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技术》课程的构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门课程将把教学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通过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作等学习领域的实际项目训练,使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获得就业所必备的工作过程知识。
关键词:电子技术 课程构建
当前,高职院校打破传统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课程模式,根据电子制造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现状,着力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一种相对独立的、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转变为综合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从事电子制造业相应岗位群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性技能。针对这一问题,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构建和课程教学改革。而《电子技术》是电类一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通过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作等学习领域的实际训练,使教学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使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
一、课程的培养能力目标
《电子技术》课程的培养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维修等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具体培养能力目标,如表1所示:
如何根据课程的培养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构建《电子技术》课程相应知识和技能模块,是本课程建设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获得生产式的过程知识,就必须创设职业情境,使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际生产过程相衔接,即与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与维修的生产过程相联系,这是《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构建的第二要务。根据行动导向学习理论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的排序首先要根据有关的电子产品在设计生产中的各个生产过程进行相应的行动领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知识和技能模块,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最后形成教学项目。
二、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与技能模块的构建
行动导向是产生于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中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对电子产品制造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行动领域就是一个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作的完整的工作过程系统,根据产品功能的复杂程度,其工作过程系统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将复杂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而每一个组成部分类似于一个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对于高职《电子技术》的培养目标而言,一种简单的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系统就可达到要求。
知识和技能教学模块是一个跨学科的、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通过一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的工作任务。《电子技术》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教学模块可以对应于是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作的工作过程。但这些工作过程
经过教学处理,必须符合高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的过程。
模块的建构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体验”,让他们在行动中学,并能学以致用。根据这一要求,结合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所涉及到的工作过程,将这些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处理,形成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块。而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技能模块,应按照产品设计生产的工作过程排序,要符合学生知识技能建构的顺序。依照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制定知识与技能模块,分析如表2。
三、教学项目的制定
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学项目就是由学生完成的具有实际功能的电子产品,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几乎能够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所有要求的教学方法,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点。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它强调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体验”,让他们在行动中学习,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的要求。可以实用性较强的七管收音机为教学项目,如图1。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程序如表3
四、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发展性教学评价。这种评价应采用“自我参照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评价方式可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课程的评价还应与学生技能证书考评相结合,这样做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课程开发》《职教论坛》2004年2月
2、吴必尊《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观、能力观、课程观和专业观》
3、吴必尊《广州市交运学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模式”调研报告》 《广州教研》2005.12
4、姜大元《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5、陈凯《电子基本技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构建研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电子技术 课程构建
当前,高职院校打破传统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课程模式,根据电子制造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现状,着力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一种相对独立的、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转变为综合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从事电子制造业相应岗位群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性技能。针对这一问题,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构建和课程教学改革。而《电子技术》是电类一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通过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作等学习领域的实际训练,使教学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使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
一、课程的培养能力目标
《电子技术》课程的培养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维修等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具体培养能力目标,如表1所示:
如何根据课程的培养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构建《电子技术》课程相应知识和技能模块,是本课程建设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获得生产式的过程知识,就必须创设职业情境,使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际生产过程相衔接,即与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与维修的生产过程相联系,这是《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构建的第二要务。根据行动导向学习理论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的排序首先要根据有关的电子产品在设计生产中的各个生产过程进行相应的行动领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知识和技能模块,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最后形成教学项目。
二、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与技能模块的构建
行动导向是产生于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中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对电子产品制造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行动领域就是一个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作的完整的工作过程系统,根据产品功能的复杂程度,其工作过程系统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将复杂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而每一个组成部分类似于一个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对于高职《电子技术》的培养目标而言,一种简单的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系统就可达到要求。
知识和技能教学模块是一个跨学科的、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通过一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的工作任务。《电子技术》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教学模块可以对应于是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作的工作过程。但这些工作过程
经过教学处理,必须符合高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的过程。
模块的建构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体验”,让他们在行动中学,并能学以致用。根据这一要求,结合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所涉及到的工作过程,将这些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处理,形成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块。而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技能模块,应按照产品设计生产的工作过程排序,要符合学生知识技能建构的顺序。依照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制定知识与技能模块,分析如表2。
三、教学项目的制定
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学项目就是由学生完成的具有实际功能的电子产品,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几乎能够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所有要求的教学方法,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点。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它强调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体验”,让他们在行动中学习,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的要求。可以实用性较强的七管收音机为教学项目,如图1。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程序如表3
四、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发展性教学评价。这种评价应采用“自我参照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评价方式可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课程的评价还应与学生技能证书考评相结合,这样做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课程开发》《职教论坛》2004年2月
2、吴必尊《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观、能力观、课程观和专业观》
3、吴必尊《广州市交运学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模式”调研报告》 《广州教研》2005.12
4、姜大元《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5、陈凯《电子基本技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构建研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