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每到年底,农村、故乡、乡情就成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其实这些文化、情结都可以从乡音、方言上体会到一部分。
有人说,国人语言的问题,本质是思维的问题、情感的问题、教养的问题。方言不仅是承载着游子的思乡情结,还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但目前,中国的方言面临消失的危险。
方言正在成为下一个民间艺术?
十 年前,媒体高喊:“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怜的”。长春“这长得磕碜”、成都“巴适得板”、武汉“冒得事晃来晃克搞么四”、上海“阿拉上海鼎鼎煞根”……成为这些城市的坊间名片。你要融入城市,请先学会当地方言。
如今,武汉一名三岁孩子,因为只会说方言,在幼儿园里成为另类。他在回答有关颜色的提问——“红色、黄色、楼(绿)色”,把大家都逗乐了。你要融入城市,不用管它讲什么方言。
方言之于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那些记忆里儿时的乡音俚语,如今被挤进了尚待拆迁的几条弄堂,留在怀旧的人心里。
方言禁区,越来越多
36岁的夏勇现在是成都一家股份制企业的一名管理层人员。交谈过程中,他接了几个电话,能听出明显的口音差别。
刚来这家公司时,他20岁出头,从一名业务员做起,坚持说家乡方言。但让夏勇意想不到的是,每接触一个人,他都要被问是四川哪里的,有的人还乱猜。
加之工作要和不同的人接触,特别是跟客户谈生意,就要想办法和对方拉近距离。“如果和对方说话语音差太远,就像是不够诚意一样,对方也会觉得瞧不起。”
慢慢地,夏勇在与这个城市语言保持一致时,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生活划分成不同区域,一边是方言区,一边是方言禁区。比如与家人、朋友商量事情以及生活是方言区,与客户交谈、安排工作则是方言禁区。
把工作作为方言禁区,是很多人惯常的划分,甚至白纸黑字落在规定上。
去年,金华市的陈先生就是因为上班时和本地同事说方言,结果被罚款100元。还有更严重的,南昌市一家通讯代理商公司规定,一个月内触犯5次或以上“方言禁令”者,将予以辞退处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生活这个方言区也越来越不牢固了。
住在上海的沪剧演员马莉莉说,“我先生到南京路去买东西,普通话不太会说,比划了半天,服务员和他说,‘请你说普通话,我没听懂’——他后来无奈地说,‘我变外地人了!’”
研究生毕业的何雪是成都本地人,她现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也是首选普通话。“而且越往市中心走,越倾向于用普通话问路、购物、点餐等等。”
从区域来看,高档写字楼、政府办公区、学校、高新区……这些基本上是方言禁区。
粤语文化学者饶原将这些禁区称为“语言特区”,他不无担忧地表示:“广州已经出现了许多语言特区,一些小区外地人占大多数,如逸景翠园,已经是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他曾在这些“语言特区”生活,由于找不到归属感最后选择搬家。
去年江苏省教育厅出台文件规定,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应达三级甲等,上班时间讲方言将被扣“监测指标分”。
方言身份,越来越弱
方言不再是整个城市气质的代表。
曾经,方言塑造出了一个城市的集体性格。比如成都一句“巴适得板”,可以看出这里的麻辣与安逸,不露痕迹地交融着,形成了四川人特有的生活韵味。武汉一句“冒得事晃来晃克搞么四”,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粗糙与热度。
如今,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方言逐渐与普通话相融合,这种个性也越来越被弱化。而且这些外来人口中最早几批,已经在各个城市立足,他们改造着城市的气质,但并不全说当地方言。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俐李的研究,苏州方言最开始有8个声调,现在只有7个声调了。这是因为其中一个声调只用于一些特定词汇的发音,而这些词汇由于难以被外来人群理解,已经逐渐被当地人弃用,演变为普通话的表述。
方言不再是进入城市的门槛。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需要说上海话来融入这个城市,而当地人更将“上海话说得地道不地道”作为判断此人是否是本地人的标准。
到了90年代左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到上海求学,进入上海地区的上流社会,越来越多的公务人员、商人在说普通话。这样一来,上海本地人原来的心理防线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直到今天,多数上海人在用普通话交流,甚至上海小孩说普通话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人们在另一个城市寻找身份认同的时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语言来包装自己。”刘俐李说,一开始是外地人在上海寻找身份认同,现在变为上海人也在寻找身份认同。
方言不再是身份认同的需求。
2014年一份《四川籍外出务工人员语言生活状况》的报告指出,目前,四川较多的务工者不仅能较为灵活地使用家乡话、普通话和流入地方言,还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选择语言类型。
其中一项调查显示,流入地方言并没有对回流人口形成重要影响。而在发生“变读”的人群中,变读率和学历结构呈现“倒挂”,即小学、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回流人口,其变读率超出中专及以上学历。调查中提到,“此种结果可能和返乡回流者回到家乡时的语言使用心理有关。”
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刘春卉看来,这种心理其实就是身份认同与自我肯定的此消彼长。她认为,回流者对自身学历、职业等一系列素质的肯定程度越高,就越不倾向于用普通话或流入地方言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身份,反而越倾向于说方言来寻找身份认同。
方言回报,越来越少
夏勇在普通话与方言之间转变的原则是,可以与人拉近距离。“如果对方有地方话的口音,比较接近我们那一带的,我就说家乡话。”
这是方言的回报。
曾经,如果你进入城市,掌握了当地的方言,回报丰厚。
在广东打工多年的陈刚就称,快二十年前,他们刚到广东时,第一件事就是去学粤语。“如果你会粤语,工资普遍要比不会粤语的多500元。”那个时候,对农民工而言,500元不是个小数。
2005年,复旦大学一项有关方言的研究也发现,如果你掌握了该城市方言,比那些没有掌握的,更容易进入更高的行业和职业,特别是需要更高语言交流能力的服务业。那时候很多招聘广告明确要求会说粤语、会说上海话。
如今,你是本地人、会当地方言,并不能给你在城市里带来什么好的就业机会。“一些高薪行业反倒都要求普通话。”
方言一度很重要的回报是圈子、是人脉,这在现代网络社交方式中,也越来越弱化。比如一些大学生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往往会因为乡土情结而组建“老乡会”。但随着慢慢融入新的环境,尝试多样化的社交方式,“老乡会”的感情基础似乎也变得不再牢靠。“现在交朋友更注重是不是志趣相投,而不倾向于是否是同乡。”大四学生郭文娟说。
同时,使用方言的成本也在逐步增加。
沪剧演员马莉莉演了50多年沪剧,怎么也没想到,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家乡话,今天却被年轻演员“当外语来学”,“最滑稽的,老师上课教的上海话会说,但生活中突然和他说一句上海话,他会说‘老师没教过!’”
城市中,方言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但并不会消失。在方言的版图里,城市是一个个据点、一个个舞台,各种方言只会慢慢融合、慢慢演变。
方言之于城市,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那些记忆里儿时的乡音俚语,如今被挤进了尚待拆迁的几条弄堂,留在怀旧的人心里。
有人说,国人语言的问题,本质是思维的问题、情感的问题、教养的问题。方言不仅是承载着游子的思乡情结,还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但目前,中国的方言面临消失的危险。
方言正在成为下一个民间艺术?
十 年前,媒体高喊:“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怜的”。长春“这长得磕碜”、成都“巴适得板”、武汉“冒得事晃来晃克搞么四”、上海“阿拉上海鼎鼎煞根”……成为这些城市的坊间名片。你要融入城市,请先学会当地方言。
如今,武汉一名三岁孩子,因为只会说方言,在幼儿园里成为另类。他在回答有关颜色的提问——“红色、黄色、楼(绿)色”,把大家都逗乐了。你要融入城市,不用管它讲什么方言。
方言之于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那些记忆里儿时的乡音俚语,如今被挤进了尚待拆迁的几条弄堂,留在怀旧的人心里。
方言禁区,越来越多
36岁的夏勇现在是成都一家股份制企业的一名管理层人员。交谈过程中,他接了几个电话,能听出明显的口音差别。
刚来这家公司时,他20岁出头,从一名业务员做起,坚持说家乡方言。但让夏勇意想不到的是,每接触一个人,他都要被问是四川哪里的,有的人还乱猜。
加之工作要和不同的人接触,特别是跟客户谈生意,就要想办法和对方拉近距离。“如果和对方说话语音差太远,就像是不够诚意一样,对方也会觉得瞧不起。”
慢慢地,夏勇在与这个城市语言保持一致时,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生活划分成不同区域,一边是方言区,一边是方言禁区。比如与家人、朋友商量事情以及生活是方言区,与客户交谈、安排工作则是方言禁区。
把工作作为方言禁区,是很多人惯常的划分,甚至白纸黑字落在规定上。
去年,金华市的陈先生就是因为上班时和本地同事说方言,结果被罚款100元。还有更严重的,南昌市一家通讯代理商公司规定,一个月内触犯5次或以上“方言禁令”者,将予以辞退处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生活这个方言区也越来越不牢固了。
住在上海的沪剧演员马莉莉说,“我先生到南京路去买东西,普通话不太会说,比划了半天,服务员和他说,‘请你说普通话,我没听懂’——他后来无奈地说,‘我变外地人了!’”
研究生毕业的何雪是成都本地人,她现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也是首选普通话。“而且越往市中心走,越倾向于用普通话问路、购物、点餐等等。”
从区域来看,高档写字楼、政府办公区、学校、高新区……这些基本上是方言禁区。
粤语文化学者饶原将这些禁区称为“语言特区”,他不无担忧地表示:“广州已经出现了许多语言特区,一些小区外地人占大多数,如逸景翠园,已经是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他曾在这些“语言特区”生活,由于找不到归属感最后选择搬家。
去年江苏省教育厅出台文件规定,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应达三级甲等,上班时间讲方言将被扣“监测指标分”。
方言身份,越来越弱
方言不再是整个城市气质的代表。
曾经,方言塑造出了一个城市的集体性格。比如成都一句“巴适得板”,可以看出这里的麻辣与安逸,不露痕迹地交融着,形成了四川人特有的生活韵味。武汉一句“冒得事晃来晃克搞么四”,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粗糙与热度。
如今,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方言逐渐与普通话相融合,这种个性也越来越被弱化。而且这些外来人口中最早几批,已经在各个城市立足,他们改造着城市的气质,但并不全说当地方言。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俐李的研究,苏州方言最开始有8个声调,现在只有7个声调了。这是因为其中一个声调只用于一些特定词汇的发音,而这些词汇由于难以被外来人群理解,已经逐渐被当地人弃用,演变为普通话的表述。
方言不再是进入城市的门槛。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需要说上海话来融入这个城市,而当地人更将“上海话说得地道不地道”作为判断此人是否是本地人的标准。
到了90年代左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到上海求学,进入上海地区的上流社会,越来越多的公务人员、商人在说普通话。这样一来,上海本地人原来的心理防线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直到今天,多数上海人在用普通话交流,甚至上海小孩说普通话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人们在另一个城市寻找身份认同的时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语言来包装自己。”刘俐李说,一开始是外地人在上海寻找身份认同,现在变为上海人也在寻找身份认同。
方言不再是身份认同的需求。
2014年一份《四川籍外出务工人员语言生活状况》的报告指出,目前,四川较多的务工者不仅能较为灵活地使用家乡话、普通话和流入地方言,还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选择语言类型。
其中一项调查显示,流入地方言并没有对回流人口形成重要影响。而在发生“变读”的人群中,变读率和学历结构呈现“倒挂”,即小学、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回流人口,其变读率超出中专及以上学历。调查中提到,“此种结果可能和返乡回流者回到家乡时的语言使用心理有关。”
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刘春卉看来,这种心理其实就是身份认同与自我肯定的此消彼长。她认为,回流者对自身学历、职业等一系列素质的肯定程度越高,就越不倾向于用普通话或流入地方言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身份,反而越倾向于说方言来寻找身份认同。
方言回报,越来越少
夏勇在普通话与方言之间转变的原则是,可以与人拉近距离。“如果对方有地方话的口音,比较接近我们那一带的,我就说家乡话。”
这是方言的回报。
曾经,如果你进入城市,掌握了当地的方言,回报丰厚。
在广东打工多年的陈刚就称,快二十年前,他们刚到广东时,第一件事就是去学粤语。“如果你会粤语,工资普遍要比不会粤语的多500元。”那个时候,对农民工而言,500元不是个小数。
2005年,复旦大学一项有关方言的研究也发现,如果你掌握了该城市方言,比那些没有掌握的,更容易进入更高的行业和职业,特别是需要更高语言交流能力的服务业。那时候很多招聘广告明确要求会说粤语、会说上海话。
如今,你是本地人、会当地方言,并不能给你在城市里带来什么好的就业机会。“一些高薪行业反倒都要求普通话。”
方言一度很重要的回报是圈子、是人脉,这在现代网络社交方式中,也越来越弱化。比如一些大学生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往往会因为乡土情结而组建“老乡会”。但随着慢慢融入新的环境,尝试多样化的社交方式,“老乡会”的感情基础似乎也变得不再牢靠。“现在交朋友更注重是不是志趣相投,而不倾向于是否是同乡。”大四学生郭文娟说。
同时,使用方言的成本也在逐步增加。
沪剧演员马莉莉演了50多年沪剧,怎么也没想到,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家乡话,今天却被年轻演员“当外语来学”,“最滑稽的,老师上课教的上海话会说,但生活中突然和他说一句上海话,他会说‘老师没教过!’”
城市中,方言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但并不会消失。在方言的版图里,城市是一个个据点、一个个舞台,各种方言只会慢慢融合、慢慢演变。
方言之于城市,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那些记忆里儿时的乡音俚语,如今被挤进了尚待拆迁的几条弄堂,留在怀旧的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