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根文化” 引领修身行

来源 :党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j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以来,松江区结合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文明办《关于开展市民修身行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实施意见(2016-2020年)》的总体规划,在全区广泛开展“文化寻根,文明修身”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养成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一、注重多元载体、分层分类,持续深化修身行动


  自2016年重点开展中华美德修习行动、传统文化寻根行动、共建和谐融入行动、奉献公益志愿行动等市民修身四大行动八项主题活动之后,区文明办去年年初制定了《2017年度松江区市民修身行动计划》,主要从打造修身基地、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实践养成等方面具体落实市民修身行动。
  1.以文化人,“文化寻根”融入修身基地。松江自古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上海之根”称号,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市民修身行动有效结合,一直是松江区在探索的课题。自启动市民修身五年行动计划以来,我们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汇聚各类活动阵地,打造了20个“自带文化标签”的市民修身基地:例如挖掘整理以晚明儒士陈继儒为代表的古代先贤家风家训,在方塔公园“养德轩”进行长期展示,打造市民学习家风家训的修身基地;为传承松江顾绣、草龙舞、十锦细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松江非遗传习基地定期举办讲座与培训班,成为市民了解和学习非遗项目的修身基地;永丰街道开辟的“玉乐书场”,每月演出15场,以说书的形式向社区居民演绎历史故事,为市民打造传统历史文化的修身基地,等等。
  2.以智启人,“众学讲堂”助力全民修身。松江区不断整合修身培训资源,搭建市民便于参与的学习修身培训平台,在全区17个街镇的社区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开设
  “眾学讲堂”,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体系,推出五艺进社区、家文化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等10大类松江市民修身培训系列课程。2016年共开设培训课程203门,参与市民12万多人次。2017年,开设系列培训课程240门,制作发放《市民修身手册》20万册,同步推出“互联网+修身”课程模式,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市民修身微课”节目培训教学,课程内容涵盖:“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系列、“公民道德建设”系列、“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系列等共55课,计划为15万市民提供多媒体、多方位的培训课程和学习体验。
  3.以德树人,“身边好人”带动榜样修身。身边的事,最容易理解。身边的人,最感动人心。松江区自2017年1月以来启动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暨“点赞松江人”每月榜单,至今已连续发布五期榜单,推选出爱岗敬业、平安卫士、美丽女性、向上青年、美德少年等各界先进典型73人,运用区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典型事迹,在市民中开展学习身边榜样的修身教育实践活动。同时,我们在微信、微博上推出修身达人专栏,展示文明家庭王中英夫妇、农民画家顾培莲、公益书法家方存双等基层群众的修身事迹,有效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
  4.以善治人,“志愿之城”引领志愿修身。我区将志愿服务作为市民参与修身实践的重要路径,通过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深化“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学雷锋”工作机制,在各类重点人群中拓展志愿服务团队,发动市民参与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社会诚信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慈善捐助、环保宣传等网络公益活动,推动市民身体力行。近年来,陆续推出了“爱心助困”“邻里守望”“杏林义工”等37个品牌项目,吸引35万市民成为注册志愿者,参与公益、支持公益,传播正能量。去年3月5日前后,通过“主会场+系列分会场”模式,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热潮,全区共设立各类服务项目320多个,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3000余名,受益群众8万余人。

二、提升活动实效、培训覆盖,打造修身行动松江品牌


  下一阶段,我们将围绕推动本地区20%常住人口参与“市民修身行动”的目标,依托“上海学习网”,动员市民进行网络实名注册、参与线上培训。深入挖掘松江大学城学术资源、人文松江文化阵地资源、新乡贤师资力量等,并继续在线下针对各类重点群体,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市民修身教育培训和主题实践活动。
  1.打造“上海之根”修身基地群
  一座城市的鲜活与美丽,不仅在于其优美的风景、繁华的商埠、百姓的富足,城市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有文化传承。我区最近发布了《人文松江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将市民修身行动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全面部署,如大力推进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整体建设,作为展示和体验“上海之根”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区域,在占地一平方公里的遗址公园内,将相继建成上海之根文化展示馆、夏禹古陶馆、考古遗址博物馆等26个主题展示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集聚区。值得一提的是,为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接下来我区将深度策划研究,将博物馆群中的尧舜禹纪念馆,打造成松江地区传播中华创世神话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我们还在着力修复位于中华书法“祖帖故里”小昆山的“二陆”读书台,完成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建设。这些别具特色的公共文化阵地都将被打造成供松江市民开展修身活动的“上海之根”修身基地群,并计划引入社会力量,根据每个基地的特色主题,探索形成一系列市民易于乐于便于参与的活动品牌。
  2.打造“云间乡贤”修身指导员队伍
  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宣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松江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新乡贤,其中有美誉和知名度兼具的老知识分子,运用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有实力和社会责任感兼具的企业经济人士,运用自身实力为家乡办实事;有回乡建设的松江新型科技人才,运用新的知识结构为家乡服务,等等。松江下一步将组建一支由新乡贤组成的市民修身指导员队伍,引导市民学习新乡贤文化,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计划开展“先贤故里话乡贤”活动,邀请新乡贤徐永远、杨启栋、俞斌,专家学者胡申生等参加,共话新乡贤精神,研究如何发挥乡贤榜样作用,提升乡村文明,为松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助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区。
  3.打造“科创走廊”修身品牌活动
  科技发展更新迭代,但文化发展不能用今天否定明天,我们要思考如何将经济发展成果“兑换”成文化成就,建立文化自信并造福后人。目前的松江正聚焦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一廊九区”中临港松江科技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大园区鳞次栉比,科技园区里也要有人文精神的凝聚,营造更好的人文环境,因此我们下一阶段将推进市民修身进园区活动,前期已与临港产业园区达成共识,将陆续开展“文化华亭”“海派华亭”系列修身活动,通过邀请文化名人、艺术名家等开设修身讲座,使园区企业员工品味传统文化、感受艺术熏陶,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让“科技园区”与“文化修身”擦出绚丽的火花。
  (责任编辑 周 巍)
其他文献
193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受李立三“左”倾路线、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围剿”等因素影响,会期几经易改,最后定为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开幕,同时还决定为庆祝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当时,红军连续获取莲塘、良村、黄陂等战役的六战六捷,歼敌3万余人,缴获枪炮2万余支(门)以及大量物资,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第三
期刊
伯力,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原属中国,是清朝前期东北边疆重镇之一。1860年以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被沙俄占领,1893年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1949年12月26日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吸引了世界目光,苏联政府组成的特别军事法庭在此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并使用细菌武器的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伯力审判以追究日本细菌战的鲜明特色载入战犯审判史册,弥补了东京审判的明显缺陷,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和
期刊
2006年2月2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海洋战略”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与亚洲太平洋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外交部、国家海洋局、中国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将集体土地承包到户,搞起了“大包干”.其做法是生产队与每户农民约定,先把该缴给国家的、该留给集体的都固定下
期刊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阶段反腐倡廉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遇到了
既曾被称为“极端的反革命派”、也曾被视作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障碍和法治社会大敌的国家主义,当下似乎正在又一次成为学术研究的热词。原因大致有二:其一在于“中国崛起”面对
在当前的中国学术界,约翰·波考克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说到熟悉,早在1990年,张执中就发表了《从哲学方法到历史方法》一文,使得我们得以初窥其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堂
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现有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用工制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挑战,作为用人单位,应当革除以往陈旧的用工观念,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缓解劳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定县铁路沿线地区活跃着一支地方抗日武装.甄凤山当时是这支游击队的领导人.虽然他后来在解放战争胜利后不幸牺牲,但他的事迹至今仍在冀中平原广为流
期刊
本文分析了当前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积极探索构建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方法,并以此研究对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