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说葫芦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葫芦,又名匏、瓠,为葫芦科植物,其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为药食两用食物,夏日保健佳品。《诗经·邶风》言“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诗经·卫风》言“齿如瓠犀”,《诗经·幽风》言“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等,说的都是葫芦,可见葫芦是一个古老的植物。
  葫芦叶,又名匏瓜叶、瓠瓜叶,为葫芦科植物瓠瓜的叶。中医认为,瓠瓜叶性味甘、淡、平,入肺、脾、肾经,有利湿通淋,消肿止痛。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
  葫芦瓜,又名匏瓜、瓠瓜,葫芦瓜、壶芦瓜,为葫芦科植物瓠瓜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秋季采用成熟而又末老的果实,去皮用。中医认为,葫芦性味甘、淡、平。入肺、脾、肾经,有清热宣肺,利湿通淋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烦热口渴,小便不利,淋涩疼痛,肢体肿满,腹胀,黄疸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行水,通肠,治五淋,消肿胀”。《饮膳正要》言其“主消水肿,益气”。《滇南本草》言其“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陆川本草》言其“润肺,治肺燥咳嗽”。《本草再新》言其“利水,治腹胀,黄疸”。营养分析表明,本品含葡萄糖、戊聚糖、维生素B、C及脂肪、蛋白质、木质素等。药理研究表明,麻醉犬静脉注射葫芦煎剂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葫芦子,又名瓠瓜子、壶芦子,为葫芦科植物瓠瓜的种仁,秋季采收,将成熟的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净,晒干。中医认为,葫芦子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解毒辟秽,活血消肿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山岚瘴气等。《滇南本草》言其“煎汤,治哑瘴。治棒疮跌打,搽之,与生姜同服,治咽喉肿疼”。
  葫芦皮,又名瓠瓜皮、壶芦皮,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干燥果皮。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打碎,除去果瓤及种子,晒干,生用。中医认为,葫芦皮性味甘、平,入肺、肾经。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之功,适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小便不利,黄疸等。《滇南本草》言其“通淋,除心肺烦热”。《本草再新》言其“利水,治腹胀,黄疸”。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1.葫芦粥:葫芦1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葫芦择洗干净,切块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时调入葫芦块,煮至粥熟后,加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或将葫芦榨汁,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煮熟服食。可利湿通淋,消肿止痛。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2.葫芦叶粥:葫芦叶10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葫芦择洗干净,切细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时调入葫芦细,煮至粥熟后,加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葫芦叶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服食,每日1剂。可利湿通淋,消肿止痛。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3.葫芦三皮汤:葫芦皮5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红枣10克。将壳、皮,枣加水400毫升,煎取150毫升,分2次饮服,每日1剂。可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湿盛之急性肾炎,小便短少眼睑浮肿等。
  4.葫芦蜜饮:葫芦、蜂蜜各适量。将葫芦去皮、洗净、切片,榨汁,加蜂蜜及冷开水各适量拌匀饮服,每日数次,连续3~5天。可清热宣肺,适用于肺热、肺燥咳嗽,胸痛,心烦口渴等。
其他文献
辽宁本溪魏巍:以前难过时,我总想回到小时候,现在一点都不想了,因为那些没有烦恼的时光,都是用父母的烦恼换来的。重庆王影:小蝙,你对自由的理解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集中表现为:党具有代表最广大人民最大利益的先进性,党具有着重思想建设的优良传统性,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性,党具有善于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创造性,党具有既善于坚持真理又勇于修正错误的对人民、对民族的高度负责性和党具有广泛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的博大包容性。
明代学者李贽(1527—1602)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主张男女平等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在《明灯道古录》中说:  世人但知百姓与夫妇之不肖不能,而岂知圣人之亦不能也哉?……自我言之,圣人所能者,夫妇不肖可以与能,勿下视世间之夫妇为也。……夫妇所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勿高视一切圣人为也。  李贽认为,人人都有相同的天分和德性,因此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一律平等。圣人与凡人平等,王侯与庶
夏天里,不少市民家里都备有藿香正气水,并把它作为解暑特效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中医科刘建华主任介绍,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
胡适治学主张“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所谓“大胆的假设”就是“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其实,胡适上述格言是借鉴和化用了宋代理学家的话语。《胡适口述自传》说,他父亲“
学习和介绍西方档案学的先驱———方志学家朱士嘉与档案事业本刊特约撰稿人覃兆刿朱士嘉(1905—1989)字蓉江,江苏无锡人,是享誉海内外的方志学家、文献目录学家。鲜为人知的是,朱先生还非
1982年4月13日上午,笔者在商丘市档案馆(现为该市梁园区档案馆)接待了河南省博物馆武志远、商丘县文化馆郭久理一行两人。来者拿出一幅画像,希望档案馆提供有力证据,帮助查清此画真伪,以了
有人说话总是慢吞吞,有人一张口则滔滔不绝。别担心自己说话舌头爱打结,据美国"心理中心网"近日报道,说话慢一点、多些停顿,更有说服力。
一、黄葛树是锦城文化胜迹、古刹名坊的迎客树    成都杜甫草堂内,有两棵黄葛树,各挂编号为51263、51176的“古树名木:黄葛树”标志牌(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统一审定制作)。它们分植于杜甫草堂正门内到大廨前的小桥两旁。那伞盖般巨大的树冠为游人遮日挡雨,是名符其实的迎客树。  相传这两棵古黄葛树系杜甫后人杜玉林所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杜玉林在蜀办邮传时重修草堂。他在《重修草堂记》中
为帮助大家了解当代中国档案学研究的进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我们约请予同仁同志搜集有关材料编写了一组文章,拟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出。大家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