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买车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aiyan1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我们说了华人在美国买房的故事,本期再说说华人在美国买车的故事——
  
  车轮上的国家
  
  美国号称“车轮上的国家”。作为最普通的代步工具,汽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纽约等极少数都会地区有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他地方都要靠自己开车。根据美国交通部的统计,2006年,美国一共有2.5亿辆各类汽车,而美国人口大约在去年才达到3亿。可见汽车的普及程度。
  一般说来,东西两岸开外国车比较多,中部地区比较爱国,还是美国车的天下。多数人开的是轿车,也有40%的人开SUV和皮卡。德州更是皮卡的天下,经常看到小姑娘头戴牛仔帽、足蹬长筒皮靴,跳上皮卡绝尘而去。
  美国人崇尚力量,大马力高耗油的车很有市场。以前给福特做项目的时候,福特的人告诉我们,一辆家庭轿车只能让福特挣几百美金,而一辆皮卡或者SUV,可以让福特挣好几千美金。所以在美国市场上,各大厂商竞相力推大车。
  90年代末的油价很便宜,车型小油耗低的车没有多少吸引力。前几年油价飞涨,人们对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兴趣大增,大车的销售一落千丈,但随着油价回落,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电台还提到,油价下降以后,Google上对节能汽车的查询量下降了30%以上。
  总之,油价对美国人的生活影响很大,美国这波经济衰退或多或少受到了油价的影响。过去10年,地产市场火爆,很多人住在离工作地点很远的地方,这样既可以享受城里的高工资,又可以享受乡下的大别墅,何乐而不为。可是高油价改变了这一切。
  10年前1加仑(3.87公升)汽油不到1美元,比纯净水还便宜,而油价高的时候,平均油价曾经达到1加仑4美元,很多远距离通勤的上班族突然发现付不起油费了。同时,由于美国的汽车厂商过度依赖高油耗大车所带来的利润,没有兴趣开放应用节能技术,结果,高油价对美国厂商的打击远远大于对日欧同行的打击。而美国的汽车行业直接和间接地占到了美国经济的六分之一,即使没有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单是油价就足以令美国经济陷入困顿。
  
  入乡随俗买辆二手车
  
  既然整个美国都在车轮子上转,我自然也不能免俗。
  在美国的第一个暑假,我在一家IT公司做暑期工,口袋里开始有两个小钱,于是就寻思着买车。那时毕竟是穷学生,只能买旧车。
  当地报纸有很多旧车求售的信息,同时有全国性的网站根据代售汽车的出厂年份、品牌、配置和状况等诸多参数告诉你一个大约的价格,讨价还价并不困难,只是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果向汽车经销商购买,不仅价格偏高,还要付5%到10%的销售税。因此,穷学生多数向私人购买,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
  最后,我从一个美国老头那里买了一辆已经使用7年的美国车,车子行驶了大约7万英里,保养得还可以。讨价还价后,我们以2400美元成交。
  没想到,就在我们兴高采烈地开车回家时,车子忽然毫无征兆地在高速公路上熄火了。好在当时是周末的傍晚,又是在乡下的公路上,路上车不多,再一打火又好了,我们战战兢兢地终于把车开到了家里。
  随后,我们打电话给卖主,卖主睁眼说瞎话:“我跟你说过有这个问题的。”没办法,我们只好吞下这个哑巴亏。以后谁跟我说美国人讲诚信,我跟谁急。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边提心吊胆地开车,一边想办法修车。最后,在一个阿拉伯师傅开的修车铺,我们花90块钱把车给修好了。车子后来虽然还有一些小修小补,但总体还不错。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
  
  买了车,下一步就要考驾照,先笔试再路考。
  笔试比较简单。薄薄的一本交通规则手册,讲的都是常识,重点是如何安全开车,尤其是如何避免酒后开车、如何处理各种路况。美国的交通规则强调行人优先,自行车其次,最后才是汽车,不过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车一般都很少。还有一些比较搞笑的规则,比如:不可把汽车停在火车交叉道口上堵火车的路。
  笔试头天晚上,我打麻将打到半夜,忽然想起还没有看书。另一个同学也要考,但只有一本手册,情急之下,我用菜刀把手册劈成两半,轮流复习。第二天,我们全都满分通过了。
  接下来是路考。考试的重点不是你技艺是否娴熟,而是你的安全意识是否到位,所以,很多在中国国内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很难考过。比如,他们习惯用一只手打方向盘,美国考官一看就不待见了。还有一些规则与中国不同,中国司机想通过美国路考并非易事。
  美国也有驾校,但多数本地人都是由父母教的,而我们就只能靠师兄教了。还好师兄经验丰富,详细告诉我考官会注意的各个细节。结果我顺利地一次通过。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路考结束时,考官大妈告诉我唯一扣分的地方就是倒车。她说,虽然我看了所有三个倒后镜,而且退得很缓慢,但是没有回头看,不合规矩。由此可见考官的细心。
  从拿到驾照到现在已经10年了,虽然我一直谨记安全驾驶,但总有被警察盯上的时候。美国交警虽然比较友善,但遇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他们也会变着法子开罚单。有一次集体去旧金山玩,道路限速55迈(“迈”为英制单位,指每小时多少英里,1英里等于1.60931公里),大家都开到65迈。我跟了一会儿,觉得车速太快就减速了。就在这时,警车从暗处冲出来把我叫住,给我开罚单。我说前面的车开那么快,你不抓他们抓我干嘛,警察的解释很有意思:“You are not following, so you are leading。”(你不跟车,你就是挑头的。)如此强盗逻辑把我给气的。
  回来的路上,正好听到电台在讨论公路罚单的问题,我赶快拨打电话进去求救,主持人指点迷津:旧金山是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被开罚单,但是,由于各州的交警互不通气,跨州催讨的费用与罚单金额相比得不偿失,所以,当地警方对外地人赖账的现象只好听之任之。听完之后,我茅塞顿开,立刻把罚单扔进垃圾桶里。
  
  名车不易养
  
  转眼间就毕业了。还没拿到工资单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有钱,因为报纸上说两三年旧的奔驰宝马凌志也不过两三万元一辆,这让我感到很有底气,开始幻想开着名车拉上美女兜风的景象。结果工资到手打完税,交完房租,再下几次馆子,所剩无几,我这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不是人手一辆豪华车了。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曼哈顿上班,也住在城里。
  这是一个不需要开车的地方,大家都坐公交上下班。闹市区停车就算包月也要三五百,不堵车也没有地铁快,所以城里的土著多数不会开车。以美国的标准来说,纽约人开车很野。在乡下,哪怕是长岛这样的纽约郊区,大家开车都会礼让三分,但到了纽约城里,司机开车简直就像暴徒,遇到黄灯就没命地冲。如果有谁黄灯刹车,或者绿灯时没有猛冲出去,后面立刻有人在狂按喇叭。所以我不认为美国人如何有礼貌而中国国内如何乱套,只要人多的地方,大家的脾气都不太好。
  在城里没呆多久,我就搬到德州乡下工作。
  当时正是互联网泡沫的高潮,大家工资高消费低,都把工资当零用钱花,并幻想着过几天公司上市后自个跻身百万富翁行列。所以,同事们大多开好车,宝马几乎成了标准配置,保时捷什么的也不少。当时我觉得宝马已经泛滥成灾了,打算搞一辆捷豹S-Type试试。
  然而,还没来得及下手,互联网泡沫就破灭了,我只好擦干口水,卷起铺盖,开着老破车跑路。一口气跑到加州,才发现情况更加可乐。
  作为互联网泡沫的震中地区,加州受到的打击更加惨烈。每天,旧金山国际机场都要拖走不少无人认领的豪华车,原因是很多人失去工作后想离开美国,就开着没有付完贷款的车子来到机场,跳上飞机跑路。还有一些人潜伏下来等待机会,于是硅谷一时间多了不少开着奔驰宝马送外卖的“挨踢”(IT)人士,堪称硅谷一景。
  
  买车不如租车
  
  夫妻俩的工作、生活稳定以后,妻坚持要买她心仪已久的甲壳虫,还非苹果绿的不买。
  为此,她把开了不到一年的Civic卖给我,然后直奔车行。准备签贷款合同的时候,销售员建议她试试长租(lease)。原来,很多美国人开的车其实不是买的,而是签了三四年的合同长租,在合同期间随时可以买下来。
  租车灵活方便,每个月的付款相对少一些,开的又是新车,4年下来只比买车大约贵10%,而对于车行来说,那多出来的10%价钱刨掉贷款利息,也还是不错的额外利润。所以,车行一般都会推荐你租而不是买。不过中国人比较节俭,一般只买不租。
  在销售员的蛊惑之下,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妻着了道,签了4年的租约。事后,我们才发现这是我们最明智的决定。
  甲壳虫是好车,貌似娇小的车型配上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和反应敏捷的变速箱,比一些入门级的跑车毫不逊色。一次在路上,我们看到两个小孩在比车速,便一个油门踩下去把他们远远甩掉。遇到红灯,大家停下来,他们都向我们竖起大拇指。
  不过,甲壳虫的性能虽好,质量却不敢恭维,不知道是不是墨西哥组装的原因,大小毛病不断。因为车是租的,所有权归车行,因此出了问题由车行负责维修。虽然在保修期内,维修费用由厂商支付,但是经过反复维修的车肯定是卖不出好价钱了。我们每次去修车,车行的人就一脸苦相。4年后我们把车还回去,钥匙一交就拍拍屁股走人,才不管车行把它卖给谁。
  
  买车就买SUV
  
  此后,我们一边开着Civic,一边找合适的车子。
  我劝妻踏踏实实过日子,买辆便宜车,妻不依,一定要买SUV。
  穷家小户买不起奔驰宝马的SUV,我们看上了Nissan的Murano。这款车跟汉兰达同一级别,外形内饰比较美观,在一众方脑壳的SUV中还算有点艺术细胞。我本不想在车子上花太多钱,但是妻的闺蜜买了这款,她便也摆出一副不买就掰的架势,我只好从了。不过妻同意把Civic卖掉,两人合开一辆车。
  有了前面的经验,我们倒是一致同意先租着再说。
  这样,Murano一开就是4年,车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去年底租期快到的时候,我们有点动心,想把它买下来,然而就在这时,祸从天降。
  一天回家,我把车停在楼下,突然车顶上一声巨响,车子震了一下。我本能地把车开出一段距离再下来看:我的妈呀,地上躺着一个窗式空调。原来,6楼的小俩口拆空调时不小心把它给推下来了,不偏不倚砸在车子的后座车顶上。神奇的是,估计铁坨子砸下来的时候是斜着身子,加上车顶上有固定运动器材用的钢架子撑着,车子居然没受多少损害,连油漆也没有蹭掉多少。
  换了普通车子,还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呢,这款车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但既然车已破相,我们就不打算买了。还车的时候,车行只要我们赔五百。我们这些年在美国诸事不顺,这也算是一个补偿吧。
  有了这番经历,换车的时候我们认识高度统一:接着买SUV。
  正好遇到年度清仓,我们以便宜6000元的价格买了辆全配置的讴歌。车子有简易的第三排座位,就算两家人一起出门,也能勉强装下。看到这,大家可能认为我在显摆,其实美国的华人中有一个说法:“在国内买进口车,就像在美国请俩小保姆一样傻。”美国的人工贵而车子相对便宜,一般人请不起小保姆,只好自己买车送娃去学校。
  要是哪天海归了,我就把车卖了请俩小保姆去。
  
  下辆车买什么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做梦都希望能像欧洲人日本人韩国人那样,在美国的道路上开着祖国的车子兜风。10年前,美国人开韩国车还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为大家都不相信韩国车的质量。但现在,韩国车几乎和日本车一样受欢迎。前几年吉利、奇瑞说要登陆美国,去年比亚迪也说要来,但后面都没了下文,以至于我们直到现在还为别人贡献GDP。
  等哪天中国车终于开进美国了,我一定买辆给咱闺女开开。
  (编辑:马 蚁ymflower002@163.com)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技术和新观念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这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人们努力地寻求真知,却常常在最简单的事物上感到迷茫。于是关于常识的话题,开始频繁地出没于人们思索的视界。常识,离我们很近;常识,离我们很远。    发现常识  所谓常识,词典上说得很明白: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要说出你所知道的常识,当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地球在转动,天气会变化,人有生老病死,春天花会开,玻璃
期刊
足音  刘伟10岁那年失去了双臂。  在医院做康复治疗的那段时间,刘伟遇到了一位无臂画家。在画家的帮助下,他渐渐从绝望中走了出来,开始学习用脚去完成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向往集体生活的他,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把两年落下的课程全补上了,重返课堂,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12岁,刘伟开始学游泳,居然游得还不错,因而被北京残疾人游泳队招了去。在游泳队里,他是残疾程度最重的一个,但仅仅两年之后,他就在全国残疾人
期刊
1  周末,艾慧送女儿学琴回来,顺路到水果店里帮忙。四铭正同一个胖女人因为三斤橘子斤斤计较得热火朝天。他最终从那女人的胖手里多抠出五毛钱,立刻转过颈子,对着艾慧眉开眼笑地挤挤眼睛。  艾慧哭笑不得。四铭越来越像一个小商贩了,为一点蝇头小利就能高兴半天,碰上生意不顺,眉头的疙瘩能拧好几天。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即便四铭真的发达了,也不是艾慧想要的生活啊。  艾慧一直希望四铭回单位上班,可是,四铭却宣称,
期刊
一个是勤奋上进的受助学生,一个是竭尽所能资助贫困学子的爱心人士,两个人的真情故事本应成为一段佳话,可故事的结尾却令人惊愕——    有感自己辍学经历,爱心人士毅然决定帮助寒门学子    付小鹏从小热爱音乐,2004年,他报考中国音乐学院没有被录取,却对父母说自己被录取了,然后跑到北京成了“北漂”一族。  由于家庭贫寒,他不忍心向父母要钱,平时除了到音乐学院“走读”听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生存奔波。
期刊
1     单薄的田罗拿着同样单薄的大专毕业证满世界应聘碰壁时,她明白了一件事:自己不是职场幸运儿。直到遇上谢端,她才遇到了职场。  这是第几次面试碰壁?田罗记不清了。暑天的午后,她站在被晒得发烫的马路上,望着下一个要硬着头皮迈进去的公司,人软软的像要融化掉的冰淇淋。她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面试时,直来直去地应答,然后离场。  3天后,田罗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我是谢端,欢迎你加入我们公司,成为销售部
期刊
已忘记,在很久很久的往昔    季惟征在火车上遇到杨梅时,她怀里抱着一个小婴儿。小婴儿不停地踢着腿,她手忙脚乱地翻奶瓶、包被子,然后泄气地看着怀里的孩子哭。  季惟征不知道这时候自己是打招呼好,还是不打招呼好。杨梅却眼也不抬地把奶瓶递给他:“同志,帮忙给灌点热水来。”  季惟征起身挤过人群,车上的热水还没开,他等在那里,愣了一会儿神。  最后一次见杨梅是高考结束后,大家一起去水库玩。水库边有很多漂
期刊
1.    小别胜新婚,出差一个多月的高鹏刚进门,洗漱完毕后正与夏茉缱绻温存,手机铃声乍起。夏茉有点不耐烦,是徐小雅打来的,高鹏的前妻。  高鹏没有忽略夏茉的面有愠色,识趣地侧过身去压低声音道:“好的,先这样吧。”夏茉心里有点吃味,这是徐小雅打来的第三通电话,而她和高鹏新婚不过一年。  一场夫妻欢爱眼看硬生生被打断,高鹏翻身下床,快速地穿上衣裤,夏茉偷眼打量他,这个男人,才三十出头,五官明朗,脾性
期刊
在爱情里,除了会有幸福、苦恼,还会有压力。情感上的压力来自失恋、争吵、冷战,或是其他突发事件,你在情感里的抗压能力,既标志着你的情感成熟度,也预示着你的感情幸福度。爱情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情感路上谁都难免磕磕碰碰,想知道自己面对情感压力,会向哪种动物学抗压么?拿起笔,做做下面的测试就清楚了。   计分提示:将所选选项后的分值相加,总分便是你的最后得分。  1.突然收到一封神秘的情书,你会  A 表
期刊
经营婚姻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难题,半路夫妻更像要在荆棘丛中杀出一条路来,似乎一件微不足道的平常家事也能掀起波澜,危及婚姻,即使是最平常的幸福,也需要更多的努力。    主角小档案:  陈子乐,35岁,公务员  霍芳,33岁,老师  婚龄:4年  陈子乐和霍芳都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因为同病相怜,渴望拥有幸福婚姻,他们走到了一起。可是,生活不是童话故事,在刚开始的头两年,他们的婚姻充满了摇摆的危险。  
期刊
你以为有博客,就能让别人臭名远扬了吗?石头掉下来,砸到的不止是别人的脚——    前夫“失踪”:  法律管不了“博客”来上阵    2006年五一节,认识不到三个月的林雪萍和韦立“闪婚”,婚后两人冲突不断。2008年12月,他们协议离婚,房产归林雪萍所有,林雪萍按当时的房价补偿韦立30万元。  离婚当天,韦立拿到补偿款后便离开武汉去深圳。他换了手机号码,希望从此和前妻断了一切联系。  离婚的第二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