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护理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并从社会人口学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疾病因素、治疗因素等阐述可能的危险因素,以期为预防或延缓心房颤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护理干预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汉化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the Nursing Workplac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NWSQ)并检验其信度、效度.方法:通过直译和回译对NWSQ进行汉化,于2019年9—10月用中文版NWSQ对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12名护士进行调查,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中文版NWSQ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8;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851%;NWSQ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0,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4—5月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化疗相关味觉改变量表对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医院20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化疗相关味觉改变量表得分为4.00~14.07分,中位得分为5.70分,味觉改变发生率为82.2%,不同化疗方案患者味觉改变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以上患者表示味觉改变在第一个疗程出现并在下一个疗程开始前基本恢复.口干、舌苔改变、口腔溃疡、恶心是味觉改变的影
目的:探讨在长期照护机构的中重度痴呆患者中实施以人为中心照护的促进和障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定性研究,对2家长期照护机构中参与实施以人为中心照护的11位照护者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转录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促进因素涵盖照护方案本身、组织实施和外界支持3个方面,障碍因素来自痴呆患者和组织实施2个方面.结论:采用多学科团队讨论确定弹性的与痴呆患者相匹配的照护计划,安排与痴呆患者熟悉的照护者引导痴呆患者参与小组活动,院区、照护者、家属的共同支持可促进以人为中心的照护.
比较国内外高年资护士执业现状,分析高年资护士的潜在价值及影响其价值实现的因素,总结国内外对高年资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探索的成果,为我国高年资护士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人数占据首位,其中下丘脑作为调节中枢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轴调控该疾病,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下丘脑中的某些部位和物质等也参与骨量的调节.因此,下丘脑成为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机制和治疗的热点,有望从下丘脑中找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靶点.
目的:研究生育舞蹈对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常规产检的206例高龄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前健康教育、常规方法待产及产后随访.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自孕28周开始接受生育舞蹈课程干预直至产后6周.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0天及6周的抑郁得分及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抑郁得分及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育舞蹈在孕晚期至整个产褥期
从测评工具、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4方面综述心脏骤停幸存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推动临床相关研究及实践,提高心脏骤停幸存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目前,骨质疏松症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虽然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仍不能完整及正确地诠释其相关的发病机制.由于炎症因子在炎症性骨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可以作为监测疾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临床诊疗的诊断指标.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可通过激活或抑制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影响相关酶蛋白的表达量等来影响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进而在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炎症因子对骨质疏松症的不同作用分为促进、抑制、双作用炎症因子三大类型,并就它们影响骨
目的 了解秦皇岛地区健康中老年群体腰椎骨密度(BMD)水平及骨质疏松状况,探讨定量CT(QCT)测量在诊断该地区中老年骨质疏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秦皇岛市骨科医院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1299例,应用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全身螺旋CT机配套体模及应用软件进行第2、3、4腰椎骨密度定量测量,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BMD水平及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结果 在研究纳入的全部1299人中,骨质疏松的比例平均为49.0%,其中男性为33.0%,低于女性的5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为特征的骨病,导致骨折的风险增加,给社会及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生活负担.鉴于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相关药物在抗骨质疏松方面尚有诸多不良反应,寻找潜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对于以后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研究人员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动物研究以及临床实验报告证实植物黄酮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植物黄酮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分化以及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的破骨分化和骨吸收活性有关.近年来,研究人员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植物黄酮中有效成分,得到成分-疾病-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