,方能降低风险,促进金融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经济;金融套利行为;模式  引言: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日渐雄厚,其中金融经济做出了不凡的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从劳动经济学本身来看,劳动经济学是对经济行为的分析,着重从经济角度、生产角度和劳动角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劳动经济学,能够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识,达到为经济发展服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起到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为此,我们应立足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从经济层面和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