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意义对翻译研究的革新与冲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中介绍并引用的西方 “解构主义”理论,首先就其概念进一步界定,再讨论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和该理论在翻译哲学上仍需验证的问题,以期为今后解构概念的相关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意义;德里达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7-0082-02
  一、解构意义是翻译过程中的常态吗
  “解构”非常具有颠覆性,字面上通常解读为“分解结构”,因此引进之初被视为一种“破坏性”的批评方法。解构并非单纯的“拆砖解瓦”,而是必然伴随着“重建”的,即现代解释学是作为解构学派的基础而存在的,因而解构的翻译观主张翻译不可能复制原文的意义。
  据谢天振在《翻译研究新视野》(2013)中介绍,解构主义对意义的理解有两重含义:“作者死了”,无法左右文本在读者心中的理解,文本存在的意义即是读者不断的解读;“作者意图迷误”,本身意图与最终文本可能并不一致。置于翻译中,作者隐身,译者现身。
  解构观对语言学派长久以来围绕的“对等”(equivalence)问题进行了一场颠覆,语言各层面上的“转换”(shifts)实质上就是一种重建语项(reconstructing items)的过程,而这样的重建因人因时因地产生差异,这就是解构的“去中心化”。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认为以“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alism)为核心的结构主义属于核桃式,外层是桃,中间有核,而解构主义属于葱头式,层层打开,无核无心,或由一层层葱皮组成。就作家的作品而言,结构文本与解构文本的对比如下(刘军平 264):
  如上所见,解构观认为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意义,对原文的每一次阅读和翻译都意味着对原文的重构,译作和原作是延续和创生的关系。在解构出现之前,许多二元对立的概念延续至今仍主导翻译研究的主脉: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很显然,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并不关注翻译的具体问题和原则,而关注翻译的本质(nature),对翻译重新定义,与以往“翻译即传递意义”定义不同的是,解构的翻译更趋向于一种持续转换和调节的动态过程,原作与译作也不再是对应的“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联和互动关系”(王宁 2009),具体表现在本书中已有许多实例(如文化意象的重构等),在此不做赘述。
  着眼于中国翻译文学,在清末民初的翻译高潮中,既有林纾这类转译,也有诸多受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的改写,译者根据当时的文学规范或社会风尚选择待译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增、删、改”,或加入自己的理解甚至兴起而续写或“大修”原作内容,这些在传统译学看来不算做翻译的例子,也并不能归在原创文学作品的分类中,所以翻译研究的范围得以扩大,包含了这些特殊翻译,用描写翻译研究的视角说,凡社会普遍认定是翻译的文本即是翻译。即便放眼当下,文学翻译当中的创造性转换和翻译文学无定本这两个毋庸置疑的现象也算是解构式翻译观的一种佐证。
  二、对解构的认识与思考——几个问题
  比较文学作为现今翻译研究主流的研究视角,并不代表具体的某一流派,而是整个“文化转向”后将翻译融入文化系统的一股推动力,用多元系统模式来看,就是翻译处在文学系统中,文学又处在文化系统中,翻译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翻译所吸引的关注早已超越了语言层面,这也是翻译研究跨学科本质之所在。
  解构主义距离翻译本体的讨论看似远到了一种缥缈的境地,实则并不是远离“翻译”或“文本”,而是远离“原文—译文”的对比关系。解构作为一种哲学解读,是有其哲学立场的,像政治立场一样鲜明,于德里达而言,翻译这一现象是其解构主义哲学观的有力论据之一。当然,并不认为解构主义是为了创立学说而生硬拉上翻译为其发声,翻译的本质的确在解构观中得到了非常合理的阐释。只是由此想到,该如何理性面对解构式翻译研究且划分其适用范围呢?解构作为反对形而上的一种哲学理念,它就是一种辩证法,程度近乎彻底。就目前的认识来看,解构本初的阐述比较接近辩证观的一极——诡辩。
  在后现代的大流中,翻译研究的操纵派带来了对翻译规范和翻译伦理等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解构主义背景下的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也应运而生,那么,在如此具有冲击性和革命性的文化研究大潮中研究译作和译者,原作和原作者的位置应该放在哪里?研究有风向,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主流导向,这是常态,然而传统的翻译研究仍在延续生命,且千年来未曾中断,虽如今较于文化研究不算活跃,但在社会普遍的认知里,翻译是不能抛开原文和原作者去谈的,否则将成为无本之木,翻译首先是语言问题,进一步再是文化问题。
  翻译为建立成独立学科,争取地位和立场,其研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扩大研究范围,提升研究高度,译文和译者的地位日益上升。我认为,研究视角是有适用范围的,不可能面面顾及,甚至同一问题的不同视角会得出“矛盾”的结论,理论的难度本就来源于术语和分类,作为一名翻译学研究生,面对并非对立却需做取舍的研究范围选择,时常感到困惑和迷茫。
  回归到解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解构既旨在分解“中心”,那么人类共有经验(universality)是否存在且具有追求价值呢?答案是当然有,而且必须追求。巴别塔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和文明产生了沟通的障碍,翻译活动正是为了打破壁垒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而存在的,而解构观所谈的翻译“必须为”却又“不可为”的矛盾性质,我并不完全认同。
  举例来说,以存异不求同的解构观来看,万事万物都是独特的,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对于一种价值观念,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更别说是跨越了空間时间双维的解读。但是解构对意义本身存在的否定,太过抽象,已经进入到虚无主义的范畴了。   其实即便特性是永恒的,共性也是相对存在且可以提取出来的,比如,对基本情感(诸如爱恨)不同社会的群体和个人理解和感受肯定不一致,但是就大范畴来说,爱和恨是不会混淆的(爱恨交加是一种实际的复杂情绪),或者再比如,翻译当中褒义的效果原则上不会处理成贬义的,雅语不会转换成俗语。缩小范围的话,比如有一些国际公约,或者一些全球共享的价值观念,并不存在国别区分。这个共性不一定多么具体,但是必然存在。至于原文意义是否存在,且在常规的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在追求这种意义,只是实际的结果(product)或许无法复制原文意义,这里译文意义与原文意义的差异(或者“延异”)已经是事后描写了,而不是事前策略的导向。
  本书和《译介学》一样以推介为主,所以第四章三节的三大理论视角基本是就前三章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具体问题做出学理解释的,并无意也无须系统介绍这些理论,在紧密相关的前提下,还让三大理论视角浸在中国翻译文学的具体实际中,非常便于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并且检索相关研究素材。
  三、结论
  解构本身是个哲学概念,可以用于解释很多人文社科领域的现象和问题,与翻译相遇,在翻译实践中,解构解的是意义,在翻译研究中,解构解的是传统译论中的定式,诸如对等和一系列二元对立关系。解构可以说是一种分解,也可以说是一种解析。解构和建构是共生的,解构是对之前建构分解,再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此过程使得“意义”得到延续和翻新,或许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会有很多观念持续产生新意吧,所以解构应该理解为一种积极而非摧毁性的力量,翻译产出和对翻译理解的多种可能正是由解构意义而产生的。
  所以,解构主义的意义在于它创造性(“重构性”)的实质和多元开放的思维模式(吕俊 2002)。但面对解构式翻译研究,需保持理性的学习和运用,在对此的批评方面,谢教授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观点,完善了整个解构主义体系。解构思潮及其衍生的权力关系在翻译中的体现对翻译研究或许还将产生新的革新和冲击,有待进一步分类研究。
  参考文献:
  [1]吕俊.翻译学应从解构主义那里学些什么——对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译学研究的反思[J].外国语,2002,(5):48-54.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解构主义的推进[J].清华大学学报,2009,(6):127-139.
  [4]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刘璟莹,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社會翻译学、比较文学与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湘中地区的涉外旅游行业得以快速成长,为城市形象塑造提供了新思路。涉外旅游行业的语言服务能力作为衡量行业发展水平的关键,目前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发展机遇上,涉外旅游行业的不断成熟开始重视起语言服务能力的强化,培养了大批优质人才。在挑战上,目前涉外旅游的整体环境面临困局,语言服务能力的现状不理想。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涉外旅游行业从业者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围绕语言服务能力去探索强
期刊
【摘要】 文艺复兴时,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人创造了难以复制的辉煌,但等到大师们一个个都逝去后,绘画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后继乏力的感觉。前辈们已经竖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古典主义高山,要想超越他们是很难的事情,事实也证明,学院古典主义并未将传统发扬到一个新的高度,样式主义更是故弄玄虚,太过浮躁。卡拉瓦乔的出现使文艺复兴后的绘画有了新的不同以往的活力,卡拉瓦乔的艺术是一座桥梁,人们从他这里走到了一个更加现实
期刊
【摘要】本文以鸡公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搜索平台,获取2014至2017年网络关注度逐日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鸡公山风景区的网络关注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时间特征上,在2014年至2017年网络关注度整体呈平稳增长趋势,年内变化具有典型的旺季长、淡季短的旅游季节性特点。月时段来看,鸡公山景区网络关注度呈现出“三峰三谷”的趋势特征。在空间分布上,鸡公山风景区的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主
期刊
【摘要】 艺术歌曲以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音乐作品而闻名。艺术歌曲是专业作曲家为严肃的艺术目的创作的作品,而歌词是歌曲的表达手段之一,也是作者心中的音乐形象。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在补充和提升作品的旋律、表达内心情感、发展音乐灵感方面,可以起到辅助音乐情感表达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钢琴伴奏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4
期刊
【摘要】导演韦斯安德森具备独特的电影视觉美学风格,同时在电影美术的道具设计、灯光布局、服装等多个方面都较为考究,每一帧电影画面的如同一幅幅精美的艺术画作,在画面当中也蕴含着一定的视觉隐喻,本文探究电影美术设计的同时也剖析其背后的视觉隐喻与影片内核。  【关键词】冲突设置;隐喻;电影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7-00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在商品方面的生产模式也不断扩大,商品的流通也变得十分频繁,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需要对商品的各个方面不断创新,尤其在商品包装方面,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以民族文化元素在包装插图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 包装设计;民族文化;元素提取;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
期刊
【摘要】 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化烙印,民族文化厚重且极具特色,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融合不仅能创设蕴含民族气息的时尚潮流,还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化发展。本文将阐述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意义,分析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原则,并探究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途径,以供广大服装设计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民族服饰;现代;服装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TS94
期刊
【摘要】 多年以来,普遍以版权引进模式为主要形态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一直存在着本土化的创新问题。如何能够让这样的舶来品实现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的良好融合,是业界与学术界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奔跑吧,兄弟》这档户外游戏类真人秀节目为例,着重分析其发展之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从而总结出我国游戏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创新方向,以期为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价值。  【关键词】 《奔跑吧》;真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未来出版业的发展方向。2005年前后,我国开始提出“数字化出版”的概念。在这十几年之中,由于我国科学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所以我国的书籍出版行业也在正在朝着数字化产业形态方向转型。而《日本文学思潮史》数字化出版是日本文化学习和研究领域的一项突破,《日本文学思潮史》数字化出版传播可使多人同时在线,浏览阅读或者
期刊
【摘要】关于汉、日语中的同源成语的研究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但关于某一特定来源的成语的研究鲜有涉及。而关于同源成语的研究中,其使用情况调查主要从共时的角度进行词频对比,但缺少历时考察。本文利用语料库检索和通用度概念及计算公式,对源于佛教领域的同源成语在古、近代汉日语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同源成语的使用偏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从量化和历时的角度把握同源成语在汉日语中的分布和使用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