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指南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月二十三了,部队批准刘金银回家探亲,其实是回家跟父母过年。一路上坐汽车倒火车,叽里咣当地飞跑,凌晨两点,刘金银在一个山区小站下了车。
  出租车师傅问他:“兄弟,去哪儿,打车吗?”
  他说:“去吕靳刘。”
  “来,上车吧。”师傅打开后备厢把行李放好。
  刘金银落下车窗看着,他指给师傅斜前方那笼罩在朦胧月光里的幢幢房子,说:“那就是我的小村。”
  师傅哦了一声,说:“兄弟,咱做个游戏,规则是,从现在起你别说话,看看我能不能找到你家。”
  刘金银会心一笑:“好哇,你来过俺村吗?”
  “没来过。”
  “那你深更半夜的找得到?”
  “做个游戏嘛!玩玩。”
  “好,好,我听你的,不言语。”
  车转了几个胡同,在当街宽绰处停住,“吱”的刹车声在冬夜里传好远。
  刘金银沒说啥,正纳闷间,他父母开门出来了……他拉开车门,抱住了母亲。
  “快上屋里,师傅喝碗热水。”父亲让着师傅,“谢谢您把金银送回家。”
  他松开母亲,问师傅:“你怎么知道这儿是我的家?”
  “这还奇怪吗?都凌晨三点了,只有这家院里还亮着灯,爹娘等儿睡不着觉呀!”
  选自《桂林日报》
其他文献
自杀的富翁  富翁赫克托膝下无子,两个侄子就是他巨额遗产的共同受益人。当初,说是为了怕伯父寂寞,大侄子克拉伦斯与妻子玛丽安,还有小侄子安布罗斯,理所应当地搬到赫克托的大宅里一起住了。  这天深夜,安布罗斯躺在床上,隐约听见一声枪响,他赶紧套上睡裤,蹑手蹑脚地走下楼。等到他走进藏书室,再打开电灯时,惊讶地发现伯父赫克托躺在血泊中,已经没气了,右手还握着手枪。  安布罗斯愣了几秒,惊讶很快变成了窃喜:
期刊
書生落第而归,雇一叶小舟,晌午时分到一小镇靠岸觅食。  小镇牛肉闻名遐迩,嫩而且香。据说,方圆百里所贩牛肉均来自此镇。  书生要了一碟牛肉、一斤老酒,独斟独饮,所有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心情豁然开朗。想着要在此处歇息一晚,书生于是安顿好船家,自己带着醉意在街上胡逛。  渐渐地,他闻到了血腥的气息。  书生顿时酒醒了大半。  一个面目模糊的判官问:“大胆狂生,你可知罪?”  书生蒙了,说:“你们是不是
期刊
我的房子一直在出租,前一个租户刚搬走,我就在报上登了招租广告。月租800元,一次性付半年。电话响了,一个中年男人说:“我想租房子,租半个月,行吗?”  我愣了一下,说了一句“开什么玩笑”,接着便挂断了电话。没过5分钟,电话又响了,还是他打来的,我直接挂断了,从没听人说租房子只租半个月的。  中午,我正在吃饭,守门的大爷说外面有人找我。我匆忙吃了两口就出去了。一看,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很矮,腿有点
期刊
快要下班时,汤卫国对会利友说:“兄弟,回家没事上我家摘杨梅吧。”会利友抓抓头皮,心说,我一个没有成家的外地人,下班有大把的时间闲着,正好不知去哪里消遣呢。他呵呵笑着说:“太好了,卫哥,那我可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啊。”  随着下班的铃声响起,会利友跟着汤卫国骑电瓶车来到了山脚下,停放好车子,他们一同上了山。  会利友还是第一次看见真实的杨梅树,吃到自己亲手摘的杨梅。深红色的杨梅微酸中带着浓浓的甜,吃过让
期刊
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农民、一个生意人和一个律师同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他们一同来到了天堂的门口。值岗的天使看到他们,迎了上去。  “各位,实在不好意思,你们在人间的寿命其实并没有到期,刚才是弄错了。”天使小声解释道。  三人一听,马上嚷叫着要去找上帝理论。  “各位,我看还是算了吧。上帝他老人家很忙,没有我的安排,你们是见不到他老人家的。”天使说道,“不过,如果你们每人给我500英鎊,我就马上把你
期刊
前女友的死亡  9月1日下午,某公寓楼下花丛中发现一具女尸,警官寺田带队赶到现场。死者是租住在四楼的女大学生是枝麻衣,死因是高处坠落后头部碰撞到硬物,死亡时间是下午3点左右。经勘查,死者房间桌上有一个盛有大麦茶的杯子,厨房水槽里有一个洗好的同款杯子,房间的门把手明显被擦拭过。这些都说明,曾有人进过房间,而且极力掩藏自己来过,有可能就是那人把麻衣推下了阳台……然而,警方没有收集到任何目击线索。  快
期刊
一  文峰长得帅,做事精干,是宏远公司的骨干。  夜里十一点多,文峰关掉电脑正打算睡觉,老板赵宏略突然打来电话,要他立刻赶到四季春大酒店。  酒店门口,赵老板对文峰说:“省城有宗大买卖,说好了明天早上八点签订合同,咱现在必须得往那儿赶!”  公司事情多,深更半夜出去是常事,文峰并不感到意外,从赵老板手里接过车钥匙就向停车场走去。  文峰开车拉着赵老板匆匆上路。可刚上环城路,赵老板突然冲文峰说:“快
期刊
庄严肃穆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内,一对年轻的夫妇牵着他们八岁的女儿凝神驻足在一件烈士遗物前。那是一只带着血迹的旧袜筒,旁边附着一小块白绢,白绢上是几行竖着写成的小楷毛笔字和大红的印章:“兹有本部秘密工作员邱子才同志,在德石沿线一带工作,希各抗日机关验明协助,以利抗战,万勿阻碍。致要公为荷。邱子才同志收执,秘密工作长期使用。政治部主任王海青、政治委员杨树根。冀南抗日联军第五军分区章。中华民国三十年十月十日
期刊
有个樵夫,靠挖柴为生。他只挖别人伐掉的树剩下的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挖根不止。没娶妻,无子女。孤单单的一个人,勉强过得去。他有过许多美好的想法,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没了想法,只是挖树根。  这样,挖呀挖,他的年纪越来越大。  一天,他照例上山挖树根。有树的地方已离他远了,但他还是能找到树根。  跟往常不一样的是,他挖出的一个树根,是人的形状。猛一看,他还以为挖出了一个活人。年轻时,他曾梦想娶
期刊
这天,法医沈华突然接到老家来的电话,说他的父亲过世了。  沈华赶紧请了假,驱车回了老家。到了村里,村主任已经料理好一切。村主任对沈华说,沈大伯是在梦中离开人世的,无病无灾。在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能这样没有一丝痛苦地离开人世,那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是不是福气沈华不知道,他只是觉得当初实在不应该答应父亲,让他一个人回到农村。沈大伯退休后,非要叶落归根,无论家人怎么劝,还是坚持一个人回到了农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