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部编本”语文新教材课后习题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是“部编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课后习题,不仅能够指导学生自学,优化课堂,还能够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新教材;指导自学;课堂教学;提高能力
G634.3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思考探究,该部分内容主要围绕课文内容、情感、主题、写法和疑难展开;其次是积累拓展,该部分以积累、品味、拓展、延伸為主,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两个层次相互联系,逐步渐进,由课内到課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考及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课后习题的处理少之又少,课后习题作为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
针对“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积极利用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自学
叶圣陶曾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来指导学生自学。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分为两个部分: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利用这两部分的练习题(特别是思考探究),将其与预习部分相互结合,作为预习要求给予学生。很多同学在预习时不知所措,教师将习题与预习提示结合指明要求,指导学生自己预习,指导学生自己批注,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碰到文言文时,要求学生利用手中工具书完成练习题,并通过练习题去学习、理解课文。比如在学习《世说新语二则》时,笔者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一边注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修养,一边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求积累的文言词汇,自己疏通文意;对于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课后的练习题,笔者挑选一题或者几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该题迅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思考探究部分的第一题: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笔者将此题作为预习任务安排给学生,学生把握住这道练习题,也就读懂了文章,弄清了文章的脉络。这样可谓一题多用。
教学资源就在身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对课后习题的积极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二、巧用课后习题,优化课堂教学
对于“部编本”的课后练习题,教师应以灵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的态度来对待。有助于课文理解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它们放置到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借助课后练习中的简答、图表等题来讲解课文。比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时,为了更好的学习对比论证,笔者借助思考探究中图表来讲解课文,通过使用该练习题,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内容正确,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也可以将练习题作为课堂讨论的主要问题,对理解全文具有提壶挈领作用的练习题,教师可以围绕这道练习题,引导学生读书与讨论,灵活而巧妙地串联起了本课的教学过程,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春》时,最关键的在于赏析不同春日图景,笔者将思考探究的第一题作为贯穿整堂课的牵引线,将练习题融合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春日图景并对其进行赏析。通过该题的串联,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也掌握了赏析的方法,从而收获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合课后习题,提高学生能力
“部编本”教材课后习题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主要应用课后习题来提升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课外阅读能力,部编本教材实际上是“读”、“写”结合的教材,因此,很多课文的课后习题需要阅读课外材料,针对这部分练习题,笔者会在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为其提供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或作为假期读书笔记作业安排给学生。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结合课本《名著导读》中有关《朝花夕拾》的内容,让学生假期回家看《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并做读书笔记。其次是写作能力,“部编本”即重视读也重视写,多数课后习题均有写的要求,这些练习题为学生的课外练笔提供了写作素材和契机,因此笔者将课后习题与学生的每天随笔结合来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将课后习题: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作为随笔任务完成,同学们结合刚刚学习的内容,纷纷回忆起家乡的冬天,精心构思,很快,一篇篇精彩的短文就写成了。这种趁热打铁的做法,即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最后是口语交际能力,有些题是要求小组合作表演或者是诵读的,我会通过表演比赛、诵读比赛、课前三分钟演讲来深化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文章内容多为对话,我让学生仔细揣摩感情,然后请学生展示表演。学生们一个个自动带入,在学生展示表演后,许多同学都声泪俱下。
课文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着力挖掘课后习题价值,充分发挥课后习题作用,能够指导学生自学,也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教学思路,不断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肖龙芳.讲之有功有限习之功无己——以平实的心态聚焦课后练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
[2]杨丽华,顺泉洪.例谈对新编初中数学教材习题的使用和改编[J].《上海中学数学》,2015,(7).
作者简介:张群林,女,土家族,湖北宜昌,宜都市潘湾民族中学语文教师.
关键词:新教材;指导自学;课堂教学;提高能力
G634.3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思考探究,该部分内容主要围绕课文内容、情感、主题、写法和疑难展开;其次是积累拓展,该部分以积累、品味、拓展、延伸為主,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两个层次相互联系,逐步渐进,由课内到課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考及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课后习题的处理少之又少,课后习题作为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
针对“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积极利用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自学
叶圣陶曾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来指导学生自学。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分为两个部分: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利用这两部分的练习题(特别是思考探究),将其与预习部分相互结合,作为预习要求给予学生。很多同学在预习时不知所措,教师将习题与预习提示结合指明要求,指导学生自己预习,指导学生自己批注,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碰到文言文时,要求学生利用手中工具书完成练习题,并通过练习题去学习、理解课文。比如在学习《世说新语二则》时,笔者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一边注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修养,一边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求积累的文言词汇,自己疏通文意;对于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课后的练习题,笔者挑选一题或者几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该题迅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思考探究部分的第一题: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笔者将此题作为预习任务安排给学生,学生把握住这道练习题,也就读懂了文章,弄清了文章的脉络。这样可谓一题多用。
教学资源就在身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对课后习题的积极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二、巧用课后习题,优化课堂教学
对于“部编本”的课后练习题,教师应以灵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的态度来对待。有助于课文理解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它们放置到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借助课后练习中的简答、图表等题来讲解课文。比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时,为了更好的学习对比论证,笔者借助思考探究中图表来讲解课文,通过使用该练习题,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内容正确,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也可以将练习题作为课堂讨论的主要问题,对理解全文具有提壶挈领作用的练习题,教师可以围绕这道练习题,引导学生读书与讨论,灵活而巧妙地串联起了本课的教学过程,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春》时,最关键的在于赏析不同春日图景,笔者将思考探究的第一题作为贯穿整堂课的牵引线,将练习题融合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春日图景并对其进行赏析。通过该题的串联,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也掌握了赏析的方法,从而收获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合课后习题,提高学生能力
“部编本”教材课后习题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主要应用课后习题来提升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课外阅读能力,部编本教材实际上是“读”、“写”结合的教材,因此,很多课文的课后习题需要阅读课外材料,针对这部分练习题,笔者会在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为其提供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或作为假期读书笔记作业安排给学生。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结合课本《名著导读》中有关《朝花夕拾》的内容,让学生假期回家看《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并做读书笔记。其次是写作能力,“部编本”即重视读也重视写,多数课后习题均有写的要求,这些练习题为学生的课外练笔提供了写作素材和契机,因此笔者将课后习题与学生的每天随笔结合来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将课后习题: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作为随笔任务完成,同学们结合刚刚学习的内容,纷纷回忆起家乡的冬天,精心构思,很快,一篇篇精彩的短文就写成了。这种趁热打铁的做法,即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最后是口语交际能力,有些题是要求小组合作表演或者是诵读的,我会通过表演比赛、诵读比赛、课前三分钟演讲来深化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文章内容多为对话,我让学生仔细揣摩感情,然后请学生展示表演。学生们一个个自动带入,在学生展示表演后,许多同学都声泪俱下。
课文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着力挖掘课后习题价值,充分发挥课后习题作用,能够指导学生自学,也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教学思路,不断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肖龙芳.讲之有功有限习之功无己——以平实的心态聚焦课后练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
[2]杨丽华,顺泉洪.例谈对新编初中数学教材习题的使用和改编[J].《上海中学数学》,2015,(7).
作者简介:张群林,女,土家族,湖北宜昌,宜都市潘湾民族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