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才和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由于学生、教师、课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很多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德育课教学往往远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演变成空洞的政治学说,教师讲的累,学生听的烦。为此职业学校应
该从自身学校性质、学生特点和课程实施三方面进一步思考德育的内涵和挖掘德育的途径。
学校德育课不仅仅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信念、道德法律知识等理论性知识的教学,更是让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渠道。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既要面临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学习习惯较差的现实,同时还要肩负三年后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劳动力的重任。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人是摆在德育课堂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使德育课真正远离说教而富有内涵,必须从职业学校自身出发,开创符合职业学校特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德育实施新策略。
一、创设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德育课程
职业学校职业中学是我国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普通高中为高校输送优秀知识人才的单一任务来讲,职业中学不仅肩负着为高级专业学校输送知识人才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为社会生产建设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使命。职业教育任务的双重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然会有区别于他校的特点。德育也不能例外,我们应该以职业学校特点为突破口,深刻领会德育内涵,重新诠释德育课程的内涵。
一方面从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目标设置来讲,相比其他中学,职业学校更应考虑社会、学生实际,考虑未来社会企业对人才标准的需求,制定出清晰明确的育人规格,指出学生必须达到的德育目标。职业学校面对的是在短期之内走向社会的技术人才,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所选职业的道德标准和要求,有利于他们在德育学习中明确方向,并在行动中参照标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更有利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 规范,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从德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德育目标为导向,结合未来社会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持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一致的基础上,着重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比如主要增加学生实际接触到的现实性内容如普法教育、三个文明建设、党政制度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先进性教育等。这些都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联系实际从中受到启发感悟有很大帮助,能够很好地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推行重视德育效果的课程实施办法
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深感厌恶。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敢于创新,使得育教学回归生活,真正发挥德育指导学生生活成长的功能。因此,在教学环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索: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心灵,让书本上的理论和学生的心灵相沟通,把德育理论讲新、讲实,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德育课目标既可望又可及,而且学后对己有用。其次,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感悟和主动实践。德语的教学目标同其他知识性学科有所不同,一、学以致用绝学的在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的思想转化及行为表现。因此,只有学生自己体验到道德的重要性,血神才会真正学会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最后,抓住有利时机,及时促成拓展教学。这使德育课教学的终极目标,要把所学的理论转化成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是学生产生从事道德行为的动力。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把课堂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
良好的德育课堂可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一堂高质量的德育课应有歌声、笑声、掌声和欢呼声,为此教师们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多动脑筋,在德育课堂上真正做到师生间的真情互动。
三、完善灵活多变的德育评价和考核机制
考核不仅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尺,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达到心灵的净化,掌握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形成高尚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德育考核的最终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必须要重视学生实践的考核,这就要求考核中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既要看到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悟性能力以及从中所反映出的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广度及其感性认识作为判断依据,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认识程度及思想实际;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应用道德知识理解、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观察其在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表现,杜绝“笔下一套,行为又一套”现象的出现。学生的德育考核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道德评价要注重学生身上良好品德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良好的品德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强烈要求,也是当前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职业学校教育除了要遵循教育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外,还要大力探索,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途径。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够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职业学校的一、德育才能在培养全面人才的任务上发挥良好的作用。
该从自身学校性质、学生特点和课程实施三方面进一步思考德育的内涵和挖掘德育的途径。
学校德育课不仅仅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信念、道德法律知识等理论性知识的教学,更是让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渠道。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既要面临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学习习惯较差的现实,同时还要肩负三年后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劳动力的重任。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人是摆在德育课堂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使德育课真正远离说教而富有内涵,必须从职业学校自身出发,开创符合职业学校特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德育实施新策略。
一、创设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德育课程
职业学校职业中学是我国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普通高中为高校输送优秀知识人才的单一任务来讲,职业中学不仅肩负着为高级专业学校输送知识人才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为社会生产建设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使命。职业教育任务的双重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然会有区别于他校的特点。德育也不能例外,我们应该以职业学校特点为突破口,深刻领会德育内涵,重新诠释德育课程的内涵。
一方面从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目标设置来讲,相比其他中学,职业学校更应考虑社会、学生实际,考虑未来社会企业对人才标准的需求,制定出清晰明确的育人规格,指出学生必须达到的德育目标。职业学校面对的是在短期之内走向社会的技术人才,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所选职业的道德标准和要求,有利于他们在德育学习中明确方向,并在行动中参照标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更有利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 规范,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从德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德育目标为导向,结合未来社会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持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一致的基础上,着重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比如主要增加学生实际接触到的现实性内容如普法教育、三个文明建设、党政制度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先进性教育等。这些都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联系实际从中受到启发感悟有很大帮助,能够很好地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推行重视德育效果的课程实施办法
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深感厌恶。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敢于创新,使得育教学回归生活,真正发挥德育指导学生生活成长的功能。因此,在教学环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索: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心灵,让书本上的理论和学生的心灵相沟通,把德育理论讲新、讲实,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德育课目标既可望又可及,而且学后对己有用。其次,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感悟和主动实践。德语的教学目标同其他知识性学科有所不同,一、学以致用绝学的在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的思想转化及行为表现。因此,只有学生自己体验到道德的重要性,血神才会真正学会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最后,抓住有利时机,及时促成拓展教学。这使德育课教学的终极目标,要把所学的理论转化成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是学生产生从事道德行为的动力。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把课堂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
良好的德育课堂可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一堂高质量的德育课应有歌声、笑声、掌声和欢呼声,为此教师们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多动脑筋,在德育课堂上真正做到师生间的真情互动。
三、完善灵活多变的德育评价和考核机制
考核不仅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尺,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达到心灵的净化,掌握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形成高尚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德育考核的最终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必须要重视学生实践的考核,这就要求考核中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既要看到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悟性能力以及从中所反映出的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广度及其感性认识作为判断依据,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认识程度及思想实际;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应用道德知识理解、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观察其在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表现,杜绝“笔下一套,行为又一套”现象的出现。学生的德育考核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道德评价要注重学生身上良好品德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良好的品德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强烈要求,也是当前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职业学校教育除了要遵循教育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外,还要大力探索,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途径。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够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职业学校的一、德育才能在培养全面人才的任务上发挥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