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癌手术中常见血管变异及应对措施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o_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胃癌手术作为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已逐步被外科医师所接受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然而,由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不能获取全面的视野而难以建立组织间的三维关系,如果对胃周围血管变异缺乏有效的认识,术中可能造成胃周围血管的损伤,引起大量的出血并影响手术视野,甚至可能使手术的根治程度受损。我们根据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步骤,将胃周血管分为幽门下、胰腺上及脾门3个区域,并对以上区域的常见血管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我们认为,遵循正确的解剖间隙、熟悉胃周围血管及对其常见变异进行技巧性处理,有助于安全有效地完成手术,提高淋巴结清扫水平及减少术中副损伤。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216例施行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118例,开腹组98例。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恢复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253.9±26.1)min比(206.2±23.9)min,P<0.01],术中出血量少[(138.4±34.0)m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及盲肠直肠端侧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4月间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肛肠外科接受结肠次全切除及盲肠直肠端侧吻合术治疗的23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尿潴留1例;无吻合口狭窄、腹腔内出血、腹腔内疝、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月至7年,排粪次数维持在1~4次/d,无需加用止
腹腔干是一短而粗的动脉干,约于第一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前壁。继则分为3支,即胃左动脉、肝动脉及脾动脉,分别供给腹腔上部脏器(胃、肝、脾、胰及十二指肠等)。然而以上3支的起点变化较多,国内外学者根据自己的见解,将腹腔动脉的分支列为若干类型,并相互补充。本文从腹腔干的分支变异类型、分型发展及其意义3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作者根据胃左动脉、脾动脉和肝动脉的起源对变异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肝胃
随着腹腔镜技术近年来的规范与推广,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展,其主要的难点问题仍集中于全胃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完全腹腔镜下的重建方式首选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其吻合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应用圆形吻合器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和应用直线切割吻合器行食管空肠侧侧吻合,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后者吻合口径更大。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优势在于,吻合全程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视野更好,安全
随着腹腔镜手术流程的不断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腹腔镜胃肠外科在过去的20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当代外科实践和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了许多重要改变。各种新型微创外科技术包括全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和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技术的涌现,极大地减轻了术后患者的疼痛并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然而,这些技术的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目前,国际上已有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无论在近期还是远期疗效方面
期刊
目的分析单人进行大鼠胃旁路手术模型建立的学习曲线。方法2013年6月至2013年9月,分别由两组(A组和B组)实验人员各完成60只大鼠的胃旁路手术,并按每组手术先后次序再分别分为Ⅰ、Ⅱ、Ⅲ 3个时间段,每时间段内大鼠20只。先比较A组与B组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存活率的差异,再比较两组内各时间段之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存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存活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
胃转流术是目前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的主流术式之一,但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现有的相关研究表明,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如下机制:摄入受限和吸收不良、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变化等。此外,脂肪因子以及血清胆汁酸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下一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胃转流术对于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机制,并探讨胃转流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对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及其可行性已达成共识。对于中国这个以进展期患者为主的胃癌大国,现阶段如何合理地推广腹腔镜手术,是目前胃癌临床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是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但外科医生也应熟识并严格把握早期胃癌内镜治疗适应证,避免过度治疗。对于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目前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应在临床试验的背景下进行。虽然国内腹腔镜胃癌手术开展之势迅猛,但相应的培训、准入及监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