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钧瓷三足洗出击金秋拍场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8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钧瓷之美胜于釉色,三分人力,七分天成,其间色彩的流淌与幻化,惟巧思才可成就,尤以紫钧最为典雅,釉彩之绚丽宛若晚霞,而釉质之细润,犹似一泓静谧的湖水。其烧造颇为周折,先需模制成型,再经多次素烧、施釉。因釉彩本身乳浊黏稠、流动缓慢,故上下加迭色泽不同的釉彩,极易形成斑斓交织的现象,乃至一窑一火烧制的钧瓷,变化万端,无一相类,故有“钧瓷无双”之誉。据悉北京保利本年度秋拍就将推出一件罕见的明初或更早官钧窑丁香紫葵花式三足洗,有望成为本年度秋拍的一大亮点。
  本品原为钧窑宫廷陈设花器之盆托,因其形制古雅精致,置于案头也赏心悦目,后世文人遂以之为笔洗。其形制为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器身随形而生,婉转而不失刚健。釉色厚润,色泽依器型的转折而丰富多变,口沿与外壁为玫瑰紫,灿若晚霞,绚丽夺目而变化无穷,内壁则是天蓝色,静穆谧,与外壁的炽烈瑰丽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此冷暖色泽的搭配符合美学的原则,折射出工匠们的巧思和皇家审美的品位。其釉色流光含韵,乃人间炉焰之功,使之瞬息交融,颇为奇异。
  釉色之美更由造型之妙相称,俯视本品,器内每一处转折均见釉色浅淡,以致黑褐坚硬的胎骨隐现,使得造型轮廓鲜明,釉质的温柔婉约和器型的刚健硬朗合二为一,别见一番古朴典雅之风韵。
  底部下承三足,敷涂褐色护胎釉,斑驳古拙,与莹润釉光对比鲜明。周缘存支烧痕十余枚,古朴豪迈,一侧清晰可见刻出“七”字款,笔道遒劲,荡漾出独特的时代气息。
  此类花器属于钧窑历史上独特的一类,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基本规律是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若如本品式样与釉光者,底部刻“七”字,存世稀少,检视目前公私典藏资料,同类仅见二例,其中之一源自清宫旧藏,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若两者相比较,本品之釉色则远胜清宫旧藏者,其釉色之浓妍展示出玫瑰紫一色无以伦比的魅力,也为官钧花器当中极为罕有的隽品。另一例为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藏品。近20年国内拍卖市场未见同类“七”字刻款器皿出现,其珍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本品原为官钧花器之一,与之配套使用的花盆,亦为铭刻“七”字款的玫瑰紫釉葵口者,现存世实物可见三例,分别收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由此可见,镌刻“七”字款的玫瑰紫釉葵口花器流传至今甚罕,更因为盆托作为花盆的配套,在使用中耗损率远远高于花盆本身,所以至今盆托较之花盆更为稀少。
  此类钧窑花盆确是盆景栽植的经典器用,一直深受古代文人之推崇。明万历高濂《遵生八笺》载:“均州窑,有朱砂红,葱翠青(俗所谓鹦哥绿),茄皮紫,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三者纯无少变露者为上品,底有一、二数目字号为记??此窑惟种菖蒲,盆底甚佳。”由此可见,明代钧窑花盆的盛行,与种植菖蒲有关联。弘治乙未(1499年)吕纪、吕文英所绘《竹园寿集图》,描绘有一对置于庭院山石之上的天蓝釉渣斗式花盆及盆托。从造型与釉色分析,应为“官钧”制品。盆中植物为石菖蒲。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就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以官钧花器培植,二者相映,殊为清雅,故明代以降成为风尚,世人自然对官钧花器的关注更甚于前。
  对官钧花器的狂热从明清两代历朝文人大量的品评文字之中更是流露无遗,如明嘉靖、万历张应文《清秘藏》:“均州窑,红若胭脂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再如清顺治汪介人《中州杂俎》卷二十“钧窑、汝窑、柴窑”条记载:“钧州瓷器,谓之钧州青,最为海内所重,久不制造,自寇燹后已如彝鼎不可复得。”入清之后,此类独特的官钧花盆彰显出宫廷艺术独有的气息,自然深得清宫珍视,作为前朝珍玩的它们获得雍乾二帝之钟情。雍正皇帝对官钧花器的喜爱体现在摹古方面,雍正七年(1729年)曾谕旨唐英摹制,无论是窑变釉器皿或是仿均釉器皿皆以官钧花器之釉色造型为范。是年三月唐英为求此釉复烧成功,不惜派厂署幕友吴尧圃亲赴河南禹县探求古配方,谓之“此行陶冶赖成功,钟鼎尊关国宝。”(见唐英《陶人心语》卷一《春暮送吴尧圃之钧州》)七月,钧釉终于复烧成功。成功烧造的仿钧釉花器被送至清宫,融入帝皇后妃的日常生活当中,装点和提升生活情趣,例如雍正朝内府所绘《十二美人图之对镜》当中,菱形仿钧釉盆奁一套安放在窗台,发色瑰丽,应为玫瑰紫,其上水仙绽放飘香,极得幽静之趣,此情景为后宫真实生活的写照。
  乾隆皇帝独具好古情怀,对此厚爱则体现在大量使用官钧花器盆植花卉或是装饰金属玉石盆景。因为富具情趣的乾隆皇帝对盆花艺术非常钟情,若以前朝古物与奇花异草相搭配最见雅致,自然不容错过。另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述,乾隆皇帝曾不止一次谕旨制作各类金属玉石盆景之后安放在此类钧窑花盆之上。因此,钧窑花器在清宫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甚为独特,融陈设与实用于一体,在清宫花道艺术方面占据异常重要的地位。
  传世所见不少官钧器皿底部刻有宫殿、斋堂名号,表明陈设的位置,其铭刻内府堂名款遵循严格的格式,皆呈“T”字形布局:先横刻大的宫殿名称,后竖刻具体的安放厅堂,例如前述清宫旧藏“七”字款玫瑰紫釉葵口式花盆,其底部横刻“建福宫”,竖刻“竹石假山用”,可见这些刻宫殿款的花盆在乾隆朝被广泛地实际使用,装饰清宫里面最尊贵的场所。
  清末民初之际,因欧洲、日本等海外买家的狂热追捧,不仅钧窑瓷器价格高涨,连仿钧瓷器都甚受欢迎,最具代表性的当属20世纪前期名震四海的戴维德爵士的收藏,其典藏品中可见官钧花器11件(其中盆托5件),且以施紫釉者为多数,显见其所受当时中国品位的影响。
  正因为西方收藏家的介入和推崇,以致欧美日本古陶瓷学界对官钧花器的关注和研究持续近百年,至今热情不减,备受重视。而西方收藏界秉承传统风尚,在收藏和拍卖中继续演绎着对官钧花器钟情不变的经典传奇,例如2008年春季香港苏富比第2508号拍品“15世纪明代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以4400万港元成交,创官钧花器成交记录之最;纽约佳士得?2009年9月15号第2196号拍品,成交价为125.85万美元;纽约佳士得2010年9月17日 第2239号拍品,元或明早期钧窑成交价78.25万美元。由此可见,西方收藏界对官钧花器无比推崇的历史感情成为官钧花器市场价值不断高升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名人竹刻是一道瑰丽奇特的风景,是纯美术和工艺美术双重加工的造型艺术。同时在书画、篆刻上汲取营养,运用于各种文房之物上,极为低调的品位却表现出文人的涵养境界。既融合了各门类的工艺雕刻,又在形式与技法上深受儒家教养,以独特的造型语言表达文人情怀。  在名人竹刻中,笔筒是文人书房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而竹刻更是依托于文人审美的艺术明星,将竹刻与笔筒相结合,催生出的是一种低调而高傲的品位,是一个素雅而夺目的
期刊
1956年正式命名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早在1951年3月就以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始筹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今年是八一厂建厂60周年。  作为观众,我们因《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图19)、《野火春风斗古城》(图1)、《英雄虎胆》、《地雷战》、《地道战》和《大决战》等经典影片而熟知它,我们不熟悉的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还生产文献片、纪录片、演习片、战例
期刊
或许有读者已经注意到了,这是一个我曾经写过的题目:在今年第五期的“积微览萃”专栏上,我以此为题写过一篇介绍金农梅花四幅的短文,但当时因为篇幅所限,四幅梅花我只介绍了其中的两幅,还有两幅打算以后结集出书时再续写。没想到文章刊出都过去几个月了,还有读者提及此事,这让我感到愧疚。征得有关编辑的同意,我接着再写,至于题目,还是依旧,就算是前一篇《梅花好看 梅“话”有趣》的续篇吧。  大约同为杭州人的缘故
期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内曾经独立发行过不少品种的纸币,以支援革命战争和生产发展。而在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共中央西满军区,由辽西行署发行的“辽北省第一专区兑换券”,是解放区货币中流通时间最短的“区币”。因其发行数量少,只有“拾元”一种面值,且兑换券本身正背面券名各异,所以倍显珍贵。  1945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成立了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加强党对东北
期刊
据香港苏富比日前透露,郎世宁创作于清雍正时期的《池莲双瑞图》将在其本年度秋拍中亮相,这一罕见佳作相信会吸引不少藏家的关注。据悉,香港苏富比将于10月5日至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拉开2012年秋季大拍的帷幕。本次拍卖囊括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亚洲艺术、20世纪中国艺术、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珠宝、钟表及洋酒等专场。  郎世宁佳作拍场惹眼  据了解,郎世宁的作品在市场上十分罕见,每次出现在拍场
期刊
齐白石出身木匠,27岁才正式拜师学习传统的文人诗词书画。直到35岁以前,他都没有离开过家乡,足迹只在老家杏子坞附近百里之内,连湘潭县城都没有去过。那时候,他的名气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名满天下,仅仅只在老家那一百来里地比较有名。人们当时的说法是:芝木匠改行做了画匠,画的画比雕得花还好。  35岁以后,朋友们介绍齐白石到湘潭县城画画,他的名气才开始在县城传播开来。也正是在那之后,他才开始以画谋生。  卖画
期刊
据北京东正拍卖公司日前透露,其今秋拍卖将推出40余件精雕细琢的明清白玉动物雕件,佳品迭出,其中多件均为乾隆时期皇家御用把玩的佳作,玉质莹透,造型生动,来源清晰,值得藏家关注。  其中,一件曾收录于《清代玉雕之美》一书的清乾隆白玉麒麟颇为亮眼,其选料上乘,玉质莹润,雕刻精湛,造型优美,体态舒展,磨抛光极为精到,精雕细琢,须发毕现,起承转合,宛转流畅。此件由整块白玉雕琢而成,体量较大,采用立体圆雕手法
期刊
春拍落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为92.4亿元,同比2011年上半年下降了67.4%。在这种“不景气”的市场氛围下,各大拍卖公司都面临着精品稀缺、藏家惜售、买气不足等问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拍卖行业的“大佬”们纷纷开启另外一个“战场”的争夺,那就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的市场营销。  文化牌  日前,北京匡时联合雅昌艺术网发起“收藏寻城记”——中国收藏地理发现之
期刊
当代实力派画家许其爽,1947年生,福建泉州人,号乐斋主人,毕业于福建工艺美专(原厦门鹭潮),后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深造,从事中国画研究和书画教学工作四十余载,现为中国美术家福建协会会员、当代中外艺术家联谊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中国书画人才市场特聘研究员、当代收藏界关注实力派画家、中国收藏拍卖网签约高级书画师。自幼习画,潜心钻研国画之道几十年,传统功力深
期刊
近亿元的成交额、90%的成交率——今春拍卖,中国嘉德推出的当代水墨专场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而在北京保利“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场中,王明明、何家英、王西京等当代艺术家均创造了其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记录;北京荣宝中国当代书画专场同样表现不俗,160件拍品成交额达5621.1万元;在申城的拍场上,当代水墨也涨势不减,荣宝斋(上海)推出的“当代中国画风貌”专场斩获了3019万元的成交额和73.4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