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政府门口有很多人静坐上访。一个穿着半旧西服、骑着破旧自行车、挎着一只比脸还大三倍的包儿的年轻人正好路过。他锁好自行车,走进静坐的人群中。
他枣红色的脸,剪着利索的平头。他问他们干什么?他们说,上访。他问,反映什么问题呢?便有人问,你是干什么的?他答,记者。于是人群围拢过来。他从包里掏出纸笔,做着记录。而危险已向他逼近。
不久,一个也留着平头的中年男子挤进人群,拉他进去谈谈,于是被控制起来。第二天,报社开会,副总编辑通报说:唐剑飞(化名)去省政府门口采访访民,而被相关部门扣住。报社接到通知后,把他接了回来。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政府门口的访民是不可采访的,这是新闻行业未成文的行规。
这是二十世纪末的故事。当时我正在A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当记者。唐剑飞是我的同事。他初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做宣传干事。退伍后,没有安置单位,和我一样到A城打工。正值那家行业报市场化转型,原来的主管单位要“断奶”了,报纸要靠内容赢得市场,靠发行、广告养活自己。但报社的老职工们都是官员的子女亲朋,既没新闻专业背景,也无跑新闻的积极性。因为报纸名不见经传,各政府职能部门都看不上眼。跑新闻很没尊严。所以,像我们这样一批不讲条件、渴望改变命运、勤快听话的低学历年轻民工就被招进来做记者。
如前所述,政府职能部门看不上我们,A城的市场经济尚不怎么活跃,我们又不懂得如此采写经济新闻,唯一能写的就是“社会新闻”。我们便每天骑着当当作响的自行车满城寻找社会新闻。自行车都是从天桥底下买来的二手货。那时,自行车偷盗成风。
唐剑飞当过兵,身板好,又能吃苦,整天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乱窜,是故,他的发稿量一直排名前列。十几年都过去了,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篇”:天桥上,两个年轻人追打嬉戏,后者突然飞起一脚,很是漂亮,但不料,他的一只鞋子离脚飞去,摔在天桥底下,很多车辆因此紧急刹车,并导致交通堵塞。最后,记者建议,不要在公共场合追打嬉戏,以免扰乱公共秩序。
十年后,我去B城出差,他在B城晚报社供职。晚上,他舍妻女,陪我住7天连锁酒店。聊及这十年的人生际遇,他说,在做记者的同时,他还开过按摩店,是色情服务。他是记者,和公安关系很好,因此获得特种经营权,并获得保护。不过,该行业竞争激烈,而且店铺租金等开支很大,他早早收手了。现在,他兼做另一门生意——买卖“古玩”。不过,都是假古董。我们见面时,他刚花1000元钱买了一只鸡血石的印章,有朋友鉴定说,可售几万元。他没事就拿印章往脸上抹,这样,印章会更加温润光泽。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期,我在广州城想起了我的这位患难兄弟,是因为我正置身于记者转型的湍急洪流中,我发现,不少新闻工作者,原先写过很多报道,揭露社会之不公,体现悲天悯人的情怀,但转型或升职后,他们却屈从于不公的社会秩序,甚至成为不公社会秩序的制造者,比如不再同情弱小,比如奴性,比如巴结逢迎,比如颐指气使,比如拜金,如此等等。
在追根溯源、思考因由时,我想起了唐剑飞:当初,他敢于采访政府门口的访民,不是“铁肩担道义”吗?他采写天桥飞鞋,不是出于维护社会正常之秩序吗?后来,他何以成为组织收容卖淫嫖娼者呢?何以成为买卖假古董的“骗子”呢?
思来想去,我终于发现,他当初敢于采访政府门口的访民,并非纯粹出于正义,可能更多的是饥饿的生理反应—那时,他女儿出生不久,妻子无业,一家人都租住于A城。也就是说,一家人的生活都系于他一肩,而报社的工资非常之低。某月,我写得勤奋,工资为1444元,发工资时,副总编辑说,我本月工资超过他。由此可以想象唐剑生当时的生活窘境。一次,他上厕所时,被一名妇女拦住,要收两毛钱。他掏出记者证说,我是记者。因此获免。
这进一步说明,最初,他一方面呼唤正常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却享受记者特权,制造社会不公。因此,后来组织收容卖淫嫖娼,也就不会挣扎了。
这又印证了我现任同事孟登科的一句话:价值观并不影响客观报道。只要秉持专业主义态度,无论因为饥饿,还是名利驱使,你都能写出“担道义”的报道。
不过,我仍乐观地认为,唐剑飞不代表所有转型媒体人。有些人的痛,藏在深夜。
他枣红色的脸,剪着利索的平头。他问他们干什么?他们说,上访。他问,反映什么问题呢?便有人问,你是干什么的?他答,记者。于是人群围拢过来。他从包里掏出纸笔,做着记录。而危险已向他逼近。
不久,一个也留着平头的中年男子挤进人群,拉他进去谈谈,于是被控制起来。第二天,报社开会,副总编辑通报说:唐剑飞(化名)去省政府门口采访访民,而被相关部门扣住。报社接到通知后,把他接了回来。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政府门口的访民是不可采访的,这是新闻行业未成文的行规。
这是二十世纪末的故事。当时我正在A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当记者。唐剑飞是我的同事。他初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做宣传干事。退伍后,没有安置单位,和我一样到A城打工。正值那家行业报市场化转型,原来的主管单位要“断奶”了,报纸要靠内容赢得市场,靠发行、广告养活自己。但报社的老职工们都是官员的子女亲朋,既没新闻专业背景,也无跑新闻的积极性。因为报纸名不见经传,各政府职能部门都看不上眼。跑新闻很没尊严。所以,像我们这样一批不讲条件、渴望改变命运、勤快听话的低学历年轻民工就被招进来做记者。
如前所述,政府职能部门看不上我们,A城的市场经济尚不怎么活跃,我们又不懂得如此采写经济新闻,唯一能写的就是“社会新闻”。我们便每天骑着当当作响的自行车满城寻找社会新闻。自行车都是从天桥底下买来的二手货。那时,自行车偷盗成风。
唐剑飞当过兵,身板好,又能吃苦,整天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乱窜,是故,他的发稿量一直排名前列。十几年都过去了,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篇”:天桥上,两个年轻人追打嬉戏,后者突然飞起一脚,很是漂亮,但不料,他的一只鞋子离脚飞去,摔在天桥底下,很多车辆因此紧急刹车,并导致交通堵塞。最后,记者建议,不要在公共场合追打嬉戏,以免扰乱公共秩序。
十年后,我去B城出差,他在B城晚报社供职。晚上,他舍妻女,陪我住7天连锁酒店。聊及这十年的人生际遇,他说,在做记者的同时,他还开过按摩店,是色情服务。他是记者,和公安关系很好,因此获得特种经营权,并获得保护。不过,该行业竞争激烈,而且店铺租金等开支很大,他早早收手了。现在,他兼做另一门生意——买卖“古玩”。不过,都是假古董。我们见面时,他刚花1000元钱买了一只鸡血石的印章,有朋友鉴定说,可售几万元。他没事就拿印章往脸上抹,这样,印章会更加温润光泽。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期,我在广州城想起了我的这位患难兄弟,是因为我正置身于记者转型的湍急洪流中,我发现,不少新闻工作者,原先写过很多报道,揭露社会之不公,体现悲天悯人的情怀,但转型或升职后,他们却屈从于不公的社会秩序,甚至成为不公社会秩序的制造者,比如不再同情弱小,比如奴性,比如巴结逢迎,比如颐指气使,比如拜金,如此等等。
在追根溯源、思考因由时,我想起了唐剑飞:当初,他敢于采访政府门口的访民,不是“铁肩担道义”吗?他采写天桥飞鞋,不是出于维护社会正常之秩序吗?后来,他何以成为组织收容卖淫嫖娼者呢?何以成为买卖假古董的“骗子”呢?
思来想去,我终于发现,他当初敢于采访政府门口的访民,并非纯粹出于正义,可能更多的是饥饿的生理反应—那时,他女儿出生不久,妻子无业,一家人都租住于A城。也就是说,一家人的生活都系于他一肩,而报社的工资非常之低。某月,我写得勤奋,工资为1444元,发工资时,副总编辑说,我本月工资超过他。由此可以想象唐剑生当时的生活窘境。一次,他上厕所时,被一名妇女拦住,要收两毛钱。他掏出记者证说,我是记者。因此获免。
这进一步说明,最初,他一方面呼唤正常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却享受记者特权,制造社会不公。因此,后来组织收容卖淫嫖娼,也就不会挣扎了。
这又印证了我现任同事孟登科的一句话:价值观并不影响客观报道。只要秉持专业主义态度,无论因为饥饿,还是名利驱使,你都能写出“担道义”的报道。
不过,我仍乐观地认为,唐剑飞不代表所有转型媒体人。有些人的痛,藏在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