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汉字识读的新路径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对字源-解形教学法与绘本故事教学法、实物图片教学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索字源-解形教学法对幼儿汉字识读的作用。研究表明,字源-解形教学法与绘本故事教学法一样,对幼儿短时汉字识读记忆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实物图片教学法,而一天及一周后的记忆测试显示,字源-解形教学法的效果又显著优于绘本故事教学法与实物图片教学法。由此,本研究认为,字源-解形教学法可视为促进幼儿汉字识读能力发展的新路径,还有助于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熏陶。教育者可以综合利用字源-解形教学法及其他教学法,促进幼儿汉字识读能力发展。
  【关键词】字源-解形教学法;幼儿汉字识读;绘本故事;实物图片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4-0017-05
  汉字源于图形,是一种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化化石”。幼儿汉字认知,其重点不在于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整合并记忆汉字的形、音、义,而在于培养幼儿对汉字图形符号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文字意识,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幼儿领略汉字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增强其对汉字的审美体验。有研究表明,这样的汉字认知有促进幼儿心理认知与思维能力提高的作用。〔1〕然而,由于受某些早教机构的误导以及某些家长望子成龙急切心态的影响,幼儿识字目前呈愈演愈烈的商业化趋势,甚至出现“小学化”倾向。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规范。《指南》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并不否定幼儿汉字识读的意义,相反还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指南》同时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可见,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识读兴趣与能力,绝不是通过机械识字或强迫识字来实现的,更不能以识字量来衡量幼儿语言学习的效果。故此,有学者提出“不赞同幼儿机械识字,但也不拒绝幼儿识字”的原则。〔2〕有专家在解读《指南》时指出,大班幼儿早期读写活动主要可包括“让幼儿练习认读常见的汉字,进一步了解汉字认读的规律”等,并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幼小衔接。〔3〕
  目前,常见的幼儿汉字识读方法有绘本故事、儿歌诵读、听读游戏、实物图片、甲骨文字源与直映式学习等。国内西南大学的多位研究者对幼儿字源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开始尝试利用自编绘本或相关多媒体软件进行探索实践。〔4,5〕字源教学法可谓是一种新兴的儿童汉字教学法。它基于汉字由形象到抽象的演变规律和儿童由具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规律,釆用多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帮助儿童了解汉字的图像化起源,体验汉字的字体构成及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促进幼儿的汉字识读,并形成形象性汉字思维方式。〔6〕字源教学法重在展示图画-古汉字-现代汉字的发展路径。众所周知,汉字中的象形字是能读的“图画”,它准确描画了事物的典型特征,是汉字造字的基础。〔7〕象形字这种象形和表意特点,恰与幼儿阶段的认知特征相吻合。为此,我们在字源教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字源-解形教学法这一新方法,以期让幼儿在观察甲骨文图片与对应简笔画图片的基础上,自主建立起图像与古象形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结,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其进一步了解汉字图形的构形之美与设计之妙,最后通过欣赏该汉字演变过程的图片,促使其了解汉字从图画到符号的演变过程。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法不是要求幼儿机械地识记字形、字音和字义,而是一种引导幼儿基于汉字图形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行的趣味汉字学习法。我们对这一教学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比较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设计实验,自变量为三种教学方法:字源-解形教学法、绘本故事教学法和实物图片教学法。因变量为从字音和字义两个角度考察的幼儿的汉字识读测试结果。具体设计如下。
  1.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是教学时使用的15个汉字的图片及相应挂图,其中包括5个高频字和10个低频字。低频字是经过前测确定绝大多数幼儿不认识的汉字,这是教学与测试的主体。高频字主要供正式教学前示范使用,均为绝大多数幼儿认识的汉字。在正式测试中也出现高频字,但不进入结果分析,目的是增强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
  研究者通过三个阶段研究确定这15个汉字。第一个阶段是查阅《学前及初小儿童中文识字量表》〔8〕《清华大学6763字频表》及常见的绘本图书和识字类图书等资料,选取幼儿常见到的汉字共215个。第二个阶段是选取杭州市区5所甲级幼儿园6个大班共110名幼儿进行上述215个汉字的测试,根据结果选取50个高频字和50个低频字。第三个阶段是利用《图解汉字起源》〔9〕 、象形字典网站、西南大学字源识字平台、《说文解字》〔10〕等工具,查阅上述215个汉字的完整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体字),确定其中有完整演变过程的汉字共101个。在第二与第三个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选取高频字5个、低频字10个。然后,研究者根据字源-解形教学法、绘本故事教学法与实物图片教学法原理,绘制相应的教学挂图。
  字源-解形教学法组共自制了15张挂图(由540mm×380mm白卡纸制作),每图呈现一个汉字的多张图片,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分别为甲骨文、字义简笔画、简体字、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图片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绘制,分辨率、对比度等一致。绘本故事教学法组包括一首幼儿诗(其中包含5个高频字)、与这首诗相关的插图一张及5个高频简体字挂图一张(由540mm×380mm白卡纸制作);一篇幼儿故事(《掩耳盗铃》,其中包含10个低频字),根据故事内容绘制的插图4张及10个低频简体字挂图一张(由1080mm×760mm白卡纸制作)。实物图片教学法组共自制了15张挂图(由540mm×380mm白卡纸制作),每图呈现一个汉字,从左至右分别为简体字与实物图片。上述所有实物图片与插图均为高清数字图,彩色打印后制成挂图。   2.被试
  选取杭州市某幼儿园3个大班,排除已接受过专门的识字教育、父母学历低于大学等的幼儿,选取视觉与听力正常、识字水平相近的幼儿90名(每个自然班30名)。每班30名幼儿组成一组,每组随机分配使用一种教学法。第一组男女比例为57∶43,平均年龄6.29岁。第二组男女比例为52∶48,平均年龄6.20岁。第三组男女比例为50∶50,平均年龄6.39岁。由于幼儿来园的不稳定性,施测时,每组幼儿人数略有减少,具体参见表1、2、3。
  3.研究过程
  (1)选取3位年龄与教学经验相近的准幼儿园教师,通过培训使之熟悉字源-解形教学法、绘本故事教学法及实物图片教学法。(2)利用一周时间对这三位准幼儿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3位教师互相示范教学,以期在正式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用语尽可能相近,字音领读示范次数相同,并能很好地控制教学时间(高频字5分钟,低频字30分钟,共35分钟)。(3)三组被试均在上午第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时间(9:15~9:50)参加教学活动,且时间相同,教学程序类似,即先由教师组织开展5分钟时间的高频字示范教学,再用30分钟时间引导幼儿识读低频字。每组只进行一次集体教学活动,随后不再进行任何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练习或复习。
  4.测试及数据分析
  测试共进行3次,以检测幼儿汉字识读记忆的短时效应与长时效应。研究者在实验教学结束半小时后,进行第一次测试,在第二日上午(即24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测试,在一周后的上午进行第三次测试。
  测试程序为研究者播放PPT,每张呈现一个汉字,高频字和低频字间隔呈现,三次测试中汉字的呈现顺序有所变化。测试人员不给予任何提示性、奖励性或责备性的言语刺激,只采用以下提示语:“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和汉字图形宝宝一起玩寻宝的游戏。老师会给你看字宝宝,认识的请大声念出来,不认识的就说不知道,没有关系的。”“这个字宝宝念什么?这个字宝宝是什么意思?你能给这个字宝宝组一个词吗?”“我们的寻宝旅程结束啦,看看我们找到了什么宝贝?”(拿出小礼品作为奖励。)
  计分标准:(1)字音:能识读记1分,否则记0分。(2)字义:知道汉字的意义记1分,否则记0分;能够组词记1分,否则记0分;两者得分相加。计分结果即时录入测试记录表,通过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
  二、研究结果
  1.不同教学法下幼儿汉字识读的基本情况
  由表1可见,在教学活动结束半小时后进行的测试显示,在字音方面,绘本故事教学法最具优势;在字义方面,字源-解形教学法与绘本故事教学法均具有优势。
  由表2、表3可见,在24小时或一周后的测试中,在字音方面,绘本故事教学法与字源-解形教学法均具有优势;在字义方面,字源-解形教学法具有显著优势。
  2.三种教学法下幼儿对字义的认知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第一次测试时,三种方法组间差异显著(p<0.05)。事后检验显示,字源-解形教学法与绘本故事教学法得分均显著优于实物图片教学法(p<0.05),前两者无显著差异。第二次测试时,三种方法组间差异显著(p<0.05)。事后检验显示,字源-解形教学法得分显著优于实物图片教学法(p<0.05),其他差异不显著。第三次测试时,三种方法组间差异显著(p<0.05)。事后检验显示,字源-解形教学法得分显著优于绘本故事教学法与实物图片教学法(p<0.05),后两者差异不显著。
  此外,从幼儿对字义的记忆曲线看(见图1),虽然字源-解形教学法与绘本故事教学法第一次测试的结果近似,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字源-解形教学法的得分逐渐升高,而绘本故事教学法的得分逐渐下降。实物图片教学法的得分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基本不受时间影响。
  3.三种教学法下幼儿对字音的认知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第一次测试时,三种方法组间差异显著(p<0.05)。事后检验显示,绘本故事教学法得分显著优于实物图片教学法(p<0.05),其他差异不显著。第二次测试时,三种教学法组间差异临界显著(p=0.059)。事后检验显示,字源-解形教学法与绘本故事教学法得分均显著优于实物图片教学法(p<0.05),前两者差异不显著。第三次测试时,三种教学法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从幼儿对字音的记忆曲线看(见图2),绘本故事教学法的字音记忆效果最佳,字源-解形教学法的得分略低于前者。实物图片教学法依然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很小。
  三、讨论与建议
  1.字源-解形教学法是幼儿汉字识读的新路径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将感知动作图式内化为表象,形成符号功能,可以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考,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中国的古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与小篆)的象形和表意特点,恰与幼儿的这一心理发展特点相吻合。因此,借助富于形象性与趣味性的古象形文字,有利于激发幼儿对汉字符号的识读兴趣。
  本研究显示,字源-解形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其对汉字字义长时记忆保存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其他教学法。究其原因,绘本故事因其形象的语境信息,在短时间内能促进幼儿对字义的理解和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情节对字义记忆的促进作用就慢慢消退了。字源-解形教学法则不同。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了汉字图形与图画的联结,进行了更精细的编码。与此同时,幼儿对汉字图形部件组合的认知加工,可以与以往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结,产生知识迁移,所以其长时记忆保存效果最佳。〔11〕实物图片教学法给幼儿大脑提供的信息最少,故认知效果最差。
  2.字源-解形教学法有助于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熏陶
  有专家指出,字源-解形教学法可以克服机械识字的弊端,并让幼儿在感受古汉字的美丽的同时,完成汉字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12〕的确,呈现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可以依据古象形文字,为幼儿讲讲文字的故事,或引导幼儿依据古象形文字进行绘画创作等。优美生动的古象形文字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幼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丰富幼儿的心灵世界。   3.综合利用字源-解形教学法及其他教学法,促进幼儿汉字识读能力发展
  正如陈鹤琴先生指出的,汉字识读是学前儿童求知的需要,是其主动接触文化的探索性活动。教师可以借助古象形文字,引导幼儿开展富有趣味的汉字识读活动。教师可以在充分挖掘古文字象形性与趣味性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实践。例如,在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适当加入猜谜、儿歌、故事、游戏、玩具、绘画、动画等基于字源-解形原理的教学活动。又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甲骨文进行图画创作,让幼儿在涂涂画画中提高前书写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设立“甲骨文墙”,或在区角投放甲骨文图片、绘本和玩具等创建“甲骨文区角”,以期让幼儿通过耳濡目染,激发汉字识读兴趣,开展自主探索学习。其他汉字识读教学法,如绘本故事等,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可以综合利用字源-解形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共同促进幼儿汉字识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12〕邓祥文.幼儿字源识字教学新构想及可行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邹群霞.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分析: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4,619(5):27-32.
  〔3〕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任可心.字源识字法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5〕涂涛.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字源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8):62-65.
  〔6〕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重庆:西南大学,2011.
  〔7〕韩鉴堂.汉字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8〕李辉.学前及初小儿童中文识字量表的编制与初步效应检验〔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18-24.
  〔9〕王祥之.图解汉字起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许慎.彩图全解《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11〕DAVID A SOUSA.脑与学习〔M〕.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幼儿园教师游戏指导水平既影响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质量,更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观察和访谈法,对贵州省30所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游戏指导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游戏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对游戏指导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游戏材料和玩具的投放不足;游戏内容、材料和玩具由教师决定;过于强调游戏规则和纪律;教师介入游戏的频率较低,指导方法随意;偏重对游戏结果和幼儿表现
【摘要】书写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书写能力培养的核心是书写素养的培养。发展精细动作可以为书写素养培养奠定基础,为正式书写作准备。本文从当下小学生书写现状分析出发,重点阐述精细动作机制以及书写与精细动作的内在关系,书写中精细动作发展的连续性、可迁移性与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书写幼小衔接中的书写动作准备以及小学低龄段书写动作养成建议。  【关键词】精细动作;书写;素养;入学准备  【中图分类
我的家离火车道很近,我站在楼上就能清楚地看到每一列经过的火车。  一列列呼啸而过的火车,颜色、形状各不相同。有白色的、黑色的、绿色的和红色的,有长有短。我对火车有什么不明白的,就会向爸爸请教。  爸爸很耐心地告诉我:火车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客车载人,货车运货。其中客车按速度分为普快、特快、直达、动车、高铁等;按用途分为管内通勤车、城际动车组、省际列车和国际列车;按配置分为硬座、软座
摘要 “儿童读经”是中国文化、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却是不好的传统。薛涌称蒋庆的儿童读经理论是“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年轻学者刘海波等人则为蒋庆辩护。刘海波崇信至今流传在他家乡的传统教育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并宣称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习惯是灌输甚至惩戒的结果,以此为“儿童读经”辩护。刘海波虽然被称为“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学者”,但事实上他的教育观念是与哈耶克的思想完全相悖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
604床的女病人,住院以来一直没有人照顾,丈夫在国外出差,儿子又在讀高中,让人很是同情。   一天,临近下班时我巡视病房,604床病人的老母亲从老家焦灼地赶来看望她。母女俩阔别已久,见面时相拥而哭,惹得在场的我也被感动着。老母亲急切地问女儿:“你气色这么差,是不是吃得不好?”   女儿撒娇地说:“嗯,米饭吃不下,我现在特别想吃妈妈包的饺子。”母亲迅速地从旅行袋里拿出水饺兴奋地说:“妈妈早知道了
【摘要】“比比和朋友”是一项系统化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情绪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教师以往对幼儿的情绪存在诸多误解。从教师对“比比和朋友”课程实施效果的反馈看,幼儿有着复杂的情绪体验,有发展情绪认知的基础和需要;幼儿需要表达情绪,但也存在情绪掩蔽的问题;幼儿能在群体中自主建构和掌握丰富的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是幼儿情绪健康教育的三项重要内容,教师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
当你苦着脸,  鲜花就垂下了花瓣,  当你苦着脸,  秋千就不再飞荡。  当你苦着脸,  青草就长刺,会咬人……  我的小家伙,  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  而你却苦着一张脸,  瞧,春天也布满阴云,  瞧,连大树,也垂头丧气走出了花园,  小树们也跟着大树走了,全部走完……  怎样才能让它们都回来呢?  小家伙,你对它们笑笑吧,  你一笑,所有的花兒又会鲜艳,  草儿又会变得柔软,  走了的大树也
【摘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可通过顶岗实习、下园实践、国内外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得到提高。为此,需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即制订具体培养计划并设立专项培养基金、改革评聘制度、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体系等。  【关键词】学前教育;高校;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7/08-0062
——总统府旧事之九  一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静江来到总统府,这是他第一次来,当时这地方还是两江总督署,主人叫刘坤一,把张静江喊到两江总督署来的正是两江总督刘坤一。  这是刘坤一上任两江总督的第三年。  是年,正遇江西、浙江大水,灾情极为严重。如果上奏请朝廷拨款救灾,刘坤一“明白”那不仅仅是“画饼充饥”,还得挨批。皇上会说,你富庶之地受灾要朝廷拨款,别的地方该怎么办?遇上这样的事,朝
【摘要】对自己专业工作的隐喻是教师对其专业生活的一种特殊表征方式。对幼儿园教师所使用的隐喻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的专业认同感。本研究运用口述生命史访谈法,对一名新手型和一名专家型幼儿园教师所使用的隐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认同是在与幼儿、家长、同事互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新手型与专家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认同有各自的典型特征;新手型和专家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认同在专业角色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