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风险聚于银行业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IRREL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有不少机构对年内调降准备金率抱着较大预期,但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中央恐怕会坚持进行政策观察,不会轻易出手。”11月9日,国内某大型非金融机构一位中层领导向记者透露。
  该人士表示,目前市场资金面有较大改善,但都在公开市场操作范畴内,即使1年期央票中标利率下行了1个基点,也只是“预调微调”之下的市场力量使然,而非政策年内可转向的风向标。
  该人士透露,导致决策层态度十分谨慎的最重要原因并非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快速回落的风险,甚至也不是出口萎缩,而是房地产调控。他还分析认为,决策层仍对经济增长抱有信心,因此借房地产调控抑制投资、促进结构转型也是题中之义。
  但在为缓解住房刚需而大力推进的保障房建设等重重压力之下,银行业风险已触及周期底部,势将上升,而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宏观风险仍集中于银行体系,维持宏观偏紧可能是更审慎的做法。
  
  政策放松面临宏观困境
  
  尽管温家宝总理已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甚至管理层可以对银行系统采取口头指导,令其慎批开发贷,但下调准备金率等货币放松政策的真正成行恐怕还有很大障碍。
  在上述人士看来,目前,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中小银行约18%,一旦在高水位上划开个小口,就会有大量资金从银行体系内滚涌而出,管理部门很难让资金“听话”地流向三农、中小企业和在建基建项目等“定向宽松”领域,那时资金会像摆脱了小河道的滔滔江水,尽管可能经历九曲十八弯,但最终还是能进入最干涸的房地产企业。
  在中国,货币信贷对房地产的影响一向明显大于食品,这决定了尽管通胀率已开启快速下滑的轨道,但只要中央决心把房地产调控进行到底,就会对放松信贷、调降准备金率和降息等促使资金流出银行体系的行动慎之又慎。
  该人士认为,从当前形势看,中央对保增长仍抱有可控的信心,因此坚决调控房地产除了有抑制资产泡沫、稳定社会之功,由于房地产所涉投资领域众多,还可以此为突破口,逐步调整投资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
  11月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法国戛纳闭幕,在会议通过的《增长和就业行动计划》中,中国就扩大内需作出承诺,将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等制度调整举措,达到需求再平衡。
  中投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邢微微认为,从所做的承诺来看,中国明年在外部环境动荡下,虽面临增长下行的风险,但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宏观政策不会过快、过于大幅度地放宽,宏观调控整体格局会适当保持一定压力。
  “我们认为,中国需要的是更审慎的做法,预调微调没有问题,就怕那种大的放松。”穆迪金融机构部副总裁郭书岑近日对《投资者报》表示,虽然在持续1年的紧缩调控下,实体经济出现了多个局部流动性过紧的状况,但2008年以来的快速信贷扩张和影子银行的急剧膨胀,中国银行业信贷泡沫化已日益显著,加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宏观风险集中银行体系
  
  “审慎”,是一个被许多研究者视为对既往经验和未来政策把握所需持有的一个关键态度。
  穆迪的中国合作伙伴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稳健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审慎的监管环境。而未来,银行不良贷款“双降”恐难继续,前期信贷巨量投放在地方融资平台领域积聚的风险可能滞后暴露,民间借贷引发资金链断裂及房地产调控带来的诸多压力都将威胁到银行资产质量,致使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
  “我认为有两大风险点最要关注:一是地方债务风险,一是房地产风险。前者多少存在政府的隐性担保,因而风险也是隐性的;而后者却是显性风险,因为房地产调控下的民营开发商不会得到政府的救助,比如绿城。”穆迪中国金融市场董事总经理、中诚信国际CEO叶敏对记者说道。
  中诚信报告还特别提到,由于大力推进的保障房的开发模式和盈利模式都不清晰,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筹集资金,并鼓励银行向该类平台发放贷款,势必会如平台贷款一样为银行埋下隐患。
  去年,非金融部门债券融资规模大幅增长,银行资产脱媒日渐加速,但企业债的投资主体仍然集中于银行,经济运行风险仍集中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之内。
  
  银行风险回升或引再融资
  
  “现在是不良贷款的短周期低点,未来银行风险将呈现上升趋势”, 穆迪金融机构副总裁章怡8日在穆迪—中诚信国际投资者见面会上表示,除上述风险外,银行表外风险敞口快速扩大也是资产质量恶化的诱因之一。
  中金公司表示,继二季度上市银行合计不良贷款余额下降1.5%之后,三季度环比降幅缩窄到0.5%,显示不良贷款的持续下降或已经临近极限,未来继续控制的难度加大。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978.79亿元,同比增长31.74%,也小于上半年34.34%的水平。
  中诚信报告判断,在既有的经营体制和模式下,银行仍然钟情于信贷扩张,因此也就难以摆脱资本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而其内生性资本补充远远不足,加之资本监管要求一再提高,必然使银行的再融资年复一年成为常态。
  最近几个交易日A股市场上银行股总体表现得萎靡难振也显示出投资者看淡银行业未来发展。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11月9日在京表示,未来银行的净息差收入有收窄趋势,盈利能力不会好转,如果还要维持此前的资本充足水平,难免要再融资,从而摊薄每股价值。
  
  及早在审慎框架下解决问题
  
  不过,汪涛表示,银行业未来的日子虽然难过一些,但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中国银行业坏账率10年前曾高达40%多,但靠注资、坏账剥离和经济增长,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2008年已经被收拾干净,从头开始。现在,银行业坏账率略超1%,拨备覆盖率在200%以上,资本充足率达12%,同时中国银行业还拥有最大的流动性优势,整个系统只有66%的存贷比水平,银行一边有钱放贷,一边还有大量被管制的低利率存款。
  章怡也表示,虽然中国银行业面临多种宏观风险的冲击,但系统性风险出现的概率不大。由于银行体系目前有足够的缓冲保护,因此及早解决问题才是更审慎的做法。
  “政策失误,无论是过紧还是过松,都会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章怡说,但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与允许过剩的流动性继续积累相比,“短期偏紧的政策更有利于银行体系长期的信用质量”。在宏观政策不断调整的情况下,银行业需要更好的信用及流动性管理来应对一系列宏观变局和金融监管的挑战。
  
其他文献
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煞有介事的“石头宴”。  湖北,首届观赏石、宝玉石文化节上108种奇石摆成满汉全席;  江苏,产自广西的天然“肉石”亮相奇石博览会;  杭州,数百件台湾雅石与云南大理石、黄河石、三峡石等众多石种同堂展艺;  ……  宁浩导的那部《疯狂的石头》换做了内地的现场版,亿元奇石频频现身之余,那些念着“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的商家们,已练就成这个市场上十足的倒爷。    亿元的趑趄
期刊
今天你“手机银行”了吗?  过不了多久,这句话或许会成为一句时髦用语。  随着“第七届北京金融博览会”11月初在北京开幕,今年的金博会银行展台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占据醒目位置的手机银行展台。而且,往往是这类展台前咨询相关业务的人较多,也较踊跃。  手机银行为何走热?  原因很简单,一部手机可管理个人所有金融账户(分属不同金融机构),满足全部投资、理财、消费需求(购物、支付账单、交通费);同时,对企业
期刊
今天说起高级定制,人们脑海中想到的肯定是米兰、巴黎这些古老工艺和时尚精灵们共生共存的地方,而中国则是和“来料加工”这样的词汇连在一起,排列在工艺生产链的最下端,就连Made in China这个简单的产地标注也由此被衍生出低价、劣质甚至不正当竞争的联想。  三四百年前,China的意思还是“瓷器”,在墙外开放得馥郁.and.摇曳多姿。虽然它被网民恶搞出不同发音版本的英语表达,但历史上却夺目得不行。
期刊
1985年,彼得?德鲁克出版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在这本书里,德鲁克将过去10-15年间,在美国出现的真正的企业家经济看做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而在通常情况下,那也被看作是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后的滞涨岁月。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零增长’、‘美国限制工业化’之类的说法被人奉为金科玉律,在美国十分盛行。  然而,事实和数据却证明这些观点完全是无稽之谈。
期刊
最近,关于“香港单身青年年收入17.8万,只需缴税729港元”的话题,引起热议。《人民日报》记者经过一番调查后确认情况属实,但记者认为香港低个税的原因在于,首先是个税主要由高收入人群承担,其次政府无国防预算负担、开支压力小。  香港青年的纳税负担让国人羡慕,也让人们意识,即使不久前政府已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每月3500元,但内地个税负担依然太重。按照新个税缴纳办法计算,一个薪酬年收入17.8万的内地
期刊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至今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恶化。  意大利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近日已突破了7%的重要关口,而7%一向被视为是欧债危机中各国国债收益率的“生死线”。国债收益率的大幅提升,这使得投资者更加担忧意大利的违约风险。  有数据显示,去年意大利政府债务总额已达1.9万亿欧元,占GDP的比例近120%,这一比例在欧元区内仅次于希腊。而意大利这一债务总额超过了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四国之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出现了反弹走势,随后又有一些摇摆。投资人的心情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部分人,看到反弹中成交量明显放大,急迫地认为反转在即,他们希望行情不再回头,一路顺利地向上挺进;另一部分人,看到市场走势再度僵持,便又一次悲观起来,他们习惯性地认为积弱已久的市场无可救药。  我们既不像前者那么乐观,也不像后者那么悲观。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确处于底部区域之中,即便再度出现调整走势,亦可不必过分担
期刊
自10月反弹以来,国际原油持续强劲,表现明显,连创新高。即便是前周,受日本当局干预汇市、希腊宣布公投、G20峰会未取得实质性成果等消息的影响,原油依旧宽幅震荡,小幅收高。根据Wind数据显示,美原油11月7日突破95美元关口,伦敦布伦特原油11月8日高达每桶115美元,创10月14日以来最高收盘价。  “迹象是涨,但是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拉,感觉后面涨的基础不牢。”日前,某期货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
期刊
近期资金面放松的暖风频吹,成为推动A股市场上涨的重要因素。  11月10日,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地量发行20亿元3个月期央行票据,再度沿袭了上一周的货币净投放态势。而此前两天,维持了12周不变的一年期央票利率下调了1.1个基点,央行继下调三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和暂停三年期央票发行之后,再次释放货币政策微调信号。  与此同时,延续了两周的市场反弹行情,让很多券商和基金等市场机构都表现出了乐观态度。如金
期刊
讲述者︱蔡宾 长盛基金固定收益投资副总监  采访者︱刘宗源 《投资者报》记者    近期股市、债市一改“双杀”局面,迎来一轮小幅上涨。债市更是领先走出了上扬态势。债券市场是否极泰来告别熊市,还是仅仅出现技术性反弹?  我们长盛基金固定收益的投研团队认为,中国经济“软着陆”正在逐步实现,预计以紧缩的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为标志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有望放松,实体经济资金面逐渐缓解。而目前,债券市场各类属资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