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间春至

来源 :远方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会上,老大问我们对南京春天的印象是什么,我说,一个字:短。
  来南京已有八年,这里的春仿佛是一夜之间到来,一夜之间又离开的样子,短到没有时间跟她打声招呼。之前工作过的一家服装公司,老板在冬装项目之后直接开启了夏装项目,春装被忽略不计。就连这两年搬来的婆婆也感慨:南京这里脱了棉袄就可以穿短袖了。
  短是短了些,然而,偶尔一个阳光明媚,气温回升的周末,走到山野之间,暮然发现,山花竟已烂漫了沟谷,枯木也早抽出了嫩芽,大人小孩儿真真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刹那间充满了每个温暖的角落。
  春,究竟还是存在的。
  于是,下定决心去到山之巅,江之滨、城之郊,去寻寻春的踪迹。
  牛首山 南唐二陵
  山中多传说
  南京的山不算高,却有着自己的风骨,如同南京人的小日子,不华丽,但自得其乐。紫金山一直被认为是王气聚集之地,山势险峻,蜿蜒如龙,自三国东吴起,六朝古都因之而盛。而今,明孝陵、中山陵坐卧身侧,紫金山却于霸气之中多了几分平和。春日里,梅花、樱花、桃花次第开放,漫山遍野花海烟岚。早起登山锻炼的、举家春游野餐的,还有那些情话绵绵的男男女女,都在这里肆意张扬,毫不吝惜自己的笑声。
  若是想要找个小众一些的去处,石头山、清凉山、狮子山都不会让你失望。走得再远些,找辆单车,招呼几个死党,到江宁的牛首山、浦口的老山、六合的练山去放风凹造型,记得带好行头,墨镜一定要够酷。
  “春游牛首”是南京人的习俗之一,明清年间,牛首山遍种桃树,阳春三月满山桃花争艳,又有大量洁白的绣球花点缀其间,美不胜言。当时,南京人倾城观赏桃花,盛况非寻常节庆可比。
  牛首山又称“天阙山”(“阙”是宫门或墓道两边所立的楼台式碑坊)。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初建东晋王朝时,定都建康(今南京)。大兴年间,元帝想在都城的正南门宣阳门外建立双阙,以示皇权的至尊。当时众官议论纷纷,都说义兴(宜兴)汉司徒许玉墓前的二阙高壮,可以迁到这里。丞相王导不同意,他清醒地知道,东晋政权草创,财力不足,连城墙都还用竹篱笆代替,哪有条件建阙。一天,他陪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往南眺望,只见牛首山两峰对峙,十分壮观,便遥指山峰说:“此天阙也,岂烦改作!”元帝明白王导的苦心,便听从他的意见,取消建立双阙的计划,“乃假天阙于牛头”,称牛首山为天阙山。遗憾的是,在“大炼钢铁”的年代,牛首山被发现有铁矿,一只牛角便做了“贡献”,“两峰争高”的牛首山成为了一头独角牛。
  从江北的浦口区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南部江宁区的牛首山,却被告知:景区维修,五月份开放。一颗满怀期待的心失落至极,只能远远望着绿树浓荫中的宏觉寺塔发呆。
  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牛首山西峰南坡山洞里,曾住过高僧辟支和尚,他在此洞中“立地成佛,上天为仙”,此洞因而被称为“辟支佛洞”,又称佛窟洞。南朝梁代佛教盛行,牛首山南建有佛窟寺(今宏觉寺)。唐太宗年间,法融和尚在此讲经说法,创立了“牛头禅”,名声大振。唐大历九年(774年)代宗因感梦,敕修寺之东西峰顶七层浮图,也就是宏觉寺塔。
  而今,宏觉寺塔已成为牛首山的标志。虽登山不得,然可遥望佛塔而怀古,聊以慰藉。
  朱自清在散文《南京》里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就在为不能攀牛首山而耿耿于怀时,守门的保安突然说,去南唐二陵吧,就在前面,不远。南唐,这个酷爱读诗写词的家族没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什么丰功伟绩,风花雪月的佳作绝句却让世人赞叹不已。既已相遇,便不能不去拜访。
  南塘二陵是后主李煜的父亲李璟和爷爷李昇及他们的皇后的陵墓。正是清明时节,旁边的祖堂山陵园满是前来祭拜的人,各种鲜花、纸扎制品花花绿绿摆放在一方方陵墓之上,颇有几分“人间烟火”的味道。
  园子不大,两座陵墓相距五十米,规模自是无法跟明孝陵相比,游人也只是三三两两,稀稀拉拉。倒是清净得很,在凤凰池边小树林的石凳上坐下来,细细品味李璟和李煜词中的绮丽与伤感再合适不过。或许,这正是文人李煜所追求的世外桃源吧,若是当年国未亡,金陵如是,大概也会择此而眠。遗憾的是,“文人”之外,他首先有一个“皇帝”的标签,一杯毒酒之后,长眠洛阳,徒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限凄婉。
  【采风手记】
  走访石塘人家的小伙伴说,那里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溪水澄澈,便想前去过把瘾。坐公交到横溪后,去石塘的车子还要半小时才出发,便怂恿了一对小情侣一起坐马自达前去。于是,此行的高潮来了。这种马自达的车厢是非常大的那种,两排位子分别坐十个人没有问题。一上车,我们都坐在了中间,师傅招招手,让我们坐到前面靠近驾驶室的地方。刚开始没能理解师傅的用意,后来,当马自达风驰电掣般蹦跳着飞奔在乡间的小路上才猛然醒悟:驾驶室那里有栏杆可以抓,若是坐在中间,估计早被甩到田野里去了。双腿紧夹相机,一手死命握着栏杆,一手想要拿手机记录下这伟大时刻,年近七十的老大爷得意地回头冲我笑,结果,一个颠簸,脑袋顶到了车棚,手机自由转体无数度后与相机热情相拥。大爷啊,您太任性了!
  燕子矶 阅江楼
  这里有条大江
  与长江的第一次相遇是在晚上,K字头的火车里,睡得迷迷糊糊,听到有人说“过长江了”,往窗外望去,黑黢黢的,只隐隐看到几点波光。后来,站在长江大桥上,真真切切看到壮阔的江面时,心情激动又复杂。在北方山村里长大,对水的概念只有山坡上流下来的道道小溪,再有便是宽不过十米,深不过膝盖,可以在里面捉鱼捞虾的小河。这条大江虽不甚清澈,却已然在规模上颠覆了我对于“水”跟“河”的认识。
  因了这份规模与气魄,长江长久作为南京的北大门存在着。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李昇创立的南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无不倚仗着这道天堑,守着自己安逸的小天下。   在下关的中山码头坐轮渡,七八分钟的样子便可到达对岸的老浦口。轮渡有两层,电动车可以直接驶上一层,想要欣赏江面风光可以上到二层。于长江两岸的人来说,轮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日常交通工具而存在,如同江面上的公交车。日复一日,他们便是由此奔波在家与工作之间。如今,来南京游玩的人也喜欢坐着轮渡,听着江面上的汽笛声,欣赏长江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雄姿。
  如果你问南京人,去哪里看长江最好?他们一定会告诉你:燕子矶。顾名思义,燕子矶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作为“万里长江第一矶”,险峻的地形,使燕子矶成为长江之上的重要渡口和军事基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从这里南下巡视全国;南朝梁末,北齐军渡江南进,陈霸先率军出此山拒战,大破北齐军;宋金战争时,宋军大败金兀术的黄天荡便是燕子矶旁的八卦洲。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攻陷南京也是在燕子矶登陆,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抗战时期,日军在此杀死五万避难于燕子矶,想要渡江北逃的国人。
  江水滚滚,奔流不息。乾隆帝手书“燕子矶”犹在,李白之“酒樽石”犹在,陶行知“想一想,死不得”的劝诫犹在,燕子矶却已跟长江一起,见证了南京的无数个风雨春秋。
  3月底,燕子矶所在的直渎山上,山花含苞微放,枯木嫩芽初绽,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这便是春吧,比冬多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却又远不似夏那般热烈与奔放,然而,一切都充满了力量,蓄势待发。你永远无法知道,春天里一棵棵柔弱的嫩芽将来会是怎样的势不可挡。
  燕子矶西南面的幕府山一带,现在被开发成“长江观音景区”,观音阁、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一处处转下来,观音收蛟龙、刘伯温系舟处、马娘娘梳妆台……一个个传说看过来,心里的“长江”便又厚重了几分。
  夕阳西下,江流滚滚,落霞漫天,江上红日照耀在燕子矶石壁之上,如同燃烧的烈焰,“燕矶夕照”名不虚传。
  与之不同,在阅江楼上观长江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今狮子山)指挥8万伏兵,大败陈友谅40万军队,奠定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的基础。公元1374年(洪武7年),朱元璋计划在狮子山建一楼阁,命名为“阅江楼”,并以此为题,命令在朝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后来,大学士宋濂所写最佳,被选入《古文观止》。朱元璋动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狮子山顶修建了建楼用的地基后,因修建其他工程国库空虚等原因决定停建阅江楼。
  2001年9月,阅江楼在“有记无楼”六百年后,终于竣工开放,成为中国继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后的第四名楼。
  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但见浩瀚大江滚滚东去,一览无余,仿佛郑和下西洋以来六百年烟雨尽收眼底。当年,郑和的庞大船队就是从南京下关龙江出水,浩浩荡荡从狮子山脚下驶向太仓刘家港起锚地的。
  【采风手记】
  南京的春天不仅短,而且变幻无常,俗称“春如四季”。冷空气说来就来,温度说降就降。在大瓜园的立交桥下等149路公交车去燕子矾,冷风嗖嗖地往衣服里钻,劲头一点儿不比冬天差。还好出门时顺手扯了奈围巾,得以将脖子、脑袋裹得严严实实,手脚却依然冰凉。待到爬了一上午的山,风停了,太阳也出来了,一下子又恨不能穿短袖。春姑娘,你还真调皮啊!
  冶山国家矿山公园
  小火车与矿井的麻辣混搭
  六合冶山的小火车去年秋天就开了,去过的小伙伴故意卖关子:去了就知道了。好吧,出发!
  小火车位于冶山国家矿山公园内,其所使用的窄轨是矿山自备的铁路线,可以直通南钢,全长46公里,是全国仅存的两条线路中最长的窄轨铁路,目前开放的是其中的一小段。
  冶山铁矿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西周起即为采铜炼铁之地,开采历史已达3000多年,比欧洲早了1800多年,称得上是中华冶铁的肇始地。
  一进大门便碰到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老年团”,四辆大巴车,将近两百人,每个人都系着鲜艳的红领巾,导游旗上写着“江都”字样,下了车便朝山上去了。后来,小火车售票处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都是来植树的。
  冶山这里本没有山,现在看到的小山头其实是挖矿产生的废石堆积而成的。废石越积越多,久而成山,矿山人便从外面运来了土,覆盖在石山表层,试着在上面植树种花。在矿区的环境里营造出这么一方绿色天地,矿山人很是引以为豪。这些花草树木并没什么奇特,甚至算不上“茁壮”,只不过,它们如同万物勃发的春一般,给矿山人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与希望。
  窄轨铁路上行驶的小火车速度只有7.2公里/小时,跟骑自行车差不多,被称为“南京最慢小火车”。车厢内的桌椅用的是仿实木材料,很有几分文艺范儿,夕阳西下之时,若再来份咖啡甜点,调调就更足了。
  小火车全程共四站,单程一个半小时,不过,目前只开通了一站,往返五十分钟。有意思的是,小火车驶出的时候是车厢在前,车头在后,倒退着前进的。红色的车厢拖着黑色的车头,在窄窄的轨道上缓缓而行,两旁,金黄的油菜花、碧绿的稻田不时呈现,一派美好的春日田园风光。若是运气好,还能遇到在轨道旁散步、吃草的羊群,那便又是一场骚动。
  既是矿山,自然少不了矿井。冶山将一处已经不再作业的矿井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这处矿井位于地下-140米,虽说已经不再作业,但其下380米以及更深处仍有矿井在作业,游人下井所使用的罐笼跟工人平时上下班所用的是同一个。如果你也在关注《平凡的世界》,那么,对它就不会陌生了,孙少平同款啊亲!很大的一个铁笼,四周也只是多了几块钢板,不像电梯轿厢那样是封闭的,门是由五根铁棒焊成的栅栏,厢底是湿哒哒的泥水,整个罐笼四周都在往下滴水。
  井下的世界颇为壮观,通风设施、排水、供水设施等一应俱全。里面有很多条巷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千回百转,是名副其实的地下迷宫。万一在里面迷路了怎么办呢?原来,巷道中的水都要汇集到井口处,再统一抽送到地面进行处理,所以,若是不小心走错巷道,只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走便会到达井口。
  由于通风处理得好,井下的空气并不憋闷,只是十分阴暗潮湿。整个参观过程不过半小时,大家更多的是兴奋与好奇,即便这样,后来乘着罐笼,经过一百多米黑暗潮湿的矿井到达地面时,所有人还是忍不住感慨:终于上来了!阳光真好!
  这是一个美妙的季节。
  【采风手记】
  在S8线的八百桥站转乘公交628到冶山。628是从六合南站开往冶山的,途中所经都是村镇,相当于城乡客运,虽然每一站都有站牌,师傅也尽职尽责预报站名,老乡们还是习惯提前跟他吼一嗓子:哪里哪里有下,停一下。虽然与我生长的那个小山村相隔了千里之遥,一切听起来还是那样亲切,不管时空怎么变幻,中国农民的淳朴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吧。
  高中那会儿,城乡客运的车子还是那种破破烂烂的软座中巴,坐垫基本看不出颜色,每逢开学放假,车厢里能塞多少人塞多少人,完全没有“超载”这回事,各种包装的行李在车顶堆成一座小山。前几年,车子换成了崭新的公交车,车厢里的热闹丝毫未减。坐车的都是前村后镇的相亲,拐两三个弯就能扯上亲戚,通常是正说着李家的事,“嗖”地一下便跑到了王家,然后,没等说完就到站了,匆匆说一家“来家里玩啊”,便连人带大包小包一起消失在了车屁股后。嗯,故事很多。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组织的制度性建设,WTO法律体制表现出了结构缜密、内容完整及强有力的约束力,WTO强有力的约束力是国际法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国际法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明确了国家豁免是一项国际习惯法原则,因而也肯定了国家在“国内法律体系”中扮演着首要角色的传统地位;同时,在有关合同、商业交易等方
知识产权作为私权,具有排他性。同时知识本身又具有公共属性,公众有获取与使用知识的权利。为实现私益和公益的平衡,《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
古代的策试,是指被选拔者(应试求仕之士)根据一定的问题,在竹简上逐条应对,故“策试”也称“策问”或“对策”。作为一种文体,刘勰这样概括了策论的特点:“使事深于政术,理密
1999年9月,由文化部主办、中央戏剧学院承办的高级编剧研究班、高级导演研究班将如期开学。这两个班分别招收十五名学生,学时为期三年,是为国家培养跨世纪的尖端艺术家而设立。该班的
一次读报,偶见短文《“裘”迷说裘》,其中有段话颇为引人注目。他说,裘(盛戎)先生在净角演唱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他的唱腔首先在于体现剧中人物的性格,井随剧中情节的发展把握音量
从《鲁迅》、《华罗庚》中走来,蓄势待发的浙江影视剧继《中国神火》、《中国商人》、《子夜》、《秋瑾》、《马寅初》、《阳光地带》等剧获得成功后,在国庆前后将陆续推出
车炮对车相,有胜局也有和局。上列甲、乙两图,是在研究民间排局——《征西》中整理而成的。它的图式只差中路黑车高低一格,看来似乎关系不大,而且结果同样是和局;但它的和法
国际象棋中,兵的升变问题是很复杂、很有趣的。按照棋规,兵进到底格可以升变为除王以外的任何棋子(当然,不可不变)。既然在所有的兵种中,威力最大的是后,那何必还考虑升为其
引言自1982年至2000年的近20年间,在GATT/WTO涉及贸易与环境的争端案例的发展进程中,争端解决机构(DSB)完成了司法造法的第一次转型,即对环境例外规则从否定到认可并通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