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 融入时代 激发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dyj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鄂教版教材第七册第5单元中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围绕“读书故事”这个话题安排课文,让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与读书的乐趣。这篇课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课文共9个自然段,可按时间为线索将课文分为3部分。1~7自然段是第1部分,写周恩来在沈阳读小学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第8自然段为第2部分,写周恩来在天津读中学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愿望很强烈,成绩优异。第9自然段为第3部分,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成为周恩来终生奋斗的目标。
  课文分两课时上完,本课为第一课时,教授第一部分,也是课文最详细最重要的部分。课文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沉重的说“中华不振哪!”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却饱受欺凌,使他切身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面对校长的提问,周恩来响亮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明了他远大的志向,“响亮而坚定”表明周恩来决心很坚定。
  2 学情分析
  文本背景隔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久远,学生要感受文中洋溢的热烈的爱国情怀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要只重视思想性,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而应立足于文本,在细细品味文本中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紧密结合。
  本课中,“中华不振”是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源点,它贯穿于故事始终。教学时,应该紧扣“中华不振”这一主线,引导学生读书品味,了解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但是,鄂教版教材在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所见被欺凌的例子全部删减了,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学生无从得知,无法产生共鸣,也使得周恩来为什么会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转变过程显得突兀,缺少支撑。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引入原文材料,填补空白,从而积累和激发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后面的教学才能水到渠成。
  3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①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第1~7自然段中重点词句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④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初步感受人物传记的写法,学习运用通过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5 教学准备
  文本背景隔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久远,理解有一定难度,课前请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了解周恩来的相关资料;教师搜集租界、周恩来的相关资料图片,准备课件。另外,查阅本文原文,适当地方进行补白,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6 教法与学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感知文本,体验情感,经过合作交流,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学习中渗透“读——思——议——悟”的学法。
  7 教学过程及策略
  7.1 谈话导入,激发情感。①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上课时,我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说: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在飞机遇险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把自己的伞包送给一个小女孩,把生的希望送给了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了自己;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的人都爱戴他,他逝世的时候,首都人民自发地聚集,十里长安街挥泪相送;有这样一个人,全世界的人也尊敬他,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表哀悼之情。你知道他是谁吗?也是这个人,他在12岁时就说出了一句令所有人都喝彩的一句话,你知道是什么吗?【通过教师语言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出本文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②生齐读课题,谈谈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师做点拨:“崛”是兴起的意思,“之”是“的”的意思。
  7.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初读课文时,一、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检查两组有代表性的词语。②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写了周恩来哪几个时期的事?并找出关键词句。通过交流,明确: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可以看出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了周恩来12岁那年、15岁那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三件事。【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思路】
  7.3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策略一——找切入点,把握脉络:我抛出学生质疑时最想知道的问题: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文中的哪个词最能体现?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很快就能找出本文的关键词“中华不振”,本课教学就围绕此关键词展示,把握了教学的脉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以“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生的思考能力。】
  策略二——发挥想象,体会内心:这样的体会有两处,一处是结合前文发问——周恩来听到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哪!”时并不理解,他奇怪什么?第二处是重点:周恩来在租界地里,目睹了中国同胞受欺辱的情景之后,他在沉思什么?先让学生入情入境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气愤层面,也很正常,老师就带领学生结合后面的部分深入思考周恩来除了气愤,还想了什么?感受到周恩来一是想到了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是“中华不振”;二是想到作为自己该怎么去做,改变中国这贫穷落后受欺辱的状况,最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一问题的设置,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充分思考的,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为理解后文的“响亮而坚定”打下基础。更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志向是很深远的,现在的同学没有想到,当时的学生也没有想到,为后文的学习打下伏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一环节的设置,通过学生的朗读、想象,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生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师在这一环节,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粗暴的否定,扼杀学生的想象】
  策略三——课文补白,搭建桥梁:要回答周恩来在沉思什么,必须弄清楚他在租界地时到底目睹了什么。这是他思想发生变化,最终立志的原因。但是,鄂教版教材在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所见被欺凌的例子全部删减了,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学生无从得知,无法产生共鸣,也使得周恩来为什么会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转变过程显得突兀,缺少支撑。教学中应适当地引入原文材料,填补空白,并加入补充材料,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图片,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饱受凌辱的图片,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的图片”后请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是什么样的感受?获得与周恩来的共鸣,切身体会“中华不振”的悲哀,从而理解周恩来为何立志。【这一环节的设置,通过师播放的触目惊心的画面及生口中叙述出的事实,让生多角度、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深刻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策略四——重点句朗读,把握情感:理解课文后,让学生读出人物所说关键语句的情感。紧抓这几句——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哪!”周恩来响亮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人物的内心,感受周恩来坚定的决心。【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激起共鸣】
  策略五——比较阅读,梳理不同:思考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何不同?通过学生自己的比较、体会,引导生明白:为明理、为做官、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两者都没有错,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周恩来的志向更显得胸怀博大和抱负远大。【在比较中思考,最能看出事物的根本不同。此环节的设置,请学生通过对照,进一步明确周恩来志向的不一般,感受其博大的胸怀和爱国之情。】
  7.4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话题。我把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几句话送给大家:“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8 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本文时代性强,周恩来当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的与现在孩子读书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经常教育孩子读书是为“自己”。这是时代变迁带来的必然变化,两者都没有错。但在课中如何巧妙地融合这两点,既让学生理解,又不削弱课文的主旨呢?
其他文献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  1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的教学思想尚需进一步更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更加深入。当前,一些教师的角色意识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人,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灌输语言知识,讲解语法概念。学生的交际角色没有得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要研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是要明确相关理论,减少盲目性,本文阐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 理性思考    1 要充分认识和全面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党和政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对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等具有重要意义。  2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叶圣陶先生也说:“学生今天的某一篇作文,其实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但是,许多农村学生平时缺少对写作素材的观察、积累,写作时就觉得无话可说,因此写出的作文也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为了使小学生习作教学走上素质教育轨道,争取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质量,我认为:应该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期刊
中华民族汉字的形体结构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通过汉字的书写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的教学应该与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同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书法教学呢?我谨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艺术教学的作用及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要求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
期刊
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以其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精彩纷呈的戏剧语言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享誉文坛。剧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感情历来是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而主要人物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更是众说纷纭。周朴园作为一个“人”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感情呢?就这一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悟热烈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也受到了很多启发。  周朴园对鲁
期刊
以下内容,经验谈不上,只是将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几点想法与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一下,不到之处还望海涵。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  1 育人方式方面  我认为成功的育人方式是执教取胜的关键。  1.1 爱生如子。可能是个人性格原因,我喜欢跟孩子们一起,自然也就很爱我的学生了,我的爱同时也唤醒了学生对我的爱。因为有爱,所以才有信任。因为信任,他们开始跟我说他们的心里话,甚至他们认为最应保密的早恋问题,都会找我诉
期刊
语文课堂应坚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现代教学理念。比较教学为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创造了有效的时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这需要语文老师创造性的解读文本,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比较”教学能挖掘文本更多内涵,体现文本
期刊
汉字是表义文字,有独立的意义。依汉字的形引领学生意义识字能增强阅读的有效性。“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成了汉字的以形示意的突出特点。以形辩音,以形辩义,灵活识字解字有规律。  1 字族文,有新法  汉字中形声字是多数,字族归类,对音相近,形相似,义相连,在诗文中来识记,既形象又有趣。如教学“包字族”出示诗文:学生爱书包,战士爱枪炮,小儿最爱吹泡跑。食同饱,衣同袍,相亲相爱是同胞。柳抽芽,花含苞,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关键。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事半功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与学生实际不合,与文本内涵不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无效情境,本末倒置  语文课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有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千变万化的,需要教师灵活地把持驾驭。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者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完
期刊
“对话”理念变革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但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教师对此认识存在着一些偏差。如将“对话”仅仅看成是一种形式,忽视了对“对话”本质的思考,缺乏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真正重视,缩小了“对话”构成者的范围,将对话仅仅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忽视了“生生对话”、“人机对话”、“生文对话”等其他的对话因素。将对话理解为外在的“对答”,而不考虑学生内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