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hongyu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到今天新修订语文课标围绕四项核心素养而建构的“18项任务群”,都在力求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始终贯穿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相比使用文选式教材时单篇独章、逐段逐句的讲授,整本书阅读在理论上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经验的建构、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成果的形成,为学生建立深度阅读领域,养成终身阅读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一、教学之尴尬
  当“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碰到必修节选文本教学时,发现学生节选文本阅读点太散,问题聚焦能力较弱,课程整合能力不强;借助整本书阅读费时效果又不佳,引用整本书资源来理解节选文本时力度、深度不足,以致课堂上老师学生互动层次偏低(基本停留在基础性文学常识和粗浅类熟知内容上),教与学的尴尬使得课堂教学很难有新的阅读高度和新的文本见解。调查分析除了学生学习被动(只是就文读文,面对节选文本,学生只是被动当作一种沟通接收器,接受的信息只是停留在自己已知范围,而不愿主动地去捕获更多关于作品作家的信息来提升对节选文本的理解)和时间有限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缺少有效的阅读实践指导。课堂常出现无为、不为、少为的阅读指导现象,大多阅读指导还是停留在考纲和考点的解题技巧上,对整本书阅读与节选文深度阅读没有做切实可行的深入实践,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学习曲线几乎是稳定不前,也就是说学生自主阅读在没有有效阅读指导前提下,他们的阅读只能是用低技术来应付高难度,不对称的阅读方式降低了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使得文本的理解也就浮于表面。
  那么如何使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探究有效贯穿必修课程学习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指定范圍内选择阅读一本著作”“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梳理整体的艺术架构”,明确要求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应更加关注整体梳理,局部精读旨在增加整体阅读的深度,选择精读的局部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贯穿整本书的内容,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为此笔者设计了“双群”合一阅读项目。
  二、依“体”而定,双“群”辉映
  安伯托·艾柯《开放的作品》中说“在创作中,艺术家并没有给作品一个确定的、一层不变的顺序,相反,他提供给公众的是一个可以重组的、有多重选择的作品,——每一次阅读和演绎都是经典的开放性的体现”。基于作品创作原理、课程意识(一是构建相对稳定的文本学习体系,二是梳理针对文本特征的学习策略,三是需要开发多种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学情的思考,结合《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7版)》,笔者尝试着把高中必修教材中的节选文本以相同、相关、相似的主题、题材、体裁联结起来进行阅读重组,并在多个相关文本的共同关照下,引领学生去阅读同类的一整本书,以此作为范本探讨双“群”阅读的方法,以此推进节选文本深层意蕴的挖掘和整本书有效的阅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多维度审视整本书的体系。如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边城》《一个人的遭遇》,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辛德勒名单》,必修二《我与地坛》等节选文本,虽然文本涉及小说、戏剧、电影剧本、散文不一,但它们有共同的人物、情节、环境要素,都反映了“人性与环境”的主题,所以把它们列为一类,定为“情节化叙事”,该类型“以客观的、再现的、情节化的叙事方式,通过对生活中某一事实的片段截取,将读者引到对现实的类像问题的思考上来”,针对此特点,笔者指定学生阅读《红楼梦》整本书,这就相当于把节选文本进行了“专题类型”的限制,即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外延变小,节选文本的内涵却变大了,这样就把节选文本群与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合二为一了。
  三、叙事类项目阅读策略
  情节化叙事类阅读类,笔者采用了空间叙事理论,即从物理空间(自然)、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项目阅读。
  1.物理空间阅读——一线串珠法
  艺术作品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二维结合。而物理空间,就是情节类文本所叙述的自然环境,也就是故事中人物的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如林黛玉进的贾府、翠翠居住的湘西小镇边城、索科洛夫等待渡船的码头、伽西莫多受刑的格雷沃广场、周朴园和鲁侍萍二十年后再次相遇的周公馆、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白的凯普莱特家花园、辛德勒的办公室、史铁生的地坛,作者在节选文本中出现的这些物理空间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这个物理空间为载体进入整本书阅读,指导学生关注物理空间的延续变化。以《红楼梦》为例,贾府从林黛玉眼中的“与别家不同”的宏伟外观、精巧布局和奢华生活到元妃省亲时达到奢侈极致,再到家破人亡后的荒凉,这个呈动态特征的物理空间已经脱离了节选文本中的场景,进入到一种意象氛围的空间,成为一种具有独立特性的符号,这个符号既如实地叙写了以贾府为代表的贵族大家庭的衰亡过程和奢侈堕落的罪恶,也映证了《好了歌注》中的“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体现作者对封建社会合理性和永久性的怀疑。
  在阅读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注意全景式的物理空间的描写,也要注意特写镜头式的描写,《红楼梦》中有个特写镜头就是贾府“门前那两个大石狮子”,整本书中出现三次,一次是林黛玉进贾府;一次是宁国府的老家人焦大喝醉酒骂道“你家除了这两个石狮子以外,哪里还有干静的东西”;还有一次是尤氏看到了以贾珍为首的贾府男子的堕落。三次放在一处,学生根据事理发展逻辑推导出石狮子的深层意味:它是这个家族艰辛创业和荣华富贵见证者,也是这个家族衰败的见证者,最后成了一种反讽意味,暗示着所谓的辉煌仅剩下两个石狮子守在那边,所有的腐败都已经暴露出来了。学生再细细琢磨,如此铜墙铁壁的贾家何以到此地步,借助惜春之语“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古人曾说‘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至此一个作者精细简化的物理空间带来双“群”阅读的联动。   2.心理空间阅读——“四纬三经”研读法
  “四纬三经”研读法是以人物的心理空间为中心,以“个体与外物、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我”引发的冲突为纬,以审视冲突背后的“德、美、智”为经,指导学生展开“网拉式”阅读。
  (1)个体与外物的碰撞。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林黛玉这个核心人物与她眼中的外物(如贾府的陈设、装饰或奢华或陈旧)划分出人物层次和社会属性。学生阅读时发现作为二房的王夫人住在最显赫、最富丽的荣禧堂,而长房却没有。这明显与封建社会结构意义相违背,以此纵观整本书他们发现邢夫人虽为贾赦正妻,但家世较卑微,且其为求自保和取宠竟让自己的儿媳妇去向自己的婆婆讨丫鬟给自己的老公当小妾,她愚钝、肤浅,麻木不堪,连贾母和府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露出对她压不住的鄙视和嘲讽;而王夫人除了娘家的权势外,更在于她生的子女:一个贵妃,一个含玉而诞的奇人,另一个知书达礼(已逝)依然被人肯定。通过两者的事实比对,学生发现社会角色和身份地位成为她们在庞大社会体系中生存、立足以及发展的唯一标准,也成为这个大家族失衡的隐患,在七十六回“儿子贾赦用笑话影射贾母的偏心”,学生看到了这个大家族的荒凉、凄清、寂寞,母子之间的,父女之间的,夫妻之间的种种心结,这种心结就把所有人(包括林黛玉)都织进了悲剧。
  (2)个体与他人的交集。林黛玉进贾府后与他人交集主要有两种类型。①性别视角来看,有显性出场的以贾母为主的三代女性(贾母一代、邢夫人、王夫人一代、王熙凤一代)和贾宝玉这个混在女儿王国里的孙辈,也有隐性出场的贾赦、贾政一代,通过出场的形式学生就感觉贾家的男性似乎隐藏着很多东西,学生就此重点阅读整本书中的男性角色描写,可以发现小说呈现了污浊不堪的男性世界,通过性别角色对比,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表现女性身上独有的光芒,暗示男性同源异流共性下的丑态。②从阶级视角来看,整本书中还涉及了林黛玉与晴雯、紫鹃等丫鬟的关系,从这个角度阅读学生发现《红楼梦》中的丫鬟由于主子的地位不同,她们所受的待遇也有天壤之辈。丫头有大小之分,大丫头是那些“贴身掌管(主子的)钗钏盥沐”且对其他仆人(老婆子、小丫头、小厮等)拥有支配权的女孩子,如宝玉房里的袭人、晴雯,贾琏房里的平儿,贾母房里的鸳鸯;而小丫头则是做些“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等粗活儿,如宝玉房的坠儿、篆儿,司琪手下的莲花等等。通过比对这些大小丫鬟在贾府这个环境中的言行举止学生就直观看出这个看似管理森严的贾府,其实就是个藏污纳垢、明争暗斗的地方,而脱俗不凡的林黛玉就生活在这么一个环境中,所以无论是从同阶层的贾府亲人角度来看,还是从尊卑不一的丫鬟傭人角度来看,冰清玉洁的林黛玉感受到的无疑是“红消香断有谁怜”。
  (3)自我心理的独白。节选文中林黛玉就表现出敏感、细心又绝顶聪明,悟性极强,所以步步谨慎,因此养成了多疑的性格,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独白可以发现矛盾的焦点和人物性格和命运走向。而《葬花词》就是她经典的心理独白,极其浓重的消极颓伤情绪展现了林黛玉的情悲意冷和自叹命薄,通过此处独白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4)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林黛玉进贾府重点提到了“敕造”,这就为整本书反映的社会环境画了框架,那么这家的“敕造”和别家的“敕造”有何不同?学生在整本书中发现贾府表面上奢侈豪华,骨子里却是“入不敷出”:贾家经过四五代,名气和排场是积累得越来越大,但收入因为爵位的递减和受朝廷的重视程度,反向递减。贾府一方面不断与上层社会的王族和实权权贵交流,名门之间日常应酬和寿宴、节日、红白大礼和太监的勒索不断,还要结交和接济一些像贾雨村这样有潜力的“官僚股”;另一方面家大业大,人口众多,再加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生活真实让贾府的当家人只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更何况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呢?《红楼梦》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带出的不仅仅是背景意义更有深层的社会意义,从而达到审“德、美、智”的教学效果。
  3.社会空间——自主体验阅读法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文学即人学”,要让学生读懂文学作品就要使他们能在社会空间里“进得去,出得来”,在作品“共时性”与社会“现时性”的空间转化中体验社会空间的文本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力求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意蕴。特级教师宁鸿彬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如学生自主体验《辛德勒名单》和《雷雨》时,学生先体验到两文里 “二战的历史背景----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残酷程度令人发指”和“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背景----既有浓厚封建色彩又有资产阶级雏形” 的社会空间;后把两个独立的、毫无联系的社会空间“有意义的巧合”成“20-40年代中西方社会空间的差异”的“共时性”,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在这个时间段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社会空间都成为利益争夺的焦点,变成了一个血腥的战场,这个战场是社会变革过程中无法避免,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成为变革的祭品”。这就使学生从社会空间的“共时性”转化到“现时性”的思考,从而达到了《普通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说的“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
  双“群”合一,借助“物理空间(自然)、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阅读门径来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与思考,从而形成阅读作品集的经验。如此长期阅读训练,定能收到“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效果。
  [作者通联:浙江嘉兴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想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的代表作。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却选取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深明大义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特别是小说对于景物的描写像一幅醉美的画卷,展现了荷花淀如诗如画的优美景象;对人物的刻画也做到了精雕细刻、工笔细描,展现了人物细腻的心灵世界和美丽的诗意人生。这样的描写和刻画显然与残酷的战争场面格格不入的。那作者为什么如此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学与考试进入“三新”时代,不论是教学备考手段方法,还是思维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备考,精耕教学过程是关键,但研究高考试题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而在彰显学科特性、注重情境设置、强化素养考查成为教学备考的主流背景下,生活化、情境化和素养化的教学思维应成为核心的指导。   关键词 新高考;学科属性;情境化;素养化   与2020年的全国高考语文卷相比,今年的全国
孙绍振教授曾提出作品解读应把文化哲学层面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和“比较”的方法。那么,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该如何使用还原法和比较法引导学生体味词语的妙用,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呢?这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们先看《白鹅》教学片段:  师:文章当中作者是如何称呼白鹅的呢?  生:我们这位“鹅老爷”。  师:老爷是什么人?  生:当官的。  生:地主。  生:主人。  师:恩
一、小说教学现状  新课标里对于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非常明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目前中小学教学中仍盛行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方式呈现作品,一味追求考试标准则会将语文的工具性放置在过于突出的地位,弱化了文学作品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也因此导致小说教学在较低层面徘徊。  1.教师缺乏文本意识  通过调查可知,小说教学中侧重点多在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而小说叙事
摘 要 《故都的秋》中,“悲凉”是一个关键词语,郁达夫在全文中以一连串的词语链强调“悲凉”,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来系统欣赏,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富有雅趣,极其独特,是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中很少有的,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正因为如此,这是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审美品位的难以替代的教学资源。鉴于此,笔者的教学设计有意淡化了其他内容,紧紧围绕“品味悲凉之美”这条主线展开,以期引导学生感悟作者
《拿来主义》一直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的重点课文,不仅因为它具有破立有致的结构思路,入木三分的讽刺语言,而且因为它具有我国对待国外文化“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基本态度。从一课只能教学生掌握一个高级规则(再积累一点语文知识)的教学原则出发,纠正与调整发表在某中学语文杂志上的《拿来主义》的教学目标(见该杂志2018年05期《〈拿来主义〉教学设计》),对于我们的阅读教学来说,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原有目标:
摘 要 郑桂华老师的《说“木葉”》一课教学思路清晰流畅,内容丰厚,并表现出鲜明的个人化特色。本文对该课例的设计思维进行深入的归纳概括:一是思维的流畅性,由浅入深渐次推进;二是思维的丰富性,横向拓展课堂内容;三是思维的独特性,课堂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色。   关键词 教学实录;流畅性;丰富性;独特性  一、《说木叶》与《说“木叶”》的区别?   师:大家看到你们的文章题目,跟我投影上文章的题目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对于这首诗的解读,人们习惯把它当成一首别离诗,认为诗人再次重游康桥,对康桥充满了眷恋和离别的不舍。人教版教师用书也沿用了这种主流解读,“《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平常极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①  可问题是,徐志摩重游康桥不只一次,他曾三
【教学设想】   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字词落实、语句翻译与精彩片段的背诵,这都是对的,也是重要的。但对文中某些重点句,我们在落實字词理解、语句翻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勾连上下文,作整体的分析挖掘,或作内容要点的归纳,或作行文思路的梳理,或作构思技巧的分析,或作文本意蕴的开掘,或作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的透视,或作传统文化的揭示传承,这样在恰当的延伸拓展中可以升华学生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
摘 要 文章常常要求以“情”感人。“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依然是如今作文常用的两种技法。“情”,通常认为是“情感”。其实,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情感”“情境”“情景”“情事”,四者缺一不可。只有将它们四者有机結合,才会产生杰出的作品。   关键词 情感;情境;情景;情事  “情”,通常认为是“情感”,即写作时要先设置情感。其实“情”,除了情感,更应是我们写作前所创造的“情境”,从中生发情景,叙