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想品德教学具有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扬弃传统思想品德教学,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新课改的中心环节。以新课改先进理念为指导,注重营造民主化的课堂氛围,力求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方式活动化,教学评价多元化,五“化”并举,促进思品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五化” 教学方法
追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师生的共同目标。当然,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以及正确的文本解读及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需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用心地参与教学过程;更需要踏实抓真实的学习过程,不断创新高效的教学形式。几年来,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五化”上下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教学氛围民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大胆地展开探索①。此时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易产生联想和灵感,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新课程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要有亲和力,教学充满激情,采用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先感觉学生可爱,才能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要学会赏识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的同时,还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正当竞争,合作共赢;搭建融洽的生生关系,积极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
2.营造安全自主的课堂氛围
民主化的课堂氛围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也是高效课堂的先导性因素。只有民主化的课堂才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会使学生在身体放松、心理安全的前提下投入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之中。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权利,有设立学习目标的机会,也有个性表达的自由。说错了,没有关系;提出问题,有人关注;质疑老师,不会受批评;对文本有异议,没有人指责;遇到困难,有人帮助;取得成功,会得到诚挚的祝贺。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在这个天地里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和理念,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进步。②课堂成为培育学生民主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乐园。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
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传统的教学教师按教学内容出现的顺序亦步亦趋地讲解,学生多是被动地倾听和记忆,虽有条理性,但没有整合与优化,也缺少挑战性和趣味性,尤其没有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性。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讲求在整体把握、全局审视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归纳概括成几个核心的相互关联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探究的冲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围绕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并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
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责任与角色同在》时,我引导学生预习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疑惑,尝试围绕本课的探讨主题——责任提出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师生一同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优化成几个核心问题:什么是责任?它来源于哪里?每个人身上又有怎样的责任?我们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责任?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展开灵活多样的探究活动。
当然,问题要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有探究的价值;问题所及的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与学生实际相对应,使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探究圆满解决。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
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减缓问题探究的坡度,而且能让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直接“面对面”。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③而且,思想品德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本身就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它致力于解决学生现实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以便更好地生活、学习。
生活化的情境是跨越理论世界同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结合知识点,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情境,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实感,有更多机会从身边学习、运用思品知识,让思想品德课程告别枯燥、单调而充盈浓浓的生活气息。
同样是学习《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体验、理解责任的概念,我灵活开发了学生自己身上的教学资源:上周,我班的王杰同学打篮球不小心撞碎了教室的玻璃。他爸爸是一位非常会教育孩子的家长,并没有替孩子赔偿了事,而是以此为契机,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把钱借给孩子,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并约好等王杰长大后再还给他爸爸。为此许多学生还一时不理解王杰爸爸的做法。让学生思索、辩论:王杰该赔偿吗?他爸爸该支付赔款吗?你赞成他爸爸的决定吗?由于这一情境就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真实、可感,学生思维活跃,辩论热烈,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式活动化
问题化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机结合,为教学方式活动化提供了基础。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生乐于参与、教育效果明显的多样性活动。如案例分析活动,讨论辩论活动,课外探究活动,参观访问活动,情景剧表演活动等;2.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活动方案明确,步骤清晰,每个学生都清楚活动的目的和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彻底告别线性的教学流程,通过把教学过程整合、优化成多个相关联的活动板块,把知识的学习、情感的培养隐藏于一个个鲜活、有趣、灵动的教学活动之中,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发挥“无痕教育”的作用。
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隐私和隐私权》这一课时,根据学生人人有隐私,都渴望自己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但对隐私的概念、范围、维护隐私权的方法理解起来有难度,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几个层进性的学习活动:1.真情告白:我的小秘密。2.激情辩论:隐私是丑事吗?3.情景剧表演:(1)取款机前;(2)警察无证搜查。由于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了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在活动中水到渠成地加深了对隐私的理解,提升了自觉维护隐私权的意识,掌握了保护隐私权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及时、准确的教学评价。它对课堂教学有诊断、激励、促进和引领的作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共用,自评与他评结合,不断创新评价方法,提升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1.评价内容多元化。思想品德教学应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学习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较强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和学以致用的积极践行,真正做到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自评结合互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环环相扣,从不同视角保证评价的全面性。思想品德教学着重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质素养,而这些素养的提高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综合发挥当事主体出于不同视角的评价作用,一方面全面考察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改进薄弱环节。自评找到差距,体验进步;互评旁观者清,增进了解,培养友谊;教师评,激励进步,指引方向;家长评,看到孩子的成长,融洽亲子关系。
3.评价手段多样性。观察、谈话、测试、作品档案袋,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特点灵活选取个性化的评价手段,以评促教,以评导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总之,新课改企盼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完善。我们要让它在教学氛围民主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方式活动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中稳步走向高效。
注释:
①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28.
②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46.
③陈旭远.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128.
参考文献:
[1]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岚.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缪建东,徐亚连.中学教育力量整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五化” 教学方法
追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师生的共同目标。当然,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以及正确的文本解读及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需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用心地参与教学过程;更需要踏实抓真实的学习过程,不断创新高效的教学形式。几年来,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五化”上下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教学氛围民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大胆地展开探索①。此时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易产生联想和灵感,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新课程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要有亲和力,教学充满激情,采用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先感觉学生可爱,才能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要学会赏识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的同时,还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正当竞争,合作共赢;搭建融洽的生生关系,积极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
2.营造安全自主的课堂氛围
民主化的课堂氛围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也是高效课堂的先导性因素。只有民主化的课堂才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会使学生在身体放松、心理安全的前提下投入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之中。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权利,有设立学习目标的机会,也有个性表达的自由。说错了,没有关系;提出问题,有人关注;质疑老师,不会受批评;对文本有异议,没有人指责;遇到困难,有人帮助;取得成功,会得到诚挚的祝贺。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在这个天地里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和理念,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进步。②课堂成为培育学生民主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乐园。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
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传统的教学教师按教学内容出现的顺序亦步亦趋地讲解,学生多是被动地倾听和记忆,虽有条理性,但没有整合与优化,也缺少挑战性和趣味性,尤其没有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性。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讲求在整体把握、全局审视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归纳概括成几个核心的相互关联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探究的冲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围绕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并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
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责任与角色同在》时,我引导学生预习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疑惑,尝试围绕本课的探讨主题——责任提出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师生一同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优化成几个核心问题:什么是责任?它来源于哪里?每个人身上又有怎样的责任?我们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责任?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展开灵活多样的探究活动。
当然,问题要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有探究的价值;问题所及的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与学生实际相对应,使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探究圆满解决。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
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减缓问题探究的坡度,而且能让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直接“面对面”。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③而且,思想品德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本身就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它致力于解决学生现实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以便更好地生活、学习。
生活化的情境是跨越理论世界同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结合知识点,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情境,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实感,有更多机会从身边学习、运用思品知识,让思想品德课程告别枯燥、单调而充盈浓浓的生活气息。
同样是学习《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体验、理解责任的概念,我灵活开发了学生自己身上的教学资源:上周,我班的王杰同学打篮球不小心撞碎了教室的玻璃。他爸爸是一位非常会教育孩子的家长,并没有替孩子赔偿了事,而是以此为契机,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把钱借给孩子,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并约好等王杰长大后再还给他爸爸。为此许多学生还一时不理解王杰爸爸的做法。让学生思索、辩论:王杰该赔偿吗?他爸爸该支付赔款吗?你赞成他爸爸的决定吗?由于这一情境就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真实、可感,学生思维活跃,辩论热烈,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式活动化
问题化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机结合,为教学方式活动化提供了基础。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生乐于参与、教育效果明显的多样性活动。如案例分析活动,讨论辩论活动,课外探究活动,参观访问活动,情景剧表演活动等;2.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活动方案明确,步骤清晰,每个学生都清楚活动的目的和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彻底告别线性的教学流程,通过把教学过程整合、优化成多个相关联的活动板块,把知识的学习、情感的培养隐藏于一个个鲜活、有趣、灵动的教学活动之中,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发挥“无痕教育”的作用。
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隐私和隐私权》这一课时,根据学生人人有隐私,都渴望自己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但对隐私的概念、范围、维护隐私权的方法理解起来有难度,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几个层进性的学习活动:1.真情告白:我的小秘密。2.激情辩论:隐私是丑事吗?3.情景剧表演:(1)取款机前;(2)警察无证搜查。由于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了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在活动中水到渠成地加深了对隐私的理解,提升了自觉维护隐私权的意识,掌握了保护隐私权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及时、准确的教学评价。它对课堂教学有诊断、激励、促进和引领的作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共用,自评与他评结合,不断创新评价方法,提升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1.评价内容多元化。思想品德教学应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学习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较强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和学以致用的积极践行,真正做到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自评结合互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环环相扣,从不同视角保证评价的全面性。思想品德教学着重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质素养,而这些素养的提高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综合发挥当事主体出于不同视角的评价作用,一方面全面考察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改进薄弱环节。自评找到差距,体验进步;互评旁观者清,增进了解,培养友谊;教师评,激励进步,指引方向;家长评,看到孩子的成长,融洽亲子关系。
3.评价手段多样性。观察、谈话、测试、作品档案袋,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特点灵活选取个性化的评价手段,以评促教,以评导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总之,新课改企盼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完善。我们要让它在教学氛围民主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方式活动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中稳步走向高效。
注释:
①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28.
②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46.
③陈旭远.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128.
参考文献:
[1]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岚.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缪建东,徐亚连.中学教育力量整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