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1-0040-01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1.018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用得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课堂上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方式,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研究表明,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化学课的提问要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仅要做到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而且还要做到适当、适度、适量。
  一、把握课堂提问的适当性
  1.问在启思处,投石击破水中天
  化学课的提问要做到“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怎样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眼球,走进学生的心灵呢?我认为恰当的设疑启思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巧妙的设疑能打破学生思维平静的湖面。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为例,说明氧化和还原反应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并伴随着化合价的变化,可以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然后用ppt展示几个化学反应的图片,请同学们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依据所学知识,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对反应进行分类。此时,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什么叫氧化还原反应。学生讨论后,教师再从理论上分析引导,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问在关键处,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材的重点关乎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难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障碍所在。抓住重点、难点设问能切中要害,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他们有所发现和领悟。如,在学习HNO3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何以废铜屑和HNO3为原料制取Cu(NO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如下观点:铜和浓HNO3或稀HNO3反应都能生成Cu(NO3),但反应中会生成有毒的NO2或NO,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避免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可以用碱液吸收。那么,铜和浓HNO3以及铜和稀HNO3反应,HNO3的利用率哪一个高些?学生根据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选用稀硝酸更合适。教师由此介绍原子利用率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设疑: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使硝酸的利用率达到100%,从而消除污染。学生通过参与以废铜屑和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这样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开放思维,树立了环保思想。
  3.问在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最大的成功是学生乐学。教师精心设计新奇蕴疑的教学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比如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教学,在教师演示水果电池使音乐卡片发出动听的音乐后,紧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水果、导线和金属片形成了电池,然后再提问“它们是如何发挥电池的作用的”,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自制电池,学生逐步总结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这样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把握课堂教学提问的适量性
  课堂教学提问还应当注意适量。所谓适量,就是指教师提问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和本质,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直接主旨的就不绕弯子。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问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能发展学生较高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如果提问过多过密,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于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不耐烦,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问过少过疏,则使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并且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提问发挥最好是效果。如何做到课堂提问适量呢?这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重难点及知识的训练项目了然于心,并恰当选择提问的策略。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运用归纳的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使问题能贯穿课堂始终,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
  三、把握课堂教学提问的适度性
  1.合理的难易度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的提问技巧、问题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问题太难,学生用已知的知识解决不了,会望而生畏;问题太易,则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2.适宜的广度
  提问可以有两种思维方向:一种是辐射思维,另一种是发散思维。它要求涉及到问题具有广度,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其知识面。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定向深入,同时还要灵活把握,合理拓展。
  3.适可的深度
  课堂教学提问,在注意广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挖掘深度,这样才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问题。合理挖掘提问深度,要求教师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超越教学规律和思维深度的提问,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深度。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是一种交往自由民主的互动交流。课堂提问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教条,而是艺术。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提问,使提问成为促进课堂交流、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吴叶红,汪佳敏.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4例NSCLC合并恶性胸腔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2-002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2.013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3-002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12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在学校,在课堂。让我们给学生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课堂吧!  一、给学生一个生活的课堂  新课
目的:研究 LSD1与冬凌草提取物的相互作用。方法在 PH 7.40的缓冲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 LSD1与冬凌草提取物(JD160和 JD284)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在分别改变提取物浓
文章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等六方面,强调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目的观察癫痫持续状态(SE)SD大鼠幼鼠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与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关系,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锂一匹罗卡品方法制备幼鼠SE模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期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加强
期刊
类比是指根据给出的一种对象的相关信息推断得到另一特殊对象与之相似或相同性质的推理方式,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发现的一种基本思维手段。类比教学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
对课堂生成的态度,也可分为三种境界:知之,坦然接受;好之,巧妙利用;乐之,积极促进。文章就如何能达到这三种境界展开了论述。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后,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周课时相比较有了明显缩减,而教学内容和原有教学内容相比并没有减少,有的反而有所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好教学任务,作者根据三必(必教、不必教、必不教)原则进行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三必;必教;不必教;必不教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