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60年前,中国与印度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非常接近,但在文化凝聚力、体制灵活性和政治定位上,两国则相去甚远。1978年,中国开始了体制改革,随后印度也开始了改革。在这一轮改革启动之初,中国就已经在竞赛中遥遥领先了。文章试图解释两国在不同的制度框架下的不同绩效,特别是在改革前的农业部门有诸多不同之处,并强调中国全民动员转型模式的力量与印度长期体制僵化和障碍之间的强烈对比。改革之后,在消极的社会功能中出现的一种融合进程,似乎正在取代传统的社会聚合而成为主导。
【机 构】
:
荷兰海牙社会学院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央编译局海外理论信息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前,中国与印度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非常接近,但在文化凝聚力、体制灵活性和政治定位上,两国则相去甚远。1978年,中国开始了体制改革,随后印度也开始了改革。在这一轮改革启动之初,中国就已经在竞赛中遥遥领先了。文章试图解释两国在不同的制度框架下的不同绩效,特别是在改革前的农业部门有诸多不同之处,并强调中国全民动员转型模式的力量与印度长期体制僵化和障碍之间的强烈对比。改革之后,在消极的社会功能中出现的一种融合进程,似乎正在取代传统的社会聚合而成为主导。
其他文献
周代诗学精神生长在礼乐文化土壤上,因此对周代诗学理论和诗学精神的分析,离不开对礼乐文化的理解与阐释。《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是作者近十年先秦文学研究的成果,从“六经皆文”、“六经皆诗”的基本认识出发,选择《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和“三礼”等经典文献进行文学分析,在礼乐文化的历史背景下,
为推动中国社会创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2009年11月19日,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召开“社会创新比较研究的理论背景与核心问题”研讨会。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国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农学院、社会资源研究所等部门和组织的近20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欧盟成员国以及澳大利亚等世界其他国家的决策者们都在制定一揽子拯救计划以防止金融危机对其经济造成强烈冲击。各国政府也都在用基于本国国情的措施来应对新出现的问题。鉴于危机的全球性质,整个欧洲的联合行动会不会是更好的办法?是否因在一开始迟迟不愿采取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而备受谴责的德国最终发现了一种在高度不确定情况下的等待的期权价值?文章认为,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给出肯定的回答。而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有些复杂,关键取决于把这场对所有欧洲国家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危机理解为一种外生的需求冲击具有多大的合理性。
未来我国经济增速能否持续回升,取决于外部发展环境能否好转和国内调控政策的力度及其可持续性。模拟分析表明,只要国内财政支出力度和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就能超过8.5%,恢复快速增长状态。国内调控政策力度紧缩、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会导致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二次探底现象。要保持2010年经济较快增长,同时防止信贷规模过度扩张、抑制潜在金融风险,保持财政支出力度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是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最佳选择。
文章针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涉及的经济学方法,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经济学的分析结果对排放指标、政策工具和全球行动提出了建议。文章认为,制定好的政策关键是要考虑温室气体的价格,以及技术、信息和交易成本,偏好的转变等。
在历史上,美国习惯于采用“指挥与控制”法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然而,这种规制措施会降低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文章引入基于市场机制的两种碳价政策,一是碳税,二是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并对这两种政策选择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对二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减排效果、促进政府税收、加强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认为采用一种将碳税和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碳价政策,在效率和分配方面要优于“指挥与控制”法。
文章对印度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推动因素及未来展望做了概述,并提出了如下结论:(1)为了减少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印度有关能源的排放量仍需增加,但增加多少还不确定;(2)尽管依赖煤炭,但由于较低的能源强度和无碳电力的显著增长,印度仍会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3)在不久的将来,能源和碳强度的下降趋势将继续保持,但这种趋势可能会被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所减弱。
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会破坏社会秩序的平衡性,导致社会政治的不稳定性增强。但在全球化影响日益深入的今天,本原意义上的封闭社会很难存续.经济适度发展已成为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国别比较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越容易实现社会政治稳定;而社会政治稳定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的国家,大多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过程。当然,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009年,俄罗斯两次承诺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继续减少。针对俄罗斯的承诺,文章分析了俄罗斯的能源效率政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变化趋势,并对2010年至2020年期间全俄国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做了一个粗略的预测。文章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如果俄罗斯能坚持执行其能源政策,那么其温室气体排放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尽管政策的出台并不是为了减排而是为了提升俄罗斯的国家竞争力和经济绩效。
中国和越南分别在1978年、1986年启动了经济改革,两国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尽管改革的背景和特征大体相近,两国的增长还是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文章研究发现:(1)中国与越南在其初始条件、改革与经济管理的方式上是相似的;(2)两国的增长不仅兼有量与质的差异,而且当两国在加速增长之时,增长上的差距就会扩大;(3)中国与越南增长的差异主要由政府效能上相当大的差异来解释,而不是以制度特征或人力资本上的显著差距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