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患者血清铜、锌测定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ice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70例各类淋巴瘤患者的血清铜、锌浓度,并计箅出铜/锌比值。在未缓解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中冇63%及70.4%分别表现为血铜和铜锌比值升高,并与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患者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I、II期患者。血锌减低见于病情严重的晚期患者。在治疗反影良好的患者,多数在COPP化疗1~3个疗程后(14天为1疗程)血铜即恢复正常,动态观察血铜变化有助于了解病情。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报告35例各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及毛细胞白血病(毛白)细胞与咐醇酯(TPA)孵育后的形态及某些酶的变化规律。毛白细胞接触TPA后迅速贴壁,胞浆形成长枝状突起,细胞内抗酒石酸钾酸磷酶(TRAP)呈强阳性,非特异性酯酶(AE)增强。B细胞慢淋经TPA诱导72小时后无上述形态变化,细胞内TRAP水平各例不一,AE无明显增减。T细胞慢淋细胞在TPA作用下多聚集成闭,TRAP阴性。用TPA试验从
2.2~6.6nmol/L的异搏停能显著增强长春新碱对P388长春新碱耐药细胞株(P388/VCR)的抑制作用(P<0.05)。临床上对7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含有长春新碱的化疗方案失败后,于原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异搏停,有6例取得了血象、骨髓象和体征的明显好转,提示口服大剂量异搏停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长春新碱的抗药性。
本文报告了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显色技术(AFAAP)在检测淋巴细胞表型及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APAAP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所测得结果相似。APAAP法具有敏感及简便易行特点,具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期刊
本文报告应用快速mRNA检测法,对53例白血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和8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中3种细胞原癌基因(c-myc,N-ras,和c-fos)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的分析:(1 )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中仅见c-myc基因的表达。(2 )急性淋系和髓系白血病中绝大多数c-myc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N-ras和c-fos打部分表达。(3)c-foc在4例M4中均有表达。(4) 4例慢性淋系和髓系白血病中仅
期刊
本文报道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30例急性白血病(急粒、急单、急淋和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4种细胞化学反应特点。并提出利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白血病细胞学诊断的具体过程。
期刊
本文探讨了左旋咪唑(LMS)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理。动物实验证实,LMS能增高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LMS在体外能提高造血祖细胞的产率,能显著提高PHA激活的淋巴细胞转化率(P<0.001),对Con-A激活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无明显作用(P>0.5);提示LMS有增强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临床应用LMS治疗有效者,在体外LMS可增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我们认为体外加LMS作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