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哪儿去了?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桌面上堆着一塌笔,圆筒里插着一丛笔,加起来足足有二十来支,除了两三支铅笔外,其余全是一次性的水笔,也叫签字笔吧。细细的,全塑的,黑白分明。
  这些水笔,有些是单位发的,有些是去学校调研时他们给的,有的是参加会议时,举办方装在资料袋里的……总之,现在要得到一支水笔比得到一瓶矿泉水还容易。有时,坐在教室后面听课,记笔记时,笔不出水了,就向坐在后排的学生借,还回去时,有的学生会说:老师,你拿去用吧,送给你了。
  有一次,顺便问学校总务处的一位老师。他说,你去看看,垃圾桶里用后丢弃的笔,每天都有好几百。去银行或办证机构办事,柜台上用弹簧绳牵着的,也都是这种笔。
  这水笔,用起来确是方便,拔下笔帽就可以写,不像铅笔,要削一截用一截;不像圆珠笔,一遇冬天就写不出;也不像钢笔,要灌墨水,而且有时还会渗漏沾手。但是,这水笔,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用完即丢。有的水笔,虽然可以更换笔芯,可真正在更换后使用的人却很少。也许谁也不在乎笔杆的那一点剩余价值了。
  回想笔的历史,有些年纪的人都清楚,一个多世纪前,毛笔是主角,写文章,写通知,写信什么的,都用毛笔。笔,是个会意字,竹字下方一撮毛,许多毛笔就是这样做的,多地道。毛笔,主宰了中华民族一千多年的书写历史。五四之后,毛笔的主角地位逐渐被钢笔所取代。何以称“钢”笔,也许因为它最重要的一小部分——笔尖,是由合金做的,它耐磨而不易锈蚀。我小时候练过毛笔字,描红和临帖都有过一段时间,可都没有持久。早期写作,我主要用钢笔。“同志同志,钢笔两支。借我用用,没有墨水。”这是当时农村颇为流行的一句调侃。那时,有文化的人,通常会在上衣口袋里插一支钢笔。穿过中山装的人都清楚,上衣口袋盖中有一条缝隙,一厘米左右,是专门为插钢笔而设计的。钢笔帽上有个襻,扣在外面,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喝墨水的人。钢笔比起毛笔来,使用起来要方便。吸足一肚子墨水,可以写上千把字,带起来又轻巧方便。要是带上一瓶墨水,就是写一本书,也足够了。但是,从写出来的字的效果来说,毛笔字更有艺术性,或凤舞九天,或笔走龙蛇,或刚劲挺拔……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几乎就是毛笔字的艺术。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米芾的《寒光帖》等,无一不是用毛笔书写的。钢笔字呢,由于粗与细,浓与淡,刚与柔的区别都不大,变化的空间大大缩小了。没有了毛笔书写时那一股“挥洒”的豪情,即使充分运用腕力,笔之锋芒,也无法淋漓尽致地展现。这字的艺术性就像苍鹰关进了铁笼。
  但是,钢笔是精致的艺术品。它不仅仅是工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用钢笔的人还比较多。朋友的孩子读中学了,或者当兵去,或者结婚了,送一支好一点的钢笔作为礼物的还相当普遍,比如派克笔,比如铱金笔。我七四年推荐读师范去时,同在大队里当民办教师的同行,就送了我一支钢笔作为礼物。那时,街头巷尾,专门修钢笔的摊店时常可见。钢笔开始淡出书写舞台,还是最近二十来年的事,取代它的就是一次性水笔。在钢笔使用最鼎盛之时,圆珠笔也来凑过热闹,但它一直被人们歧视,在正式文件或票据上都被禁止上场。也许是由于它的油性,它的易于模糊,它一直在非正式场合使用。在笔的家族中,钢笔是妻,而圆珠笔是妾。如今,钢笔几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圆珠笔也在有被冷落之势。开会时,做记录的,基本见不到用钢笔的了。你去文具店,很多已经不卖墨水了。圆珠笔则还有售,但颓势已成。一次性水笔浩浩荡荡地走上了正规军的行列,不可阻挡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书写主流。这笔,基本上保持了钢笔的原理,但不能说升级版,因为它更简单,更便宜,材质更普通,科技含量似乎也更低。它是用后即丢,丢之,毫不足惜,谁也不会把它当作艺术品好好地把玩一番,然后珍藏起来。钢笔呢,收藏者肯定不少。有些钢笔,从材质、做工到图饰,都有一定的价值。从写出来的字的美观性来说,水笔又大大不如钢笔。同一个人写同样几个字,特别是学过书法艺术的人,用钢笔写要好看的多。这是因为,钢笔的舌苔是由两瓣组成的,而且比较长,舌尖上有一个小圆球,写起来有一点点弹性,能写出一点粗细与轻重;而水笔呢,笔尖是针一样的一根,硬硬的,直直的,戳到纸上是什么,写出来就是什么,你用力是这样的粗细,你不用力也是这样粗细。弹性,柔性,浓淡,统统没有了,这字还会漂亮吗?就像搭起来的柴梗。如果说字写得好,也只是间架搭得好,不是笔画用锋好。
  笔是用来记录文字的,文字是文化的核心。表达文化的理应是一种有内涵有艺术性的工具,而一次性水笔,它不具备这个功能。它是实用的,但不是文化的,更不是艺术的。它速用速丢,没留下记忆,也不值得留恋。它与使用都无情无缘,只是偶然的一次媾合。人们怎么会选择这样一种用具来书写?在拼命追求速度与实用时,是不是忘记另外一些珍贵的东西?
  我敬畏毛笔,但又不想贸然亲近它,因为它与现代生活的节奏实在过于遥远;我鄙视水笔,因为它只是工具,且不够环保,但又不会完全抛弃它;我怀念钢笔,只有它,既是生活的,又是艺术的,是工具与文化的统一体。
其他文献
今年秋天,是一个纪念与庆祝的季节。逢五逢十的纪念日接连不断。新中国65周年华诞、全国人大甲子庆、全国政协65周年庆……屡屡促使国人回望走过的路。相比之下,另一个同样逢五却绵长得多的纪念,更让人沉思历史深处的精神脉络——孔子诞辰2565周年。  “逝者如斯夫。”孔子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偏偏不适用于他本人。他的所言所思、所学所传,经历了千年时空,依然烙在中国的山川大地上。在为他2565年诞辰召开的国际学
2017年5月9日,第九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CHINA PRINT 2017)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盛大开幕,作为2017年全球规模最大、最受瞩目的国际印刷展,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29
为什么古罗马能产生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影响深远的罗马法?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不曾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古罗马那样的法律文化?中国社会中衰微的权利观念和“刑”就是法的史实有什
四月中旬,传播媒介爆出了一条新闻:歌星毛阿敏春节“走穴”哈尔滨,5天获利6万元,偷漏税3万元。“毛阿敏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全国舆论愤愤然。随着这一事件的真相大
有关“老头家”的故事好像从有记忆开始就断断续续听大人们说着,虽然不清楚他到底是谁,不过倒记得大人讲起他的时候经常都是一副敬仰的神情。大人们说老头家是嘉义人、美男子
广州铁路局第六工程公司六队钢筋工郭中奇(男,24岁)准备回湖南结婚,于1988年1月2日将一小铁罐交给本队油漆工聂春华(男,19岁),提出要点油漆布置新房用。聂利用代管油漆之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和人民在过去两个多月经历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中取得了巨大胜利,标志着我们党领导着全国人民在新的征途上渡过了又一处激
一有些东西,只有晒在阳光下,才会照出那时的温暖。这些年来,习惯时常地整理、收拾自己的物件,东西不多,也不乱,只是愿意那样的拿出来,又放回去。如此,才觉得生活从过去走来,
探索开展班组“班校家”三元功能研究与实践,打造导航班组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培育班组文化的载体,营造“一班组一特色”的班组建设新局面。通过搭建“班、校、家”三个平台,
联合国发布的《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评选了全球十大最幸福的国家,通过六项因素对各国国民幸福程度进行衡量,包括人均GDP、健康生活、社会信任度、生活自由度、政府廉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