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始于热爱,行于传承

来源 :金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月前,我从敦煌研究院来到了故宫博物院,非常荣幸能够为两处中国最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同时,也非常欣慰,我們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管理过程中始终与数字时代紧密相连。”
  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宣布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成为新一代掌门人。从75岁的敦煌研究院进入94岁的故宫博物院,王旭东的一生似乎与文物有着说不清的缘分。
  冥冥中注定与敦煌相遇
  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王旭东最初的工作和文物、艺术毫无关系,他到敦煌工作只是一个偶然。
  1991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开展文物保护合作项目,急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专业人员。作为一名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王旭东被老师推荐前往工作。起初,他对这次推荐并不感兴趣,对于敦煌的印象也只停留在父亲摄于莫高窟前的那张照片,但不管怎么样他最终还是决定先去敦煌看一看。
  初抵莫高窟的那一夜,王旭东不但没有感到辛苦和不便,反而在石窟四围寂静的荒野中寻觅到了一种自在,同时也对眼前的这些石头有了莫名的亲切感。
  第二天,王旭东见到了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最雄博士,双方都留下了极好的第一印象。也许是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满意,王旭东彻底打消了当初“来看一看再说”的念头,决定留下来从事莫高窟壁画及遗址保护工作。
  由于理工科的专业背景,王旭东在敦煌主要负责崖体稳定性研究。几个月时间里,他几乎跑遍了莫高窟有壁画彩塑的所有洞窟。日子久了,耳濡目染,他慢慢地在心底产生了了解敦煌文化的欲望,对莫高窟的管理、保护工作也愈加用心。
  “之前听别人说莫高窟的艺术有多么伟大时,我并没有什么感觉。但当我真正知道了它们的价值以后,在我的眼里,它们就有了生命。”王旭东表示。
  2014年12月,王旭东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莫高窟从此多了一位虔诚的守护者。
  用数字技术讲述“敦煌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即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彩塑等珍贵资料。
  王旭东上任后, “数字敦煌”的项目得到了落实。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始启用,用以分流游客。每位凭预约票进入洞窟参观的游客,都先在此观看高清电影后再去参观实体洞窟。这样,每组游客在洞窟内停留的时间就能缩短至5分钟。另外,在全国文化遗产单位中,莫高窟率先开启了每天最大承载量为6000人的网络预约参观模式。
  在王旭东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敦煌石窟艺术便借着数字技术的东风走向全球。据报道,2016年4月29日,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了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敦煌石窟艺术也借此平台走向世界。
  随着数字技术日趋成熟,王旭东又进一步提出在网络上“数字重建”莫高窟,从而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千年莫高窟“青春永驻”。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150个洞窟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已有30个洞窟能在“数字敦煌”网站上免费三维立体呈现。
  今年3月,王旭东表示,敦煌研究院根据需求与微软、腾讯、小米、亚马逊、华为等公司开启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一方面做保护,将石窟文物数字化;另一方面则是将敦煌文化推介、传播出去。
  文物保护工作的再挑战
  5月7日,王旭东的身影出现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海丝分论坛上,这是他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首度公开亮相。论坛上他不仅向大众推介故宫的数字化成果,同时也回顾了自己在敦煌研究院探索文物数字化的历程。
  “一个月前,我从敦煌研究院来到了故宫博物院,非常荣幸能够为两处中国最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同时,也非常欣慰,我们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管理过程中始终与数字时代紧密相连。”刚好履任“满月”的王旭东在发表题为“数字时代,数字故宫”的主题演讲中如是说道。
  在推介故宫的数字化工作时,王旭东表示,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已经是和数字时代紧密相连的文物遗产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网络已覆盖90%以上的区域。但同时他也表示,占地72万平方米的紫禁城,以及16.7万平方米的整个建筑面积,也都需要“数字化”。现在仅仅完成了一部分古建筑的3D建模,离故宫数字化的整体规划还有很大的距离。
  为推动故宫博物院的基础网络建设、打造5G故宫智慧院区,故宫博物院还与华为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希望故宫可以紧抓5G技术的机遇,从基础网络的建设到数据的采集、传输、管理以及应用等方面,都能够有一个更大的提升。”5G时代的来临,无疑为王旭东执掌故宫开辟了一个“数字化”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赶考”永远在路上  西柏坡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座隆起的山峰,必将见证中国梦的新抵达。  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伫立在广场中央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像,目光如炬,凝望远方。鲜花簇拥下,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1个金色大字,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广场上,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有军人,有干部,有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有戴着红领巾的青少年……他们或在“
期刊
?? ?? 2? ?? ???? ?? ??? ??(漓江)? ?? ??(陽朔)? ???‘???????(桂林山水甲天下, ??? ??? ????)??? ?? ??? ? ?? ????. ????(九馬画山), 20?? ??? ???, ????(漁翁唱晚) ? ??? ??? ??? ??? ?? ???‘?? ?? ?? ?? ???? ??? ?? ?? ???? ?(舟行碧波上
期刊
趣头条的独特上升法则  要说最近中国最受瞩目的互联网公司,趣头条无疑是其中之一。从201 6年创立到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趣头条只用了2年多时间,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成功上市的最快纪录。  更让人惊奇的是,趣头条股价在开盘首日最高涨191%,5次触及熔断,创下2018年美国IPO规模超过500万美元股票的最大首日涨幅。  3月6日,趣头条正式发布了去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未审计财报。其中,去年第
期刊
面对老年人的经济新视点  专家认为,如今人的寿命延长,老龄化人口是未被利用的重要经济增长因素,不应把人口老龄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挑战来研究,而应当作为多层次的结构性变化过程。 “银发经济”或从根本上改变信息科技、媒体、金融和保险公司的市场营销和产品战略,因为对其产品的需求增加了。  学术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造成诸多问题,包括经济活动人口的负担加重,以及预算长期失衡,而这最终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期刊
寻觅故事里的小镇  故事赋予小镇灵魂,而小镇靠文化韵味“魅惑”游人。的确,在经风历雨的小镇中,一道古城墙、一把油纸伞、一条青苔小道,随便一点什么都能让你恍惚了时间……  去年年中,一档以特色小镇为题材的探索节目——《小镇故事》在江苏卫视播出,歌手李健化身“小镇推介入”,携5位来自各领域的学者,探访国内12座特色小镇,游山水,解历史,觅人文,展现独特角度的至美中国。节目中,往事里的家国情怀感动了无数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國出入镜管理法
期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 11? 13?, ???(圓明園) ???? ???? ??????? ???. ??? ??? ???? ??? ?(何鸿燊)? ??? ??? ??????? ???
期刊
恰逢人间四月天,繁花盛开,意气盎然。  4月19日,中国画都潍坊迎来了第九届中国画节·第十二屆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第四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的盛大举办。名画、名瓷、紫砂、雕塑、民间工艺品……本届盛会不仅规模大、档次高、亮点看点更是十足。  此次以“彰显大爱之心呈现大美之艺”为主题的中国画节,在展区的整体规划上一改过去的单元模式,采取大格局方阵布陈,共分学会方阵、院校方阵、学术方阵
期刊
一年一度槐花香,今年花开不寻常。  “黄河入海,我们回家”,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第八届黄河三角洲湿地槐花节以黄河流域九省区文艺汇演的形式串烧,浓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在舞台上交相辉映,精彩的演出引得现场欢呼声连连。自2012年开始,湿地槐花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今年更是亮点频现,吸引了2万余名游客的参与。  “去年我来参加过一次,感觉很不错,这不,今年正好放假,带着家人和孩子—起
期刊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句句脍炙人口的经典佳句,至今为人诵读,朗朗上口;难兄难弟、拾人牙慧、一往情深、卿卿我我……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历尽传承,今天,仍被人们信手拈来。不过,关于它们的来源出处——《世说新语》未必众所周知。  《世说新语》成书于南朝刘宋年间,作者是当时的临川王刘义庆(一说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