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处理门槛还是障碍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xia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全球化、国际化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题目,
  然而在这些热潮中,人们更多是关注资本,技术,产品的全球化,
  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文化的多元化。
  可以说,习惯并善于处理多元文化,是走向国际化的第一个门槛。
  
  8月8日,中午刚从酒店出门,看到街上有成群结队的人。一问,原来周五是穆斯林重要的祷告日,信众们刚结束在清真寺的祷告。
  我住的酒店所处的雅加达市中心,有一个印尼最大,全世界第三大的清真寺ISTIQLAL MOSQUE,据说可以容纳25万人同时朝拜。就在这个清真寺对面的咫尺之遥,是印尼历史最古老的天主教堂Kathedral Church。从房间的窗外看出去,这几个风格完全不同,代表着完全不同意识形态的建筑,就在这么近的距离共存着。
  这些建筑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不但是因为他们的风格差异如此之大,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了他们的信众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的人生命题的认知,他们的信众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存在着本质性差别。而这样一些对人生的看法有本质不同的人却这么近距离的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用不同的方式跟他们的神沟通和交流。
  


  在這里,多元的文化不是写在纸上或者书上的一个概念,而就是很真实地存在于身边,随时可以感受到。在雅加达的CBD地区那些可以跟任何一个现代城市的购物广场媲美的商场内,有打扮时髦的俊男靓女,也有很多戴着各色头巾的穆斯林妇女。
  静下心来想想,相比之下,中国人总体上是缺乏对多元文化的直接体验和处理经验。虽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是在绝大多数地区,汉族的儒家思想还是一个主流的指导思想。不同地域的中国人在文化深处的差别并不是很大。这些的差别都是一些表面性的差别,风俗、习惯、方言,但并不是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伦理认知的本质差别。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缺乏处理多元文化的经验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商人或者和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向世界的一个障碍。在中国,全球化,国际化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题目,然而在这些热潮中,人们更多是关注资本,技术,产品的全球化,但是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文化的多元化。可以说,习惯并善于处理多元文化,是走向国际化的第一个门槛。
  和大陆中国人的内向性相比,我常常惊诧于同文同种的海外华人具备超强的国际化商业运作能力!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地都有很多华人财团,不仅在所在国家,乃至在整个亚洲范围内都存在着广泛的影响力。华人的勤奋,聪明,注重教育都是重要的原因。
  但是我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海外华人们由于是在一个真正多元的文化中成长起来,所以他们对于多元文化,第一不会少见多怪,第二,他们知道尊重、包容并能够聪明地处理不同的文化差异。由于生在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每个孩子从小就知道世界上有的人跟自己完全不同,并被教育要去和其他宗教的孩子们和谐相处;每个孩子的同学,儿时的伙伴可能就是一个印度人,或者马来人。他们已经从小就习惯了多元的文化,而且这些多元的文化还让他们变成了语言天才。在马来西亚,在新加坡,很多都能讲英文,国语,马来语,广东话或者福建话。海外华人遍布全球,他们的亲戚、朋友很多就住在世界不同的国家。一个家庭里,有人在美国,有人在澳洲,有人在中国。这些的多元的联系让海外华人天生就具备很真实的国际视野。使得他们能够在全球化的商业活动中更有洞察,更容易和不同种族和宗教的人交往,反应更快,从而获得很大的回报。
  今天中国的企业积聚了30多年的财富,比任何时候都有能力也都更有冲动走向海外。毫无疑问,走向海外,这将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将是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的必由之路。成长于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将担负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最重要的责任。然而,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中国的管理人员首先需要跨越多元文化的障碍,尊重、包容不同的文化,并习惯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
  要做到这一点,也许最需要的是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秉持一个欣赏的态度。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人们不但跨越多元文化的障碍,更要欣赏并为多元的文化而喝彩。
  诚如是,才能做到“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
其他文献
琥珀网CEO      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读MBA的时候,有一位犹太同学曾经对厉希皓说:“Davis,我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像你一样,你的眼里只有Dollar。”  厉希皓笑了:“你是表扬我还是批评我?”  同学说:“在美国人眼里,这是很成功的。你做事是有意义才做。”  “其实,说得难听点,唯利是图。”在位于上海淮海大厦的办公室里,厉希皓对记者说。  圆脸。大眼睛。有一点胖。非常温和而且充满耐心。只有
期刊
張国立: 生于台北市,现任时报周刊社的社长,也写旅游散文和小说,曾出版《匈奴》、《鸟人一族》、《一口咬定意大利》等书。    大前提:我们都同意女人难搞,可是没女人,我们也难活下去。  于是我们做男人的得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容忍范围内,和女人和平且快乐地相处下去。对此我思考了几十年,终于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本小说是墨西哥作家豪尔赫·博尔比( Jorge Volpi)写的,叫《寻找克林索》,里面提出一条
期刊
免息透支提前消费,多种商家打折优惠,刷卡积分大礼相送,分期付款利息全无……随着现代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信用卡以其携带方便,提前消费,程序简单,以及那五花八门的优惠,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  当然,本着“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思路,我们可以在银行建立信用档案,以便将来房屋贷款的时候获得更高的信用等级。甚至当我们陷入债务危机的时候,手中的信用卡还能给我们意外的惊喜——信用额度被主动提升。银行愿意借更多的钱
期刊
“一砚一故事,一砚一天国”,古砚收藏在文人墨客中尤为兴盛。  藏家舒文峰说:“这个与文人紧密联系的东西,有太多的内涵值得把玩了。”    10月开始,国内各大拍卖会的秋拍开始例牌似的一一上演,多种预测也接踵而至。早在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的时候,就有人预言“文房四宝”会成为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开幕式上的笔墨纸砚,实在叫人印象深刻,继而让钱袋子蠢蠢欲动。  而这四件古物中,又属砚最具市场规模。身为“文房
期刊
2010年新年伊始,海地地震的噩耗让世界似乎就朝着《2012》的寓言而去。  在海地地震后的一周,我们看到LVMH集团向海地红十字会捐助了100,000美元和众多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净水器、帐篷、食品、水等生活必需品;Calvin Klein的母公司Van Heusen公司组织员工和客户捐款;巴西人字拖品牌Havaianas与自己信任的合作伙伴一起向海地捐助了成千上万的新靴子和鞋子,并且帮助寻找幸存
期刊
高薪易得,好上司难求。  一个容易沟通,决策精明,从谏如流,海纳百川的上司有如白领们的再生父母,  他不仅能给出适当的指引,提高下属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能贴心地为下属预留出较高的职业发展空间。    Richard目前任职于一家世界500强之一的电子移动通讯企业M,职位是区域总监。他说,真正称得上跳槽的经历,只有两次,这两次跳槽替他完成了职业生涯里的重要转折。    第一次跳槽奠定方向  大学毕
期刊
屈臣氏如磁石般吸引这群18至35岁女性的原因是:  新鲜舒服的消费环境、文化的契合感、产品的独特性,  再有就是屈臣氏几乎不间断的促销活动。      屈臣氏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是个德国人,名叫Christian Nothhaft。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在香港,因此取了一个很有本地特点的中国名字——罗敬仁。  “刚到中国的时候还有点局促,现在不了。”罗敬仁的“打眼”,不光
期刊
单身的瑞典设计师Johan Wahback因为酒吧里一个小小的灵感迸发,设计了一款单身戒指。这个蓝色的小玩意没有性别之分,外套是蓝色的丙稀材料,内圈是纯银制造,每个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单身编号。如果你是单身,而且刻意要把自己目前的情感状态表现出来,那这枚戒指可算是最好的标识物,胜过千言万语。单身的Johan Wahback因为这个设计,找了一個金发的瑞典美女做老婆,大概他们不会再戴象征着单身的戒指了
期刊
T台也要玩心跳  不知道是Prada的T台地板布置出了问题,还是Miuccia Prada最新的鞋履设计太过惊险,又或者是观众们对Prada的热情实在太过于令人倾倒——在米兰2009春夏时装周的Prada秀场上,模特们频频摔倒,还有一些所幸未倒的模特也因为脚掌滑出鞋带而步履踉跄。俯身、扶地,还有模特一不小心摔向了观众……连加拿大名模Jessica Stam都没能玩转Prada的最新款凉鞋,在走秀时
期刊
一向致力于“融汇世界炫亮音乐的体验”的时尚干邑品牌轩尼诗VSOP,将震撼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会的“轩尼诗炫音之乐”再次带到中国。  9月21日,轩尼诗炫音之乐广州年中盛典的派对阵容空前强大:亚洲全能舞王罗志祥、E时代全能创作人张敬轩、美国英式风格摇滚乐团UntilJune、韩国抒情R&B天后 Lena Park(朴正炫),以及来自澳洲和香港的顶尖DJTom、BeXta和Havana悉数登场。2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